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八卦掌应该怎样练?/张铁生

 天地虚怀xia 2014-07-01

初学八卦掌应该怎样练?/张铁生

【来自】:

少林德勇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iyong128

  

    蒙《武魂》杂志社常学刚先生之约,让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师父白玉才先生所传授的程式八卦掌之特点。细细想来,师父功法并无太多的自我创新,不过是将前辈们传给他的东西,尽自己最大努力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并悉心地向自己的徒弟、徒孙们传授而已。不过,在传统真功面临传承危机的今天,能够做到这一点已是难能可贵。那么,师父所传前辈掌法的特点是什么,八卦掌的基本功法和基本掌法应该怎样练?对于初学者来说,更要弄个明白。

一、前辈功法特点

    八卦掌是一种刚柔相济,动静相兼,以拧旋走转,直步横行为主要练功方式的内功拳术。归纳起来:“意境博大、动静圆活、辗转起伏、绵长不断”是前辈的掌式风格;而“静心为本、松长为宗,要练出粘长多变的劲力”是我师爷王文魁生前所身体力行的练功要义。具体方法:走圈为主,坐功和站桩为辅,此为练“功法”;“单双顺”是掌式的基础,以“八大形”为主的众多掌式套路是掌法的演变,此为练“拳法”。功助拳,拳生功,二者相溶。前辈掌法还有另一个显著特点:传授每个掌式、套路,甚至每招每式,都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一个相同的掌式或套路,根据由浅入深的原则,每个阶段的动作不同,练法也不同。从大的方面说,有“定、活、变”三种练法;从小的方面说,每一个掌式动作,在某人当下的训练阶段应该出什么样的力,身心四肢应该达到什么功夫,都有每个阶段相应的动作要求。因此,这里最要紧的是:一招一式都要“到位”。何为“到位”?就是按照本阶段的功法要求把每个动作从起始到终点都一丝不苟做到家。老师告诉你应该怎样练、动作路线和动作协调性、形体内外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每一个细节的体现及前后顺序,你都不能含糊,非“叫真儿”不可。浅、深层次的各种练法都层层到位之后,功夫也就出来了。相同的掌式,在不同的阶段练法上,有时虽然只有微小的变化,其动作难度却相差极远。假如你忽略了它们,真功夫也就擦肩而过,也许一辈子无缘了。因此,动作“到位”就是每一个动作的功法标准。它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也不是技击上的死招数,纯为练出传统功夫。

    这里举个例子:如“仆腿游身”一式,很多人的练法是在仆步下式之后,侧转身后腿用力一蹬,使身子顺其势往前一悠而起。而王文魁师爷传授的练法,除了仆步应达到一般的标准之外,还要求下式后同一侧之肘窝须能够着下蹲腿之膝盖,并且不可用后腿蹬力起身,而是在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身子顺着前手伸出的方向不断劲地往前平移,一直到顺着往前平移的一股长长的绵劲儿自动起身为止。前后两种练法表面上差不太多,其功力程度却相差甚远。前者难度不大,后者不得真传就练不出来。至于“凝神、提顶、拧旋”等功法要领以及“翻身、钻身、返身”等掌式要求,其中的奥妙更难以言表。

    还有以前曾提到过的“走圈时两脚要里直外扣,里脚直迈落步脚尖不能往圈里瞥,且脚掌平落地面成负重腿后要使重心落在脚心不可往脚外侧歪斜”;更有“程式单换掌在大幅转腰之时,除了腰动之外,两腿要相互夹住不动,两胯也要面向圈线不动”;这样一些看来不大显眼、可有可无的掌式要求,却是你功夫深与浅的试金石,如果没有找到身体中正,腰胯不能相对松开,你就别想做好。即都做不好,我们的传统功夫又从何而来?多少年来,传统八卦掌的许多掌式练法由于动作和身法难度较高,没见谁在比赛场和表演场上使用过。这是因为,如今套路比赛的评分办法与传统八卦掌功法并不完全合拍;赛场上多注重外形的美观与协调,但传统内家拳每个动作内在的功夫深浅与难度高低,在许多时候不能通过裁判评分被相应地反映出来;传统的高难度动作在分数上不一定占有优势,技击内涵也派不上用场;久而久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追求传统功夫的积极性。别说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原始练法,就是知道的人也不去“瞎费劲”了。殊不知,正是这些社会的、个人的种种原因,使传统功夫正在不觉之中缓缓流失。有人曾抱怨传统武功没有技击作用,其实不能怪前辈功法,全是我们自己的错。

 

二、走圈转掌为什么?

    以上说的这些功法特点和功夫细节,贯穿于所有的掌式与套路,初学者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还练不好这些“细节”,却不可不知:这里重要的是“认真”二字。那么,八卦掌等内家拳到底练什么样的功夫?再次说说自己的体会。

    传统武功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养生,二是技击。如果练八卦掌单是为了今天的套路表演和套路比赛,走圈的用处不大。但是,养生和技击却离不开它。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有兴拜读了《武魂》杂志2008年第7期邓凯先生的文章“中国传统内家拳揭秘”,文中的主要观点我表示认同,并且感谢作者对于内家拳原理的智慧分析,它使我文章的思路也更为清晰。我也认为,内家拳的共同特点是:“以修心为主,练后天返先天”。它是通过人后天的心身修炼,达到返回“先天自然、整体的运动协调”之目的。这种“协调”是心与身的交融,任何后天的现代体育运动方式皆不能与之相比。

    如果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协调”,都比作“庞大交响乐队所奏出的和谐之曲”:那么,前者的乐队指挥是与天地相通的“心”(也可说是潜意识层面的“元神”);她通过对“元气”的凝聚,连接寰宇,统摄全身,与身体各个部位作为成员所组成的“乐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千手观音”之能;也就是说,人身体各个关节、筋脉的僵滞和气血阻碍已被较深的功力所相对打通。在这个乐队中,所有的“大提琴、小提琴”,还有其它“吹奏乐器”,都被掌握和操作在“千手观音”的一双双巧手中,大家浑然一体,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牵一枝而百枝摇,演奏出完美无暇的和谐之音,是自然和本能的流露,是自发与精确的反映,地造天成。而后者的乐队指挥只是人类头脑中显意识层面的东西,其乐队成员虽然也是身体四肢的各个部位,但它们都具有相对的“散漫性”和行动滞后性;也就是说,身体的各个部位已被后天生活弄得关节相对僵滞、筋脉相对欠通,没有了先天自然之灵。犹如真实生活里的交响乐团,每人演奏一件乐器,虽然大家都在认真听指挥并尽力使出高超的技艺,也难免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此外,在力量、速度、灵活应变等方面:前者以“贯通全身的整劲儿和粘长不断之力”、“恰到好处的变化之快”、“松静致远的轻灵与圆融”等显著特点,也明显区别于后者的后天运动之法。

    在这里,前者就是内家拳“心与身”时时刻刻同一而动的“无为”之功,虽然我们(包括本人)现在尚未练出这样的高功夫,但其中道理应该明白,路也要走对。而后者所代表的现代体育运动方式,虽然也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但没有注重“蓄神静气”、“动静一体”、“返回先天之能”等方面的训练,仅是着重强化后天的力量、速度与灵活性,即使训练手段再科学、再先进,等到人年岁大了,也会渐入“强弩之末”的境地。相反,中国内家拳可以做到学到老、练到老,技艺永远在提高。因为,内家拳练的是“巧劲儿”,以小打大,以弱胜强。遗憾的是,在某些方面现代竞技武术与传统武功的区别也在这里。如果我们民间的习武人只是用后天练法去练传统功夫,岂非本末倒置?

    还记得,我的孩子很小时候,曾有两次头冲下从床上掉下来的经历,每一次都把大人们吓坏了!可谁知,小家伙在落地的一瞬间身子一骨碌就化险为夷,头和身子都没有受伤。可见,孩童的心灵最为清澈见底,而关节、筋肉更为柔软放松,遇到此类危险自会有自然、本能的反应。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磨砺,人身体的先天之能也会伴随杂念横生、关节和筋脉的不断僵滞而逐渐消减。全身各个部位的骨节、关节没有了先天的柔软与圆活;尤其是双膀和腰胯,最易僵滞而且最不易松开,而人体颈椎、脊椎更是最易受伤和生病的部位。与此同时,人体免疫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下降。久而久之,人体筋脉的气血流通相对受阻,必然使健康受到或近或远的极大影响。这时,现代后天的体育运动形式当然也能帮助我们增进健康,但在某些地方有它们的局限性:一是许多运动形式体能消耗大,对体弱、高龄人群或慢性病患者不适宜。二是它们重点培养的还是身体局部的断力、爆发力和灵活性,对于培养人身体的先天协调与轻灵、松开僵滞的关节、培养粘长之力、打通气血、疏通筋脉,与内家拳无法相比。三是它们虽然也提倡精神力量引领体育运动,但在动作过程中与传统武功的“动静一体”—在肢体活动中以“凝神静气”来统领和发动肢体动作,不可同日而语。在上述这些地方,中国内家拳的自身特点弥补了现代后天体育运动形式之不足,她们是最为巧妙的“放松”的艺术,中华传统哲学和中医学的道理也就是这些拳术的理论基础。

    前辈们曾说:内家拳形式简单易学,不过是将人们不思而知、不学而能,平常所运用的普通动作形式入于规矩之中,达到最终四肢动作不散乱的结果。至此则诸种动作无不合道理,亦有一动一静、一言一默之妙用及奥妙不测之神气,而得“中和之道”。这个“中和之道”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所说的“阴阳相合、不偏不倚”之对立统一规律。天地中万事万物皆分阴阳,缺一不可。例如,天为阳地为阴、进为阳退为阴。又如,无内则无外、无黑则无白、无动则无静、无手心则无手背,任何事物皆因阴阳对立而形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阴(静)至极而生阳,阳(动)至极而生阴;两者在运动中寻找着相对之平衡。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说:“色(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不异空,空(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是宇宙规律,万物从道中来,从空中来,无中生有;聚则成物,散则成气。这个“气”字,不仅指空气,它是物质世界的来源,也是人生命的动力:“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阴阳学说之下,传统文化还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用这五种物质各自所特有的气的运动趋势和他们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规律来解析和认识宇宙万物的生存、发展、变化。在中医学里,又将五行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等五脏;用五行生克制化和相乘相侮来分析、说明脏腑经络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经络病变的相互影响。而周易八卦和中庸之道更是儒家用以解释万事万物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个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种种变化,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演变;以“中庸”思想让人们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在生活实践中时时按“中”的标准去做,追求“公正、适当”,反对极端和“骑墙”,注重事物的平衡与中和。周易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天之乘势,无微而不往;地之承接,万有之“引力”。在宇宙生生不息的发展变化中,更有其恒古不变的运动规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作为万物之灵所应遵循的传统法则就是:“内求松静以合于外,一切顺其自然”。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也是小宇宙。产生于中华民族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实践中的传统武功,就是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里逐渐地成长、完善起来。

