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曹老师学站桩(一)(二)(三)(四)(六)(八)(十) 11月14日站桩日记 几个月前我看到大成拳传人曹万科老师的文章,我被文中的气魄折服,文中阐述,大气、宏观整体,达于“道”的高度,我于博客留言,想同曹老师一晤,原本觉得希望不大,不意曹老师11月11日(光棍节)回复留言,并留下联系方式,我当即与曹老师联系上了。缘分殊胜,特此记录。 11月12日周六晚7点,我在玉泉营地铁站C1出口见到了曹老师和他的朋友韦山先生。在一小吃店见面,泛谈大成拳,一说大成拳成效,一老妇人手疼如筛沙,习拳后半年而止。二说当今大成拳界花架子多于实质,令人痛心疾首。 第一次跟曹老师站桩,曹老师让我膝盖稍曲,上身放松,手做自然抱球状,稍微前趴。曹老师说,站桩着力开发腿的作用,因腿的血管粗,肌肉极健,又说脚似木炭,丹田似火,滋润(熏烤)五脏六腑。练好了腿,功夫方可有成。 曹老师不时矫正我的姿势,顺便聊了下当今武林人物,十分有趣。曹老师感慨当下大成拳界,喧扰纷繁,以“速成”之名广招门生,浮躁之至,这和于家的厚积薄发对比鲜明。一小时练下来,我觉得手肘发酸,如提重物,膝盖颤抖不止,但除此之外,竟也不觉得累!曹老师谈锋甚健,边聊边练,时间过得飞快。 11月17日站桩日记 曹老师说,当年他们跟于老师练习大成拳,练了几个年头,别人过来推手,推辞不过,就去推,结果没推赢,一问对方才练习三个月。曹老师跑过去问于老师原因,于老师说,“你想当医生还是赤脚医生?我的培养方法是把你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大学毕业。”这就是强调基础的作用,不急功近利,火候一到效果极宏。曹老师在周一的时候(11月14日)曾为我展示发力,我触摸到他的腰和小腿时,发现曹老师竟可以在身体不动的状态下,随意控制身体的微小肌肉,当时我十分惊讶,也很惊叹曹老师的健美,二三十年持之以恒的功力真是非同小可,当年急着练招式的人怕是远远落在后面了,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曹老师解释了大成拳发力的机理,即于老师提出来的“第二随意运动”。他说,平常人做运动时,只有一组肌肉在运动,另一组肌肉是休息的,而通过大成拳的修炼,可以调动工作肌、休息肌一起运动。虽然有大成拳前辈明白这个道理,但于老师第一个明确的,科学的指出来,为大成拳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我跟着曹老师站桩已经有两三天了,感觉效果很明显,一个表现是,我屁放得特别多,曹老师笑着说,站桩的时候,肠胃蠕动加快,气脉流通了。 11月22日站桩日记 今天在家站桩半小时,前25分钟站的比较高,后5分钟放低身子,最后一分钟更低些,站得两股战战,但曹老师之前讲过腿部抖动是最好的自身按摩,增加肠胃蠕动,但我如此低的位置1分钟也坚持不住,赶紧起身。——说到这里我也觉得奇怪,我在曹老师跟前学的时候低位站一个小时都没有问题,但我自己站都是高位,还超不过30分钟,大概自己站太不自觉了,老犯懒。 自11月11日站桩起到现在我感觉精神好多了,比如今天,我站完桩之后又活动了身子骨,觉得很灵便。以前让我动一动我觉得都伤筋动骨,甚至弯个腰都气喘吁吁,我之前一直认为是我太胖了的原因,想赶紧减肥,不意站桩之后却好动了,一扫沉暮之气。 11月23日站桩日记 曹老师说过些天带我去见于老师,顺便写点东西,我有些紧张。见了于老师,聊些什么呢?我能不能问:于系大成拳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您外号“大石碑”因何得名?如何看待大成拳界的现状?另外我还想汇报下我的感受:曹老师说,站桩不要学气功,讲什么玄乎其玄的意,其实就是肌肉的疲劳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呼吸,我觉得这种教法相当科学——大道至简,只有不自信的歪门邪道才会花样百出地招揽信徒。 今天刚站的时候心里就发虚,曹老师让我往低站,可是我暗想这么低的位我怎么捱的过1小时,站着站着就往高蹿,却被曹老师发现矫正了下来。哈,站的腿好苦。快到1个小时的时候,大腿内侧外侧终于不受控制的抖动起来,像打摆子一样,又像坐船一样,上上下下的晃荡的厉害,后来不上下颠动了,大腿的肌肉又像煮开水一样开了。