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信其人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韩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少年有志,终有所成,居功自傲,不得善终。我以为司马迁这个评价不客观,带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

细细梳理,看能不能有所见。

“晨炊蓐食”“漂母舍食”“胯下之辱”说明韩信少时不学无术、好逸恶劳、没有自尊的人,有一个疑问:其才具是如何得来的?仅凭为母亲置坟表明他有志?

后来,韩信做了楚王: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下,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有恩报恩甚至以德报怨,韩信是个性情中人。 

随项梁,无所知名;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亡楚归汉,未得知名;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良禽择木而栖,良将择明主而事,韩信与古代大多数贤德一样对自己的主人是有选择的。这是最本质的韩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其风颇似邹忌。

受连坐马上就要被杀头了,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改变了命运: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知奇也。直至遇上了萧何,“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后来发生了萧何追韩信的故事。

但刘邦担心惋惜的是萧何的离去,“如失左右手”,足见刘邦并未觉得走了韩信可惜。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这是劝说明主留良臣的必胜套路。

“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一语说明萧何了解韩信。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说明萧何深度了解韩信。

王曰:“以为大将。”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直至此时,刘邦真正珍惜的人仍是萧何,并非韩信。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说明韩信的确没有那么出众。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这是刘邦在考韩信,就像刘备要考诸葛亮一样。

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

这是韩信在考查刘邦——看他是不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韩信看穿了项羽,这叫知彼。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这叫知己。

“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翳、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番言说可与后世的《隆中对》相提并论。

对待对手,韩信是狡诈的。你死我活之战场,理当如此。

但韩信对待那个曾经给迂腐如宋襄公的成安君献计想要截其粮道、断其后路的广武君的态度令人好生敬佩:“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也正是此人献计虚张声势让韩信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燕齐两国。

对待朋友:

项王亡将钟离昧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昧,闻其在楚,诏楚捕昧。信见昧计事。昧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昧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

是不是令人唏嘘?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再知今日,悔不当初!

如果他听从武涉之言、蒯通之计,与楚汉三足而鼎力了呢?要知道当时,他助汉,汉立,他若助楚,楚生,自立,自强。但他觉得项王不识才:“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而“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知恩图报有错吗?可惜换来的是日后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祸。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等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以此故事看,刘邦的确比韩信厉害多了: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韩信对待刘邦总是感念,刘邦对待韩信可从不手软:几夺其兵权,最后直接夺其性命夷其三族也。

蒯通这样劝说韩信:“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釐之小计,遗天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曰'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此言贵能行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句句直戳韩信的要害,恨铁不成钢啊!

等到天下大定,权势全失之机才能后悔,晚矣!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韩信之败,败在优柔寡断,从某种意义看,他与项羽才是一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