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伤寒论读书笔记《十一》

 johnney908 2014-06-17
第五章、辩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概说
太阴为三阴之首,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主要表现为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升降紊乱,而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表现,为里证、虚证、寒证。
一、太阴病病位:
主要在足太阴脾脏、足太阴脾经和四肢。太阴本指手足太阴肺、脾而言,但《伤寒论》中的太阴病,只涉及足太阴经、脏的病变。而手太阴肺的病变,在太阳篇已多有涉及。这是因为,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在外感病初始阶段,即可见肺的病变。
二、太阴生理:
经: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指内侧端,上行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交厥阴经脉前,沿大腿内前侧上行,入腹,属脾络胃,沟通了太阴与阳明的表里关系。由于足太阴经脉行于腹部,故有“脾主大腹”的说法。
脏:足太阴脾脏主运化,主升清,主肌肉,主四肢,脾与胃相表里,经脉互相络属。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纳化相依;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相因;脾主湿,胃主燥,燥湿相济,共同完成人体的消化吸收、营养输布和糟粕排泄的功能,而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后天之本。
三、太阴病成因:
1、脾胃素虚,寒湿内停;
2、寒湿之邪,直中太阴;
3、三阳误治而来。
四、太阴病证侯分类和治疗:
1、太阴脾脏虚寒证:以脾阳虚衰,运化失职,寒湿内聚。症见腹满而吐,食不下,下利,时腹自痛,舌淡苔白,脉缓弱。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主方:理中、四逆类。
2、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症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治宜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用桂枝加芍药汤或桂枝加大黄汤。
3、太阴表证:脾主四肢,而四肢位于人体外周末稍。风寒邪气侵袭四肢,症见四肢剧烈疼痛,脉浮者,叫“太阴表证”。治当解肌发表,疏通经脉。用桂枝汤。
五、太阴病预后:
太阴与阳明合邪及转归:
1、太阴表证,可以自愈;
2、正虚为主的太阴虚寒证易内传少阴;
3、太阴阳复太过,湿邪易化燥而转属阳明。
4、治疗得当,或脾阳自行恢复,运化正常,湿邪与积滞从下利而解,即“脾家实,腐秽当去”。
5、小便不利,湿热熏蒸,肝胆疏泄失常——发黄。 第二节、太阴病提纲
原文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解词:胸下结硬——指胃脘部痞结胀硬。
提要:太阴病提纲及误下后的变证。
语译:太阴所生之病,表现为腹满呕吐,食少纳差,腹泻逐渐加重,有时腹痛,这是因脾阳虚寒湿内生所致,若误用攻下,可更伤中阳,而见胃脘部痞结胀硬之变证。
分析:腹满(时痛)时腹自痛(特点:腹满伴隐隐作痛,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得温则减)——脾虚邪陷,中阳不振,寒湿内盛,气机不畅。
吐、食不下、自利甚——中气虚弱,升降失常,清气不升,浊气不降。
辩证要点: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病机:中阳不足,寒湿内盛,气机不畅。
凡具备此证者,即可诊断为太阴病。
注意:若误用寒凉攻下——使中阳更伤,气滞更甚——胸下结硬。
鉴别:本证————吐利并见——脾阳虚衰——以下利为主。
吴茱萸汤证—吐利并见——胃寒气逆——以呕吐为主。
第三节、太阴病本证
一、太阴脏寒(四逆汤)证:
原文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解词:(1)脏有寒——指脾脏虚寒。
(2)四逆辈——指理中汤、四逆汤类方剂。
语译:下利而口不渴,为太阴脾脏有寒,寒湿内盛,当用温中之法,用四逆汤一类方剂。
提要:太阴虚寒下利的证治。
分析:自利——脾阳虚弱,运化失司,寒湿下注故下利。
不渴——脾虚湿停,水湿上泛。
辩证要点:自利不渴,伴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病机:中阳不足,脾胃虚弱,寒湿内盛,升降失常。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轻者用理中,重者用四逆汤。