曹老师哈哈大笑,还说于老师见到也会笑的,这就是练到位了!我照曹老师的指导又保持了几分钟这个姿势,“冲刺”、突破阈值”,因为“把水从八十度,九十度烧到一百度才有效果”。 顺便和曹老师聊了下武林人物轶事。曹老师说了一个于老师收郭贵志老师为弟子的小段子:于老师和郭老师二人在疗养院偶遇,后来郭和于老师推手较量,发现居然推不动这个文弱齿科大夫,一急发力时,于老师反而把他弄地上了,郭于是心服。 11月25日站桩日记 又站了一个小时。曹老师曾说过,站桩没有一天的感觉是一样的,——听起来有点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那么有哲理。不过今天站到40多分钟的时候腿已经开始发热了。但是这些血液好像还有种清凉油的感觉,清爽的向其他地方扩散。不一会儿我的手指也开始发热了,曹老师一摸我的手指肚,很高兴说手指是人体末梢,这里热了说明血液循环很到位了。 到50多分钟的时候,我开始发抖了,越抖越厉害,控制不住,上上下下的筛,好像装了弹簧,曹老师说放松好好享受这按摩吧,我就老实享受了5分钟,我从来没有抖过这么长时间。 今天曹老师另一个学生小明也过来了,他是山东人。因为体重的缘故,他今天没站太长时间。我得知他还有个叔叔,搞科研的,有糖尿病,小明出于孝心,也想让他叔叔来练站桩。不过他叔叔现在的糖尿病已经危害到心脏,做搭桥了。曹老师很痛心,早几个月前病情没恶化的时候让他来多好!人身是个大药炉,有相当的自愈能力,为什么不早点来呢? 11月29日站桩日记 中午在报社食堂吃完饭去小山坡站桩。满地尽是干枯的落叶,踩起来嘎嘎作响。这景象前两天是没有的,过两天落叶一定更多了吧。我常对着一棵树练,两脚也站在固定的位置,我右脚的坐标是一株顽强的小草,我脚尖抵住它的根部,就是到了准确的位置,久而久之,我发现两脚下的土竟也略显松动,现出微微的脚印。站得更久,这脚印越明显了吧,我情不自禁有些得意。因为没带手机,也不知道站了多长时间,应该四十来分钟,反正两只脚已经出现颤抖了,打了不少嗝,回了不少气。 站完桩下来,却意外的没有发现那只大肥黑猫。它以往老是眯在个大盆栽里晒太阳睡觉,可是现在那棵盆栽被人移走了,今日也就不见它了,居然很想它。不过等我溜达回去的时候,我在路口却碰见它了。它趴在一辆车的前盖上,正在睡觉,我叫了两声,它也只是睁了睁眼,爱理不理,于是放心回去了。在更前面的地方,看见一白一黄两只猫紧紧的依偎在一起,伏在下水道的井盖上——也是为了取暖。果然冬天到了,猫咪也要找一个暖和的地方呆着。 12月13日站桩日记 曹老师说,谢永广老师来的那次他演示发力,隔了好几天内力全没有了。感觉就如同大坝决堤,“但是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曹老师形容,就像花一百块钱,你花出去了,但是你得到相应的享受了,又如大坝决堤,水也滋润大地了。精满自溢,月盈则亏,力量蓄满自然也要发出,但这不是无益的消耗,力在发出之后浑身通泰,起到反哺自身的功效。 曹老师说话非常自信,自然有一种气势。他发了好几段文给我,“才思泉涌,出口成章,笔走龙蛇,独享其中。淡定沉渊、更喜郁郁涧底松春秋以度不周山!”之前的文章有“当阳桥头一声长啸,不招不架就一下,一触即爆,一爆即止,炸力发出震撼在,哪还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句子,我感到曹老师现在发的文多是“神”、“气势”上的东西,畅述初证大道后的欣喜。曹老师最近的文章“春秋”的字眼用的很多,他解释说,为道之人,在修道过程中,已得到无可言说的大欣喜,浩浩渺渺,已突破了时间的界限。这让我联想起孔夫子说的,“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练功如同爬山,爬了20年,四周环顾,处于高山之巅,一片苍莽,几无人迹,可不是豪气顿生! 今天我站了一个小时,脚竟然并不怎么颤抖,我经常发现自己站和在老师跟前站是不一样的,我自己站通常半小时就很疲乏了,然后咬牙再坚持另外半小时,但在曹老师面前,不敢偷懒,姿势更加标准不用说,时间更长还不累。习拳一道,还是有老师在跟前指导比较好,对此我一直庆幸。 