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阳病篇:概说(7)

 johnney908 2014-06-10

    (接上篇)三阴病的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盛,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是讲的太阴病的主要证候,太阴脾虚寒证的症状表现;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有那么多症状,下利清谷,四肢厥逆,畏寒蜷卧,冷汗自出,它却以“脉微细,但欲寐”这样两个简单的两个症状,提示了少阴病心肾阴阳俱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具有全身性的正气虚衰的这样的一个证候;

    可是到了厥阴病,他就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因为厥阴病,是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自愈或死亡、或厥热进退、或寒热错杂,变化多端、两极转化,这样的一个证候,你用一个热证不能代表它,你用一个寒证不能代表它,你用一个自愈证不能代表它,你用一个死证更不能代表它,正因为厥阴病篇具有一个或寒或热、或死或活,或厥热进退、或虚实夹杂的这样一个两极转化的特征,所以张仲景在厥阴病篇,他所用的提纲,就是一个寒热错杂证,以一个寒热错杂证的条文,来代表厥阴病这种错综复杂、两极转化的特点。

    所以,六经病的提纲,三阳是讲表现、讲病机、讲特点,三阴还是讲表现、讲病机、讲特点。由此我们知道,我们学任何一条原文的时候,都要通过临床表现,进而把握病机,最后要掌握它的病变特点,这就是我们学习《伤寒论》六条提纲证,仲景给我们的提示,从这个角度来看,263条作为少阳病的提纲,是完全可以的,我们不必要给它补充症状,因为它代表了少阳气郁化火的特点。

    下面看原文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中风”,就是少阳经脉被风邪所伤。“两耳无所闻”,就是耳聋,这是少阳经脉受邪,经气不利的表现。这个“目赤”,既可以是少阳经气被郁,也可以是胆腑郁火上扰,这个“目赤”你看是经证还是腑证?都可以。

    “胸中满(men)”,我为什么在这里把满(man)读成满(men),我们在讲太阳病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men)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的时候,我已经谈过了。这个满字,在古代有两个读音,气满(man)谓之(men),水满(man)谓之(man)。因为胸是气海,在《伤寒论》中,凡是满(man)字和胸相连的,我们都把它读(men)。

    胸满(men),是少阳经脉受邪,少阳经气不利的表现。这个“烦”,就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心烦,指的是少阳郁火循经上扰心神的表现,这属于少阳腑热。你看短短的条文,既有经脉受邪的证候,也有胆腑郁火循经上扰心神的证候,体现了少阳病经腑同病的特点。

    这样的一个少阳病,“不可吐下”,道理我们讲过了,用吐法用下法,都不能祛除少阳经腑里的邪气,只能损伤少阳的正气,“吐下则悸而惊”,如果误用吐下以后,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证呢?吐下以后,伤心气,心虚则悸,伤胆气,胆虚则惊。

    没胆的胆小的人,一有个声音,就吓一跳,所以心胆相关。一个少阳病误用吐下以后,伤了胆气也就伤了心气,心胆相关嘛,心虚则悸,胆虚则惊,因此就出现了惊悸不宁的证候(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