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医日记

 杏林博览 2014-06-23

为什么古人不能让病人提供这个兼证啊?大家不知道上没上过临床,一上临床你要是让病人放开话匣子让他说呀,你一下午看不了多少病人,他就没完没了跟你说,你说说哪还有不舒服?我二十年前啊让狗咬了一口。他跟你说起来没完啊,你知道那个证管用那个证不管用?你越让他想他总有想不完的事,哪个证可用那个证不可用你得知道啊,哪个证是真证哪个证是假证?因为有很多人的病啊是想出来的,这种病人非常多,往往这种想出来的病在临床上确实很多,比如大家都听过,有个人喝一杯水,杯里头有一个弓投下来一个影子,他一看以为是个蛇,喝了之后就得病了,老觉得肚子有个蛇,很多都是想出来的这个病,想出来的证如果你没有很明确的诊断依据你根本很难分辨出来的这个证是真证假证。尤其现在很多人信一些宗教,他想出来的证就更多,有很多很多人。我见了非常多,我就老烦他们了,没事光想症。

有人就认为撇死认为自己产后风,你告诉她不是她就光扯这个,我就是了;我就老认为我这个脸发凉,你摸摸他不凉,我就认为我这个脸发凉,你安慰安慰他就好了,很多很多证,在临床上确实非常多,这种想出来的症,很多很多都是想出来的,最明显的我曾经有一次我给一个人看病,一个人有抑郁症,抑郁症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好想,我当时给他开了个肾气丸,附子用了一克,他回去上网查附子会中毒,第一个中毒症状是舌麻,第二个症状是手麻,第三个症状是心慌,就和我打电话,一开始吃药他就说,王大夫你这个药有毒啊,我说没事,你吃就行,不要紧,他说真没事?我说没事,你吃吧。吃完了之后,过一会,哎呦王大夫我舌头麻了,我说不要紧一会就好了,不行我这个身上开始麻了,一会儿我这个心慌了,我说你赶紧喝点绿豆水吧,实际上这是很安慰这个事,“哎,绿豆水就解毒。”好了。这些病很多啊,你得能分出来,在临床上你要有客观的性状,只有一个就是用一个主脉,加一个主证加一个脉,推导出可能的兼证,还有他病的可能的原因,一搭脉非常濡,他可能是喝酒喝的怎么着,你一问他你是不是老喝酒啊?说是。你把酒戒了,再给你开点药,就好了。或者你一摸某个脉,尺脉特别空虚或者怎么着,你说是不是什么原因。或者是一摸脉非常弦,在少阳病上,你是不是老生气啊?不要生气,我给你开点药。可能的原因,还有你的治法。你摸着这个脉,你应该怎么治,把这个脉怎么调匀了,比如一个脉非常迟,你怎么着让他快起来,脉非常快,你让他静下来,脉非常往上冲你得让他降下来,脉郁在底下你得让他升出来。以及可能的预后,一看这个病,哎哟这个病好不好好,一看这个病这个脉已经到了一种钢刀脉了,一摸就跟钢刀一样,你上去就说,你这个病啊,你要好好查查,虽然来看可能是个简单的病,但是你要好好查查,不一定是个简单的病。他可能不查你给他治必须得说明白了,或者你一按他脉,脉跟蜘蛛丝一样几乎就没有了,哪怕这时候表现一个很简单的证,你也得告诉他你这个病不好治,我不管你表现什么证,有的病人表现非常复杂,头晕目眩,你一看脉,很简单,你就可以很放心,你这个病不难治,赶紧吃上药就好了,你必须得告诉他你病能不能好治,但有时候也可能告诉错了,告诉错了很多,你这个药大概齐吃个几天就好了,哎?怎么没好啊?一搭,哎哟坏了,看错了,丢老人了。

