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步青花的技巧美

 芝润斋 2014-07-02

                             [转载]谈谈王步青花的技巧美

    王步是一位勇于创新、自成机杼的青花大师。他的青花艺术已形成自己的特点而独树一帜。王步在陶瓷青花艺术上,达到这样高的成就是非一日之功的;为了学习王步青花艺术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本文就他在青花艺术形式上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一材料与技巧的运用上一一即技巧美,谈点学习体会。

运用材料的技巧美

    工艺美术品是否能充分发挥原材料的特性和独特的表现力,突出材质美主要取决于作者运用材料的技巧。因为不同种类的工艺美术品的形式特点主要是体现在材料上,材料是艺术表现的基础之一。青花瓷同其他彩瓷一样,除应具备质地细白、莹润如玉的瓷质以外,主要是“白里泛青”的釉色和幽靓典雅的料色。自从我们的祖先找到了钴土矿原料时,并运用到瓷器的彩绘上,青花瓷就此诞生了。这种以青色来装饰的瓷器,由于各个时期所用青料的化学组成有异,从而构成了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王步在长期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他从不满足于一般艺人那种只注重绘制技法的追求,而且还苦心钻研青料的发色效果和对艺术的表现力,并寻找影响其发色的种种原因。他曾经写道;“釉下彩画在坯上,不但涉及料色,还关系到瓷土原料的性能问题、如果胎骨的瓷土配得不好,就会大大影响到色性变化、甚至变得奇怪的难看。”①这段话:是他的经验之谈。他首先研究的是青料的发色,并注意到影响发色的各种因素。即胎骨颜色对青料的衬托作用,如同国画纸色对颜色的衬托一样。除此之外,王步还能在工艺上对青料呈色进一步探讨。这种精神对一位旧社会过来韵而仅仅念过三年私垫的老艺人来说是难能可贵的。王步经常与搞工艺的老艺人一起探讨研究,在青花瓷的坯体原料和青料的选择上是很严格的。因此,通观其青花瓷作品,其料色青翠沉静而不俗,明净而不浮躁;有一种典雅稳重,明澈莹净之美感。无论是在青釉还是白釉;无论是大块色面的白菜、荷叶还是小花小草;无论是浓重的点线还是淡淡的笔致,其料色之美感依然如故。

    王步不但在使用好青花料色上下功夫,而且还认真研究和使用青花以外的几种色料,如釉里红,釉下黄、釉下绿等,其主要目的是衬托青花,丰富青花色调,使青花这朵艺术之花更为绚丽灿烂。他常用一、二种色彩和青花色料配合作画,青花是大面积的主调,其他的色料则是点缀,面积很小,以作衬托。如丝瓜纹方瓶,整个画面用青花绘制、唯有丝瓜花用了淡淡的釉下黄,点点的淡黄色使青花更加显得文静素雅。色彩也感觉得丰富。又如王步画葡萄、山果、玉米等,大多用釉里红表现其熟透之感;画海棠、牵牛、紫藤以及荷花也用釉里红;甚至画鹅的上额和背景也用了釉里红衬托。这种沉静稳重的色彩和青花色调配合在一起相映生辉,为青花增色添彩。可见王步对釉下各种色料也作了多方研究的。他所选用的几种色料都是像釉里红这类沉静浑厚的色彩。尽管釉下黄和绿色有骄艳之弊,然而他以淡淡的数笔加以表现,可谓其用色之妙了。至于其他比较更为骄艳的釉下色,他是很少用于青花画面的。另外,王步也采用一.些颜色釉和青花装饰在一起,常见的有乌金釉,豆青釉。如紫藤八哥和葫芦纹瓷板,八哥的黑色是运用了鸟金釉,葫芦用了豆青釉。这些釉色和青花恰当地用在一起,别有一番风趣。

