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部制改革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3gzylon 2014-06-23


2014-06-23 09:00 来源:人民论坛  我有话说

  作者:西藏民族学院 卜勇力

  【摘要】大部制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及政治体制建设的重点内容,它注重于机构整合、职能转变、权力制约协调、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等多方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在结合社会各方面发展现状,吸收历次大部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促进大部制改革,切实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大部制改革 服务型政府 机构整合 转变职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大部制改革,这不仅是顺应世界政治进步发展潮流的表现,更是适应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我国大部制改革以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间关系等为主要内容,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

  对大部制改革的理性认识

  “大部制,是指按照政府综合管理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及其职能部门,把那些政治职能、业务范围界限模糊的部门整合为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或者把相关事务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负责,以达到精简机构、避免政府职能部门交叉重叠、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等的目的。”①

  大部制改革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切合实际的大部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卓越成效,对于构建服务型政府、推动现代化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是精简了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之前的政府机构层级纷杂,职能交叉重叠,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从而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经过大部制改革,按照综合职能而非专业职能设置政府机构及其职能部门,把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为一个部门,由一个部门进行具体负责和管理,从而减少了行政层级,加快了行政指令的传达速度,提高了行政效率,也降低了行政成本,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

  其次是明确了政府各部门职责。大部制改革不仅精简了政府机构,缩短了行政层级,还明确了政府各部门职责。“各级政府通过制定并切实实行“三定”方案,将各部门职责和功能具体确定下来并根据社会的发展进行灵活改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分工明确、协调运作,为我国政治权力运行的有序化奠定了基础。”②

  再次是转变了政府职能。大部制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也对政府官员进行了深度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官员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确立人本思想,把人民群众当成自己的顾客,形成客户意识,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不是公共服务的唯一提供者和垄断者,而是推动者和协调者,更多地借助私人组织、非盈利组织等非公共部门发挥作用。

  最后是推动了各级政府的创新。我国各地政府机构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特色。在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各级政府根据本地的社会发展状况和需要,可以制定不同的发展方案,进行不同情况的部门整合和改革,并依据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作出灵活的调整。

[责任编辑:康慧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