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讨论的时机

 智夫勤 2014-06-20

课堂的讨论,不是学生活动的标签,不是课堂模式的标志,更不是课堂效果的标准,它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互助生成的形式,它的发生,需要一定的火候,需要适时、适当和适量。
     
以感知为前提
     
需要预习、经历、体验,要看过、做过并想过,哪些是会的,哪些是不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清楚的,这些是铺垫讨论的基础。
     
以问题为方向
      
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老师给出的问题,而是学生疑惑的问题,问题应来自学生,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真正讨论的动机和动力来自思维的瓶颈,问题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讨论效果和课堂方向。在听课时也发现,有的老师把学生随意说出的问题记下题号作为探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只具个别性,有些问题还是学生胡诌的,聪明的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有些问题是学生连做都没做脱口而出的。
     
讨论环节在课堂上是大动静,需要全组甚至全班一起动作,问题的质量需要甄别真伪,需要筛选是个别人的疑惑还是普遍的疑难,个别的疑难当普遍来解决,只会让多数人看热闹、当旁观者。问题的梳理需要课前收集、课上征集,不能有随意性,需要教师的真功夫,梳理问题的过程也是督促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
     
以见识为依托
      
讨论是生生互动的思维碰撞,以具有各自见解为前提,每个学生要“出示”自己的症结点,要有自己的解决方案,会与不会都要有自己的观点,都会的问题是假问题,都不会的问题也是假问题,这两类问题引发的探究都是假讨论、假形式,是真热闹、假效果。
   
讨论如同谈判,是一种各抒己见的辩解,应该是每个人都主动出击的状态,还不是一人讲众人听的形式,没有自我生成的胸中之“货”,一切讨论都是形式。
     
以生成为效用
     
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又发现问题,生成方法又生出问题,为老师的重要点拨做准备,是重点问题解决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研讨,让学生互助解决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间思维与智慧共享,让问题明晰、拔高。讨论能解决问题的程度,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主动水平,提交给课堂的问题质量,影响课堂的深度、高度和效度。
   
达成课堂讨论的真实有效,需要自主的灵动,需要思考的铺垫,需要问题的积攒,需要交流动机的积聚,火候到了,才是发生讨论的时候。(来源:中国校长网 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