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对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问题的探讨

 昵称18189817 2014-06-17

写作思路:

 

 前言

1城市民族工作的对象 

2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特点及趋势 

3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社会意义及影响-(对文化-对政治-对经济)

-负面影响 

4新形势下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新对策、新措施 

小结  

 前  言 

    少数民族都有着强烈的民族特征即:共同的地域,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心里素质。我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且又是由农村到城市,我想在一些问题上,我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因为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情不自禁”吧……这也是我选择者这个课题的一个动因所在。

正  文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改革将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幅度的人口流动,少数民族人口也在其中。

    城市中的少数民族主要由城市世居少数民族、城市新进少数民族和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三部分组成. 城市世居少数民族,一般是指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历史形成的,在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定人口规模或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他们具有城市户口,而且大多是因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或统治者的需要,聚集于清真寺、喇嘛寺或兵营周围而形成少数民族聚落。城市新进少数民族一般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以工作、学习或通过政府有计划招工等形式进入城市并具备城市户籍的少数民族。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指不具备城市户籍,却又在城市中居住并从事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活动的暂住少数民族人口。(本文谈及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包括作短暂逗留的少数民族差旅人员)那么他们就是我们城市民族工作的对象。

    改革开放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的行政化管理和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受自身的传统观念、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少数民族群众与外界的联系不多,其人口流动现象更是微乎其微。改革开放后,长期生活在内陆和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同汉族人口一样,逐步摆脱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务工、经商等方式涌入城市,形成一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渐松动,为了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人口的流动成为无法逆转的潮流,许多少数民族走出大山涌入城市。使城市民族工作问题面临新的形势。

    总体上讲,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主要是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从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近年来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人口数量、人口比例逐年相对呈上升趋势。

2、民族成份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沿海与内陆、内陆与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各民族文化、科技、民俗等得到了的交流,许多少数民族不断打破自我封闭的藩篱,逐渐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3、流动形式以务工经商为主。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经济活动为主,从事职业具有民族经济文化特点且以体力劳动为主居多。大多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打工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小商贩占相当的比例)。他们多集中在针织厂、建筑公司等非公企业打工,从事小商贩的主要是回族、撒拉族的拉面馆,朝鲜族的狗肉馆,高山族的的特色红豆馆以及开办服装店等。多集中于商业、餐饮业等第二、三产业部门。

4、流动趋势以劳动谋生为主。我国大中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他们的流动动机通常是赚钱,预期收入一旦达到,大多数人员仍然会选择返回家乡。

5、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居多,较年轻。总体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

6、“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员,民族的文化特点、生活习俗以及人们之间的血缘、亲缘、地缘、业缘关系等原因,使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散于各行各业和各个区,但又都有自己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域。

 7、少数民族向城市流动人口流动的随意性大、季节性强。由于大多以经商、打工等流动方式出现,他们多是暂住城市,一旦个体经营不善或者有其他问题发生,很快就会离开,流动到其他地区。

少数民族的这种流动这是一种民间的自发的流动,这些特点的存在及其变化,对城市民族关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了解、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城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那么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的流入这种人口的大迁移也产生了极其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刻的社会影响

对文化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流出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人口进入城区以后,受到城市文明的熏陶,受到各种选进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从而转变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某些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法制观,这样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了,少数民族人口的经济也就有了发展的原动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有了保障。

2、有效地促进了流入地民族文化在各个层面的交流与传播,使当地城市的文化呈现多样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如朝鲜族的民族歌舞、苗族的银饰和服装、回族的饮食文化等等,长期共同生活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到目前为止,从事民族歌舞或民俗表演在我国主要有三个,以展示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大型民族村(园),分别是北京的中华民族园、深圳的中国民族文化村和昆明的云南民族村,里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表演队,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节目和民俗展演活动,为各地游客打开了一扇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在其他一些城市的旅游业中,也包含部分从事民族歌舞和民俗表演的流动少数民族。为此丰富了少数民族所在城市的娱乐活动,使当地城市文化走向多元化。

3、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一是增强对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入首先与当地的汉文化接触与碰撞,增进彼此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少数民族对汉民族和汉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同。二是加强了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与相互认同。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近十多年来,进入各大城市的各少数民族很多。一些少数民族之间原来并没有联系,他们到了一个城市之后,促使他们走到一起,促进了彼此的交流与互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不仅加强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认同,而且也加强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理解和认同。三是强化了少数民族对本民族和本文化的认同。不同民族间的互动和交往,强化了自我意识。为了寻找工作或发展事业,同一民族之间加强了联系,使同一民族之间的连带感和民族自我意识得到加强。

对政治的积极影响:

      促进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民族团结,更好地维护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和共同繁荣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领导。

