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的形象

 wwm5837 2014-06-19

  提到医生,我们脑子里会浮现出身穿白大褂,冷静从容并专业的医生形象;提到律师,我们脑子里会浮现出港剧中穿着黑色律师袍,睿智而富有逻辑感的律师形象;提到商人,我们脑子里会浮现出西装革履、器宇轩昂、运筹帷幄的商人形象;提到教师,我们脑子里会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最近我去成都学习,顺便去拜访初中同学。20多年未见,我们刚聊了两句,她就毫不留情地说:“哎呀,你怎么说话那么像老师啊!”我说:“唉,是啊,我尽量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像老师,但没办法,身在其中只能这样。”然后我问,“那到底老师是啥样啊?”她说,“就是那种眼神、说话的语气,挺像老师的,我大学同学也是老师,跟你一个样。”到最后,她也没说出这个让她讨厌的老师样是什么,我只好自己揣测,但我至少知道我们绝不是“高大上”的。

  其实,我和一些教师在QQ群里有过对教师形象的讨论,但都是“当局者迷”。我记得当时说了4个字——道貌岸然。难道不是吗?我们回忆一下古今中外的电视剧和电影里的教师形象,从《十六岁的花季》到《万岁高三二》,从《地球上的星星》到《死亡诗社》,从《学校》到《小孩不笨》,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中都是一个“另类”的好老师被一群“道貌岸然”的庸师陪衬出来。这些庸师一个个正襟危坐,严厉而古板,对上级谄媚,对学生恐吓。一旦有学生说了真话,他们就暴跳如雷,当然他们也常常被学生捉弄。这时会出现一个理想中的好老师,有点搞笑,有点不同寻常,通常有点小绝活可以让学生服气。虽说影视剧仅仅是艺术创作,但是我们都知道那句“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从我闺蜜那毫不掩饰的表情也能看出来,非教师群体对教师的形象期望值也并不高,在他们眼中,很多教师就像影视剧里的庸师一样。这种看法是对我们的污蔑吗?

  放下外表不说,也许我们在学生面前端架子端惯了,一时难以放下,那么再看看我们引以为豪的所谓专业素养吧。我前一阵子曾混迹于一个家长教师学生混合的QQ群,聊的主要是教育问题。一些家长会提出自己的困惑,一些人也会支招,所以群里总是很热闹。

  如果我们做个这样的实验,假设一个家长问了一句“我家孩子高二了,突然厌学怎么办?”这时候你会看到三种回答。第一种,“不要着急,孩子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只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孩子就会有进步的,加油!”我称其为鸡汤型。提供这种答案的老师基本上跟电视上大师的水平差不多,无论什么病,我都包治好,只要听我的。如果孩子不好,那是你耐心和爱心还不够。第二种,“你要再盯紧一点,马上高三了,这时候落下太危险了。不行给找个家教补一补吧。”跟第一种相比,这种教师还算是给了点实战经验,出了些具体的招儿,已经到了赤脚医生的水平。但是仍然不是个合格的教师,因为属于啥病都开青霉素的那种。第三种,“最近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孩子有没有恋爱倾向?突然厌学是否导致了成绩下降?开始成绩是多少,现在是多少?孩子是某一科厌学还是整体厌学?你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什么?孩子有没有换老师的情况……”很明显,这是一个真正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问出来的问题,这叫先诊断再治疗。

  当然,并不是说会问这样问题的教师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最起码这样的教师是有诊断意识的,是合格的教师。就好像我们去医院,医生会先问你怎么不舒服,几天了,什么症状,都做了哪些处理等,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可惜我们很多老师并不具备这种常识。我看到的回答第一二类居多,使我常常分不出哪些是老师,哪些是没有教育培训背景的家长。

  类似的实验可以不停地做,不停地验证,你看能做出第三种回应的老师会占到百分之几?

  教师的形象什么样,估计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心里有个数。但如何改变教师的形象,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