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渭水流域史前文化的文明化过程霍彦儒

 laoxuesheng 2014-06-13

   

渭水流域史前文化的文明化过程

 

霍彦儒

 

渭水是黄河中上游的一条最大支流。它发源于甘肃渭源县的鸟鼠山,其间流经甘肃的陇西、武山、天水和陕西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区,至陕西潼关入黄河。全长818公里,面积约为134万平方公里,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孕育和兴起的史前文化,是黄河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远古文化的重要方面,并在历史上是最先进入文明时代的文化区之一。

渭水以陇山和子午岭为界,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地区。上游为甘肃的陇东地区,渭北属黄土高原陇中盆地,渭南系西秦岭陇南山地,覆盖有很厚的黄土层,其支流有葫芦河、牛头河、榜沙河,散渡河等;渭水的中下游为陕西的关中地区,是一个东西狭长的盆地,东边宽,西边窄。从地质构造上讲,关中盆地是属于鄂尔多斯台地南缘的下沉地带,南边是秦岭山脉,北边是北山山系,中间是广阔的平野,地面上覆盖着很厚的黄土。源出于南北两山的清姜河、石头河、骆谷河、黑河、涝河、洋河、灞河、炉河、戏水、千水、雍水、泾河、石川河等数十条小河川,穿过盆地,注入渭河,使渭河构成一个羽状水系。

在盆地南缘和河流两岸的阶地上,由于河流长期的侵蚀和冲刷,被切割成了宽度不等、深度不同的狭谷,渭水两岸形成头道塬、二道塬、三道塬的阶地,高度为数米、数十米到数百米。总之,渭水流域山、川、塬复杂的地形,丰沛的水量,茂密的草木,肥沃的土壤和温暖湿润的气候,从古至今就是人类居住的理想之地。

渭水流域的史前文化可追溯至距今一百多万年前。1963年在陕西蓝田县公王岭考古发现一颗猿人牙齿化石,定名为“蓝田中国猿人”(又称“蓝田人”)。经测定,他的时代距今约80100万年左右,比“北京人”更原始。继之,又发现了“陈家窝人”,其年代距今约五六十

万年。随后,还发现了早期智人的代表性化石“大荔人”和现代智人的代表性化石“黄龙人”。此外,在天水、眉县、麟游、潼关、渭南等地相继亦有旧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这些远古人类遗存的发现,说明渭水流域在一百万年前后,就是原始先民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

反映这一时期文化基本特征是,从“蓝田人”化石遗址中,发现了石器和石制器,包括大型三棱尖状器、大型多边砍砸器、交互多边的打击砍砸器、带尖的刮削器、有使用痕迹的石片和石球等。从出土的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化石看,“蓝田人”以狩猎、采集为生。更重要的从猿人文化堆积层中的木炭屑,证明他们已能利用自然火以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防御野兽。这时期的社会结构属于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已有了简单的语言。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即距今二、三十万年至一万年左右,人类发展到由直立人到早期智人(亦称古人)和晚期智人(亦称新人),开始了外婚制,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组织开始萌芽。渭水流域的早期现代智人化石及其遗存主要有大荔古人(距今1823万年)和涝池河古人(距今10万至18万年之间)。反映这一时期的文化内涵,大荔人、涝池河人生产能力较蓝田人、陈家窝人有了提高,石制工具在打击、砸击之后,又经二次加工,且有不同用途而定型。并在打制石料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摩擦生火的技术。旧石器时代晚期,母系氏族公社完全确立,氏族公社内部,按性别、年龄及体力状况,有了不稳定的分工。人们除穴居外,为避免野兽侵害,逐渐开始“构木为巢”。此时,已有了原始“宗教”观念的图腾崇拜意识。

距今约一万年前后,原始社会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也进入一个发展和繁荣的阶段。遍布于渭水流域氏族公社的人们,在长达五六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创造了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渭水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老官台文化(亦称前仰韶文化)是属于新石器早期的一种文化遗存,距今为80007000年。此类文化在陕西、甘肃境内,主要分布于渭水流域及其支流。在渭水上游有3处,以秦安大地湾Ⅰ期(属前段)、师赵村Ⅰ期(属后段)遗存为代表;在渭水中游有13处,多分布在宝鸡附近的渭水两岸及其支流,现发掘的只有宝鸡北首岭下层;在渭水下游发现有7处,多分布于华县与临潼之间的渭水两岸,其中经过正式发掘的有临潼白家和零口、渭南北刘和白庙村、华县老官台 和元君庙、长武下孟村等。