     传统哲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八卦及其由此而演变出来的六十四卦可以用来比拟人身体内外万事万物。对于初学者来说,虽然不必了解过多,却应知道“水有源,木有根”。如果把人的身体与天地自然相比:山川即是人的骨骼和筋肉,森林植被是人的皮毛和肺,河流是血管,道路是经络,风和雨即是人们用以吐故纳新的空气与水。还有,大自然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因此,人生是否健康长寿与自然、社会是否和谐昌盛同出一理。空气、阳光、雨露,滋润大地万物,无微而不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此,我们的“拳谚”上说,“呼吸绵绵(吸弧溜臀),气潜丹田”。呼吸要慢、长、深、匀、细,身架要中正,这就是“风调雨顺,山川稳固”;如果练功时气粗意僵、身偏力滞,那就是“飓风暴雨,山河摇动”,定然伤害身体。丹田是藏“气”之所,“气”为血之帅,更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元气充盈则经络、血管就能畅通无阻。否则,丹田元气不足,就会“河流阻塞,道路不通”,使生命各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我们练功,就是要通过各种形体动作达到以形引气、聚气、养气的目的。因此,如同庄稼需要“和风细雨”,万物需要“和谐共存”一样,我们不但要保持拳架“不偏不倚”,还需逐渐做到:“呼吸与动作合为一体,呼吸就是动作开合”。不然,两者永远是“各行其事”,不但运动中的肢体会“营养不良”,还会气息运行不周,无法达于丹田。

    爱因斯坦曾说:“所有物质都是等待释放的能量,所有能量都是已经释放了的物质”。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是一切物质最细微、最微化、最精微的基础形态。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以发生转化,所谓“空化为有”。这样,我们除了通过饮食摄取营养之外,还可通过练功获得“气补”。这里的“气”就不仅仅是“氧气”这个简单的涵义。拳论中有“气出百孔”,就像森林植被能够净化空气一样,全身的汗毛眼也能参与“呼吸”。这就是“有吐纳之意,无呼吸之念”:忘掉鼻子呼吸,只有“意念松长、动作开合;百会入、百孔出”,所谓“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没有呼吸”而却“吐纳自如”呢?全在一个“松”字。练功之时,动作的收、放、开、合随着意念的松、静、长、远而连绵不断地运行,除了鼻子呼吸之外,也就打开了全身汗毛孔和相应穴位,天下之气随之而入,充而盈之。“松”既是吸也是呼,绵绵长长,周而复始。传统文化讲究:从大处入手、从整体着眼。既然一切“有”皆从“空”中而来,我们练功的目的就是给“空”提供能够转化为“有”的条件:从浅层次的吐故纳新开始,通过一个“松”字吸收“气”的能量,再逐步向高深层次追求。正如前辈所说:“若呼吸练至下行,直达丹田,久而久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火气不至炎上,呼吸自然,不至中途而返。如此方谓之内外、上下相溶,气自和顺”,进而达到“与天地融合、天人合一”的大境界,时时与宇宙能量沟通。当然,我们许多人(包括我本人)由于种种条件所限,也许最终并没能达到如此高深的功夫,但如今的路标在哪里却应该清楚。

    这里,若想求得“松”,必先求得“静”。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脑子最容易理解而身体最难于明白的两个字;真的让身体懂得了它们的真实涵义,也就掌握了拳法入门的钥匙。另外,“松”与“紧”也是一对矛盾,宇宙无限大,“松”是绝对的;而“紧”是相对的、瞬间的。在一定条件和范围之下,“松”到了家,“紧”也就来了。因此,我们内家拳就是一门探究“松”的艺术,一切能量、力量、内气、内劲儿,都是通过若干层次的“松”的功夫,循序渐进地一点点获取而来,所谓:松中求整,松而不散,松透力即出。而“静”又是“松”的起始点,心不静即无定力,身必散乱,力无源头,所谓:心定才神安,神宁气方行。初练者应首先做到:将“杯中的水倒空”,放下一切往日的执着、杂念,学会“以一念代万念”之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着熟而渐至懂劲儿“、“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清净无为之本原)”,逐步向深层次功夫进发。

    再说人之三宝“精气神”,贵如“日月星”。根据中医理论:“精”是维持生命的基本元素;“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能量;“神”是生命主宰和生命活动的一种体现。三者不可分,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精足气旺,气充神旺,神旺精足。此三者是人先天之本真,初生具备,后天不修,乃所寂灭,本真耗散,百病惧生。而三者之中,“气”是能量,也是“精、神”二者的中间桥梁,因此我们内家拳专门去练“吐纳养气之功”,即所谓“善养浩然之气”;许多中国人也懂得养生须保养自己的“精气神”。正如前文所提到过的,内家拳讲究“心与身“同一而动:“形神合一、动静合一、神气合一”;与西方人只注重身体与精神各个局部独立训练的“后天之法”明显不同。我们就是要通过“凝神静气”的功夫,松长全身的筋骨、松开僵化的关节、舒缓全身的肌肉,给气血流通开阔渠道,使人的心态和体态两方面都能相对正常地运行。与此同时,由于全身尤其是肩、胯的关节在“凝神”之中逐渐松开,日久不但力随气通,且能使其灵活应变,运劲自如,也就增长了内家拳的功力。这就是“神、意、气、力同源”。既然内家拳注重“静心为主,其它为次”,那么,形体动作又怎样去配合呢?

    人如果学婴儿之爬行,可将其身体比为一座房屋,脊柱为房梁,两肩、两胯为房柁,四肢有如承担重力之四柱。那么,身体的每一个重力支撑点(包括肢体各个关节),都因“矛盾对立统一”而形成。如房子的立柱,上连屋顶,下撑地面,上下两点之间力的方向相反,互为依托。同样道理:人的四肢不管是支撑身体重量或是出拳、起脚,胳膊和腿的每对关节之间力的传递也是如此。有如大炮在打出炮弹的同时,炮身一定会产生一个后坐力一样,前后两力皆是阴阳对立,互生互存。同时,房梁也要保持正直,就是头、颈椎、脊椎、尾骨要一线贯穿,不可歪斜。否则,房就东倒西歪散了架。还有,内家拳这座特殊的“房子”,结构上应是一个整体,断其一隅不至于倒塌,“牵其一枝而百枝摇动”;也就是说,这是一座会“运动、变化”的“房子”。运动当中,其“神意与身体重心”始终处于独立状态,四肢动作不会影响其自身平衡,对方来力我“吸而化之”,我方去力重心自己掌握,并且渐渐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回应。

    人站立的时候,可将其身体看作一个“骨骼架子(衣服架子)”,竖起来的颈椎、脊椎、尾骨连成一体,头颈下面挂满了肩、胯、四肢、五脏和全身筋肉,就像衣服轻轻地、实实地、没有一点人为褶皱地落在衣架上一样。此时,为了增强其承重的力量,颈椎和脊椎的任何两个骨节之间都必须保持“两力支撑”。这样,才能使“骨架”中正,上下一条线,上为天牵着头,下为地拽着脚,悬挂着的任何“零件”皆不可与地心引力相抗衡。如此,五脏六腑皆归了位,就能各司其职,更好地“工作”,身体如何不康健呢?假如此时颈椎或脊椎的某两个骨节之间缺少了支撑(对拉)之力,就会使椎间盘受到挤压,久而久之还会使之受损、变形,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样竖起的椎骨一定缺少上下中正,因此会使气血受阻而影响力的贯通。这个“同时存在的两个对撑的力“,形式上出于筋肉、韧带的张力,内里却是一股似有似无的精神力量在支配,拳法中应是无处不在:小者是所有的骨节、关节之处,大者是天与地、头与肩、腰与胯、肩与膀、胯与膝等几个最要紧的地方。此中,人与天地同是一体。假如不能在“上拉”的同时,还有一个“下拽的劲儿”,两者未成一统,先后有别,就不能使“松落”之意落于地心,无法做到拳谚所说“顺项提顶,松肩坠肘,实腹畅胸”,更不能使“心火降,肾水升,气贯丹田”。至于“溜臀吸胯,掩裆提肛”两句要诀,没有全身的“顶悬、对撑和松落到家”也是枉然。

    内家拳之一的八卦掌不讲究处处使用小的意念,但却应有大的意境。初练时可以想象:天上一根无形的线索吊起头顶百会穴,看住起点顺流而下,哗啦一下,头、颈、肩、身一节节坠下来,身体就能时时刻刻保持中正。此处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头”,看住起点就是要把头“定”住。笔者曾将“顶头悬”比作“千钧坠(从上往下说)”、“千斤顶(从下往上说)”正是为了彰显“头”的“提纲挈领”作用。如果单说头,百会是起点;如说到全身,头是起点。无起点,则无落点。人身体的某个局部正是全身的一个缩影。“头”中正之后,颈椎、脊椎连成一线,节节松沉贯通,松腰敛臀托起小腹,尾闾也中正,自然溜臀、吸胯、提肛,再加上舌柢上腭,接通了任督二脉的气路,前辈所说“吸地气于涌泉,降天之清气于百会、劳宫,皆归丹田”,意将至矣。当然,这是一个从有意念到无意念的过程,要渐渐从“有为”做到“无为”。而所有这一切,何为动力?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松”字。松静相生,静极而动。功夫到了一定阶段,练功时就不用什么意念了,一举一动自然符合拳理。