学医日记——师哥讲座——脉诊2

所以啊,包括咱再随便讲这个补中益气汤,大家都知道,补中益气汤治疗的证非常非常多,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补中益气汤这个治疗的症,随便查个方剂书,补中益气汤能治什么病?老多啦,头晕能不能治啊?能治;头疼能不能治?能治;口干能不能治?能治;口不干能不能治?能治;便秘能不能治?能治;拉肚子能不能治?也能治;月经不来能不能治?能治;月经来了之后不走能不能治?也能治;这个方什么都能治了,但是你能用这个方治百病吗?不可能的。那么这个放在什么情况下能治这些病,什么情况下不能治呢?你看李东垣怎么说的?治疗什么?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洪缓而沉,按之中之下,得时一涩。他这个方治什么病呢?原先有一段不规律的生活,饥一顿饱一顿,过劳或者是有的、一顿觉没一顿觉的长时间引起的呢脉象出现这个脉象,然后他会出现什么症状呢?有的人出现四肢满闷哪,有的出现肢节疼痛啊,有人出现难以屈伸啊,有人出现身体沉重烦心不安,有人出现耳鸣啊耳聋啊什么。所以这些你用补中益气汤就管用,如果出现了肢节疼痛、难以屈伸,如果你一看他脉非常结实,你用补中益气汤试试,当然会越吃越重啦。

而且咱再讲一个症状,随便一个症状,比如口干,阳虚能不能引起口干啊?完全可以吧?阳气虚津液不能上承啊。阴虚能不能引起口干?能啊,阴虚本来就应该口干啊。阳盛能不能口干?当然阳盛能口干啦。阴盛能不能口干啊?阴盛也能口干啊,阴盛蒙蔽了清阳上不来,他也口干啊。头晕呢?阳盛能不能头晕啊?当然能头晕啊。阴盛能不能头晕啊?也能头晕,阳虚阴虚都能头晕。腰疼,阴阳盛衰都能啊,任何一个兵病,任何一个证,只要是常见的,胃痛,胃寒胃热什么都有,你单是从个症状,尤其你问老百姓证,我的胃痛,脚腕疼,什么时候脚腕疼啊?是隐隐约约疼啊还是非常非常疼啊,还是固定不移疙疙瘩瘩的疼啊,哈市非常非常沉的那种疼啊?他也想不明白,他也分析不出来,他想了半天,告诉你的那个症状还不一定是对的,尤其很多人头重如裹,你是不是头疼跟裹着棉被一样?啊对对。你这是个诱导性的问,你一问他就对。很多他不是,所以真正的有了这个症,有了这个脉,才是这个证,才是这个治法。而且有很多人啊,看不起这个补中益气汤,说这个李东垣不行,咱还要知道李东垣这个补中益气汤是多大剂量啊?最大剂量是黄芪一钱,一钱是三克,李东垣就能用这个三克黄芪、三克党参,和着几分几分的升麻,几分几分的柴胡,就能治了这么多病,你还不服气他,反正我自认为我打不到这个水平。当然有人找借口现在药不好,不是药不好,你药不好给你双倍剂量,双倍剂量总能赶上他了吧?黄芪六克行不行?够用了吧?六克不行九克行吗?现在有几个人能达到李东垣这样能把病治了?没有吧?还是保持谦虚一点,好好地看,我有这种前提,我总感觉他们太高了,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对我来说就差不多了,我资质不怎么好反正,每天都看书,玩命的好好学,而且啊在咱们的思维中有最重要的思维惯性,就认为这个药啊多点好用,黄芪十克不行二十克,二十克不行五十,五十不够就一百,一百不够就两百,一斤两斤,而且最后彪上了。实际上你知道吧?最简单的道理,胶多不粘,糖多不甜,胶啊搁多了就不粘了,糖啊搁多了就不甜了,很简单,如果咱中暑之后,大家都知道中暑了吧?现在大热天出去跑两圈中暑了,你怎么治疗啊?这瓶水里头搁点糖,补充点糖,补充点盐,喝了就行,你要把这盛满糖盛满盐试试,还不中死你?抓上一把糖盐,肯定不行啊,所以药多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但是很多人不放心老认为药多了好,其实很多人,“哎哟你怎么老爱开小方啊?”不是我爱开小方,那个小方好用你知道吗,方子大了劲不行,太厚了,不行,小方劲非常大,当然特别小了可能没劲,0.1g,等于没有啊,就是只要大概齐够了那个剂量,你再药里头啊,有了那点苦味了,比如你用黄连,你用一克两克,你一尝,哎这个药挺苦了,这个药就很好用,你又一尝,哎呀苦得都喝不下去了,药往往不一定管用,太多啦,胶多不粘糖多不甜啦。

