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的边界

 文摸道 2014-06-2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因为这一句话,孔子又惹祸了——人们据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语,说他这是“老鼠儿子学打洞”的孝道;其实质就是要让死人统治活人,让过去统治现在和将来,不许变革,不许发展,只许复古倒退;因而是中国因循守旧、落后挨打的病因,需要狠狠地批判。


于是,支持孔子的人们又纷纷参与辩护。


有人从“道”字出发,认为既然称得上“道”,一定是些好东西;既然是些好东西,又为什么要改呢?


有人在“父”字上作文章,说此“父”非普通人之父,而是特指“君父”。因此,孔子讲的是政治问题,对于先王在政治上的重大决策,且能轻易变更!


有人抓住“三年”这一特点,说孔子的观点并不是绝对不改,永远不改。之所以要定个“三年”,是为了缓冲传统与革新之间的矛盾,保持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


还有人根据古、今时代的不同,认为不应以今人的观念去强求古人。因为,在古代那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无改于父之道”对于维持家族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说来说去,无论是批判的一方,还是辩护的一方,其实都一致在证明,孔子的这一句话是有问题的,区别只是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已。否则,怎能给批判者抓住把柄?否则,又何需极力补救?


这一次,孔子似乎真的没救了!


老先生不是经常教导人要“慎言”的吗?轮到他自己,怎么就如此不慎呢?


不过,这也进一步证明,“慎言”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孔子的这一句,正是“祸从口出”的铁证啊!


但孔子他老人家毕竟已经走了两千多年了,再怎么批判与抱怨也不可能让他把话重新说过。对于正活蹦乱跳着的我们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要汲取孔子的教训,切实做到“慎言”才好!


于是,我就首先反省了一下,是不是我们自己看走眼了呢?


不省不知道,一省吓一跳——所有的批判与辩护都犯了偷换概念的毛病——以“善”之类的道德观念顶替了“孝”!


不是吗?几乎所有的批判都是说,孔子这种“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并没有人义正辞严地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根本就不是孝!


不是吗?几乎所有的辩护都在说,孔子这种“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是如何如何的别有深意或情有可原;并没有人理直气壮地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本来就是孝!


所以,这争来争去争的是什么呢?根本就没有围绕孔子的原意——“什么样的情形,可谓孝”展开争论;而是绕开孔子,另立主题——“什么样的情形,可谓善”展开争论。


还以为孔子有多么不“慎言”呢,这不是典型的“五十步笑百步”吗?


为了避免自己也犯下不“慎言”的毛病,我又将这种以善论孝的道理好好研究了一番。


原来,以善论孝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孝就是一种美德,假如有一种孝行不符合人们的审美的话,人们宁愿认为它不是孝!


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中,就存在一种“老鼠儿子学打洞”的可能性,于是乎,人们就以偏概全地连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起否定了。


但孝就是孝,并不因我们的主观意愿而变质。而且,孝只是一种亲情而已,它只在具体的家庭中产生,主要对具体的家庭产生影响。我们既不能以彼家之孝要求此家之孝,更不能强求所有人家的孝都必须符合某种特定的“善”的标准,以便担负起更多“孝”之外的道德责任!


军人们常说,忠、孝难以两全。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忠”和“孝”都被附加了额外的标准。要做到“忠”,就达不到“孝”的标准;要做到“孝”,就达不到“忠”的标准。但如果真正仔细分析起来,“忠”和“孝”不都是一种真心实意吗?为什么非要做到那些所谓的标准才算“忠”或“孝”呢?


所以,“孝”的概念是应该有其严格边界的。否则,越过边界,以善论孝,就只能是永远也扯不清的糊涂帐!


所以,如果非要争一争怎么样的孝才更好的话,最好另起话题——比如,如何对待“父之道”更佳。


       

标签:论语,洗洗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