    内家拳先得内气,后得内劲儿。所谓得内气,就是通过练功将后天之气补充先天之耗损,使丹田气相对充盈,强化其运行,使血脉通畅,祛除百病。若是健身,得内气足矣。若想各方面(包括技击)获得更大的成就,则功夫还要进一层:松沉(松落)的功夫要练到家,把“返力”练出来。何为“返力”?就是“对立统一的那股松长的劲儿”松落到家之后,物极必反,阴阳转化,自动出来的一股“真劲儿”。此时,这一点点儿“真劲儿”能带动起所有的肢体动作,功夫到了这个“换劲儿”的阶段,内劲也该一点点上身了。所谓“内劲儿”不是肌肉紧崩出来的,它是一种松而不散的整劲儿、粘长不断的活劲儿、刚柔相济的变劲儿;完全是一个“松”字练到家的结果。所谓“到家”就是没完没了,永不断劲儿。走圈、站桩时绵绵长长;打拳时也如此:前一个式子做到家,后一个式子才会自动出来。

    从肢体结构来说,“松长之意”松开了相关部位关节的筋肉、韧带,强化了“对立统一”,“炮弹射出炮身不动”,使对撑的两骨节间隙拉长,久练久熟,逐渐缓解了原先因后天劳损所形成的筋脉错位、粘连以及肌肉僵滞、气血不通、活动障碍;同时也缓解了原先因关节筋肉僵滞、骨节之间相对错位而导致的“力传递”受阻之状态,使练功者在出拳、出脚时胳膊或腿的每一对关节的连接都是“对立、直线”,力出无限,没有弯路和阻碍。“静心和松沉”即是这股“或绵长或刚勇”劲儿的源头。换句话说,“静心松透力出”:练意不练气和力,功夫皆由松静出,松开全身的关节、筋肉,以形引气达丹田,如前辈所说“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使经络、血脉畅通,凝神静气,松而不散,久而久之其“真劲儿”自出矣。到此,距离我师爷王文魁先生“拈长多变的劲力”也就不远了。前辈还教导我们:“道艺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笔者认为,以上这些皆是内家拳之精神所在。初学者应该明白这些拳法道理,却不可急于求成,只有日积月累、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才能成功。

    总而言之,内家拳以修练心性、涵养德行为宗旨,溶养生蓄能、防身技击为一体,练后天补返先天,松静为源,以形引气,遵循“中和之道、阴阳转换、对立统一”,头领精神,身意中正,对撑天地,肢挂于体,气以直养,力以绵长,开关节松膀胯,神安气聚力到。它与中医理论同源,用中华传统哲理完全可以解释清楚,但在现阶段仅仅用现代科学简单的“力学、惯性”概念,还不能把内家拳“变化莫测、连绵不断”的内劲儿说明白,因为人不是机器。更何况“气与经络”到底是什么,还有待科学进一步的发展和不断的探究;我们祖先文化在某些地方真的处于领先的地位。我想,中西文化之间的不断理解、认同和取长补短,也许就是将来解决所有未知问题的出路所在。

 

三、中国内家拳与“西洋兄弟”之比较

    曾有人问:传统武功是否耗时间、长功慢呢?其实也不然,我们练功如果拿出世界冠军邓亚萍练乒乓球的一半劲头来,难道不能得个全国冠军吗?拳友们都有体会:对于业余练功来说,许多人确实是时间少、条件差、未得真传,因此打“持久战”是不得已而为之。可是,年轻人如果求得明师,练功得法,并有一定的时间保障,就一定会又快又好地练出功夫,中华传统武功不但不比任何体育运动形式长功慢,其拳理功法反而更显得科学、合理。

    拿西洋拳法与中国内家拳来比较:前者只是一种运动形式,后者却是一种练功方法;前者是“健身”,后者是“养生”;前者练的是肌肉的收放之力,后者练的是神意的无限松长;前者有动无静,后者动静相兼;前者练拳“气浮于上”,后者练拳“气贯丹田”;前者心火过刚太燥,后者心安气自和顺;前者身步移动蹦蹦跳跳,后者步随身换重心平稳;前者练拳极易用力过度而伤身,后者练功讲求“顺其自然”而无害;前者训练过强过硬、好勇斗狠,后者追求“放下心来、心无挂碍”;前者以训练肌肉有力骨骼强壮为主,后者以静心培补元气内外兼修为要;前者训练力量加速度但只是身体局部之力,后者追求巧力与变化并都是全身整体之为;前者出拳力仅在臂肘膀腰未与地面时时贯穿,后者发力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前者出拳打到尽头方可回收,后者出手打停随意应变自如;前者出拳更快更强更准,后者出手小打大弱胜强;前者出拳多为断劲儿势大力猛且连续击打拳拳紧逼,后者出手前后之劲儿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前者刚之愈刚,后者刚中寓柔;前者练拳“努气努力”不为过,后者练功“意在精神不在气”;前者训练高强度高消耗,后者练功补神聚气蓄能;前者训练重在挖掘人体潜力,后者练功重在提高人体能量;前者练拳“气血上涌”,后者练功“心平气和”;前者训练“拼尽全力”,后者练功“松中求整”;前者注重“短快狠”,后者注重“拈长变”:前者追“勇猛”,后者求“中和”;前者瞬间出重拳往往牵动身体重心,后者时时发劲力平稳来自“对立统一”;前者出拳一个“硬”字让你倒地不起,后者出手一个“随”字让你“欲走不能”;前者训练重在强化力量速度,后者练功重在顺应“阴阳变换”;前者年老体弱的“望而生畏”,后者男女养生者“老少咸宜”.

    前者练“力”,后者练“神”;前者练“体”,后者修“心”;前者筋肉越练越紧,后者肌肉松缓若一;前者千斤之力臂中求,后者全身力集某一点;前者练“奋勇持强”,后者练“自然松静”;前者蹦蹦跳跳难免重心上浮与地面少“联系”,后者返劲轻盈全凭“对立统一”与地面无压力;前者说生命在于“运动”,后者讲生命在于“平衡”;前者体能训练消耗大,后者练功蓄能成一体;前者年老体衰技艺没,后者功深年长艺更高;前者“势大”为宗,后者“自然”为本;前者强化局部易受伤,后者均衡整体延寿命;前者年老练不了,后者年高也能行;前者多挖潜力损健康,后者静心蓄能不老春;前者练拳乃重体力运动,后者练功比散步还“轻松”;前者文化内涵少,后者背靠“儒释道”;前者练身不注重练“心”,后者“心与身合而同一”;前者动拳头动步子多是局部动作,后者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前者内外难得相顾,后者内外动静合一;前者出拳快速有力拳与拳之间独立运作少有后坐力,后者发力无限长远前后无间断对立之劲儿通彻脚底;前者往往力出前后劲断离,后者处处发力前后劲“对撑”;前者局部每每掀起突击力,后者全身时时处处“矛盾力”;前者爆发力前后之间力有停顿,后者爆发力不分先后绵长无间;前者以快猛见长,后者以粘长为快;前者多勇敢和毅力少修养心性,后者使暴燥变仁义柔弱变刚强;前者练得势不让人顽强勇猛,后者求“宽厚又仁慈艺德服人”;前者凭借先天优势后天强势,后者依仗“中和之气平衡之理”;前者凭气壮腰可助臂力,后者“腰为车轴气为车轮”;前者收放分离,后者“收放一体”;前者追求力大灵活,后者讲求内外三合;前者可以硬顶硬碰,后者不可“双重”之病.

    前者躲闪移位方能乘机进攻,后者立身中正乃可得机得势;前者身与腰腿难得合为一气,后者身子散乱即从腰腿医之;前者以力服人以快赢人难免神伤气息粗意不沉,后者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直贯丹田顶头悬提精神;前者练拳不求松开四肢根稍;后者练功最求松透膀腰胯根;前者气息量大呼吸与动作非一体,后者意落地心呼吸就是动作开合;前者健身以“强”为宗以力为本强化身体素质未必同时静心蓄能,后者养生以形引气顺其自然疏通经络进而凝神静气循道修行;前者注重身强力壮肌肉发达勇武精神英勇气概,后者追求“性命双修”康健身体改变气质开发心灵;前者为高强度训练与日常生活截然分开,后者乃放松之艺术练功与生活浑然一体;前者频使拙力练的就是提高后天抗强力之力,后者顺应自然时时处处不与地球引力相抗衡……

    以上也许还有很多,不再赘述。总归无论从前后两者修炼的哪个层面和层次来比较,后者似乎都要高出前者一筹。可如今中华武功在健身和技击上却总是处于落后和尴尬的境地;比起我们的祖宗和前辈,今天中华功夫的整体水平明显在下降,甚至不可同日而语;综观各地的公园、学校、体院、运动队,多数人练的太极拳、八卦掌都没有了“行气”的内涵;这样一来,其柔美不如体操,其刚健不如拳击和跆拳道,技击功能也打了折扣,有其名而无其实,这也是不容置疑的现状。作为年轻的中华武功爱好者,如何趁着少数有真功的老前辈们还健在的时候,赶紧把真东西学过来,正是你们的当务之急,也是我们这些业余老武迷们的热切期望。

 

四、走圈转掌为什么?

