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器大样儿--鸟食罐之我见【中】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10

鸟食罐,不管它有多名贵,也不可能像陈设类瓷器那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它的使用率很高,养鸟的人们都是非常勤快的,对自己的爱鸟爱护有加,更讲究干净。鸟食罐要每天洗涮,这样它的折损率就非常高。

    小小的鸟食罐,特别是高级的精品,做工十分讲究,胎体又薄又轻。稍微不小心就会磕碰出裂痕,或者罐鼻儿断了。别的原因不提,仅仅自然损毁,就已经让百年以上的老鸟食罐少之又少,其中精品,官窑更是凤毛麟角。

    曾经,养鸟在中国各地盛极一时,南北却有很大差异。南方以养粉眼儿,画眉等最为讲究。北京作为国都,皇亲国戚,贵族,官宦富商的聚集地,自然也是文化娱乐的中心地区,到了晚清,随着天津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京津地区的虫鸟文化。养鸟的种类和器具上也与南方有很大的不同。前面的博文,我曾经简单讲过。这里我们只说鸟食罐。北京天津地区,最讲究养的,主要是淀颏儿【红,蓝两种】,以及黄雀儿,民国初,红子也开始盛行。

    现如今的盛世收藏热,让以前几乎被人忽略的各种‘老玩意儿’,都得到了重视,这是好事,会让很多传统的东西得到一定的保护,因为经过历史的洗涤流传下来的不一定是精华,但一定是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鸟食罐,在中国瓷器产品中,是器形最小,花样儿最多的实用器。特别是其小器形,大样子的独有风采,画工精美细致,胎釉色高级考究的清代中早期的精品鸟食罐,无论从工艺的各个方面讲,都不逊色于同时期的瓷器文房用品。

  老北京的古玩行和热爱虫鸟的玩家,在对鸟食罐的见解上可能从老年间就存在着观点上的区别,这也许是由于文化差异和对器物的不同情节造成的。还有就是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器物在外形和花色上的不同。比如南方多养粉眼儿等,故高级的鸟食罐多精致小巧。京津为主的北方以淀颏儿黄雀儿为最爱历史也久,故鸟食罐多号头较大,器形端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