    王步善于分析前人的优秀作品,从中吸取在运用材料的成功经验。他曾经写道:“我们的祖先对原料性能很有研究,往往运用不同瓷土的特点来表现装饰的美,乾隆间的唐窑利用星子高岭烧后发红这一特性,用它作西厢记送别的胎骨,莺莺的眼皮施以影青釉,反映胎骨的红,见出莺莺满目血泪汪汪的形象,烘托了‘杯酒未尽妾心醉,血泪灰心送君行’的词意”。②他对坯胎认识是这样透彻,同时对釉料的理解也是深刻的。又写道:“用树叶粘上生白釉、加入未烧的钧釉盘内同烧,效果很好,名为‘满盘海水一叶飘’,因钧釉烧得流动变化象海水一般,叶形的生自釉则照原不动,这是前人根据瓷土矿石原料、色彩进行创作的范例”。③有了深刻的认识,才会勇于实践,王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如画葡萄珠,多采用玲珑釉或釉里红表现,由于这两种色料的特性不宜于在坯体平面上加厚,否则会在高温烧成时的流动而产生形象摸糊和色彩单薄的毛病。因此,王步根据这一原料特性,将画葡萄珠的部位用刀刻深,然而再填上玲珑釉和釉里红色料,保持了它的一定厚度,烧成后的线条形象自然清晰、体现了葡萄的水汪汪的质感。又如,在胎质较差的坯体上青花料色发色不好,他采取在坯上吹一层薄釉的方法,弥补这一不足,使料色青翠夺目;可见这种用釉料衬托色料的方法是受了釉下五彩的启示。王步在材料的运用上有如此独到之处,是他熟悉和掌握了青花材料的特性,发挥其性能,体现出的材质美;同时他又能巧妙地运用釉下和色釉等色料,使青花瓷色彩更加丰富。这一切都展示了王步运用材料的技巧美。

艺术表现的技巧美

    艺术表现的技巧,主要体现在艺术家的巧思和技能上,王步尊重物质的特性、在运用表现技巧上的成就尤为突出,他不但在青料的呈色上发扬了康熙时期的青花料色的点,而且在绘制技巧上更多地吸收了这一时期的长处:康熙青花分水层次多而且消晰明快,料色从浓到淡有七、八层之多,浓料不枯不涩,淡料不浮不躁。这种艺术效果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山水画面上;通过深浅不同料色的分水,产生了一层压一层的水浪,把水光山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的分水技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而且王步的分水技巧也达到了如此娴熟的程度。他能驾驭和征服材料,运用起来随心所欲从而得心应手。值得一提的是王步运用这种高超的分水技巧和中国水墨画的文人域巧妙地结合,使他的青花艺术风格别开生面。这是王步青花艺术成就的关键所在。他的作品既有清丽明净的秀雅,又有雄健浑朴的气势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下面从他的几件代表作品来看看他是如何运用分水技巧来创作新画面的:如鲇鱼瓷板,表现了两条栩栩如生鲇鱼在水中悠闲地上下游动、可谓是乐在其中了,王步笔下的鲒鱼描绘得如此活泼可爱,质感又如此逼真、全在于他深厚的“分水”功底。

    王步在脊花分水上有独到之处。是来自传统又不局限于传统。并在传统的分水方法上又有所革新。一般来说,青花的分水是用笔(一种特别的鸡头笔,它能含大量的料水)进行操作时,左手托坯,右手执笔,徐徐将笔上的料水挤出,分在坯面纹样需要的部位,要求左右两手配合默契,料水随运笔而流淌。这种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王步创作的需要,他大胆地采用了洒注料水的方法,两手配合,使料水流淌构成纹样,这种方法如同中国画中的泼墨。然而青花的料水不能直接泼在坯体上,否则将会产生积料不匀而出现杂乱的水浪和料刺的现象,影响纹样形象和外观质量。王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在中国画泼墨方法的启示下,认识到青花制作的局限,发扬了分水方法的优点,创作出这种既有泼墨的艺术效果,又能发扬青花瓷特色的洒注式分水方法。不难看出,这种方法只有充分熟悉和掌握了青花绘制技巧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它全在于画家的成竹在胸和两手熟练又巧妙的配合操作,料水洒注的多寡,流淌面积的大小和速度。余料的回收等都是体现其分水技能娴熟的主要方面。他能将一条条的鲇鱼从头至尾一气呵成,使鲇鱼既有活泼生动的形象,又有明暗变化的形体和光滑柔软的质感,这种绝妙的技能在历史上的能工巧匠中也难得找到一二。元代青花瓷有不少鱼藻图画面,这些鱼的画.法基本上都是运用了国画技法中的勾勒点禢的方法,其艺术效果则是另一番风貌。如元青花瓷双龙纹盖罐,坛盖上画的一条鲇鱼,风格迥然不同。再看瓷板画“菊花八哥”,也是一幅水墨画式的青花佳作。他运用了自己擅长而又独到的“分水”技巧来表现:八哥羽毛没有采用国画的点溻方法,而是运用“分水”将其各部位不同羽毛的质感表现出来,如背羽和翅羽,甚至细嫩鲍腹羽,都是用浓淡不同的料水“分”的。这种独到的表现方法,既保持了青花瓷明快透澈的特色,又具有水晕墨章的妙趣。这是王步晚年创作中出现的。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采用像工笔丝羽毛的画法远没有这种韵味了。在他画的荷叶,白菜这些大面积“分水”的运用上,不能不为他超群的技巧而叹为观止。他在坯体上运用国画中的泼墨式的洒注分水法时,不会因坯体的吸水性强而产生斑斑点点的积料,也不会因分水料在坯体上的流动而造成不可收拾,他能做到下笔前胸有成竹,运笔时随心所欲,能放能止,达到了娴熟的地步。