     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除了具有相同的拳法理论和风格特点之外,也有它们各自所独有的特色,而所谓“特色”即是与其它拳法在身形动作和训练方式上或大或小的“区别”。

     在太极八卦图上,形意拳走的是两个“鱼眼”,讲究“斜插直入、刚中寓巧的整体爆发力”;太极拳走的是黑、白两个阴阳鱼中间的那条曲线,讲求一个“化”字:“不离不即,不丢不顶,引进落空”;而八卦掌走的是两个阴阳鱼外面的圈线,讲的是“刚柔相济”,注重一个“变”字:“或粘或走、或开或合、或离或即,忽刚忽柔,变化莫测,无有定形”。因此,八卦掌腰的转动幅度要大,身形的钻翻摇返、俯仰游纵、高低转换以及“横劲儿”的使用频率要多,走中发力、以斜打正、步法左右掰扣的特点要突出,它主要练的是“身法和步法”。这就是八卦掌与其它内家拳法在训练身形动作上的区别。

    “走中发力、转身换步和横劲儿的使用”靠的是行走中腰胯抻开之后腰的粘力和旋力,而“直步横行”是八卦掌用以松开腰胯,提高腰部平行旋转幅度,进而增强“横力”的最好训练手段。在八卦图上,乾(西北)、坎(正北)、艮(东北)、震(正东)、巽(东南)、离(正南)、坤(西南)、兑(正西)八方成圆;在拳法中,按照这个道理绕点走圆、左右循环、拧旋走转正是八卦掌最便捷的训练“直步横行与步法转换”之法。换句话说,为了松膀子、抻腰胯、开筋骨、长粘力和训练“移步换形、脱身换影”之能,最好的练功方法就是走圈。站桩和坐功在所有的拳法门派中(包括八卦掌)几乎都有;而动静相兼的走桩(走圈)之功,却是八卦门最独到的基本功。八卦掌身法和步法的功夫就是转圈“转”出来的,走圈功就是八卦掌的特征。这就是八卦掌与其它内家拳法在训练方式方法上的区别。

    听说,早年一位八卦掌老前辈干活儿时也不忘练功,每天都是马步站桩端着大笸箩摇煤球,当他去另一头儿倒煤球时,总是上身侧转,将盛得满满的大笸箩端在身后,双脚直迈前行,日复一日地练出了功夫。可见练八卦也可以直着走,但终归还要练出“直步横行”的功夫,即:两胯、两腿冲向前方行进,而上半身却在腰的带动下转向了身侧。所以,转圈功正是练这种功夫的最好方法。据前辈们讲,八卦掌最初就只有转圈和单换掌,后来的许多掌式套路都是二、三代先师们为了方便教授学生才创编出来,因此继承传统除了最主要的掌式身法之外,最不能丢的就是转圈功。

     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拳法口诀中可以看出,“顺项提顶,松肩坠肘,紧背空胸,溜臀收肛,气潜丹田”等项,都是三家共有的内容,而“合肘掩心出抱力,斜身拧腰中平转”,却是八卦掌特有的“要求”。关键在于:走圈功正是练出以上所有这些“功夫”的“方便法门”。也就是说,在一圈又一圈的走转功法中,同时具备着“动”与“静”两个功法“要素”:一面是双脚轮换着被躯体“提拉”起来再往前送出去;另一面却是在“凝神静气”之中,双手找出“合劲儿”置于胸前“定”住不动,并随着上半身转向身侧。两个“要素”截然分明,却浑然一体。走转掌之时,两手蓄力如拧绳,身如螺旋,要练出“横劲儿”,走中发力,侧面进击。走圈练好了,还能做到行走之中或者生活当中:一举一动、随时随地“收谷道(提肛)”,使丹田气足,功力深厚。这也是八卦掌的特点之一。

    “提肛”是功夫,强行必致病,须与“顶悬”之功结合才能自然做到。走圈可以增强周身的气血运行,速度可快可慢,须顺其自然,早练气,晚练神,“快”练身步,“慢”练功夫,又可“抻筋拔骨”。从大处说,走圈如同月亮饶地球:身体绕树走是“公转”,上半身往圆心及身后旋是“自转”;从小处说,走圈时身体就像“一盘石磨”:胯以下是不动的磨盘,腰以上是转动的磨盘,拧旋走转当中,两胯面向圈线不动,而腰却是带着上身与双臂始终往圆心旋转不停。走圈当中,无论步子快慢,都要像“行云流水”,身子不可高低起伏;还须时时保持身体“中正”:头悬于天,身子悬于颈项,四肢悬于躯干,身体每一个关节处都松开“挂”住了,这即是贯穿全身的阴阳对立统一。此时,方能保证“斜身拧腰”时身体不偏。

    况且,只有在这种“功夫状态”下,前文所说的“内家拳所共有以及八卦掌所独有的功夫要求”,才能随着功夫的进展自然而然地练出来。关键是看住这个“劲儿”别让它跑了。否则,“挂劲儿”丢失,“顶头悬”就没了,重心不稳,拳架没了“中正”,所有关节的“阴阳对立”也没有了;全身一盘散沙,“松肩坠肘、函胸拔背、溜臀收肛,气沉丹田”全都谈不上。还有,所谓“斜身拧腰”也不是腰使劲儿硬往里拧,而是依靠“顶悬”之劲儿将腰胯相对松开,使上半身在上下方向(头与脚)和前后方向(伸出之双掌与不动之身)同时具有的“对立统一”推动下自动带着双臂往圆心旋转。因此,说是“柠腰”其实是“松腰”,“拧”的动作不是用劲儿去拧,而是“挂劲儿”找到之后腰就松开了,自然可以流转出一股“旋腰的劲儿”。反过来,没有了“顶悬”腰也松不开,此时你如果还想使劲儿去拧腰,必然是脊柱不正、呼吸不畅、气血受阻,日久成病。

    说起来,不单是拧腰,所有的功法动力都来自天地交泰的种种“卦”象。“卦”乃“挂”也,正如我师所说:“一肢分两节,四肢为八挂”。四肢皆挂于躯干之上,全身的骨节也是一节节都挂着,这个“挂劲儿”犹如挂钟的钟摆,永不停歇地轻轻摆动,即:“头往地心不断劲儿地、没完没了地下落,直到“返劲”出来,轻轻带动了全身的肢体动作。这个“落劲儿”和“返劲儿”就是走圈和一切掌式的动力,“天地交泰之气”是“力源”,丹田是藏“气”之所;而坚持一个“松”字:以“凝神静气”来松开筋骨、舒缓肌肉,就是打开了“气”与“力”的通道。拳谚所说“用意不用气与力、不努气不努力”即是如此。换句话说,就是要随时随地不使拙劲儿。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常常是拙力百出,凡一用力则气憋胸口,却还处处浑然不觉;练功就是要去掉僵力和拙力,让肢体气畅力通,一切顺其自然。一是要明白,只有“顺其自然”地“放任”自己的肢体顺着它放松的劲儿去走,才能最终引领它做好各种功法动作。也就是说,功法口诀中所要求的,原本就符合人的自然生理状况,我们就是要解放被生活紧张、劳累所捆住的手脚,先去随着它,再去引领它,曲中求直不用拙力,才能有成。不然,肢体没有松透、松舒服了,就让它按动作要求去做,一定会“气滞力僵”,适得其反。二是要知晓,功夫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无论“顶悬、松膀、旋腰、溜臀、松胯、合膝、磨胫、提肛”,都是日复一日自然而然练出来的,不能死板硬套地按照功法口诀强迫肢体去做“拧腰、提肛、合膝掩裆、里直外扣”等种种动作。

    功法口诀是前人功成之后的经验总结,不是练功中的硬性规定,前一层次的功夫到了,后面的“要求”也会自然达到,如果硬性去做,只能是“虚火上攻,口干舌燥,逆气上行”,而且“顾东顾不了西”,哪样也做不好,何日能达“整体之劲儿”?只有好好去练“初步的、要求不严格的走圈功”(可以配合站桩之法),循序渐进地去体会“阴阳对立统一”之感,尽量早一些找到走转中的“顶悬”,保持身体“中正”,才能“提纲契领”地逐步做好各项功法要领。因此,所有这些不是“做”出来的,是找到了前文中所强调的“挂劲儿”之后自然出来的。这个“挂劲儿”对头来说就是“顶头悬”,对身体四肢来说就是找到了各个骨节、关节的“对立统一”,松长了筋脉,舒缓了肌肉,打通了气血,也使四肢“力”的传递更加通畅、直接,并且逐渐生出变化中的“内劲儿”。根据个人练功体验,这种“顺其自然和提纲契领”的练功方法不但不慢,而且比任何其它方法都要快得多。

    松腰是八卦掌等内家拳的要点,比它更重要的就是“顶头悬”。“顶头悬”是“纲”,纲举目张。有了“顶头悬”一切随之而来。从外面说,就是有了身之“中正”;从里面说,就是将“百会”与“会阴”打通,强化了气脉。不管把“顶头悬”比作盖房时用的“千钧坠”,还是修汽车的“千斤顶”,都是上为天所系,下为地所吸,同时具有两个上下对撑的力。把这个“劲儿”放到全身内外各处,前后左右上下皆是如此。两力的方向相反,缺一不可,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这就是“顶头悬”的真义。从头的感觉入手,可以找到全身的感觉,都是一个“挂劲儿”。“顶头悬”又叫作“虚领顶劲儿”,“虚”就在意识层面里,最初我们可用“头(千钧坠)落地心”的方法入手,两力对拉没有止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等到有了“挂劲儿”的感觉,再把这个方法扔掉。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描绘功法的词句都不是形容词,每个字都有实实在在的含义,说“千钧坠”落地心,上挂天下坠地,就要找到这个真正的感觉,一点儿也不能含糊。不管你练了多少年八卦掌,没有找到“顶头悬”仍然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不能真正入门,而一旦有了它,一把钥匙能开千把锁。初学走圈时应该放松心态,对周围环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时间一长,就可以把“心”真正地静下来,从而做到心定神娴,两手相合,中气一团。这样转圈可以“静气蓄神”,使身体吸收“气”的能量大于体力的消耗,比寻常走路还要省力。

    转掌之中,双手为“合抱力” 上下力相同。此时舌抵上腭,头顶悬,意念一到自然送出双手。前辈们曾说,功深之后转掌时的底手肘尖应该尽量做到与肚脐重合(功夫不深就做不到),这不是功法要领,也不是固定的拳法模式,仅仅是一个“检测标准”,看看你的膀子是否松到了家。此时,如果腰松的不好,又失去了身体中正,上身向圆心里旋的时候,肚脐眼也会随着上半身往里旋,底手肘尖就更“够不着”肚脐眼了。也就是说,顶悬找好,保持中正,腰胯松开,在此情况下上身往里拧旋,肚脐眼就会留在原地,不会随着上半身走。这样,双膀彻底松开之后,底手肘尖才能“够着”肚脐眼。“合抱力”也要有一定功夫才能找好,但到了更深的功夫层次后,这个“合抱力”的“焦点”会从上面的双臂、双手的缠裹之劲儿转为下面的掩裆、吸胯、合膝之劲儿,这时的“合抱力”才跟丹田说上了话。可见,功夫都是层层递进。另外,“拧旋走转”之中立桩脚须放平、五趾自然抓地。无论式子高矮,“溜臀吸胯”之后,上身须直起来如坐板凳,不能“蹲身、弯腰、撅臀”。“蹲”则腰滞,“坐”则腰活。所有这些,也是有了“顶悬”和“中正”之后才能自然做到。