对经济的积极影响:近年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增加,在一些大中城市,流动人口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少数民族流进城市,既满足了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扩大了城市消费市场,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首先,为流入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弥补了流入地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的不足。其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流入地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再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其灵活多样的服务,丰富了市场,便利于市民的生活。第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商品经济观念,也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通过外出流动,增长了见识,掌握了多种技能,提高了素质,不仅解决了就业和增收问题,而且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产出效率的大幅提高,激发了整个社会活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和发展。抑制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收入差距的扩大。从流动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分析来看,流动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有着同方向变动的趋势。

    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市,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些摩擦或冲突,对城市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影响城市管理与社会秩序的相关问题。这类问题属于流动人口带给城市社会带来的普遍性、一般性问题,也是常见问题。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卫生意识差、乱丢垃圾、乱倒弃物、甚至随地大小便导致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以及某些少数民族小商贩随意摆摊设点、无照经营、偷税漏税问题,以及忽视交通管制依靠摩托车、三轮车违规运营而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等违规与违法经营问题等。

2、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问题。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是好的。他们以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经营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但也有少数不法分子混在其中,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些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而且损伤了少数民族的形象,给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带来隐患。

3、城市管理工作难度增加。在社会治安管理中,民族关系协调上都变得更加复杂。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习俗和宗教信仰上有着差异,加上我们一些执法部门和当地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的习俗、禁忌不大了解,因而在执法和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影响民族关系的事情,而这类事情一旦发生,往往影响较大。

4、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问题。其中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偷生、多生、超生等也是重要问题之一。

     对于一个个发展的城市来说,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基数在增长,地底数在变化,那么城市民族工作管理模式也应应势而生。新形势,就应该有新政策去应对新问题、新情况。那么为顺应开放的新潮流,做好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特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引起重视。

民族问题无小事,民族团结高于天。要运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民族政策法规的知晓率。要把民族政策法规知识学习纳入各级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内容,提高党政干部的民族政策理论水平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要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以宽容、兼容、包容之心,善待少数民族群众,尊重少数民族人口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尽力消除隔阂,真心接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本市从事经济社会活动,防止排挤、歧视现象发生。逐步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形成各民族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将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作为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加以学习贯彻,努力做到在执法过程中依法办事,确实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2、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促进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

1)建立健全社会化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民族工作服务站、社区居委会等民族工作平台,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网络,及时解决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2)建立健全纵横联动机制。在横向上加强与街道、公安、计生、城管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形成部门联动,协调统一工作步骤,共同做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在纵向上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的上下沟通机制,建立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建立健全双重化运作机制。加强与少数民族联合会等团体组织的联络沟通,及时了解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的想法,及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困难和需求。加强与教协会联系,形成双重化运作机制,及时化解因民族宗教产生的矛盾和纠纷。

3、政府要转变职能,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

    政府在城市民族工作中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是要增强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研究能力,当好党中央、国务院在民族工作上的参谋助手,为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是要加强信息工作,畅通民族工作系统的信息渠道,及时准确掌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情况,掌握各地涉及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动态和情况。特别是对基层的民族关系,利益磨擦,境外的挑唆等情况,要及时了解,及时上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三是要强化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检查职能,重点是强化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民族工作相关职责的职能,强化监督检查民族法律法规、民族政策和有关规划贯彻执行情况的职能,促使把已经出台的民族法规和政策落实到位,加快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尤其是在对外来少数民族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城市管理中的规定和政策,让他们了解如何遵守,另一方面要依法从严管理。对那些违反市容管理规定的依门设摊、占道经营者坚决取缔,严厉打击坑蒙拐骗,偷盗扒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容市貌和治安环境。

4、依托社区管理,尽显人文关怀。

    社区要建立少数民族管理网络,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本社区范围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到社区服务之中,把他们与本社区居民同等看待,并在生活上给予更多关照。积极吸纳有文化特长的少数民族参加社区的文艺团队,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联谊会,为各民族友好交流架设桥梁。确实的实现是对城市少数民族群众的人文关怀。积极引导,使外来少数民族树立“住在哪里、热爱哪里”的思想,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文明新市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5、加强高效的政治沟通,让民族矛盾尽快化解。

    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是推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沟通贯穿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整个过程,沟通是否通畅并且高效,决定了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成败。因此加强高效政治沟通是实现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的必要方法。

6、完善民族工作机构,为做好民族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设立并完善民族宗教事务局作为专门的民族工作机构,配备相关的民族干部,并不断提高民族工作干部队伍的素质。镇、街道办设立民族宗教工作助理,为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权益打好组织基础。 

7、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解决其基本生存发展问题。

   在城市民族工作中,应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是由社会保障的公平属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我国城市化历史进程所决定的。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要从城镇化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其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其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民族工作的艰巨任务。

 

   总之,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事关民族团结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要深入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特点及趋势,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社会意义及影响,敢于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新对策、新措施,这样才能强化城市民族工作机制体制建设,促进城市民族工作社会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该作品荣获2011年度全市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