站桩日记:跟曹万科老师学站桩(二) 12月21日站桩日记 今天站了30多分钟的时候,我站得还算稳当,曹老师帮我稍微调低了身姿,没想到我的大腿立马像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似的,猛地往下堕,呼吸也变得急促,曹老师听我说话声有异,过来用两手夹住我的前胸和后背,感触我身体的变化,“哟呼吸加快,胸腔都在震动了”,于是让我站高,没过两分钟我就气息就平和起来。“站桩就是运动量的管理,感觉轻松就往下蹲一点,累了,再稍微高点,很简单”。我点头称是,站桩独有的优越性在于便于调控、不缺氧、不危险——我早已体认到,激烈的跑步或其他运动,平缓呼吸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不过我有些沮丧,最近站桩颇感吃力,比如刚刚才站了不到四十分钟不到。为什么跟曹老师站桩一个月后耐力反而越来越差?我平日并没有怎么懈怠呀!曹老师听后笑着解答说,这是由于腿部的神经灵敏度提高了,以前肌肉神经敏感度太差,麻木都不知道疼!现在能感知到是好事。曹老师补充说,站桩过程中身体感到痛疼的另一种可能是身有旧伤,比如菲尔有段时间练习站桩的时候脚痛不止,一问才知道是他小时候玩足球曾经把腿给弄折过。但是,“这种由站桩引起的痛疼一点儿也不可怕,它只是阶段性的、机体自愈的一个表现。”菲尔坚持站桩一段时间后,痛疼感消失,腿疾再没复发,彻底治愈。说到神经灵敏度,曹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告诉我说他至少有5次踩到钉子但都没被扎着,脚底一触到异物立刻警醒,“咵”的往外跳开,好比普通人手指碰到热水一般。 聊到王芗斋先生习拳名言“毛发如戟”。岳飞有诗云“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深究下来,“怒发冲冠”到底实有其事还是只是形容“壮怀激烈”的夸张手法?曹老师说,如果“毛发如戟”不好理解的话,可以仔细回忆一下走夜路的经历,三更半夜走在半人高的高粱地里,听见一声嚎叫,肯定吓得一身鸡皮疙瘩、拔腿就跑。鸡皮疙瘩也就是汗毛耸立,类似毛发如戟。虽然毛发如戟是练功深厚时的姿态,普通人不易企及,然而普通人被吓一大跳,出鸡皮疙瘩的时候,力量也是大于平常的——这种力本质上就是爆炸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另外一部分人在受惊之余直接瘫软在地上的原因——爆炸力需要燃烧很大体能,体弱的人体能不足,能量炸完了就站不起来了。“我们练习大成拳,实际上是要把这种随着不经意间冷战、鸡皮疙瘩产生的爆炸力练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练功以来,我听闻到相当多患者练习大成拳自愈的案例。比如菲尔。菲尔的耳朵在芬兰求学时冻坏了,听力只剩一半,在给北语学生上课时,听不到后排学生的声音。但在一天站桩中,他感觉到耳骨悉悉索索作响,蹲在地上捂住耳朵简直痛不欲生,曹老师让他咬牙坚持站下去,一个礼拜后,菲尔感到耳朵里有一种气“冲破阴霾”,耳朵一下子打通了似的,听力神奇地恢复到百分之百了。就我自己而言,练习站桩一个月之后,瘦了7斤,精神还好多了。于永年先生说过,人体是个大药炉,此言不虚! 12月23日站桩日记 有一家出版社要出大成拳的书,向曹老师约稿,我这两天替老师整理。因为还要请教整理文稿中的细节,晚上约了曹老师在麦当劳见面。 在探讨文稿中问题的时候,曹老师为我解释了很多拳法的问题。比如工作肌和休息肌,我一直不懂怎么界定、区分?曹老师说,简单而言,保持你动作架构的肌肉就是工作肌,但工作肌和休息肌是不停转化的,比如坐下和站起工作肌是不一样的。另外,刚开始站桩时,工作肌是紧张的,休息肌是休息的。但是功夫想要成就,后期要做到工作肌放松,仅用最少的功保持架构就好,要让休息肌紧张起来。 又说到筋。筋是肌肉两边的组织,连接骨骼。人幼小的时候,筋非常柔软,长大以后,筋会慢慢老化。但筋的力量很大,要多加训练,学会用筋拉动肌肉。筋也沟通连接内脏,筋强壮后,内脏也不会出问题。 12月26日站桩日记 今天站桩时,曹老师解答了很多关于练功的问题,一一记载如下: 大成拳是不是就是站桩?站桩是不是要站一辈子?曹老师说,趁着年轻,一定要多站几年桩,练形的持久收缩,打好基础,这就像开荒一样,你现在能开多少荒,以后就有多大的田地。不过,不能一味地埋头开垦,差不多了也要种庄稼。也就是说,站桩功夫差不多了,不能止步不前,如王老师所言,也该玩玩别的东西了。不过这是后话,现阶段还是要老老实实地站上几年桩。王老师也是于老师的弟子,和曹老师是同门师兄弟。