    走圈时,里脚前迈时为拧(脚与手前进的方向相反),外脚前迈时为旋。一拧一旋连绵不断,就把身体重心从一腿“悄然”转到另一腿,在行进中做到了“虚实转换”。因此,应该逐渐做到:行进中前脚送出去尚未沾地之时,重心始终在立桩腿(后腿)之上,此时立桩腿的膝盖不能超过本腿的脚尖以使自己重心不失;只有当前脚沾地并且往前趟步的时候,才能移动后腿所支撑的身体重心。还有,当一腿支撑身体重心时,另一腿的脚从后脚变前脚是由躯干提起来后再送出去的,其送出之“力”在于意念“松落”与腰的“拧旋”这两者的结合,不需要后腿用蹬力来相助。也就是说,当身体重心移动的时候,不能有一点往上起和往前蹬的劲儿。后腿一蹬则气滞、力断、重心失,违背了拳理。两腿轮换来承担身体重心应是虚实分明,没有双重;两腿的阴阳转换应是气息绵绵,粘长之力不断。

    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是对一切事物保持“中正不偏”;它代表的是一种真正的“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的辨证思想。这里的“中”是公正、适当,“庸”是“用”和“常”,又称为“不偏不倚”。但是,它绝不是“永远抱骑墙态度和走中间道路的老好人”的意思。“首鼠两端”和“骑墙”表面看来十分灵活,遇到事就会“气滞力僵”,受人控制。在拳法中,“中庸”就是保持身体“中正”,而“双重”之病就是“拙力相抗、力滞、失重、骑墙”。因此,走圈时应时刻保持身体重心“相对”地放在一条腿上,“进退行止”自己掌握,两腿的“虚实转换”只是腰在“拧”或“旋”之时一瞬间换位的事情。不能是行进中虚实不分明,重心总是在两腿之间,永远处于“漂移、位移”状态;这样走圈就成了寻常人走路,虽然可以健身,却不能成为内家武功的练功手段。走圈功既是内家拳的基本功,也是一种健身气功。

 

五、“行云流水”是什么?

    在网上视频《八卦掌名家白玉才先生授功花絮》中,我师父白玉才先生曾说,“平起平落”指的是双脚在走圈之时,头和身子不能高低起伏,脚是“挂”住之后自自然然提起来的,而不是指提起之脚的脚面一定要绷直(脚掌故意与地面平着提起)。根据我对师父走圈练功的观察,证实老人家上面的话是对的。但是,师父当时并没有提到另外一种客观现象:我曾经看见,当他走圈身架低下来步子稍快一点儿的时候,后脚上提虽然脚面没有故意绷直,但脚跟“揭”起并不高,几乎是脚掌平着提起来送出去的。也就是说,溜臀提肛的功夫相对到家之后,“顶悬”到位,上身“坐”稳直起,功夫深了,架子低了,后脚的“相对平起”是可以做到的。对此,我自己也有一定的感悟,虽然式子低,小腿提起时脚丫也会自然下垂,脚跟也会因此而有一定的“掀起”,导致这种“平起”不是绝对平(因不是故意绷直,不可能绝对平),却也勉强说得过去。

    可见,如果说后脚可以做到所谓“勉强平起”的话,也不是提脚时故意脚腕上翘使脚掌绷平,而是顺其自然随着“松落”之意“下式”,此间顺势把脚“拿起来,再放下去”。初学者对于这种所谓“勉强的平起”不可硬性去做。因为,八卦掌的原理就是要时时处处维持全身所有关节的“对立统一”即“挂劲儿”,如果提脚时脚掌和脚面故意绷直与地面保持水平,就破坏了脚腕部关节的“对立统一”,肌肉一紧就把自己“滞”住了,致使腿与脚的气血僵滞而影响了全身。所以,当功夫没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故意绷平脚面“平起”就错了。应该是松腰、松胯、松膝、松脚腕,顺其自然而提起脚来,这时由于溜臀提肛还做不好,上身直不起来,式子也低不下去,随着腿起脚垂,脚跟比脚尖先抬起来就十分自然,不掀起脚跟反而不对了,这正是脚腕关节的正常功用。在泥地里行走,如果脚陷在泥里,不掀脚跟就拔不起脚。“平落”也是一样,当后脚被躯干“提拉”起来送出去变为前脚落地的时候,身体重心暂时未动,脚送到身前自然是脚掌平着往下落(因脚腕有“挂劲”),不“平落”反而不对了,这也是脚腕关节的正常功用。这样练走圈功,就避免了所谓“揭蹄亮掌”。对于走圈,我师父叫作“曲腿趟泥”,而我师伯铁恩方叫作“把脚拿起来,放下去”,语言不同,道理一样,这就是“平起平落”。这样走圈身子如同“行云”一样前行,自然不会上下起伏。

    关于走圈应如“行云流水”,师父曾这样表述:“行云”从外说是头和身子不起伏,从内说是体内气息要畅行无阻。“流水”从外说是全身要有往下松沉的意境,双足行步如哗哗流水从上至下川流不息,没有丝毫往上起身和往前用力的劲儿;从内说是身内气息要流畅,蕴补五脏六腑,通经活络,清洗肠道,师父当年曾经练出腹部能够发出很大的咕咕作响声。另外,还有所谓“四平”之说,即走圈时“头、肩、胯、膝”四个部位要保持平行,不可高低起伏,其实也是“行云”的意思。

    走圈时,外脚里扣为的是随时能扣步转身;里脚直迈冲向前方落地时脚尖不能往圈里撇,也是为了随时外转身对付圈外之敌。这种练法加大了练功的难度,逼得你必须时刻保持“顶悬”,不失“中正”,以便使脚落地时重心不歪,身子不偏。这里也有层次之分:最初里脚直迈落地时,身体重心往往只能落在里脚掌的外侧边缘,脚掌不能平着落地面;只有等功夫深了,身体“中正”能够时时保持平稳了,里脚直迈落步时,才能保证身体重心落在脚掌中心部位,使全脚掌能够实实在在地平着落地。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功夫越深,腰向圆心旋转的幅度就越大,腰胯也就逐渐地松到了家。将来有一天,在保持两胯面向圈线不动的前提下,腰的旋转能把具有“合抱力”的双手送到身后的圈线上,腰的力量以及腰带动身体四肢的“能量”也就相对练出来了,这就是“整圈”的功夫。

    程式掌法还有个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大掰大扣”的练法。按照本人师爷王文魁老先生教授的方法,所谓“大掰大扣”360度就是:一腿扣步,顺势转身,另一腿随着转身外掰180度,成掰步桩,两脚尖冲外;此时动作丝毫不停继续转身,外掰之腿成为立桩,而另一腿随着上身转动360度扣步回到原位。难度在于:在360度扣步之腿的脚尖未落地(沾地)之前,另一立桩腿的脚尖、脚掌均不可碾地。过去,前辈看你的功夫练得如何,一个“大掰大扣”就可见一斑。“大掰大扣”处处以腰为动力,单换掌更是突出一个“腰”字,不管是后腿的前迈或是手臂、手腕的细微运转,也都是腰先旋、腰力为源。其传统练法甚至要求:当两腿扣成丁字步的时候,一定要扣住劲儿,以使两胯面向圈线方向不能再左右移动,而胯以上身体的左旋右转全由腰来带动完成。并且,两臂交错往前伸的时候,也是通过转腰、长腰和坐臀来催动“合住”的双手往前送。最后,以腰带手往圈里、身侧旋身,两胯仍然不动,而腰往身侧、身后开得越大越好。在此,想练好单换掌就得学会松腰,想松腰就得找出“挂劲儿”从而练出“顶头悬”,想找出“挂劲儿”就得好好地、规规矩矩地练走圈(站桩、坐功为辅)。

    走圈变换方向时可打式子,也可穿插练套路。关键是要把四肢的“矛盾力”即前辈所说的“夺力”练出来。对全身来说,也就是每对骨节之间的“阴阳对立统一”之劲儿。有了“夺力”,才算是练出了一点真功夫。最难松开的是两个膀子和腰胯,最初可以用“中节”来带着“根节”往前松长,慢慢再将“松长之意”送到“梢节”。这里也是“久转功自成”,何难之有?双臂也要练出螺旋劲儿,所谓“滚钻争裹”;身体也要有“争裹旋”之力,而“合抱力”、“整体力”,其中就包含着身体的“争裹”。顶头悬与五趾抓地就是“争”,合肘掩心出抱力就是“裹”,“争”与“裹”出来了,“旋”也就在其中。这样,动静相兼,内外双修,腰练活了,松了肩肘腰胯膝,练了身法与合抱力,更有了“直步横行”的八卦掌特有的基本功,最终就能练出一身整劲和走中发力、以斜打正、侧面进击的功夫。很多人掌式套路练不好,多数也是因转圈功夫没练好的缘故。人老先从腿上老,转圈功凭借双足行走不停,以凝神静气、培补元神、修养心性为主,自然也是最好的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之道。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通过练习八卦掌转圈功而获得了病痛的解脱、心胸的开阔和生活的幸福。

    八卦掌以儒、释、道等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尤其与周易八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外在形式来说,八卦中的每一个卦象都代表着身体某一部位极其自然属性;在拳术中并以相应的动物形象极其所属特性来说明和解释某一个掌式所具有的功能和特色。如:乾卦天之象也,在人体则肩、肘、腕为“乾三连”(另一说头顶悬为“乾三连”);在掌法中为狮形双换掌。坤卦地之象也,在人体则胯、膝、足为“坤六断”;在掌法中为麟形返身掌。离卦火之象也,在人体则空胸紧背为“离中虚”;在掌法中为鸡形摇身掌。坎卦水之象也,在人体则腹要实,气沉丹田为“坎中满”;在掌法中为蛇形顺势掌。震卦雷之象也,在人体则眼睛平视,贯通精神为“震仰盂”;在掌法中为龙形翻身掌。艮卦山之象也,在人体则头上顶,竖颈为“艮覆碗”;在掌法中为熊形背身掌。兑卦泽之象也,在人体则抿唇闭口,舌顶上膛为“兑上缺”;在掌法中为猴形抱掌(或曰纵身掌)。巽卦风之象也,在人体则提肛,缩股道为“巽下断”;在掌法中为凤形钻身掌。