二、理中丸证:
原文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语译:霍乱吐利并作,并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等症,是表里俱病。临床当辩寒热,其表现为身热渴欲饮水的,是霍乱偏热证,可用五苓散治疗;怕冷多而不渴饮的,是霍乱偏寒证,可用理中丸治疗。
提要:霍乱脾虚的证治。
分析:既言霍乱,必有剧烈吐利,又兼头痛、发热、身疼痛——属霍乱兼表证。
吐利——感受秽浊之邪,脾胃升降失常。
热多,表证较重,小便不利,口渴——表病及里,三焦不利,水津偏渗大肠,津不上承。——治以分利兼解表,用五苓散(即利小便所以实大便)。
寒多,不渴(兼舌淡苔白,脉缓无力)——中阳虚弱,水湿不化。——治用理中丸以温中止泻。
辩证要点:吐利频繁,发热头身疼痛不甚,不欲饮水,伴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缓弱。
病机:中焦阳虚,寒湿内阻,清气不升,浊气上逆。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药:理中丸。
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三两。
上四味,撏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用量: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15g。
水煎取汁,分温3服。
方解:参草——补脾益气
干姜——温中散寒
白术——健脾燥湿。诸药合用,温中健脾。
现代应用:本方现代多用于:(1)消化系病: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属脾胃虚寒者;(2)呼吸及心血管系病:如慢支、肺心病等属肺脾两虚者;(3)其他:如慢惊风、多寐等属脾气虚寒者。
使用注意:
1、病情缓而需久服者用丸剂;服药后若腹中由冷而转有热感,说明药物有效,可以继服。若腹中未热,则表明药效不显或无效,多为病重药轻,应增加丸药的量到三四丸,或改为汤剂。
2、病势急者用汤剂。
3、服药后约一顿饭时间,可喝200ml热粥,并温覆取暖,以助药力。
4、本方虽表里同病,但以里虚为主,故以理中汤或丸温中散寒。若里和表不解,可再解表。另本证为中阳虚寒,应无四肢厥冷,若见此证,为脾肾阳虚,可选四逆类方。
加减:1、若脐上筑(悸动)者—脾虚土不制水,水气上乘,去术(甘雍),加桂四两(平冲降逆)。
2、吐多者—胃寒饮停而气逆,去术(甘雍),加生姜(和胃降逆)。
3、下多者—脾气下陷,脾阳失运,还用术(健脾燥湿)。
4、渴欲得水者—脾胃虚弱,津液不布,加术足前成四两半(加强健脾补肺)。
5、腹痛者—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脏腑失养。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健脾益气,生化气血)。
6、寒多(见腹中冷痛)者—中阳虚寒。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温中)。
7、腹满者—脾阳虚,寒凝气滞。去术(甘雍不利满)加附子一枚(温阳散寒)。
8、悸者—脾虚饮停,水气凌心。加茯苓二两(利水渗湿)。
9、服药后,啜热粥,以助药力。
加减歌诀:
太阴阴邪沉迟脉,吐食腹痛有时痛,手足自温利不渴,理中汤主悸加苓。
腹满去术加附子,吐多去术加生姜,虽吐下多还用术,渴欲得水倍术宁。
欲作奔豚术易桂,干姜寒倍参腹痛。
案例69——腹满:
族姑父韦某,男,68岁,2006年11月5日诊。
患腹满食少一年余,多方治疗,余亦曾按脾虚气滞腹满给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香砂六君子汤均无效。思忖再三,问曰:“二便如何”?曰:“大便稀溏,日三、四行,小便清长,夜尿多2年矣”。问其四肢凉热、口渴与否、饮食冷热何如?答曰:“四肢虽不凉,但怕冷喜热,身常畏寒,精神不振,口淡不渴,喜食热饮,饮食稍凉即腹泻”。余恍然而悟,此太阴寒湿腹满也。予理中汤3剂而腹满除,便溏愈,诸证均减,继服5剂,病若失。后以理中丸善后调理,至今愈后未发。
按:本证腹满一年余,更医数十人,余亦曾多次辩治而无寸效。无奈之余,祥询病情,辩为太阴虚寒证,药仅8剂,顽证得除。由此而悟:中医之生命力在于辩证精确,辩证之基础在于祥察细询,掌握精确的临床资料,方能辩治无误。若不加祥察,四诊不全,辩证不确,既使神丹妙药,亦难见成效!(余泽运医案)
参考原文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解词:(1)喜唾——即时时泛唾涎沫。
(2)久不了了——即绵延不已,久久不愈。
提要:论差后虚寒喜唾的证治:
分析:大病差后——指外感热病初愈。
喜唾(即善唾、多唾)久不了了——病后中焦虚寒,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生痰;肺家虚寒,水气不降,聚而为饮。饮邪不化,泛溢于口所致多唾且绵缠日久不愈。