而且还有就是说这个药一旦特别多的话,这么一大包药啊你不管怎么配都非常难喝,玩命的难喝,喝不下去,为老百姓着想,也不能那样,所以咱再看看古往今来这些书的书写体例,从这个汉代到金元到明代,我个人的观点始终认为,中医乱不乱在金元,金元时期中医思路非常清晰,金元时期那些大家的疗效非常高,到明代的时候中医还没有特别乱,到明末期的时候中医就开始乱了,到清代之后中医正儿八经乱了,就没法学了这个。那些书那个玄乎呀,尤其很多举人,或者秀才,没事干了,写了本医书,这个文采非常高,让人看了之后非常的爽,感觉这个说话就非常的具有煽动性,类似这种人要做现在的广告营销非常好,但是往往你在临床上一用啊,发现这个太乱套了。

学医日记——师哥讲座——脉诊2

汉代的辩证啊,非常好玩,汉代的书很多,你可以看看,张仲景的书写体例是这样的,张仲景有伤寒论,伤寒论上来先写,伤寒论序,后面写平脉法,辨脉法,后面写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这是争论的,伤寒里不是仲景写的啊,搞文献的都知道,所以他是先告诉你脉,再告诉你怎么治,后面具体怎么治。你要不懂前面那个脉,你光知道后面那个条文,那很难会呀,包括现在很多人说,这个“张元素的方子不好使。张元素明明说了‘头痛须用川芎’,太阳头痛用什么,羌活,少阳头痛用什么柴胡啊,厥阴头痛用吴茱萸,我用啦,川芎,吴茱萸,不好使。”你没看人家前面还有一套系统嘞,前面有一套辨五脏体系呀,有前面那一套体系之后,后面的加减法,随症加减才用这个,就是他有一套辨证体系,比如张元素辨,你这个病,是脾虚,他用什么呢?钱乙的易黄散,一会咱再好好说说这个张元素的事啊,然后用了这个方子之后,头疼,加点川芎,少阳头痛,加点柴胡,你把前面那个主要的给人忘了,光后面这个没什么用啊,所以你用这个方子就不管用啦,人家张元素用这个方子就好用,所以包括张元素什么小便不利用黄柏,什么咳嗽用五味子,他都是在有前面的一个辩证,辨出一个证来,有了这个证,有了这个状态,他已经有了一个方子了,这时候他出现了类似于小柴胡汤,你已经辨出小柴胡汤来了,这时候要是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但是你要见着渴,就加人参栝楼根,肯定不管用对吧,所以这是很多啦,汉代就是脉证并治,汉代张仲景的书,汉代还有什么书呢?比较晚了的,晋代的脉经,脉经啊大家千万别骂王叔和,我很佩服王叔和,王叔和对医学的贡献意义非常大,王叔和保存了很多啊在先秦的书,王叔和这本脉经不是王叔和写的,是王叔和辑的,你看里头没有多少王叔和的理论,都是“张仲景论脉”,或者“扁鹊脉法”,“华佗仿此”,都是收集的古人的那些脉书,这些脉书没有王叔和的这个整理你根本看不到,你根本都不知道。甚至要是没有王叔和你都很怀疑到底有没有扁鹊这套系统,但是王叔和脉书里头就有扁鹊脉系统,就跟咱的不一样,看那个扁鹊脉象系统我没事就寻思,就是很奇怪,他那个脉象系统所说的少阳,就跟张仲景说的不一样,他说的少阳乍小乍大什么,根本不一样,但是那套系统很好啊。他都是通过这个脉,分析他的整个这个人体的状态,然后他可能得症,治疗。