    王步掌握了如此高超的青花表现技巧,同时在对技巧的运用上体现了他的艺术造诣。他的青花作品,有大写意画的气势,又有工笔画的细腻;特别是他的笔墨情趣耐人品味。那种洒脱流畅的线条和酣畅淋漓的水浪,使人陶醉。这就是技巧美的魅力所在。因为人们的劳动与智慧在艺术品中体现得越集中、越直接、越强烈,这种艺术技巧美的独立欣赏价值越高④。他常提到“画青花的勾线分水,或分水勾线,是视画面需要而定,一般画写意青花则是先分水后勾线;易于表现写意风格。画者可以挥洒自如,不受限制。画出的画活泼生动、线条也保证清爽⑤。国画的洗染一般是在熟纸上进行,生宣纸由于吸水性强,晕散大不易操作,效果也不会理想。何况要把这种洗染的效果运用于青花瓷上就要有变革。倘若一成不变地像工笔画那样一层一层地洗染的话,就违背了青花材料的特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知道,青花瓷是在坯体上绘制,它的吸水力比生宣纸大,青料画上去水分即刻被吸干,矿物质的粉料附着在坯面上。如果在其上重笔只能加高粉料的层次厚度,用湿笔去洗染则会将原来的色料和坯泥翻起来,不但洗染不匀反而会将坯料混入色料中影响青花料的纯度和发色。因此,这种方法仅适宜于小面积的禢染,历史上有过先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纹样中花朵的空隙和叶面的主筋这些小面积的部位,用了榻染的方法。那种大面积的洗染未曾见过。王步看到了青花.洗染的局限、运用分水的方法去达到洗染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他的作品具有工带写的作风。如他画大面积的荷叶、菜叶料色有深有浅表现其转折,画芋头的干茎有浓有淡表现其明暗变化,画虾料色平整匀称表现其透明的质感、画茶壶又表现其立体感;特别是画鸟类的羽毛更显其功夫独到。如八哥和谷布鸟,其胸腹的羽毛从浓到淡分水均匀,既表现了羽毛细松的质感,又体现了鸟的立体感,达到了工笔洗染的艺术效果。这种分水全在于心灵手巧地从淡到浓一气呵成。可见方法的运用取决于个人的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王步画的青花作品其笔致能脱落凡俗,不失其气势,又见其青花艺术之真谛。

物质的局限正是艺术特点的所在。如果忽视了这一点,试想、运用国画在纸上用笔用墨的方法原封不动地搬到坯体上绘制青花,那末就会大大地减退青花瓷料色莹润透激、明亮清晰的特色,就会违背材料的性能和特性;放松对材料的熟悉和表现技巧的运用。纵然是有名的国画家,在他尚未熟悉和掌握青花瓷绘制材料和技巧时,画出来的作品也会失去青花的特色。王步青花艺术的成就在于他娴熟的青花绘制技巧和中国文人画之间的巧妙结合,二者不可缺一。只有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性质特性,在吸收文人画风格的基础上,发挥它独特的表现力,这种艺术的特点就体现得更强烈,更富有生命力。王步这种征服材料的表现技巧是一种技巧美,它的价值在于他的艰辛劳动和高度的智慧,同时也披露出他的卓越才能和勤于思索,勇于创新品格。他在这方面的经验与成就已成为青花艺术中的宝贵财富。从事陶瓷美术的同志也应该把材料的熟悉运用和革新发展作为自己终生的研究课题之一。王步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转载]谈谈王步青花的技巧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