曹老师说王老师练功时,可以独独让手指尖渗出水来,滴滴哒哒地流在地上。 王芗斋先生讲“身形如铸”,站桩是否就该一动不动,像个大铁疙瘩?非也,王芗斋讲到“须视此身为大冶洪炉,无物不在陶熔体认中。”因此,曹老师解释,“铸”应是“铸炉”、“大冶洪炉”的意思,铸炉之内,溶液翻滚,颇似休息肌之松紧做功。 我脑子里还有一个盘旋不去的问题。前些日子,我去拜见于老师的时候,于老师对“内家拳”“外家拳”下了一个定义,只要动了的拳都是“外家拳”,据此而论,称得上内家拳的恐怕只有大成拳等少数拳种。我当日没听明白,今天请教曹老师:大成拳健舞不也一直在动吗?那么它还是内家拳吗?曹老师说,动与静是相对的,比如车子,对于车外的行人来说车子是运动的,但是相对于车内的乘客是静止的。健舞虽然不停地在移动,但这只是整体在动,内劲和发力角度是不动的。这似乎难以理解,曹老师又举例说,比如手持长矛攻击敌人,必须一进一缩产生位移才行,但是步枪却不然,不管你带着枪怎么移动,但子弹和枪管确是相对静止的。——外家拳与内家拳的区别就是长矛(冷兵器)与枪炮(热兵器)的区别。 曹老师的譬喻无穷,我深受启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继续站桩,曹老师不时为我矫正姿势。我感觉今天站与往日站又不相同,往日我站的时候稍微前趴,今天曹老师让我站得直了些,曹老师说,练拳最后要练腰,现在加一些腰的练法。我坚持得还不错,站足了一小时,膝盖已经全然热了,我似乎感觉到里面的热血在汩汩流淌,但又很清爽。我前几天也跟曹老师说过,到了年底单位事情繁杂,时常头昏脑胀,但一站桩,什么琐事也不再去想,一心练功。现代人忙得有些可怜,上班忙工作,下班还要料理家事,容易丧失自我,这也是西方社会强调“me time”的原因。我觉得每天站一会儿,是调理身心的最好办法! 站桩日记:跟曹万科老师学站桩(三) 12月28日站桩日记 在我站了一段时间桩,对拳理有所体悟后,曹老师今天更加直接地点出了大成拳修炼的重点:大成拳练的就是本能。所谓本能,即是人体原有的、可以“激活”的能力。在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条件恶劣,在渔猎食物和与自然的抗争中,身强体健。但今天科技昌明,人的大脑高度发达,四肢却严重退化。又如动物园的老虎,因豢养日久,饱食终日,对活物已毫无兴趣甚至惧怕——不过,作为老虎,捕猎的本能深藏基因中,一旦把老虎放入深山老林,它的野性又能迅速“激活”。人也一样,闪避危险、反击格斗的本能也会在一定情境下被激活。比如人在正面遭遇袭击时,手会自然遮挡,身体收缩。在经过训练后,人的本能反应更加突出。前两次曹老师讲过2个类似的例子:一是80年代,高碑店有一个77岁的老头随于永年老师站桩,一天在回家途中,他骑车与另一个骑车的年轻小伙子相撞,结果小伙子摔在地上,老头却在一刹那跳下车,稳当当的站在原地。另一个例子是曹老师多次在碰触到钉子时,马上反应过来就闪开了。 人体神经纤细的部位本能反应更强。人碰到袭击,手会格挡,眼睛会闭上。沾到热水,眼手的反应也比大腿等部位更快。但是,本能反应不能光是上肢的敏锐。“大成拳练的就是腿”,“大腿的潜能比上肢多得多”,曹老师说。人体肌肉中包含着三亿多根肌纤维,如果这许多肌纤维按同一方向一起收缩的话,理论上会产生25吨的力量,这其中,绝大多数是大腿力量。“腿是人的第二心脏,腿部做一次松紧,相当于脉搏跳动半次”,曹老师继续说,有一位专治心脏病的医生治病前,会摸摸患者的腿部,如果腿部紧绷有力,说明患者只是身体暂时失和,善加调理就好,如果腿部松垮,情况相对就不太好治了。所以,无论是健身还是御敌,腿部都是要多加锻炼的。 既然是本能,必然强调的是自然。“很多武术套路,在格斗上根本用不上”,曹老师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成拳舍弃套路的原因。没有套路,大成拳才能不囿于成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本能而动。“打人如走路”,曹老师一边走一边说,正常人走路这么走吧?又做了一个夸张的步态,不可能那样走吧?那样就完全不自然了。打人也是这样,全凭本能。 [转载]站桩日记:跟曹万科老师学站桩(四) 12月29日站桩日记 ——记曹万科老师和谢永广老师的习拳交流 12月29日晚,谢永广老师约曹万科老师见面,打算一起谈谈大成拳习练心得。