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课时”的魅力

 青龙董旄 2014-06-28

十年前,我在光明小学任教时,曾“首创”了一种“活课时”制的授课方法。

我刚接手时,我的学生们很不爱学习,上课总不如下课有精神。在我接手后,一方面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去学习。另一方面,我大胆启用了这种“活课时”制的授课方法:每节课的课时长短由学生们自己订——在开始上课时,老师公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开始学习;只要达到预定目标,就可以下课。一听到这个消息,学生们都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以前是为谁去学,他们未必清楚;至于以后的理想,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树立得起来的),学得热火朝天,学习效果就成倍地增长起来了。

但这样一来,学习较好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任务,到外面玩儿去了;而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还在教室里面坚守着……如果这种形势发展下去,势必会形成更大的“两极分化”。为了不让学习较差的同学掉队,我又有了一条“补充规定”:只有全班同学全部完成学习任务,才可以下课。规定一经宣布,学习较好的同学主动地找到学习较差的同学,结成对子,一帮一地讲开了。说来也真怪,有时候,学生之间的讲解对那些后进生来说比老师讲的还容易明白。这样,学习较差的同学也一点点地跟了上来。

现在,回过头去想,这种“活课时”制有几大优点:

第一、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都很差,很难自觉地进行学习。在短时期内,单靠“理想教育”、“常规教育”等正规很难收到实效。而“活课时”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第二、正因为有了这种“活课时”制,学生学习时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办事效率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实行“活课时”制,学生主动地结成对子,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但是,在实行这种“活课时”制时,还有许多地方应该改进:

一、老师布置任务要适度。留少了,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学不到多少东西,再说也影响整体教学任务。留得多了,好学生做不完,较差学生就更难以完成了。时间一长,势必又回到原先的课时模式上去,学生的积极性就再难培养了。

二、大段的课外时间应好好地利用起来,把它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文娱活动课或体育课,有目的的让学生开展一些文体活动。这样,就无形中使我们的“总课时”延长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三、“活课时”制必竟治标不治本,还应与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观念得到正确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真正健康地成长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