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厨房外包的管理模式

 昵称535749 2014-06-29
2014-06-24 11:55:1

  厨房外包:餐饮管理模式的变革

  厨房外包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餐饮行业发展迅速,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中,餐饮企业经营者要立于不败之地,职业厨师要体现自身价值,两者不约而同盯住了餐饮企业的重地--厨房。

  厨房是餐饮企业向客人提供食品的生产部门。厨房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直接关系餐饮企业的特色、形象和效益。厨房产品的成本和盈利很大程度上受生产的支配,控制生产成本浪费,可以获得满意的盈利。厨房里不仅要有厨师、有原料、有设备,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厨房管理,既是餐饮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又成了新时期同行业竞争的热点。对此,美国饭店厨房设计顾问查理德·费兰姆勃曾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厨房是一座食品仓库,一家食品工厂,一处食品供应点,是烹调试验室,是各种烹饪技艺的荟萃之地,也是废物处理场所。有时候,它是一座金库,但也常常是美梦随着杯盘碗碟同时破碎的地方。”

  为了让厨房成为“一座金库”,而不是“美梦“破碎的地方,新时期的中国餐饮人,将传统的”厨房重地,外人莫入“改写成“厨房重地,外人承包”,推出了一种崭新的餐饮管理模式:厨房外包。

  厨房外包,通常是指餐饮企业将本企业的厨房工作承包给一至几名承包人,由承包人招聘组织厨房工作人员,安排厨房工作,负责厨房管理,并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量和双方约定的其他项目,确定厨房工资总额,由承包人统一发放和支配。厨房外包。也称“包厨房”。在“包厨房”出现之前,社会上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包”:厂长包工厂,工头包工程,果农包果园等等。在餐饮行业能呼风唤雨的厨师,也不甘寂寞,打起了“包厨房”的主意。1988年,温州一位姓金的名厨,承包了温州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华大利餐馆的厨房,以此开创了温州乃至全国餐饮行业“包厨房”的先河。这对于我国餐饮行业传统的管理模式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如今厨房外包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人们还是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孰是孰非?利弊几何?前景怎样?众说纷纭。尽管这样,厨房外包并没有停止:有的包宾馆饭店的厨房,有的包餐馆饭庄的厨房:有的包整个厨房系统,有的包各种职能的厨房;有的包当地的厨房,有的包外地的厨房:有的厨房一包几年,有的厨房一年几包……

  

  厨房外包:在争议中前行

  餐饮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很少有对待“厨房外包”这样的分歧: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还有介于两种尖锐意见之间的第三种看法:外包是厨房处于危机时的无奈之举。

  不久前,中国吃网包厨联盟的运营官姚先生在“首届现代餐饮管理创新论坛”上也曾谈及厨房外包的现状,他提及到厨房外包的五点好处:一是明确了厨房管理的责任,经营者省去了厨房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工资计算、菜肴质量控制等许多麻烦。二是实现了管理上的优势互补和人才的优化组合,经营者可以把精力集中用于经营管理的其他方面。三是能激励整个厨师班子的团队精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厨房管理、新菜开发、降低菜肴成本等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经营风险。四是包厨者能充分展示其高超的厨艺和专业化厨房管理水平,既有成就感,又能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本人及其所聘人员的收入。五是经营者和包厨者的关系进行了成功转换,即由原来的行政关系、雇佣关系,变为”风雨同舟一条船”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共同利益而奋斗。

  同时,厨房外包也存在着不少缺陷:一是鱼龙混杂。厨龄短、自身厨艺平平、没有厨房管理经验,又无力配齐称职厨房人员的包厨者,屡打厨房外包的败仗。二是短期行为。厨房外包有时段限制,包厨者往往将眼光聚焦在短期利益上,对急功近利的事情感兴趣,而对设备保养、团队建设等关乎长期发展的事不甚关心。三是各自为政。厨房是餐饮企业的一个局部,包厨者考虑厨房局部的利益多,造成包厨者与其他部门甚至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四是外来的和尚未心会念经,包厨者包前谈及的许多东西,头头是道,表面看很好,但有的不能兑现,有的不能坚持到底,特别是外地人包厨房,不熟悉本地情况,更难有新起色。五是难以持久。外包厨房没有把餐饮企业和厨师的利益长期地、全面地”捆绑“在一起,只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计。

  另据业内权威人士介绍,厨房外包经历了“高--低--高”的发展过程。

  “包厨房”之初,包厨者都是厨艺好、善管理、名气大的厨师,他们为”一个好厨师能救活一个饭店”的说法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然而,好景不长。在接下来的“包厨房”风潮中,鱼目混珠,一些能力平平的厨9币也能获得承包权,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干几个月再换到另一个企业,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方式“包厨房”。在厨房外包中吃亏上当的经营者叫苦不迭。“包厨房”由此进入低谷。在此之后,随着对包厨者严格的明察暗访,认真挑选,再加上承包措施的不断完善,厨房外包管理模式又重受推崇。

  从上述情况看,人们对厨房外包的管理模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法结论“是对还是错”,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至少从1988年温州出现“包厨房”以来的16年间,厨房外包管理模式非但没有废止,而是在争议中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