在地铁出口处,谢老师行色匆匆地走了过来,大声爽朗地打招呼“师叔好,咱们又见面了!” 此番谢老师从邯郸来北京,身兼数任,奔波繁忙。同是大成拳的爱好者,大家见面也顾不上寒暄,在饭店一落座,曹老师便和谢老师立即切磋大成拳的学理,不时擦出思想交错的火花。 曹老师从“本能”开始谈,直接点出了大成拳修炼的重点:强化本能。所谓本能,即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自然而然的反应。曹老师说,在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条件恶劣,在渔猎食物和与自然的抗争中,身强体健,本能高度灵敏。今天科技昌明,人的大脑极其发达,肢体却严重退化,缺乏能量——没有能量,本能就没法激活发生作用。比如深夜在半人高的高粱地行走,突然耳旁响起一阵凄厉的嚎叫,人的本能反应都是跑,但有人能拔腿就跑,有人却立马瘫软在地,为什么?面对危机做出反应的那一刻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平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练习,本能即使催发出来也无济于事。 那该如何在大成拳的修习中强化本能?答案在大成拳的根基站桩中。通过站桩,锻炼大腿肌肉群,最后找到整体爆发力,人原始状态下的本能也就出来了。曹老师一直强调要趁着年轻,身体强壮,家庭负担还小的时候一定要多站几年桩。曹老师接着说多亏于永年先生在1984年到1992年间每天早晨在八一湖整整指导他站了8年桩,他才能达到现在的功底。谢老师听后告诉曹老师,体会到站桩的重要性后,现在他也非常注重坚持站桩,上午站2小时,下午站两小时,并且注意保持标准的站桩姿势。听闻我正在跟曹老师学站桩,谢老师鼓励我要好好练,“站桩非常重要,别看它简单,二十年后也是这个东西”。我点头称是,《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没有站桩这个“本”,何能奢望悟出更高境界的“道”呢? 但是站桩又要怎么练?曹老师说,要通过双腿大幅度下蹲,练形的持久收缩。现在很多练习站桩的人,双腿笔直,那不叫“桩”,应该叫“杆”。不过在打好基础、根基筑下后,不能止步不前,光耽溺在站桩的甜蜜之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一步就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意”了。这就像房子宅子盖好了,就得往里头添置家具。形象地讲,站桩练的是“空中旗”的旗杆,有了旗杆后,还要练飘飘忽忽的旗子,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此外,年纪一大,切忌还像年轻人一样逞强死站,肌肉容易有僵硬的危险。 说话间,曹老师和谢老师从王芗斋先生的“毛发如戟”、“身形如铸,体若灌铅”一直谈到于永年先生的“第二随意运动”,工作肌、休息肌,海阔天空,谈至兴致高涨处,舞臂舒腿,旁若无人地演示,招来其他食客的阵阵注目。曹老师和谢老师都是识见广博之人,旁征博引,谈今论古说起前辈、当代武人轶事神采飞扬,对当今武学不昌,国术后继乏人、国人对传统武学反而不如外国人热衷的现象忧心忡忡。 “时间不早了,走,咱们出去练练”,曹老师一边说一边站起了身。我们走到地铁站旁边的一块僻静处,直接开练。“师叔”,谢老师对曹老师说,“我现在已经开始注意多站桩了,感觉比以前好多了”。曹老师很高兴,让谢老师先站一刻钟试试,他在一旁看着指正。“膝盖顶起、腰后突、肩膀放松,手斜上指,对了,这就是人体最大的三角”。说到“大三角”的练法,曹老师此前为我演示过:曹老师原地不动,弯肘自然横于胸前,让我用最大的力气去推手臂。但体重近130斤的我以脚抵地,使出全力,曹老师手肘竟纹丝不动,最让我诧异的是曹老师并未用身体与我对抗,他只是像树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曹老师告诉我说,锻炼过后的膝盖、腰、肩膀形成一个大三角形,三角具有稳定的特质,这就是我推不动的原因。 曹老师看着谢老师练习,不停地说,“站得很好,进步很大”。我也在一旁看着,细心体会曹老师和谢老师的对话。