分享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海中第一人 2014-06-09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2。分第I卷(语基)和第II卷(作文),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I卷(语基   共80分)

一、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分)

1.夙兴夜寐,                。                                 (《诗经·氓》)

2.                ,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3.                 ,悠悠我心。                                 (《短歌行》)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兰亭集序》)

5.舞幽壑之潜蛟,                              。               (《赤壁赋》)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7.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归园田居》)

8.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余不忍为此态也。(《离骚》)

二、课内文言知识检测(12分)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

1.悟言一室之内:                      2.少长咸集:

3.不能喻之于怀: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纵一苇之所如: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8.舞幽壑之潜蛟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1.知不可乎骤得:                     12.则或咎其欲出者:

13.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14.其孰能讥之乎:

15.何可胜道也:                       16.始适还家门:

17.君既若见录:                       18.忍尤而攘诟:

19.芳菲菲其弥章:                     20.謇朝谇而夕替:

(二)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徘徊于斗牛之间

2.选出下列加点词中词类活用同类的一项是(   

A.顺流而东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舞幽壑之潜蛟                        则其至又加少矣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火尚足以明也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少长咸集

3.下列各组加点词解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还必相迎取                        ②蹑履相逢迎     

B.①便可白公姥                        ②阿母白媒人

C.①哀吾生之须臾                      ②惟江上之清风

D.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④不吾知其亦已兮

⑤客有吹洞箫者                         ⑥凌万顷之茫然

 ⑦有碑仆道                             ⑧死生亦大矣

A.①②相同,⑦⑧不同                  B. ③④相同,⑤⑥不同

C. ①②不同,⑦⑧相同                  D. ③④相同,⑤⑥相同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初,淮阴侯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信钓于城下,有漂母见信饥,饭信。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因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知名。为连敖,坐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汉王至南郑,诸将及士卒皆歌讴思东归,多道亡者。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连敖:管仓库粮饷的小官。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坐当斩          坐:犯罪

    B. 何来谒王        谒:拜见

    C. 顾王策安所决耳  顾:回头看

    D. 王素慢无礼      素:向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韩信“怀才不遇”的一组是(   )(3分)

    ①常从人寄食饮                     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③王拜以为治粟都尉,亦未之奇也     ④王素慢无礼

    ⑤居麾下,无所知名。              

A.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 萧何告诉汉王,假如要想争夺天下,就要重用韩信这样的人才,汉王听从了劝告。

    B. 挨饿的韩信得到漂母的帮助,深受感动,说一定要重重地报答她,漂母很生气。 C. 有个年轻人当众侮辱韩信,韩信忍辱负重,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被众人嘲笑胆小。

D. 韩信任郎中时被判斩首,行刑时遇见滕公,后受赏识举荐给汉王,但仍不受重用。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3分)

                                                                                   

(2)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3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百合花注意到山羊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皮做的绣花小荷包,便问爱斯梅拉达说:“那是啥东西?”爱斯梅拉达郑重其事的应道:“那是我的秘密。”后来一个小姐趁爱斯梅拉达不注意时,解下了羊脖子上的小袋,拿出里面的纸片,上面写着“弗比斯”的名字,秘密就这样暴露了。

B.伽西莫多在刑台上遭受了鞭笞,期待被拯救,克洛德冷眼走过泯灭了伽西莫多眼里的亮光。伽西莫多口渴难耐,三次讨水喝,却没有人理会他。在众人的戏谑中,爱斯梅拉达出现了,她取出水葫芦喂伽西莫多喝水。伽西莫多的独眼里流出了眼泪。

C.“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书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爱斯梅拉达幼小时就和母亲失散,被埃及女人收养。母亲身边只留下一只小鞋,另一只小鞋在爱斯梅拉达那儿,15年后,母女俩凭这两只小鞋得以相认,谶语得到了印证,后来母亲因竭力抢救女儿,不幸头部触石身亡,于是相见成为永别。

D.看了他那凶狠的眼光,她打算逃开去,他又抓住她,摇晃她,把她推倒在地上,然后拽着她漂亮的胳膊,拖着她迈开大步向罗兰塔拐角上走去。到了那里,他转身问她道:“最后一次回答我,你愿不愿意属于我?”她使劲地回答:“不!”克洛德威胁爱斯梅拉达,要她顺从自己,不然就把她交出去。爱斯梅拉达宁死不屈。愤怒的克洛德把她拖到罗兰塔交给军警。                             

E. 青年诗人甘果瓦不经意闯入了乞丐王国,按照“奇迹法庭”规定,除非乞丐王国中有人认他为丈夫,否则将被处死。正当甘果瓦即将被乞丐们处以绞刑的时候,爱斯梅拉达为了解救他,答应与他结为夫妻,并摔罐为证,婚期四年。

2.简答题。(5分)

爱斯梅拉达因什么事被判处死刑?在执行绞刑时,发生什么事?后来克洛德和甘果瓦各想出什么“妙计”和“好主意”来救爱斯梅拉达?

