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抢存款“作假”“存贷比”考核是自我欺骗

 谢芪 2014-06-22

又到季末,银行拉存款充规模进入冲刺阶段。为了在特殊时点抢存款,日息竟然开到动辄千分之三到五的水平,这些钱在银行并不留下来,而是应付完考核时点,往往隔夜就转走,这类存款被称为“一夜情”。


抢存款的招数多种多样,造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首先,它助长了银行普遍的“做假文化”;其次,它无视存取自由原则。为了留住存款,银行往往想方设法防止大额转取资金,客户正常取款需求得不到保证。有的银行甚至在网银系统上打“小补丁”,限制客户划款额度和频率;此外,以灰色手段拉存款易引发腐败。在对存款过度考核和激励的指挥棒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加大,一些掌握资金资源的关键人物容易被拖下水;最后,造假存款产品很多,如同业代付、同业拆借、理财等泛滥。


商业银行的抢存款“文化”在国内市场十分流行,这种对虚假做法的熟视无睹甚至普遍参与非常可怕。它不禁会引人质疑:商业银行除了在拉存款上做假,还在其他什么数字上做假?如果做假成为一种普遍的银行“文化”,那么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如何控制?实际上,金融监管部门完全知道这种行业内的普遍造假,但依然保留着作为摆设的“贷存比”管理不放,这不也是一种自我欺骗吗?


因此银行应该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机制,降低甚至取消年末、季末、月末存款余额的考核,尤其对年末、季末、月末由于存款增加的包括存款准备金、税收等成本实行处罚,杜绝抢存款事件的发生,否则调整经营结构就是一句空话。


风险控制好坏关系银行经营的效益,经济不景气时真正考验银行的内功,一是要改变存款论英雄的思路和考核;二是要各家银行建立自己的风控体系和模型。


近十年来,银行业务增长主要归功于网点的增加、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构。而银行内部管理明显不够,风险经理的责任偏移,客户经理分析能力严重不足。


近期,央行宣布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微调大约释放资金在10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大多银行考虑企业的经营不稳定等因素,近期放款积极性并不高。


商业银行可以乘此机会,转变经营方式,有效控制风险,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


银行业协会可以建立好判断银行经营好坏的标准,建议三个指标:一是看他们多年来经营发展指标,尤其风险控制指标,最起码看两个经济周期;二是看银行的创新能力,不是考察产品个数,而是使用效果和贡献度;三是人员流失情况。以这些标准敦促银行真正做到转变经营方式,长期稳健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