这是我第二次看见曹老师和谢老师练功,上一次谢老师来时,曹老师演示了一下整体爆发力,“唷”,短促雄浑的吭气后,脚踏出、潇洒地演示了发力,大有“把东西投掷到太平洋去”的气势,我吓了一大跳,谢老师也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这次曹老师和谢老师在站桩之后,仍然试了试力,曹老师细细地把发力要点跟我们说了。 此刻的北京,地上还留着残雪颗粒,朔风阵阵,但曹老师、谢老师专心练功,毫不理会。在曹老师和谢老师身上,我看到大成拳修行者孜孜不倦追求拳道真理的理想和信念,更看到他们无私传承国术瑰宝、默默耕耘的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大成拳传人,才能领悟武技之真谛,有这样的传人,大成拳的明天一定能够更加美好灿烂! 跟曹万科老师学站桩(六) 2月18日站桩日记 趁今天天气大好,我走到附近公园的树林间站桩。阳光洒下来,正好晒在我的手心,暖和和的,另一只手没晒着,有点凉。站了一会儿,我挪到一棵松树下,眯着眼睛,对着太阳,有点像做白日梦地站了下来。 差不多站到25分钟左右的时候,我的腿已经酸麻的不行了,通常这个时候我已经起身了,但我咬牙坚持不起来。这两天加班过多,自觉体力下降不少,锻炼更是必须的。不一会儿,腿像过电一样,越来越热。热感先在膝盖附近的肌肉出现,后来感觉“过电”的速度越来越快,电感附缘在大腿四处来回游走,整条腿就像一根导热棒,烧得通红。这种痛感中的快乐难以描述,扛过去之后,我已经眯上眼在享受了!这是经过苦熬、拨开荆棘才能看到的壮景。【这种现象是站桩有别于其他运动的独到之处,类似于“不通则痛”之说。下一步要咬牙坚持挺过去,这样疼痛点会逐渐一点一点向下移,几个月后就能到达踝关节。之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数次的上下反复,最后这种痛感到达涌泉穴,至此腿脚的“劲”自然就能上身,到那时你就真正得到令多少人向往的于系大成拳整体劲了――曹万科】 忽然跑过了几个小孩,好奇地瞅着我,他们的妈妈催促他们快点走,“别看了,别打扰叔叔练功了”,小孩子就慢慢走开,一边走还一边回头看。我不方便扭头看他们,可是嘴角泛起笑容,欢迎他们来围观。 继续站了二十分钟,实在站不住的时候,往上再站高一点,来来回回换了几次。虽然辛苦,不过站在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怎么也比宅在屋子里强。站完闭着眼睛跑了会步,路上清静没人,眼皮上感觉到树荫和阳光的交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跟曹万科老师学站桩(八)——我找到“劲”了 我们一块儿练站桩的人,小唐腿练的好,小庞上肢练的好,虽然我跟曹老师站桩的时间最长,我时常感觉进步缓慢,曹老师讲的“三角力”、“力与意合”很难做出来。但作为一个慢性子的人,自我感到身体、精神比以前好很多后,已经很满足。 几周前,我们聚在一起练习。站了约二十分钟后左右,曹老师让我把腰突出,手往前撑,膝盖往下、往前顶,使腰力与手、脚力形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大三角力”。我保持姿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内心也一片平静,存有意念往前顶的两根食指突然感到充盈,扑哧一下就自动向上向外支起来了,像是填充了东西似的。这种感受小庞以前对我说过,但由于自己未曾练到,始终难以想象,但一出现这种感觉,回忆此前的话便恍然大悟。手指上的劲实际微弱,但曹老师一看就知道有,他走过来用手背压我的小臂,放手后,我的手马上像弹簧自动回弹起来了,不像以前,一压就软塌塌的收回去了。似乎像大雪压毛竹,大雪来压时,毛竹弯曲,但实际里面有一股均整挺拔的抗力。曹老师替我高兴,要我记住这个感觉,以后慢慢加强,说这个劲这就是“纯”。力由“蠢”到“纯”,并不易得到。如果把手指这一小截的劲扩展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随意控制,那功夫就算练成了。我也知道为什么我们几个使劲也推不动曹老师的原因了,原来曹老师用的就是这个劲。 以上说的感觉是站桩的甜蜜,一旦尝到这种殊胜的感觉后,之后站桩便想努力去寻找。