此时期文化的基本特征:经济生活以粟作农业为主,渔猎、采集经济占相当的比重。聚落和房屋面积均较小,房屋多为结构简单的圆形半地穴式,居住面为长期踩踏而形成的硬土面。

窖穴有圆形、长方形、袋状不规则形等,一般较小而浅。墓葬形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常见有仰身直肢葬,也有屈肢葬和瓮棺葬,已有了随葬品出现,说明此时已有了灵魂观。石器分为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较多并含有少量的细石器;磨制石器一般仅磨刃部,有斧、刀、铲、凿等。陶器均为手制,胎壁厚、火候低、硬度较小;多为夹细砂陶,泥质陶很少;陶色多呈红褐色,表面常见灰或黑色斑块,往往有器内表黑而外表红的现象;纹饰以绳纹最常见,还有锯齿纹、乳钉纹、戳划纹和少量简单的彩绘等:主要器形有三足罐、三足钵、圈底或平底钵、圈足碗、小口鼓腹罐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临潼白家、大地湾早期等遗址内发现有迄今为止最早的彩陶,对探讨中国彩陶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官台文化的产生,说明其主人是继承发展新人文化的,标志着渭水流域的母系氏族社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据传说和文献记载,在这一时期,渭水流域的文化主人,即氏族部落有:古华胥氏。有学者认为华胥氏生于今甘肃东部渭水流域的华池一带或今天水市北古成纪,还有的认为生于今陕西渭水之畔的蓝田县(另一说华胥氏初兴于山东泰山一带,系东夷族的老祖先,后成为“天下”共祖)。华胥族向西、向东、向北的发展将其彩陶文化传播到陕西、河南、山西交界地区,创造了前仰韶文化。这与华胥氏族崇拜花有着直接的关系;伏羲氏。三皇之首,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传说他诞生于古之成纪,今之天水。《诗纬含神露》云:“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河图稽命徵》亦云:“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而生伏牺于成纪。”

成纪、雷泽地望,司马贞的《三皇本纪》云:“雷泽,泽名,即舜所渔之地。在济阴。成纪,亦地名,按:天水有成纪县”。此地至今还遗存有伏羲的传说及与之有关的地名、祭祀庙宇。说明伏羲最初生活于渭水流域,后活动范围扩大,所以,在河南东南部亦有关于伏羲氏的传说和遗迹;少典氏。少典氏亦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氏族。他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新郑一带,约与古华胥氏同期。后华胥裔支向陕甘迁徙,少典氏支族也随之迁入今甘肃天水一带。何光岳先生在《炎黄源流史》考证:少典“是发明文字”“最早的人”,“仓颉是在少典氏创造文字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化和形象化。所以典字后来衍化为典册、典籍、典章、典型、典范等名词”。有虫乔氏,以虫乔虫为图腾崇拜。有虫乔部落分布于洛阳至陕西华山一带,与少典、华胥族关系密切。后它又向南、向西、向北发展,支族有入居秦岭以南之陕南的,有入居秦岭以北渭水以南的,有入居北洛水乔山一带的。这个氏族以善于造桥而著名。有虫乔氏与少典氏互为婚姻,繁衍后代。

把以上氏族和部落的事迹与渭水流域前仰韶文化的遗存相印证,不难看出,他们在渭水流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劳动、生息,创造了“老官台文化”。他们“上承新人,下启仰韶文化的族民,在旧石器时代末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以至新石器时代初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一时期是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原始农业、族外婚出现并有所发展的时期,也是定居和村落、房屋逐渐发展的时期。”杨东晨:《陕西古代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在老官台文化的基础上,距今约六七千年又诞生了仰韶文化。此类文化遗址以河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为中心,向四方扩展,涉及整个黄河流域,而又以渭水流域的关中地区最为密集。仰韶文化分早、中、晚三期,先后延续了二千多年,距今约70005000年,相当于仰韶文化前期至龙山文化的出现,即母系氏族繁荣阶段,以及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阶段。在目前发现的数千处仰韶文化遗址中,有代表性的遗址共有9处。其中,渭水流域就占有6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长武下孟村、华县元君庙、秦安大地湾等。具体地说:渭水上游,仰韶文化早期是以大地湾仰韶文化早期、王家阴洼下层、师赵村Ⅱ期等遗存为代表;中期是以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王家阴洼上层、师赵村Ⅲ期等遗存为代表;晚期,是以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等遗存为代表。

在陕西的渭水中下游,根据仰韶文化延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的特点,考古界又分为早期的半坡和史家类型,中期的庙底沟类型,以及晚期的半坡晚期或西王村类型的三阶段四类型。早期:距今约70006000年,又分为前后两段。前段(70006500),以西安半坡早期、宝鸡北首岭中层、临潼姜寨Ⅰ期等遗存为代表;后段(65006000),以渭南史家、华阴横阵墓地、华县元君庙、临潼姜寨Ⅱ期等遗存为代表。中期:距今约60005500年,以宝鸡福临堡Ⅰ期、姜寨Ⅲ期、泉护村Ⅰ期、案板Ⅰ期,王家嘴早期等遗存为代表。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以半坡晚期、姜寨Ⅳ、北首岭上层、福临堡Ⅱ一Ⅲ、泉护村Ⅱ期、案板Ⅱ期、家嘴晚期等遗存为代表。