    从内在原理来讲,八卦掌的拳理、功法都遵循着周易八卦所阐述的自然法则,并在其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比如,八卦真功中所体现的易经重要法则:其一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都是“循环往复”;八卦掌的左右转圈绕行即体现了这一普遍原理。如果说易经的“元、亨、利、贞”可以代表大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在八卦掌中起式就是“元”,走圈中找到“顶悬”接通天地就是“亨”,行功中能静心蓄气培补元神就是“利”,气沉丹田就是“贞”。其二是万事万物走到极端都会“物极必反”,八卦掌也如此:静、动、松、紧到了极点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前一动作做到家,后一动作自发而出来。其三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变化”,八卦掌的有虚有实、虚腿变实腿、被动变主动、柔劲儿变刚劲儿、化变打、弱变强,甚至整个拳法宗旨都坚持一个“变”字。其四是任何事物都因“阴阳互存”而形成,并且时刻都处在运动变化当中;但是这种运动变化一定会遵循“动态均衡”的原则。生活中有好事就有坏事、有好人就有坏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黑就有白、有高就有低。八卦掌也是要时刻保持“顶悬”和“身体中正”,练出“对立统一”和“收放一体”的劲道,知晓“松中求整”、“松透力即出”,“此刚则彼柔”、“松落到家出返力”的道理,这样才能练出功夫。其五是易经中没有好卦、坏卦之分,好与坏相对并且互相转化,因此生活中我们要“超越吉凶”。八卦掌以“静心”为主,以修身养性为要,一个“空”和一个“松”贯穿始终,没有真正的“败势”,也没有真正的“绝招”,当以“强势”施人的时候其“弱点”也尽现眼前,胜利也是失败的开始。因此,我们要以辨证的态度和辨证的思维去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练功中的难题。

以上是笔者对八卦掌原理的一些浅显的认识与探讨。还有很多地方自己暂时还不能说得很清楚,有待进一步增长功力和增加练功体验,方能逐渐把老祖宗的好东西最终弄个明白。我想,这是需要广大武友朋友们共同来完成的。

 

六、再谈“走圈转掌能出什么样的功夫”?

    在网上视频《八卦掌名家白玉才先生授功花絮》中,我师父白玉才先生曾说,“平起平落”指的是双脚在走圈之时,头和身子不能高低起伏,脚是“挂”住之后自自然然提起来的,而不是指提起之脚的脚面一定要绷直(脚掌故意与地面平着提起)。根据我对师父走圈练功的观察,证实老人家上面的话是对的。但是,师父当时并没有提到另外一种客观现象:我曾经看见,当他走圈身架低下来步子稍快一点儿的时候,后脚上提虽然脚面没有故意绷直,但脚跟“揭”起并不高,几乎是脚掌平着提起来送出去的。也就是说,溜臀提肛的功夫相对到家之后,“顶悬”到位,上身“坐”稳直起,功夫深了,架子低了,后脚的“相对平起”是可以做到的。对此,我自己也有一定的感悟,虽然式子低,小腿提起时脚丫也会自然下垂,脚跟也会因此而有一定的“掀起”,导致这种“平起”不是绝对平(因不是故意绷直,不可能绝对平),却也勉强说得过去。可见,如果说后脚可以做到所谓“勉强平起”的话,也不是提脚时故意脚腕上翘使脚掌绷平,而是顺其自然随着“松落”之意“下式”,此间顺势把脚“拿起来,再放下去”。

  初学者对于这种所谓“勉强的平起”不可硬性去做。因为,八卦掌的原理就是要时时处处维持全身所有关节的“对立统一”即“挂劲儿”,如果提脚时脚掌和脚面故意绷直与地面保持水平,就破坏了脚腕部关节的“对立统一”,肌肉一紧就把自己“滞”住了,致使腿与脚的气血僵滞而影响了全身。所以,当功夫没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故意绷平脚面“平起”就错了。应该是松腰、松胯、松膝、松脚腕,顺其自然而提起脚来,这时由于溜臀提肛还做不好,上身直不起来,式子也低不下去。随着腿起脚垂,脚跟比脚尖先抬起来就十分自然,不掀起脚跟反而不对了,这正是脚腕关节的正常功用。在泥地里行走,如果脚陷在泥里,不掀脚跟就拔不起脚。“平落”也是一样,当后脚被躯干“提拉”起来送出去变为前脚落地的时候,身体重心暂时未动,脚送到身前自然是脚掌平着往下落(因脚腕有“挂劲”),不“平落”反而不对了,这也是脚腕关节的正常功用。这样练走圈功,就避免了所谓“揭蹄亮掌”。

  对于走圈,我师父叫作“曲腿趟泥”,而我师伯铁恩方叫作“把脚拿起来,放下去”,语言不同,道理一样,这就是“平起平落”。这样走圈身子如同“行云”一样前行,自然不会上下起伏。

  人们常说走圈应如“行云流水”,那么什么是“行云流水”呢?师父曾这样表述:“行云”从外说是头和身子不起伏,从内说是体内气息要畅行无阻。“流水”从外说是全身要有往下松沉的意境,双足行步如哗哗流水从上至下川流不息,没有丝毫往上起身和往前用力的劲儿;从内说是身内气息要流畅,蕴补五脏六腑,通经活络,清洗肠道,师父当年曾经练出腹部能够发出很大的咕咕作响声。另外,还有所谓“四平”之说,即走圈时“头、肩、胯、膝”四个部位要保持平行,不可高低起伏,其实也是“行云”的意思。

  走圈时,外脚里扣为的是随时能扣步转身;里脚直迈冲向前方落地时脚尖不能往圈里撇,也是为了随时外转身对付圈外之敌。这种练法加大了练功的难度,逼得你必须时刻保持“顶悬”,不失“中正”,以便使脚落地时重心不歪,身子不偏。这里也有层次之分:最初里脚直迈落地时,身体重心往往只能落在里脚掌的外侧边缘,脚掌不能平着落地面;只有等功夫深了,身体“中正”能够时时保持平稳了,里脚直迈落步时,才能保证身体重心落在脚掌中心部位,使全脚掌能够实实在在地平着落地。做到这一点也很不容易,功夫越深,腰向圆心旋转的幅度就越大,腰胯也就逐渐地松到了家。将来有一天,在保持两胯面向圈线不动的前提下,腰的旋转能把具有“合抱力”的双手送到身后的圈线上,腰的力量以及腰带动身体四肢的“能量”也就相对练出来了,这就是“整圈”的功夫。

  程式掌法还有个特点,就是十分重视“大掰大扣”的练法。按照本人师爷王文魁老先生教授的方法,所谓“大掰大扣”360度就是:一腿扣步,顺势转身,另一腿随着转身外掰180度,成掰步桩,两脚尖冲外;此时动作丝毫不停继续转身,外掰之腿成为立桩,而另一腿随着上身转动360度扣步回到原位。难度在于:在360度扣步之腿的脚尖未落地(沾地)之前,另一立桩腿的脚尖、脚掌均不可碾地。过去,前辈看你的功夫练得如何,一个“大掰大扣”就可见一斑。“大掰大扣”处处以腰为动力,单换掌更是突出一个“腰”字,不管是后腿的前迈或是手臂、手腕的细微运转,也都是腰先旋、腰力为源。其传统练法甚至要求:当两腿扣成丁字步的时候,一定要扣住劲儿,以使两胯面向圈线方向不能再左右移动,而胯以上身体的左旋右转全由腰来带动完成。并且,两臂交错往前伸的时候,也是通过转腰、长腰和坐臀来催动“合住”的双手往前送。最后,以腰带手往圈里、身侧旋身,两胯仍然不动,而腰往身侧、身后开得越大越好。在此,想练好单换掌就得学会松腰,想松腰就得找出“挂劲儿”从而练出“顶头悬”,想找出“挂劲儿”就得好好地、规规矩矩地练走圈(站桩、坐功为辅)。

  走圈变换方向时可打式子,也可穿插练套路。关键是要把四肢的“矛盾力”即前辈所说的“夺力”练出来。对全身来说,也就是每对骨节之间的“阴阳对立统一”之劲儿。有了“夺力”,才算是练出了一点真功夫。最难松开的是两个膀子和腰胯,最初可以用“中节”来带着“根节”往前松长,慢慢再将“松长之意”送到“梢节”。这里也是“久转功自成”,何难之有?双臂也要练出螺旋劲儿,所谓“滚钻争裹”;身体也要有“争裹旋”之力,而“合抱力”、“整体力”,其中就包含着身体的“争裹”。顶头悬与五趾抓地就是“争”,合肘掩心出抱力就是“裹”,“争”与“裹”出来了,“旋”也就在其中。这样,动静相兼,内外双修,腰练活了,松了肩肘腰胯膝,练了身法与合抱力,更有了“直步横行”的八卦掌特有的基本功,最终就能练出一身整劲和走中发力、以斜打正、侧面进击的功夫。很多人掌式套路练不好,多数也是因转圈功夫没练好的缘故。人老先从腿上老,转圈功凭借双足行走不停,以凝神静气、培补元神、修养心性为主,自然也是最好的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之道。多少年来,不知有多少人通过练习八卦掌转圈功而获得了病痛的解脱、心胸的开阔和生活的幸福。

  八卦掌以儒、释、道等中华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尤其与周易八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外在形式来说,八卦中的每一个卦象都代表着身体某一部位及其自然属性;在拳术中并以相应的动物形象及其所属特性来说明和解释某一个掌式所具有的功能和特色。如:乾卦天之象也,在人体则肩、肘、腕为“乾三连”(另一说头顶悬为“乾三连”);在掌法中为狮形双换掌。坤卦地之象也,在人体则胯、膝、足为“坤六断”;在掌法中为麟形返身掌。离卦火之象也,在人体则空胸紧背为“离中虚”;在掌法中为鸡形摇身掌。坎卦水之象也,在人体则腹要实,气沉丹田为“坎中满”;在掌法中为蛇形顺势掌。震卦雷之象也,在人体则眼睛平视,贯通精神为“震仰盂”;在掌法中为龙形翻身掌。艮卦山之象也,在人体则头上顶,竖颈为“艮覆碗”;在掌法中为熊形背身掌。兑卦泽之象也,在人体则抿唇闭口,舌顶上膛为“兑上缺”;在掌法中为猴形抱掌(或曰纵身掌)。巽卦风之象也,在人体则提肛,缩股道为“巽下断”;在掌法中为风形钻身掌。