不过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这种劲后来没再找到,便也不再刻意想,只是照着老师说的去做。——功夫是日积月累点滴出来的。但我有了新的感受,比如现在我发现,大腿痛疼感少多了,此前我经常大腿酸疼的龇牙咧嘴,感觉重量压在大腿上,现在似乎全身的体重往下堕,压到脚底板去了,如此一来,我十分轻松。而且脚掌似乎能使上劲,能踩得住地面,小腿还能略微做松紧运动。那天我们练到最后,要起身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脚挪不动窝了,最初我还以为是脚侧踩到了地砖的凹槽里面,被卡住了,后来用手摸了才晓得不是,但确实感觉就像两脚侧旁放了2块大石头,同时腿上有股力量向下钻,全身通透敞亮。曹老师告诉我,这就是武术里追求的“根”,让我意外找到了。这种如“石头”抵住脚的感觉,会让腿发力有了支点。曹老师试着推了一下我,说现在状态很好,脚有根了,又叫了其他几个同门过来推,都觉得有劲! 果然是功到自然成,可能日常练习时,自己察觉不了身体内部的变化,但不经意间,量变就累积成一个小小的质变,让你惊喜一下。平时我们站桩时,以“傻”站为主,首先要把“外形”站对,再谈进阶的意念练习,即于系大成拳特有的精华“第二随意运动”。曹老师一再强调站桩不能乱动,一动就错。并说,男女站桩有所不同,女同胞耐力好,能站住不动,男的爆发力好些,但一站就老动,所以女的刚开始练通常要比男的进步快,得东西多。不过曹老师鼓励我们不灰心,只要坚持,各有各的长处,跟自己比较就好。人的体质千差万别,并不能统一要求。等到能站住了、站的比较到位之后,根据练习者当下的状况,因势利导点拨一下动作意念,容易进步。 这几个月的练功的感受是越练越愉悦,隔天不练就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和曹老师和诸同门站桩聊天,心情很放松,脚底也常常有融融的暖意,平时走路,腰板似乎挺得更直,这大概就是练功带来的气质改变。另外就这篇日志提到的找“劲”来说,我的总结是第一,不刻意。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是容易渐入佳境的,说不定能和这种奇妙的“劲”不期而遇。第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何如何练,现在媒介发达,上网浏览总有很多练功者的体悟,但不通过练习,难以感同身受,终归转化不成自己的东西。 跟曹万科老师学站桩(十)——虚中求实 今天是练功的日子,我早早来到了场地。张哥出差在外,还有些日子才能回来。其他几个人也都有事,只有我一个人在那儿练。最近一段时间,我精神很饱满,身体轻灵,四肢有力,心情格外好。我独自一个人站桩。还是和以前一样,调整好姿势,内视全身自然放松,从上到下检验各个部位是否到位。眼睛向前看。眼前松树一动不动,矗立在老位置上。远处高楼还是老样子,餐后出来遛弯的人们一边走一边说笑,一派悠闲。这一切都是那样熟悉。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加意念,脚掌向下踩、膝盖前顶、腰向后靠、头向上竖、手向前推。我一遍一遍、不慌不忙地从下到上检查。突然,我脑海里有个灵感油然而生,在做要向后靠的同时手掌也同步用力,仿佛能推动前面大楼似的,接着我又做脚掌向下踩,脖子用力头向上顶。有种顶天立地的感觉。似乎整个身体在向外膨胀,又像是自己被一个橡胶衣服紧紧裹住,挣扎摆脱它的束缚,争取为自己有个更大的活动空间。我一直坚持这样顶着、踩着、靠着、推着……眼前的树变低了、楼群变矮了、人也变小了。 这时,曹老师提着个装满茶水的大水杯走过来了。我和曹老师高声打了招呼并把刚才的感觉向曹老师描述了一番。曹老师高兴地说,这就是王芗斋先生说的“虚中求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人人都会推一个重物,可是让你在不推重物的情况下,你就做不出来了,就是能模仿出样子来也用不上力。这就是于先生说的属于“第一随意运动”,是用外力来做的。大成拳所追求的整体力就是在没有实物情况下,在外形不动中用休息肌来做整体力,这就是“第二随意运动”的核心内容。外形不动却能发出里来,这一点在没有经过站桩训练的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你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能初步体会到它很不容易,一定要记住今天的这个感觉,在今后的训练中要不断的把握住它,把它加强做大。