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厥阴病篇:厥逆证(8)

 johnney908 2014-06-11

    (接上篇)治疗中焦停水,用茯苓甘草汤,这张方子我们在太阳病篇已经学过了,就是苓桂姜甘汤,它是苓桂剂的一张方子,这个方子重用生姜来温胃、化饮、消水,这个病容易反复发作。其实,我们这个胃负担很重,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欲望,一会儿想吃点冷的,一会儿想吃点热的,一会儿想吃点辣的,一会儿想吃点甜的,除了下顿饭之外,还吃许多零食,增加它的负担。

    胃虚停水的证候,治疗好了之后,常常容易复发。为什么?就是不容易控制我们这个嘴,所以,我们治疗这种病人,你就要告诉他,在吃药的时候,你要控制饮食,不要使胃的负担增加太大,这样才能够巩固疗效。关于厥阴病篇谈到的厥证,主要涉及到热厥、寒厥、血虚寒厥、痰阻胸阳致厥、水阻胃阳致厥。

    下面有一个厥证的治疗禁忌,330条:“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这里所说的“诸四逆厥者”,是那些诸多的虚寒厥证,不可以泻下,“虚家”,对于虚证的病人,同样的不可以泻下。

    347条:“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软,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现在一个外感病五六日,没有出现结胸证,肚子是软的,“脉虚”,按之没有力量,又出现了手脚发凉,这是怎么回事?仲景说“此亡血也”,说这是血虚所造成的,所以这里描述的是一个血虚的寒厥。当然阳虚的寒厥不可下,血虚的寒厥也不可下。血虚寒厥怎么治疗?那就用当归四逆汤来治疗,这样的话,我们把厥证就谈完了。

    厥证,可以有多种原因所造成,但是不管有什么原因,不外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前面我们提到了脏厥,那是内脏真阳衰微,四末失温所造成的,那种厥冷伴有“其人躁无暂安时者”,预后不良。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蛔厥,那是上热下寒,蛔虫中阻,阴阳气不相顺接所造成的厥冷,治疗用乌梅汤、乌梅丸。

    热厥是热邪内闭、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造成的厥冷,治疗应当治病求本,或者用清法来清里热,或者用下法,来下里实热。寒厥,就是少阴阳衰、四末失温的证候,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来治疗。血虚寒厥我们说用当归四逆汤来治疗。痰阻胸阳致厥,我们就用瓜蒂散来治疗。水阻胃阳致厥,我们就用茯苓甘草汤来治疗。

    还有一个厥,我们应当注意到,这就是气郁致厥。关于气郁作厥,我们是在少阴病篇的靠后的部分谈到的,那就是那个四逆散证,少阴阳郁而不能外达,治疗用四逆散,通过疏通气机的方法,来疏达少阴的阳郁。

    上述的厥证,热、寒、血虚寒、水阻胃阳、气郁致厥,是我必须掌握的,再加上厥证的提纲,这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这些情况临床多见,痰阻胸阳致厥,现在几乎见不到,所以其它的都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厥阴病篇附入的厥证,有的和肝有关,有的和肝关系不大,但是既然造成了厥,那么它总有气机疏泄失司的因素在内,所以后人把这个厥证,附在了厥阴病篇,应当说有它一定的道理,关于厥证我们就谈完了。

    我们上次课重点讲的是厥阴病篇的厥证。厥,作为一个症状来讲,指的是手足厥冷。造成手足厥冷的原因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伤寒论》中,它说“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来概括所有厥证的病机。

    那么,所谓阴阳气不相顺接,是指的人体的阴精、阳气,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而不能够营养四肢末梢,这就叫阴阳气不相顺接,或者是阴精阳气的不足,或者是病理产物的阻滞,或者是气机的郁遏,使阴精、阴血或者是阳气,不能外达于四末,这就叫阴阳气不相顺接,这就是造成手足厥冷的基本病机。

    在《伤寒论》中我们学过的厥证,主要有热厥。热厥是热邪内闭,使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造成的手足厥冷,它以先热后厥,见厥而热不退,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为特点。对于热厥的治疗,里热未成实的,我们用清法,里热已成实的,我们用下法,清法用白虎汤,下法《伤寒论》没有提供方子,我们主张用大柴胡汤。

    寒厥,实际上是少阴病,是少阴真阳衰微、四末失温,我们可以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等,白通汤也是治疗寒厥的。血虚寒厥,指的是肝血不足,复受外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治疗用当归四逆汤,以养血、通经、散寒。

    水阻胃阳致厥,是胃虚水停中焦,水邪阻遏中阳所造成的厥冷,治疗用茯苓甘草汤,以温胃、化饮、消水。痰阻胸阳致厥,是有形痰浊阻遏胸中阳气,使阳气不能外达,治疗用瓜蒂散涌吐痰实。气郁作厥,见于少阴病篇,那是少阴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治疗用四逆散,以疏肝解郁,疏达郁阳。

    除此之外,我们也提到了脏厥和蛔厥,脏厥证是五脏六腑真阳相火衰竭,不仅手足厥冷,而且全身皮肤都凉,其人躁无暂安时,出现了一派阳衰阴盛、真阳亡、正不胜邪的表现,预后不良。至于蛔厥,是上热下寒,蛔虫中阻,阴阳气不相顺接,它的临床表现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而止为特征,在烦的时候可能见到手足厥冷,治疗用乌梅汤或乌梅丸。这是《伤寒论》中以厥阴篇为主,涉及到少阴病篇谈到的厥证的治疗,这些厥证我们在临床上都可能见得到,要把这些厥证的证治的内容能够掌握住(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