治法:温中化饮,方用理中丸。
第四节、太阴病兼证
一、太阴中风的证治:
原文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解词:阳微阴涩——阴阳此处作浮沉解,即脉浮取微,沉取涩。
原文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提要:太阴中风的脉证、治法。
成因:风邪侵袭四肢末稍。
分析:四肢烦痛(烦犹剧也,四肢烦痛,即四肢剧烈疼痛)——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四肢气血失和,筋脉拘挛所致。
郝万山说:此证无头项强痛和发热恶寒,故不能诊为太阳病;无偏头痛和寒热往来,不能诊为少阳病;无额头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不能诊为阳明病。脾主四肢,四肢为太阴之表,因而仲景把风寒邪气侵袭四肢之证称作太阴中风,我这里称其为太阴表证。
太阴表证的预后:脉阳微阴涩而长——即脉轻取由浮转微,提示在四肢末稍的风寒邪气已衰;沉取由涩而转长,说明里气已恢复。此为邪退正复,这是太阴中风将要自愈的表现。
太阴表证的治法:如果太阴表证,四肢烦痛,不能自愈,即“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见浮象,说明里气不虚,正气抗邪于外,治用桂枝汤疏通经脉,以祛四末之风寒邪气。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和里。方用桂枝汤。
郝万山用桂枝汤治疗痹证的肢节烦痛、不安腿综合征的下肢酸痛疗效很好。
案例70——不安腿综合征
卢某,女,27岁,卢氏县人,2012年7月20日诊。
患者每于入睡前两侧小腿部出现似疼非痛、似痒非痒、似酸非酸、似困非困,莫可名状难受之感,特就诊于本所。
查:诊脉沉弱无力,舌淡嫩苔少,患者诉全身酸困乏力。
诊断:不安腿综合征。
辩证:肝血虚筋脉失养,风入经络,营卫不和。
治宜:补血养肝,解肌祛风。
方药:补肝汤合桂枝汤。
当归身15g,赤、白芍各15g,熟地30g,川芎12g,酸枣仁15g,炙甘草12g,木瓜15g,桂枝15g,生姜18g,大枣7枚,鸡血藤30g,川牛膝15g,黄芪30g。
水煎服,4剂。
患者未来复诊,1月后其母因病来诊,言其女4剂药用完,病已痊愈。
按:不安腿综合征,临床以夜间入睡前或白天安静时感觉四肢或双下肢似痛非痛,似痒非痒,酸困不适,莫可名状难受,在忙碌时或睡眠中症状消失。本病病因不明,有人认为可能为局部微循环障碍所致。《伤寒论》274条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痛,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也”。276条说:“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郝万山教授认为:脾主四肢,四肢为太阴之表,因而仲景把风寒邪气侵袭四肢之证称作太阴中风。笔者体会:本病见四肢酸痛,脉现浮象者,为风寒邪气侵袭四肢,四肢气血失和,筋脉拘挛所致。临床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服药后啜粥令汗,常在1-2剂间愈病。 (余泽运医案)
二、太阴经脉气血不和证:
原文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语译:太阳病应汗,医反下之,致中伤邪陷,出现腹满时痛者,为邪入太阴致经脉气血不和,可用桂枝加芍药汤;若见便秘腹痛拒按的,可用桂枝加大黄汤。
提要: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经脉的证治
成因:表证误下,邪传太阴经脉,使太阴经脉气血不和。
分析:太阳病,不当下而反下之,使表不解而邪气内陷,每随体质差异而有病兼太阴、或兼阳明之不同。
兼太阴见腹满时痛(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喜温喜按)——太阴经脉受邪,经气雍滞则腹满;血脉拘急则腹痛。
按:此条相当于现代之肠痉挛之腹痛。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经脉气血不和。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
方药: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折现代量:桂枝15g,芍药30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4枚。
水1400ml煎取600ml,温分三服。
兼阳明见:大实痛(即腹满痛剧,难以缓解,拒按,大便不通)——太阴经脉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按此条相当于现代之肠系膜淋巴结炎之腹痛。
以上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两证为太阴经脉气血不和,非脾脏阳虚寒盛,故虽腹满腹痛而不伴吐利。