  从内在原理来讲,八卦掌的拳理、功法都遵循着周易八卦所阐述的自然法则:其一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都是“循环往复”;八卦掌的左右转圈绕行即体现了这一普遍原理。如果说易经的“元、亨、利、贞”可以代表大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么在八卦掌中起式就是“元”,走圈中找到“顶悬”接通天地就是“亨”,行功中能静心蓄气培补元神就是“利”,气沉丹田就是“贞”;其二是万事万物走到极端都会“物极必反”,八卦掌也如此:静、动、松、紧到了极点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前一动作做到家,后一动作自发而出来;其三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变化”,八卦掌的有虚有实、虚腿变实腿、被动变主动、柔劲儿变刚劲儿、化变打、弱变强,甚至整个拳法宗旨都坚持一个“变”字;其四是任何事物都因“阴阳互存”而形成,并且时刻都处在运动变化当中,且这种运动变化一定会遵循“动态均衡”的原则。八卦掌要时刻保持“顶悬”和“身体中正”,练出“对立统一”和“收放一体”的劲道,知晓“松中求整”、“松透力即出”,“此刚则彼柔”、“松落到家出返力”的道理;其五是易经中没有好卦、坏卦之分,好与坏相对并且互相转化,因此生活中我们要“超越吉凶”。八卦掌以“静心”为主,以修身养性为要,一个“空”和一个“松”贯穿始终,没有真正的“败势”,也没有真正的“绝招”,要以辨证的态度和辨证的思维去面对练功中的问题。

  以上是笔者对八卦掌原理的一些浅显的认识与探讨。还有很多地方自己暂时还不能说得很清楚,有待进一步增长功力和增加练功体验,方能逐渐把老祖宗的好东西最终弄个明白。我想,这是需要广大武友朋友们共同来完成的。

 

七、跟初学者谈八卦掌 ---初中高各阶段怎么练?

    有的网友提议让我谈谈中级和高级的练法,其实在我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提到许多关于中级和高级的练法,很多东西并不是只说给初级者,虽然本人的功力还到不了所谓的“高级阶段”,但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推论出来的。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传统功夫直到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就拿我师爷和师父来说,我师爷发力在我身上,劲力恰到好处,想让我退几步就退几步还不摔倒。据哈尔滨梁卫东的师父陈宏先生亲眼所见,曾有练拳击者,一拳打出,他能把对方的来拳接住,随之就控制了他的身体重心,使他站立不稳,不得不随他走,直到他告饶我师爷主动收力为止。但我的师父也算高手了,他慢悠悠的一发力,我就一连退出十几步,直到坐到地上为止。同样是高手,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像这样的例子在过去前辈那里是数不胜数的。所以现在说什么是高手,没有明确的标准。我姑且把我师父的程度就算过去八卦掌老前辈常说到“粘、长、松、懈”,高级阶段吧。

    此四字即分为练功的四个阶段。就我个人认为,这四个字其实说的是中级和高级的两个阶段,初级者还很难涉及。

   “粘”字即是力不断。习练者在走圈儿和练式子中,需有意无意地把劲儿放长远,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家,做到绵、长、远;每两个动作的衔接是前个动作做到家之后自发的生出第二个动作,所谓阳及生阴、阴及生阳,两个动作间尽量不要有断续力。

   “长”:筋长力必大。这里说的长是比粘更进一步的粘长深远。练到一定程度你的筋就长了,这种力还是一种可以变化的功夫力。

  “松”是不着力。使对方的力在你身上没有着落,你的身体练得松灵圆活。

  “懈”字脚落平。就是每一落步时你的脚掌能五趾抓地,平平稳稳地落在地上,身体重心就落在脚掌的正中心,而不是像大多数人那样落步时无法将身体重心落在脚掌的正中心,往往不是落在脚掌的外侧就是内侧,或者是经过调整才能将身体重心落在脚掌的正中心。而脚落平的意思是脚一落地,全身都松透了,使身体重心一下子稳稳地落在脚掌的正中心,即使经过稍微的调整能做到的也不算脚落平。

    我个人认为“粘、长”是中级阶段,“松、懈”是高级阶段。而且每个阶段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并非是高不可攀、深不可及的。说起来本人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开悟的晚了些,所以功夫刚到“松”字沾一点儿边儿而已,而我的徒弟们用我现在总结出来的新的教学方法用同样时间练功,长功速度比用过去旧方法快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业余时间练功,练功时间不足的缺陷。从这点上说是大家对传统教授方法的一个明显突破。所谓新的教学方法也不过是将前人的拳理、拳法和教授方法加以分析、总结、提炼,使之更加合理化、系统化(很多东西都是师徒在练功实践中共同研究、琢磨出来的),它可以把顶头悬、阴阳对立统一和转换等无形的东西变得似乎“有形可抓”。易学易练,功夫上身快。

    传统八卦掌与表演式的八卦、形意和太极等内家拳相比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表演式的内家拳套路练得稍微熟一点儿就能让人看着似乎有点儿摸样,而传统八卦掌由于它的形体动作不拘一格,形式广泛(没有固定动作格式),任何动作都能与功夫相结合,所以练传统八卦掌式子(专门用来表演的式子除外)的人,如果没有一点儿功夫就很难把某些吃功夫的式子打得有模有样。从这点上说练几个传统八卦掌的式子是可以检验出一个练内家拳的人是否有点儿传统内家拳功夫的。这似乎是缺点,但这也正是其优点,正是这点才能使习练者由此真正领会传统八卦的真谛。由此可以说,传统的功夫练起来并不慢,它是快在了长功夫,而不是一味的快在像舞蹈化。

    根据我多年的练功体验,我认为旧的教学方法并不完全适合现代人。旧的教学方法一是重在“悟性”,二是重在“苦练”,老师讲究的是口传心授、个别点拨,但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条理性。在这样的教授方法下,要想练出真功夫除了悟性高之外,还需个人身体素质好、能吃苦、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练功时间、老师在旁边看着把关,缺少其中的一条也难练成。当年我师父每天练十个小时,且有名师传授、身体素质又好,所以几年就练出下盘功夫(即上身直立,重心完全落在下蹲成90度的立桩腿上,而不在两腿之间,且全身左右运转自如),而现代人“悟性、时间、身体”这三个条件只能占其一和其二,其中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因此,终其一生也很难有所达成。新的教学方法就应该给学生讲明练功目的和具体的练功方法,使学生早“开悟”,找到最好的练功途径,少走弯路、长功快。

    每个人的体验、经历和身体素质都不同,因此身体感觉和练功效果都不同,也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我本人教学生时也是因人而异,有所不同,所以我所说的仅供初学者和同道者作为练功的一种技术上的参考而已。对初学者除需配合练站桩和坐功之外,还是把主要时间放在走圈上。前面说过八卦掌不注重小的意念,但十分着重大的意境,正如前辈们曾描述的那样,绕树一圈如同绕地球一周,自己就如同是个大巨人,顶天立地、连接环宇,与宇宙同体。无论是多大的意境或多小的动作,自己的神意都要定住了、看住了,但又不能过于执着,如前辈所说,似有似无,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如同你看着在玩儿的小孩儿,不可能控制他的动作,但他稍有危险动作,你还会马上有反应。

    我常让新来的学生练走圈时通过两种方法:一个是狮形的扑球式;一个是麟形的踏掌。练扑球式(铁恩方先生将其称为八卦走转),我让他们走圈儿时先找四种感觉:1、两手按着地球走圈儿,双手看住这个地球,使它半浮在水面上,即上不来又下不去,也跑不了,由此往复的循环走圈儿,如上所述,不能执着,循序渐进;2、走一段儿时间后(一、二周),意境换成双手吸着地球走圈儿,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同一个原理;3、再走些日子,意境换成自己就是掉线木偶,伸出的双手以及身体的关节处(头、肩、肘、腕甚至手指)都有无形的丝线在天上吊着,你自己能感觉到身体每个部位的自重,如果有人将无形的线剪断,这些部位就会哗啦掉在地上;4、同样的动作,意境由按着地球换成按着无形的手杖,让感觉变成是三条腿在走,这样手臂和肩膀就慢慢松长了,同时初步体验到双手和身体的对立统一之感。但是纯用意念不是八卦掌的根本,最终还是要从有为的练法走向无为。正如前辈所说“形无形、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过于执着,精神和身体都会越练越累。所以看住这个意境,又不要过于执着这个意境。以上方法虽用了些意念,但强调似有似无,不执着,目的只是让初学者快速入门,一旦找到了感觉就放弃这些小的意念,而顺其自然了。从以上这四种感觉入手也只是一家之言,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感觉和初练的方法。而且在新的教学方法中,这些都不是主要内容,通过这四种方法只是让初学者对八卦掌功夫有点儿基本的体验和认识。我们总结的新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练好“顶头悬”。“顶头悬”是古拳谱中的用词,现代人对其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我个人的体会,它是作用在头的两端(头顶与脖颈之间)上的一对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它并非纯粹的想象,而是通过一想之法使头颈上有一种自然实在的内力所催动的上顶下拉之感。据我的一位学生说,他感觉就好似天上有根无形的绳子系在头顶百会穴上,老天把身子提起来了,脚很轻。此法若不得名师的正确指导是很难练成的。初学者先练上述四种方法,练习和体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练“顶头悬”,先找感觉、后出效果,最终使形体各部位得到相应的改变,从而符合了传统的拳理拳法所要求的功夫程度。“顶头悬”是入门的钥匙,找到它的感觉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随时随地都能体会到它才算真正找到,找到之后又能通过形体的变化体现出来才算入门,也算刚刚迈入中级练法的门槛。这个阶段需要的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二、“顶头悬”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万物之本,这个道理也包含在身体四肢的各个部位各个关节的相对运动之中,它们上下左右前后的各种运动是靠筋肉、韧带带动肢体各关节的运动来完成,这种运动与“顶头悬”出自同一原理,因此“顶头悬”练好了,身体各部位各关节对立统一的道理也就明白了。比如出拳,肩、肘、腕、指各关节之间都是同时具有两个对撑的力。当拳头打出时,身体虽没动,但内中尤如炮弹出膛的炮身一样,有个后坐力。出腿也是如此。这就是对立统一。中国内家拳与“西洋兄弟”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把身体看作一个整体,是宇宙原理的缩影;后者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一个是训练全身的整劲儿来催动局部;另一个是着重训练局部的力量和速度。而内家拳能够带动全身整体运动的就是“顶头悬”。身体各部位的对立统一实际上也是“顶头悬”的原理。“顶头悬”的原理掌握的了,对立统一也就在其中了。