做到随心所欲,为以后的试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恭喜你!”。曹老师接着说,今天你初步体会到了“矛盾力”,矛盾力说白了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自我身体的二力平衡,合力为零,身体表现为静止不动。你接下来还要练打破这个平衡,让这个内力动起来并发出去,这是你要努力的方向,今后的路还很长。 我又问曹老师,我怎么感觉自己变大了,什么都变小了,这是为什么?曹老师说:这就是姚先生说的“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参天巨人”。只有在内力充盈时“神”就由“意”生了。如果你体内无“物”,整天去想也想象不出来。就是想出来的“巨人”也是假的,切不可强求,一切皆在刻苦站桩中自然产生。想象成巨人还不够,还要有“安得倚天抽宝剑”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宏伟气魄,高山大川皆在你的脚下!这一切都是内力所表现出来的感觉,我个人认为内力就是中医所说的浩然正气,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只要具备了内力存内,别说是让华佗都无奈的小虫,就是令人畏惧的癌细胞我们的机体也能把它击碎成泥碾作尘,只能让它留下个恶名而已 今天天气很热,我们喝了很多水,出了很多汗,身上湿漉漉的,汗水顺着身体向下流,好像有小虫在爬,痒痒的。但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一会就到了停止练功的时候。我们坐在长条椅子上,曹老师一边喝水一边聊起虚中求实的话题,从书法艺术的“入木三分”一直讲到大成拳的“神”。说到高兴处曹老师说,我让你看看什么是“怒发冲冠”,曹老师精神一震身体微动说:“看我的皮肤”,“喔!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太神奇了!坐着也能做呀?”。“那怎么不能?内力一涌,精神一震,头皮就竖起来了,鸡皮疙瘩算什么?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在以往的每一次练习过程中,曹老师总是问我们“有什么感觉?”这时我才意识到,曹老师是根据我们说的感觉来判断,我们每一个人练功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我问曹老师是这样吗?曹老师说:“是呀,当初我们跟于先生练站桩时,于先生也是这样问我们,然后给我们讲解那儿不足,还需要注意什么等等。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老师要随时掌握每一位练习者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能像工厂流水线生产那样。在教学方面于系大成拳并不是先跟你说加什么意念,然后你自己去找感觉。而是你自己在站桩是产生什么念头老师帮你调整。好啦!今天就到这吧” 曹老师渐渐远去,不过曹老师今天关于虚中求实的解释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回家路上还在一直琢磨。练功有长进,我高兴又感激,我会把这番体验牢牢记在心头的。回顾过去8个月的站桩经历,我从傻站到逐渐添加意念到今天的切身体会,我感觉走的路虽漫长,步伐却清晰。8个月中的站桩体会日日不同,常有困惑,但在曹老师的反复调整和悉心指导下,我克服下来了,恰似“柳暗花明又一村”。 【来自】 大成拳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wkcwk 【来自】 站桩日记:跟曹万科老师学站桩_三犀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6d11e010101fg.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