从考古发现看,反映这一时期的基本文化特征:一是农业是仰韶文化的基础经济,在大地湾、半坡、北首岭、下孟村、泉护村等遗址内发现有粟,姜寨遗址中发现有黍,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白菜或芥菜籽,早于中原仰韶文化达千年以上。生产工具有石、骨、角、蚌、陶等多种质地,磨制石器有斧、锄、刀、磨盘、磨棒等,其中长方形穿孔石刀和两侧带缺口的石刀较具特色。家畜饲养尚不发达,可确认的家畜有猪、狗,还可能有鸡。渔猎、采集仍占有一定比重,常见有网坠、鱼钩、鱼叉、镞、矛等工具,彩陶中多见有反映渔猎生活的鱼纹、网纹、鹿纹、鸟纹等。二是聚落多呈向心或凝聚式的圆形布局,半坡、姜寨等聚落的居住区有壕沟围绕。房屋多为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也有地面上建筑,较晚阶段出现了墙基挖槽起建的大型房屋。有人认为,这具有“中国宫殿式建筑雏形”的“大房子”,“对探索中国古代建筑的渊源,对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张忠尚、王建祥:《大地湾遗址与中国古代文化》,《伏羲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版。居住面用草泥土涂抹,或以加有料礓石粉的馄合土铺垫,也有经火烧烤者,较晚阶段出现了白灰居住面。房屋周围分布有窖穴,其形状有袋状、桶状、锅底形等。居住区外的周边,一般分布有陶窑和公共墓地等。三是制陶业有了较大的发展,陶窑以横穴式最为常见。陶器多用手制,并出现了轮修口沿的技术;器形以细泥红陶的尖底瓶、圆底或平底钵、盆等最具代表性;施纹方法有拍印、戳刺、刻划、贴附和彩绘等形式,以绳纹、线纹、弦纹为主,各种纹样的彩陶最富有特征。在半坡等遗址的陶器黑彩上,还发现了50多种刻划符号,有人认为是起源阶段的简单文字。此外,在仰韶文化的晚期,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出现了剩余产品,有了贫富差别,随之也有了交换,私有制开始萌芽。

在这一时期,传说的氏族和部落除了古华胥族、伏羲族、少典族、有虫乔氏族继续存在、发展之外,在宝鸡渭水流域炎帝族崛起。《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载:“岐水又东迳姜氏城南,为姜水。”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第一册)中很明白地指出,“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方,所以,炎帝可能是古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自古至今,考古学家大多认为:第一代炎帝生于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渭水支流姜水。再考之于炎帝的生活年代和事迹,与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存相印证,有学者认为,北首岭、福临堡仰韶文化是炎帝或先祖或裔族创造的文化杨东晨:《有虫乔·炎帝氏族与宝鸡北首岭、福临堡遗址考》,《宝鸡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随着炎帝族的壮大,其氏族、裔族曾沿渭水向西、向东迁徙,因而,渭水流域相继诞生的仰韶文化无疑是与炎帝族有关系,或者说可能就是炎帝族创造的。在此期间,渭水流域生活的炎帝裔族有灵恝、并、戏、殳、延、后土、共工、夸父、太岳、井、申、吕、许等。他们在开发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继仰韶文化之后,是龙山文化。渭水流域的龙山文化分为早期、晚期。其年代在距今约50004000年之间。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金石并用时代,是父系氏族公社发展和原始社会解体的时期,相当于野蛮高级阶段向文明社会的过渡阶段。龙山文化遗址,在目前渭水流域发现有近千处。渭水上游的龙山文化早期有天水师赵村遗址的第Ⅴ、Ⅵ期,晚期有师赵村第Ⅶ期等;渭水中下游的龙山文化分为庙底沟二期和客省庄二期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有陕西华阴县横阵村,华县泉护村、虫阵村,武功县浒西庄、赵家来,扶风案板村等。其年代在距今约50004400年之间。为龙山文化的早期。后者的年代在距今约44004000年之间。又可分为康家、双庵两个类型。康家类型以临潼渭水北岸康家遗址为典型代表。主要分布于关中的渭水下游地区。试掘或发掘的有长安客省庄二期,西安米家崖,临潼姜寨五期、康家等。双庵类型以岐山县北部山脚下的双庵遗址为典型代表。此类遗址主要分布于关中的中、西部地区,以泾河、雍水、氵韦水、漆水等渭河干支流一带为中心。试掘或发掘的有双庵、赵家来、凤翔大辛村等。