    “凝神静气”:要想找到“顶头悬”和“对立统一”,前题是必须做好“凝神静气”。“凝神”就是神意内敛,不可外放;“静气”就是意息绵绵、气潜丹田,忘掉鼻子呼吸。只有在“凝神静气”的状态下,才能做到没有杂念,真正去体验“自己是个大巨人”顶天立地于宇宙间,将天与地相连。在此状态下才能找出“顶头悬”和“对立统一”的感觉。反过来,杂念丛生、心静不下来,永远也练不好内家拳。

   “松与静”:在深厚的功力没有练出之前,我们常常利用默念“松”字和“静”字来作为一种练功的手段。“松”字的含义包括“呼与吸”、“送与出”、“收与放”、“连绵不断”、“松长无限”等。“静”字就是松长到家后看(kān)住不动。其意就是有意无意中守着这种意境,既无杂念,又不过分执着,有意无意才是真意。

    “纲举目张”:“顶头悬”是“纲举目张”。按照拳法口诀的要求,在走圈儿和打式子中需要做到“顺项提顶、沉肩坠肘、空胸拔背、斜身拧腰、松开腰胯、气沉丹田、溜臀收肛、吸胯掩裆、曲腿磨胫”等,这些规则最终是必须做到的,但常常使初学者摸不着头脑,顾上不顾下、顾左不顾右,往往是耽误时间、多年不见成效。如果“顶头悬”的道理给学生讲透了,使其真正找出这种感觉,进而再体验出“顶头悬”所带来的形体变化,那么就会如同“纲绳一举,网目皆开”。头和身子一节节都挂于天上,从头到脚顺流而下,自然头颈上顶、肩膀下垂、腰胯松开、两膝合拢、曲腿磨胫,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

   “挂劲儿”:“挂劲儿”就是“纲举目张”和“对立统一”的结果。找到“顶头悬”和“对立统一”的体验后,随着功夫的进展,从头到脚所有关节就都逐渐地相对松开,并能体会出各个部位自然下坠的力量,也就是找到了身体各部位的“自重”,这就是“挂劲儿”。比如头挂天上、身子挂在脖颈上、膀子挂在肩上、肘挂在膀子上,而下面又挂着腕和指,其它部位也一样,节节相挂,每一节都能感觉到它的“自重”,“挂劲儿”一出身体就活了,节节贯穿、对立统一、灵活自如,处处是根、处处是稍儿、收发自如、松灵圆活,果真如此高深的功夫也就出来了。

    “夺力”:“夺力”就是劲儿送出去后胳膊没有丝毫回缩的力,换句话说就是真正找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也就是“挂劲儿”出来后的一种发力,关节都松开了,力量由根节而出,随之直贯稍节,其力灵活多变,又可将全身力量集于一点,即可粘随又可爆发,“夺力”练出来技击的功夫也就上身了。

    “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练功的宗旨,也是一种练功的手段,当肢体还没有从僵滞、笨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一个失去了幼儿先天灵活性的成人要想找回先天自然之能是会受到身体各部位的“旧势力”的强烈阻挠。比如要松开臂膀或腰胯,那里的关节已经变得肌肉紧张、筋脉紧缩,松不开、伸不长,你硬要松出去、长出去,“它们”就硬要把你往回拽,你越使劲儿越适得其反,白费劲儿达不到目的,如果此时你“顺其自然”,意想一个松字,搁在僵滞的部位,看(kān)着它、顺着它,它会按照自己的路线,自发地松开,这就叫“顺其自然”。再有,练功中无论是走圈儿还是打式子,都要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不用拙力,先顺着它再引领它,最终让身体各部位逐渐听从我们的指挥,这个“顺其自然”包罗万象,是一切动作开合、呼吸意念的总的纲领。

    “意念松长”:八卦掌讲究粘长多变的劲力,所以我们在走圈儿和打式子中,何时何地都要注重“松长”二字。例如胳膊要松长出去,不能故意或不经意得往回缩,要把根节先送(送就是松)出去,送到家,然后再把中节、稍节顺序往前送,此时如果根节已送到家,而稍节没有松开的情况下,意念再由根节往中节和稍节送,直到稍节送到家为止。这样练才能把各个关节逐一练开,才能使它们具有“矛盾力”、“夺力”和“挂力”,否则手臂送出总是不经意地弯曲或回缩,气血虽可相应地打通、也能健身、感觉良好,但与八卦掌所追求的“练出粘长不断的力”的功夫还有一定距离。

    “松与紧”:宇宙无限大,松是绝对的,紧是相对的或瞬间的。物极必反,松到了家力量也就出来了。比如你扬起手臂抡锤,如果肌肉紧绷、臂膀僵力,紧紧握住锤把儿,打出的锤头儿却不一定有力量。反之你放松臂膀、松弛肌肉,瞄准目标,当锤头儿接近要打击的物体时才猛然使出爆发力,锤头儿的力量一定非常大,这就是松中出紧、松中有紧,二者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腰带四肢”:拳谚上说“其力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可见腰是身体一切力量和运动的中枢,中国三大内家拳都注重一个“腰”字。八卦掌以“横劲儿”见常,更是处处离不开腰,它的套路、式子动作皆是以腰为轴,就连走圈儿时所有的旋臂迈腿都是通过腰来带动的,“拧旋”是如此,“走转”也一样。重心永远在一条立桩腿上,另一条腿的提起、迈出也是由腰的轻轻旋转来完成的;当前脚落地时,重心方可移动,这个过渡阶段也是通过腰的旋转来带动的。当然你不旋转也可以迈腿,但这就不是练八卦掌的宗旨了,因为走圈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练腰,以腰为轴全身一个整劲儿。

    “矛盾力与反力”:“矛盾力”也是“对立统一”。人身立在宇宙之中,周身与上下左右前后的周围环境都是“矛盾力”。如同练意拳者所说“周身六面浑圆力”一样的道理。但不仅仅是六面,周身上下所有一切尽皆如此,其中也包括所谓练功夫要练出“惊觉、警觉”之意境(即身后和周围任何环境都能体察),这其中的原理也来自于此。“反力”是“物极必反”。即从动作上来说,前一动作做到家后一动作自动引出;从走圈儿来说,前一只脚沾地松落到家后,后一只脚会自动提起。如果不是自动的,说明前一动作没有做到家,练功中没有出来这一意境即不符合拳法原理,说明功夫还没有练好。

    中华传统武功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由此而言,它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中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换句话说,继承传统武功、学习它、发扬它也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学习八卦掌等传统武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方便法门。通过它们充满奥妙的形体动作,可以让人去亲身体验中国传统哲理所阐述的对宇宙和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比如“无中生有、收放一体、对立统一、阴阳转换”等都能在你的功夫动作中得以体现。一个好读书的人再通过练功夫,就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无形到有形的读懂。

    八卦掌等传统功夫是纯粹的全身运动,老少皆宜。通过练习传统功夫可以做到肢体“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全身每个部位都能彻底松开和运动。比如一般体操运动练腰的时候往往是腿跟腰一块儿动,而八卦掌却能做到腰胯松开、只动腰不动腿,而且它们的每个局部的动作都是全身各部位整体协调配合的结果,它们的运动量可大可小、可增可减,适合男女老少、体弱体强各种人群。前辈曾言:“拳术能改变人的气质”。通过练习传统功夫可以做到双向调节,使性格柔弱之人变得更加坚强;使性格暴力的人变得更加沉稳。它们蕴藏的文化内涵和运动趣味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的业余生活。

    然而现阶段传统功夫却处在相对尴尬的境地。体育院校和运动队主要以竞技武术为主,传统武术课虽有内容却缺少内涵,实质上被忽视和边缘化了。民间的武术比赛也受此影响,追求表演缺少实质内涵。专业运动员很少有人把心思放在传统功夫上,有些专业老师虽然有学习传统功夫的意愿却因时间和条件所限,有的浅成则止、有的找不到名师。民间的有真功夫的老拳师多已不在了,剩下的有点儿真功的老人们比大熊猫还少的可怜。这就是目前传统功夫所处的近况。

    另一方面中国正处在历史的转折时期,人们已懂得了民族文化遗产的可贵和不可复制性,国家对传统功夫的继承和发扬更加重视。我们期望武术专业队伍中能有专门的人才去探讨和研究传统功夫,也期望各级武术民间组织和研究会能够真正在研究、探讨传统武功上下些功夫,也希望有志学习传统功夫的年轻人虚心向专业或民间的、有名或没名的明师学习。也许有的老师功夫不是很深,但道走得对,那就行。否则一个“拳击大王”再能打也不是中国传统功夫。笔者前面的文章中之所以说了这么多的练功细节就是为了让年轻人多懂些传统功夫的基础知识,由此去找真正懂行的人去学习。老师可以考验你,你也可以用这些知识去考验老师。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我们要穿新鞋走捷径,奔向最终的目标。穿新鞋就是改进旧有传授方法;走捷径就是少走一点儿弯路,最终目标还是传统功夫,其原汁原味儿不能改变。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越是世界的。为了继承和发扬八卦掌等传统功夫,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传统功夫来日方长!

 

【来自】:

 初学八卦掌应该怎样练?---张铁生(下)_少林德勇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601080102eh2z.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