金元时期呢,写的书啊比较多,当然我看的书,不是都看了,这些书我都看了,脾胃论哪,丹溪心法啊,脉因证治啊,还有儒门事亲啊,那些书我,兰室秘藏啊,我也都看了,完整的看的,静下心来看的,不是那种(浏览涉猎)哈。所以你看,李东垣的脾胃论也是这样的,这个方子,是什么什么病因,什么什么脉,什么什么证;丹溪心法是病什么什么脉,什么什么因,什么什么证,《脉因证治》,有人说是朱丹溪的学生写的,脉,就类似于脉证并治,太阳病,出现了一个什么脉,什么什么证,该怎么治疗,这个脉,什么因,怎么治疗,会出现什么证,怎么治。大家再看明代大医这些书啊,到医宗必读啊,医家秘要这些大家不知道看没看过,医宗必读前面先讲些医理,乙癸同源论哪,不可乱读古书啊些理论。后面就讲辨脉,很详细的脉,人迎气口脉啊,到最后呢是各个病的怎么治疗,当然都综合这个脉,还有很多很多,也是这样的。

咱再看,其实这个黄帝内经素问哪,当然有人说这个编排顺序啊不是原来那个编排顺序了,是王冰的编排顺序,他编排顺序也很有意思,前面先写养生,什么上古天真论,中间这一块啊是这个脉,脉要精微论啊,脏气法时论啊,很多,后来是很多奇难病的一些诊治。你看到了清代的时候,这个文人啊非常的有点什么?迂腐。治好一个病他总爱炫耀,你说你治好病就治好病还炫耀什么?医生病人来了你把人家治好不是应该的嘛?可好,治好一个病还炫耀,你看我这个病,什么什么证,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证呢?是龙雷之火不能下降所导致的,你就感觉他这个辩证过程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甚至你都怀疑当时短短的一瞬间你怎么可能辨的这么清晰,怎么可能想这么复杂,尤其是以前那种大医日诊上百人啊,上百人你怎么可能治疗这么复杂?你思考两个病例这么复杂还行,我再给你推推,你哪一年生的?我962年生的,随便举个例子啊,司天啊什么什么分析分析,你给谁看病啊是?一个病人看完半个小时过去了,一天你玩命的看还得能看对了嘞,最后弄来弄去非常的复杂,所以到清代之后的医书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实用,越来越让人迷迷糊糊的,不知道中医怎么看病。尤其是到了清代的时候太多啦,他这辈子闲着没事光写书去了,他怎么临证啊?

    所以你仔细看啊,从汉代到明代这个过程中,辩证体系都是有简单到复杂,张仲景的辩证体系你看,很简单,一本小书就写完了,就那么个伤寒论,写完了,大家再看看脉经的体系,脉经里说了很多的辩证体系,非常的简单,怎么着?左手关前寸口,人迎,脉阳迟者,什么什么方,什么什么治,左手关脉阴实者,怎么怎么着,辨脉很简单,就是这么一个,脉经里大概齐都是这么记载的,大家可以回去查一下。包括脉经最后写,什么什么脉,怎么怎么着,不是你在那寻思脉啊浮取见一些涩象,中取见滑,沉取见迟,再往沉了一点还有点紧,我老佩服这些人了,我都摸不出来我都,汉代没这么摸脉的,摸脉最多是寸脉怎么着,关脉怎么着尺脉怎么着,就完啦。没分那么细,金元时期包括辩证,都很简单,辨什么?他们辨不是辨好几个脏病,你这个病啊,脾胃虚弱,就是一个病,没了。可能兼点肾虚,他是兼点,而他绝对不会兼的无限复杂,什么肝虚脾虚肾虚,木郁火虚土郁怎么的,乱七八糟的。而且越往后到了明代的时候理论就开始复杂了,你看李中梓的医宗必读的时候就开始有点更复杂一些,他的脉也开始更稍微复杂一些,他这个辩证理论是由简单到复杂,可是实际上啊越简单越好用。因为越复杂你掌握不了啊,太复杂了,你怎么分啊?而且,既然脉后面是证,那么什么样的脉是证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