                                                                                    

                                                                                   

                                                                                    

                                                                                   

五、文化经典阅读(10分)

1.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

①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

②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③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1)翻译:博我以文,约我以礼。(2分)

                                                                                    

(2)一二则材料中,孔子希望学生具备什么道德品质?第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和效果?(3分)

                                                                                   

                                                                                    

                                                                                   

2.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

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②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帮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③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④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论语·子罕》)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材料一反映孔子什么愿望?实现愿望过程中孔子还持什么原则?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而孔子最后为什么发出“吾已矣夫”的感慨?结合材料四分析。(3分)

                                                                                   

                                                                                    

                                                                                   

 

六、散文阅读(15分)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首先以母亲捶打野菜的特写镜头开篇,让沉闷潮湿的声音、野菜汁液的绿色、苦涩的气味,渲染了一种沉重的氛围,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方面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画面。

B.作者在“偏僻落后”“艰难的岁月”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勾画了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父亲被诬陷,家中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村子中几个女人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自杀。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具体叙述了找不到母亲而痛哭的情形,表现出对母亲的关爱之情。

C.母亲说的“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朴素的一句话,更衬托出母亲的坚强。作者以饱含深情的议论,表达出母亲的话语对自己的影响和激励。并由此拓展到人类顽强生存的信念,使得母亲的坚强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深化了文章主题。

D.“愁容满面”“哼唱小曲”这对矛盾的词语,细腻地体现出母亲为家人的生活忧愁,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只能靠哼唱小曲暂时逃避困难和不幸。两个镜头,两个画面,人物形象鲜明。

E.作者如话家常地叙写母亲在艰难岁月里的经历,通过对母亲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坚毅、热情、无私、朴素等独特的精神特征进行挖掘,不仅歌颂了所有作为母亲的女性的伟大与坚韧,更寄托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深深依恋。

2.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3.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6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8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1)今人(    )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yīng(    )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3)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chuán(     )破屋来住着……

2.根据解释写出相关的成语。(3分)

(1)指驾柴车穿破衣服去开辟土地,后形容创业艰苦。                                    

(2)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3)主祭的人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办席。比喻处理超过自己职权范围的事情。                

3.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述作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好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

——把视觉上的“花朵”与听觉上的钟声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有声音的,用这种通感手法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

B.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紧扣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凸现诗仙的逼人的才气和对盛唐诗歌的巨大影响。

C.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D.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

——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

 

II卷(共70分)

八、写作(70分)  

请以《慢慢读懂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

高一语文科参考答案

一、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分)

1.靡有朝矣          2.采之欲遗谁       3.青青子衿           4.齐彭殇为妄作

5.泣孤舟之嫠妇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7.依依墟里烟         鸡鸣桑树颠         8.忳郁悒余侘傺兮     宁溘死以流亡兮

二、课内文言知识检测(12分)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0分)

1.“悟”通“晤”,面对面         2. 都                      3.明白

4. 一,把……看做一样           5. 发生、引起              6.往

7. “冯”通“凭”,乘            8. 舞:使动,使……起舞    9.以……为伴  意动

10. 打鱼砍柴  名作动            11.屡次                    12.责怪

13. 当、正在                    14.难道,表反问语气        15.尽

16. 出嫁                        17.“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18. 侮辱                        19.“章”通“彰”,明显    20.废弃、贬斥

(二)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分)

1.D(A古:不平凡,非同寻常/今:副词,很  B. 古:以之为/今:认为C. 古:十分之一/今:数字十一;D.来回走动)

2.D(A.名作动/名作状     B.使动/动作名      C.名作动/形作动     D.形作名)

3.B告诉(A指代兰芝,可译作“你”/指代仲卿,可译作“他”;C助词,主谓间,不译/结构助词,“的”;D指示代词,“这”“那”/活用做第一人称,相当于“我”)

4.D(③④宾语前置句/⑤⑥定语后置句;①状语后置句/②被动句/⑦省略句/⑧判断句)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1. C 顾:只

2.B ①是说韩信缺乏谋生的技能④说的是大王的态度

3. D 当管仓库粮饷的小官时被判斩首。

4.(1)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推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

(得分点:“度” 1分;“言王”补充出“于”,状语后置1分;“不我用”宾语前置1分)