反映此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时期有了较大发展。石器多为磨制,并大都棱角清晰,制作精细,钻孔技术普遍应用;还大量地使用了蚌器,采用了新农具木耒。在龙山文化后期,又出现了人拉的三角石犁。文献记载的共工氏、鲧、禹父子的“壅防百川”、“疏通九州”,凿井技术的发明,说明龙山时期渭水流域的先民已有了田间管理、兴修水利的知识和技术。农作物不仅有粟、黍,还有稻、豆、油菜、芥菜等。从出土的家畜遗骨看,猪、狗、牛、羊、马、鸡“六畜”均已齐全,说明此时的饲养业已很发达,手工业也比仰韶文化时期进步。陶器制作由家庭副业而变为富有经验家庭的专业。制作方法更多地采用轮制,并且掌握了高温封窑技术。因而陶器壁薄、质坚、造型端正规整。陶器多有绳纹、篮纹;器形中尖底瓶、圆底器基本消失,三足器增多,新出现了斝、鬲、鼎等器种。陶色以灰陶为主,在渭水东部有一部分黑陶,西部有一部分红陶;此期的村落遗址密集,仅宝鸡渭水两岸探测就有200余处,有些遗址面积很大,大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如双庵达100多万平方米。房屋内普遍为白灰抹居住面,一般为单间建筑,也有双间和分间的,说明当时父系家庭的社会结构已经稳定,在赵家来遗址首次发现了板筑夯土墙。在甘泉营盘山遗址还发现了可能为中国最早之一的瓦。居址附近很少发现墓地,一些遗址的灰坑中常见人骨架,即“乱葬坑”,反映了社会成员巳不平等。卜骨的出土,说明已有巫术。从长安斗门镇花园村龙山文化遗址窖穴中发现的十五块兽骨、兽牙、骨笄上有刻划符号看,已不同于仰韶时期的陶器刻划符号,已有了图形文字,与黄帝命“仓颉作书”的传说是基本吻合的。渭水流域的龙山时代遗存中,渭水中下游的关中地区的文化序列较为清楚;以浒西庄、案板遗址为代表的关中西部龙山时代早期文化,源自本地区的仰韶晚期文化,并进一步发展为龙山时代晚期的客省庄文化。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演变为典型的齐家文化,另一种意见认为可能与先周文化有一定的关系。考古与传说、文献记载相应证可知,渭水流域的龙山文化主人是黄帝、有熊氏后裔族,以及炎帝后裔族、有虫乔氏后裔族、伏羲氏太昊后裔族等。《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帝王世纪》云:“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之母有虫乔氏女,世与少典氏婚。”少典是氏族公社族名。黄帝族系居于今甘肃天水地区的有熊氏族,和居于华县以西的有虫乔氏族通婚而派生的氏族,即有熊氏的后裔。《帝王世纪》又云:“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寿丘,《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说在山东曲阜;《路史·后记》罗苹注云在上邽(今甘肃天水)。轩辕之丘,有的说在今河南新郑,有的说在甘肃天水,有的说在陕西渭北。姬水即漆水。

据考古资料及黄帝的事迹、传说,我们认为,黄帝族初活动于渭水上游的天水、宝鸡地区,后沿渭水向东北发展,居于渭北及陕北南部,与炎帝族相邻。位于北洛水流域的黄陵乔山是其中旧地。后又沿黄河北岸,越中条山而迁徙中原,将龙山文化传播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此期间,渭水流域的炎、黄及伏羲后裔族有;有邰氏、弃氏族、防风氏族、孤竹氏族、甘氏族、箕氏族、虎氏族、互()人氏族、灵氏族、殳氏族、咸氏族、雍氏族、岐氏、漆族、汪氏族、莱族、夸父氏族、酋氏族、仓颉部族、羒兜(丹朱)氏族、桥氏族、方雷氏族、首氏族、令人氏族、彤鱼氏族、有辛氏族、梁氏族、许氏族、向氏族、吕氏族、申氏族、骆氏族、圭氏族、禺京氏族、郁氏族、盘瓠氏族、共工氏裔族、老童氏族、长人氏族、女娲裔族、吴回裔族、陆终氏族、陈丰氏族、劳氏族、且()氏族、赤氏族等。他们共同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渭水流域的龙山文化,为中国文明时代的开拓者。

总之,渭水流域的史前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百万年前的蓝田文化到一万年后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再到龙山文化,以及夏商时期的齐家文化、先周文化等,形成了一条前后相继的完整的发展序列。从此发展序列中,我们可以窥见其渭水流域史前文化的文明化过程。

 

参考文献:

1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杨东晨:《陕西古代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旧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遗存》,《文博》,1997年第3期。

5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原载于《宝鸡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后收入《汉族地域文化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