病机:脾伤气滞络瘀,郁滞较甚。
治法:通阳益脾,活络止痛,化瘀导滞。
方药: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大黄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折现代量:桂枝15g,大黄10g,芍药30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4枚。
水煎取汁,温分三服。
方解: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汤——解未尽之表邪
重芍药————敛阴止痛。合用,解表和里。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汤——解太阳之表
加大黄——泻阳明之里。合用,解表攻里。
桂枝加芍药,小似健中之剂;桂枝加大黄,微示调胃之方。
鉴别:太阴腹满——腹满时减,复如故,喜温喜按
阳明腹满——腹满不减,减不足言,疼痛拒按。
郝万山说:我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核、放射性结肠炎等,见腹中拘挛性痛者,效果良好。桂枝加大黄汤用于上证伴血瘀指征者,如舌上有瘀斑,腹痛剧烈,疼痛部位不移,腹部压痛明显者。
案例71——脐痛(肠系膜淋巴结炎)
崔某,男,10岁,卢氏县五里川人,2013年5月2日诊。
主诉:脐部疼痛反复发作半年余。
患者于半年前出现脐部疼痛,曾在三门峡黄河医院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治疗效不明显,特来本所治疗。
刻诊:持续性脐部疼痛,时轻时重,久治不愈。伴食欲不振,口苦,心烦易怒,平时易感冒,二便正常,按其上腹部及脐部压痛,腹肌稍紧张。诊脉弦滑无力,舌质正常,苔微黄而腻。
诊断:1、肠系膜淋巴结炎;2、慢性胃炎。
中医辩证:中焦气滞络瘀,木郁乘土,肝脾不调。
方选桂枝加芍药汤合小柴胡汤。
桂枝10g,白芍30g,炙甘草8g,生姜10g,大枣5个,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玄胡15g,川楝子10g,九香虫10g。5剂,水煎服。
上药服完,腹痛止,食欲开,苔腻转薄。因小孩不愿再服中药,用三九胃泰调理2周而痊。后经随访,愈后未发。
按:本例脐痛兼见食欲不振,口苦,心烦易怒,脐部压痛而肌紧张,苔微黄而腻,脉弦滑。辩证为中焦气滞络瘀,木郁乘土,肝脾不调。治用桂枝加芍药汤通阳理脾,和络缓急止痛;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调和肝脾。如此则中焦气滞得散而脾络疏通,少阳枢机畅达而肝脾自调,则脐痛自止矣。(余泽运医案)
原文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提要:脾虚气弱者当慎用攻伐之品。
分析:太阴为病(即太阴经脉受邪,气血失和证)伴脉弱——即兼中气不足;
续自便利——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有此二者示胃气虚弱。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大黄、芍药甘寒、苦寒,易损中焦阳气,故运用时要适当减量,而不是去掉。这是因其人中气较弱,易被苦寒阴柔药所伤而引起下利。
三、太阴兼太阳下利证:
原文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解词:协热而利——即里寒挟表热而下利。
提要:太阳病误下致太阴虚寒兼表的证治。
语译:太阳表邪不解,理应解表。若不用汗解,而屡用攻下,则表邪不去而反伤脾阳,致外有发热恶寒头痛,内有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当用桂枝人参汤治疗。
分析:成因:表证误下。
病位:太阳、太阴。
病性:表热、里虚寒。
症状:协热而利——表证误下,损伤脾阳,表证不解,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致里寒挟表热而下利。
心下痞硬——误下伤脾,气机阻滞,浊阴不降。
表里不解——外有发热、恶寒、头痛等表症,内有下利、心下痞硬等里证。
辩证要点: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脉不浮。
病机:脾胃寒湿兼表邪不解。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别切),炙甘草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折现代用量:桂枝20g,炙甘草20g,白术15g,人参15g,干姜15g。
先煮四味,后纳桂枝,水煎去滓,分温3服。
方解:桂枝————解太阳之表邪
理中汤———温中健脾燥湿。
合用,外解太阳,内温中州,共成表里双解之解之剂。
使用注意:1、本证重在治里,故理中汤宜先煎、久煎,使其发挥温中散寒健脾之效;桂枝后下,重用其气,偏于温化,使温中有散。
