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之劲

 自渡自己 ywy 2014-06-09



    首先应清楚什么是? 物理学认为: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平常我们说一个人力气的大小由筋肉所产生的效能。向何处施力,当然力的方向就指向何处。一个人施力的大小是有限的,由先天因素即身体素质所决定,后天锻炼使人的力气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是有限度的。再者,人与人之间力气的大小有差别,再科学、勤奋地努力也不能使人超出极限。


    怎样使一个人有限的力在搏击中产生尽可能大的功效,战胜比自己更加有力的对手呢?太极拳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以柔制刚的拳术。一般来讲,当一个人遇到外力侵袭时无非有两种本能反映:  一、躲闪,太极拳技中称为“”。  二、迎击顶撞,太极拳技中称为“”。

    而太极拳技术则不然,要求既不能躲闪,又不可迎接彼力而发生顶撞,称为“不丢不顶”。这是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从战略角度而言,太极拳制敌采用防守反击术。永远将自己置于弱者的角度,从不与对手进行刚与刚、强与强的力的对抗。以巧妙的方法来解决激烈的厮斗,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胜利,以有限之力战胜比自己更加强大的对手。这就是太极拳所采用的避其锋芒、迂回作战的策略,  目的是避实击虚。迂回策略不是消极的退缩与躲闪,而是迎而不顶的如鳔似胶的“粘连黏随”。彼进一分,我退一分;彼退一分,我进一分,总和彼连成一体,以寻找破绽,逢虚而制人

    从具体战术而言,采用所谓的太极拳劲道去接化彼力。太极拳修炼者平日行功走架特别强调劲走弧线,一招一势无论怎样变化,皆采用向上旋转之力,即滚动的用力方式。要设想自身是一个旋转不停的球体。那么,彼力与我相接时,所触及到的是方向永远改变着的力从而牵引彼力改变原来的方向,使彼重心失衡

    正如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言“物将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此时,我方之方向永远改变着的滚动之力称为“劲”。劲,既缓解了对方猛烈的进攻,用小于对方的力吞而化之,又能如挫动重物一样撬起对方,断其劲根,使其失控,所谓“人为我制”。同时,趁对方失去重心的刹那间,果断出击,惊弹如电,彼一定应声而弹出。出击时,当然方向明确,力的三要素同时具备。因此,严格地讲太极拳化力用劲,击人用力(也称吞化用劲,吐放用力)。用劲关键制人首要
    谨记,这种化与发(吞与吐),从用劲到用力的转化几乎同时发生,密不可分,对手感觉到的只有发或吐。割裂开来,彼有防备,出击不会得势,当然也就不是太极拳技巧了。所以,太极拳论中就有“化就是发”的术语。只有恰如其分掌握这种劲力化发技巧,才有可能发挥令对手猝不及防的功效。

    ,显现于接触点,实则变化于腰腿。即劲起于脚跟,主于腰,而形于手。如长鞭,手为鞭梢,腰腿为长鞭之柄;又如杠杆,接触点是撬动重物之端,腰为支点,足为杠杆的施力一端。所以,劲的滚动用力方式,形于外是手臂与对方的接触点,实则为腰腿潜意识地滚动或滑动。请注意,腰的运动不是前后左右大幅度的扭摆或晃动,而是极细微如滚轴似的内旋运动,所谓内劲也。此为接定走化彼力之关键。当然,用劲时肯定有力的存在,但劲的方向永远处于变动状态而有别于平常方向明确的用力方式。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用力方式,而称为“劲”了

    当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太极拳之劲时,你又会觉得太极拳技术似乎简单了。然而,简单的,是真实的、实用的,又是不容易掌握的。从心知到身知有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简单而实用的技术,往往很难熟能生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