(2)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如同)呼唤小孩子一样,这就是韩信逃跑的原因了。

(得分点:“拜”、“所以”和判断句式,各1分)

 

【参考译文】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境贫寒,没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谋生,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大都厌恶他。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

淮阴县屠户中的青年里有人侮辱韩信道:“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并趁机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于是仔细地打量了那青年一会儿,便俯下身子,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满街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待到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持剑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任他作了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纳。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仍然不为人所知。做了个管仓库粮饷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遭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恰好看见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威武雄壮,就释放了他而不处斩,并与他交谈,欢喜异常,随即将这情况奏报给了汉王。汉王于是授给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是没认为他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不同于常人(认为他是个奇才)。待汉王到达南郑时,众将领和士兵都唱歌思念东归故乡,许多人中途就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已经多次向汉王荐举过他,但汉王没有重用他,便也逃亡而去。萧何听说韩信逃走了,没来得及向汉王报告,就亲自去追赶韩信。有人告诉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大发雷霆,仿佛失掉了左右手一般。

过了一两天,萧何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怒又喜,骂萧何道:“你为什么逃跑呀?”萧何说:“我不敢逃跑哇,我是去追赶逃跑的人啊。”汉王说:“你追赶的人是谁呀?”萧何道:“是韩信。”汉王又骂道:“将领们逃跑的已是数以十计,你都不去追找,说追韩信,纯粹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将领很容易得到。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却是天下无双的杰出人才啊。大王您如果只想长久地在汉中称王,自然没有用得着韩信的地方;倘若您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与您图谋大业的人了。看您作哪种抉择了!”汉王说:“我也是想要东进的,怎么能够忧郁沉闷地长久居住在这里呢?”萧何道:“如果您决计向东发展,那么能任用韩信,韩信就会留下来,如若不能使用他,他终究还是要逃跑的。”汉王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他作将军吧。”萧何说:“即便是做将军,韩信也不会留下来的。”汉王道:“那就任他为大将军吧。”萧何说:“太好了。”于是汉王就想召见韩信授给他官职。萧何说:“大王您向来傲慢无礼,现在要任命大将军了,就如同呼喝小孩儿一样,这便是韩信要离开的原因啊。您如果要授给他官职,就请选择吉日,进行斋戒,设置拜将的坛台和广场,准备举行授职的完备仪式,这才行啊。”汉王应允了萧何的请求。众将领闻讯都很欢喜,人人各自以为自己会得到大将军的职务。但等到任命大将军时,竟然是韩信,全军都惊讶不已。

四、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AD

A项袋子里不是纸片,而是小黄杨木的字母,小羊会用蹄子把字母拨成弗比斯的名字。

D项克洛德将爱斯梅拉达交给了隐修女居第尔看管,然后去找军警。

2. ①弗比斯被克洛德用匕首刺伤后,克洛德逃走,和弗比斯在一起的爱斯梅拉达被认定为凶手。(2分)②卡西莫多从钟楼上跳下击倒刽子手,把她救走。(1分) ③“妙计”指让甘果瓦进教堂和爱斯梅拉达换穿衣服,把她换出。(1分)④“好主意”是挑动流浪汉、埃及人攻打教堂,趁混乱救出爱斯梅拉达。(1分)

五、文化经典阅读(10分)

1.(1)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2分)

(2)孔子希望学生具备①不迁怒,内自讼,即不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提倡自我反省;(1分)②不贰过,吸取上次犯错的经验教训,改正错误,不再重蹈覆辙。(1分)

特点和效果:循循善诱,让学生爱上学习,欲罢不能。(1分)

2.(1)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2分)

(2)①材料一中,孔子自比待沽美玉,反映他出仕求仕的愿望。(1分)

②材料二三看出天下有道明君任用就做官,天下无道昏君弃用就隐居,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分)

③材料四借“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指出无太平盛世亦无圣王出现,自己奔波一生,恢复礼制成泡影,发出仕途不顺的感慨。(1分)

六、散文阅读(15分)

1.AD(A.没有触觉  D.“愁容满面”“哼唱小曲”这对看似矛盾的词语,却细腻地体现出母亲既为家人的生活忧愁,又不向命运低头的心理。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

2.照应前文“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2分)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2分)

3.参考示例:(1)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2)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3)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从两个角度答出两点思考即可得6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8分)

1.(1)肄(1分)        (2)膺(1分)            (3)椽(1分)   

2.(1)筚路蓝缕(1分)  (2)宵衣旰食(1分)      (3)越俎代庖(1分)

3.D(2分)不是比喻,而是拟人

八、作文(70分)

参考高考阅卷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