2、方后注云:“日再夜一服”即白天服药二次,使药效分布均匀,有利于中焦虚寒,而下利较重者。类似理中汤服法。
3、无表证者,亦可用本方温运脾阳。
现代应用:多用治疗感冒、流感等而有本方见证及胃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等属中阳不足见表证者。
案例72——太阴虚寒兼表(胃肠型感冒)
袁某,女,49岁,本村人,2012年8月27日诊。
患者平素体弱多病,5天前患胃肠型感冒,腹泻,呕吐,肠鸣腹痛,经静点磷霉素+头孢唑啉钠3天,病情缓解。今日突感腹满便溏,身倦乏力,恶心欲呕,恶寒身痛微汗,喉微痛,鼻塞,咳嗽咯痰,口中涩而无味,查其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无力。乃脾胃虚寒复加风寒犯表,表卫不固,营卫不和所致。此太阳、太阴并病,治宜健脾温中,调和营卫,解表温里,表里同治。方选桂枝人参汤。
党参18g,白术15g,干姜15g,炙甘草10g,桂枝20g,生姜15g,大枣8枚,前胡15g,半夏12g。水煎服,3剂。
上药服完,诸症皆愈。
按:本患素体脾胃虚寒,复感风寒之邪。故内有腹满便溏之脾胃虚寒之证;外有恶寒身痛微汗,咳嗽咯痰等风寒犯表,营卫不调,肺气失宣之象。此太阴虚寒兼表之证,治用桂枝人参汤以解表温里。方用理中汤温中散寒,燥湿健脾,桂枝、姜、枣解太阳表邪,半夏、前胡化痰止咳。由于药证相应,故三剂而痊。
(余泽运医案)
案例73——太阴、少阴阳虚兼表(胃肠型流感)
李某,男,45岁,本镇人。2013年元月12日诊。
主诉:恶寒发热兼身酸痛,肠鸣腹泻,口糜、呃逆不止一周。
患者平素体弱,一周前正值甲型流感大流行时,因身酸痛,恶寒发热在镇门诊用 “银花、连翘”等解热剂2剂,服后病情有增无减,又到所在村卫生所输液,输注约1小时即出现呃逆不止,下午出现满口糜烂,腹泻清水,肠鸣腹满,而恶寒发热身疼更剧,今日急来本所就诊。
刻诊:面色黄白,困倦嗜睡,恶寒发热(体温39度),浑身酸楚,肠鸣腹泻,完谷不化,腹满厌食,呃逆不止,声低气怯,舌质淡白胖大而水滑,伸舌涎水欲滴,满口糜烂而生白色假膜,脉沉细无力。
诊断:胃肠型流感合并肠道菌群失调。中医辩证:太阴(脾)、少阴(肾)阳虚兼表,挟热下利,内真寒而外假热。
方选桂枝人参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裁。
红参15g,白术15g,干姜15g,炙甘草12g,桂枝30g,麻黄12g,附子15g,细辛12g,生姜15g,大枣7枚。3剂,水煎服。
元月15日诊:上药用后,腹泻止,每顿能吃一碗稀粥,恶寒减,发热退至36.8—37.2度,昨日呃逆已止,口糜减轻,精神转佳。药已中病,上方再服3剂。
元月18日诊:上药服完,诸症消失,唯感乏力体倦,气短微汗,此外感已除,阳虚气虚未复,用理中合补中益气汤调理之。
红参15g,白术15g,干姜15g,炙甘草12g,附片15g,黄芪40g,肉桂6g,升麻10g,柴胡12g,当归15g,陈皮12g,生姜15g,大枣7个。水煎服,4剂。
按:此患因太阴、少阴阳虚兼表,医者误用寒凉,致中阳损伤,虚阳上浮。见下利清水,呃逆不止,口舌糜烂而恶寒发热更剧。此阳虚兼表,虚阳外越,内真寒而外假热,乃险症也,失治误治则凶危立见!故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散太阴、太阳之寒邪;麻附细辛汤温阳散寒,解少阴、太阳两感之外邪。如此则中阳得建,肾阳得复,虚阳得以内潜,表邪得以外解,而口糜、呃逆、寒热等诸证消失矣。 (余泽运医案)
合病下利鉴别:
葛根汤证——太阳表邪不解,影响大肠传导——表解里自和。
葛根芩连汤—太阳邪热内传阳明,热迫大肠——清热止利兼解表。
桂枝人参汤—太阴虚寒兼表————————温中解表。
四逆汤证——少阴阳虚下利兼少阳表证———先回阳救逆,后解表。
第五节、太阴病预后
太阴阳复自愈侯:
原文18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解词:(1)手足自温——指手足温温发热。
(2)系在太阴——即病属太阴。
(3)脾家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4)腐秽——指肠中腐败秽浊之物。
提要:太阴病转愈的表现和机理。
分析:上两条说明以下问题:
1、太阴本经中风或伤寒,当有脉浮缓、手足温的症状(浮缓脉可见于太阳和太阴病);
2、太阴为湿脏,湿邪过盛,最易发黄,但小便通利,湿邪下泄,就不会发黄。
3、太阴病七八日后,有两种转归:
A、邪气化燥,转入阳明而见便秘;
B、脾阳恢复,推荡肠中腐秽下行,而见暴烦下利,是病愈佳兆,其后下利必自止。
第六节、太阴病欲解时
原文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解词:亥至丑上——指亥、子、丑三个时辰。即21时—次日3时。
提要:太阴病欲解的时间。
分析:太阴病欲解时为亥子丑三时——即晚上9时至凌晨3时这一段时间。
以上时间按阴阳消长规律,阴尽则阳生,太阴为阴中之至阴,阴极于亥,阳生于子,至丑时阳气渐增。足太阴脾气旺于亥子丑时,此时脾气来复,阳气渐增,正胜邪却,则疾病有欲解之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