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侠的太极拳日记

 一代鬃狮100 2021-02-22

狮子按跟我学武式拳并练出东西来的有好几位。有人每天练很长时间,有人每天也就练一练。无论练得多还是少,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认真。女侠静守时光一度都打算放弃太极拳了,结果柳暗花明。我们来看看她最近在打卡课程中的记录。


我的太极拳日记,3月 25日

早上6点出门打拳,春暖花开,筋骨舒展,每天都有收获,有时酸酸麻麻,有时沉甸甸,武式拳这套简单不容易的拳种以各种撩人的气息展现。拍段武式太极拳第1段的视频,放群内打卡,自己看说不上哪个地方有问题,不精准、少神韵~~请老师和同学们拍砖吧。


我的太极拳日记,3月 31日

现在打拳扛着三脚架去,练拳明理才有劲道,老师推荐的拍照录视频真是利器,随时找不同,哪个地方注意了,哪个地方没注意,老师在群里专门发小视频提醒注意沉肩,今天的习拳视频截图和以前对比,从衣服拉链的垂直度就能看出身体直立了,能有微细差别感觉已是在调整骨架、肌肉位置,对身法还是理解、重视的不到位,老师一提醒,就能加强注意,还是得多多耳提面命啊仅是沉肩坠肘一项就能衍生出好多阶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的太极拳日记,4月 4日

和吴师姐讨论松肩和沉肩,师姐认为“松”字最为恰当,我说:“松”字面太广,感觉“沉”字更有指导性,这两天习拳像台扫描仪,肩、髋、膝盖来回审视,累!今早打拳时想到底是松?是沉?摆好定式后沉肩归位,然后再放松,有种更上一层楼的感觉,背部有厚厚的沉沉的力量蓄积,并且落开合双臂居然很轻盈,不能只关注“沉”,没有“松”,骨骼肌肉即使到位,但如果是僵,带着双臂也会紧张,还是师姐的松肩更为妥当。


我的太极拳日记,4月8日

今天感觉拳架中会使用沉肩蓄积的力量带动双臂打拳了,还在某个出脚弓步的瞬间有肩、胯、脚跟的联结,收工时肩膀都抬不起来了,像是锄了一上午地,必须得嘚瑟的纪录一下下,神奇的太极拳~~


我的太极拳日记,4月10日

一直对前段时间拳架和猫步的抖耿耿于怀,最近盯着沉肩,发现沉好肩一松肘就坠下来了,收好尾闾一松就中正了,力量压在实腿一松就沉稳了,想通了,原因无他,炒菜没放盐,缺少灵魂,虽然拳架改善不明显,找到症结所在就好办了,这份紧张应该是曾经不规范用力留下的肌体记忆,现在实腿的主要体验是酸,也是不稳但不抖了,开心


我的太极拳日记,4月14日

今日练拳体会:武式太极拳除十三身法外,高架小步也是秘籍之一,能随时保持骨盆正位,可以更大角度还原身体初始位置,锻炼到身体的边边角角,妥妥的练功拳,今天打完拳特别累,肩膀、胯部,连脚心都透着酸麻胀……


我的太极拳日记,4月18日

带着沉沉的肩和沉沉的腿回家时,我知道我今天练拳了,没浪费时间,蓄积起来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太极劲?转身左蹬脚打卡时,右膝盖有点撕扯痛,估计是左蹬脚时右侧单腿站立,力量不够有点扭着了,烦躁~~



我的太极拳日记,4月19日

昨天双峰贯耳定势没关注好尾闾就开始转身左蹬脚了,右膝髌骨处疼痛,老师说一定要站住摆好膝盖位置,关注好各个部位再单腿站立,今早下楼时右膝盖还有感觉,行拳中小心翼翼,没再疼,24式简化太极拳动作之间过渡少,一定得关注好,要不然分分钟毁身体,真想问问,那些练太极操的他们真的不痛吗?这真是体现了关注力的重要性,以前自己虚实不分的时候力量有分担,对膝盖的伤害是模糊的,或者说伤害很小,当分清虚实腿,实腿承受最大力度,如果尾闾没有关注好,实腿没有关注好放松,膝盖位置没有关注摆正,伤害百分百,也就是说高级的太极拳更需要高质量的关注力


我的太极拳日记,4月23日

太极拳就是强大的关注力和强大的腿部力量,太极拳是改错拳,慢慢加入身法改善身型       

                                                                                                      (未完待续)

(感谢静守时光同学的图文和视频)

更多太极拳练习中的小技巧,去翻翻狮子的视频号“一代鬃狮”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