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贸区推出扩大开放“新31条”

 老沈阅览 2014-07-02

自贸区推出扩大开放“新31条”

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不设门槛,首次对制造业提出开放措施

2014年7月2日 王志彦

  (解放日报记者 王志彦)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会副主任顾军透露,随着2014版负面清单的出炉,国务院也批准了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31条措施,自贸区开发开放迎来了新机遇。
    去年,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时,有关部门明确了将在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6个领域扩大开放,提出了23项扩大开放措施。目前,这23项开放措施已全部落实。截至上月底,已有244个涉及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项目落地,占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的19.6%,主要包括融资租赁单船单机子公司、融资租赁兼营保理、工程设计、建筑企业、旅行社、增值电信、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销售、演出经纪、船舶管理等。

    在23项举措的基础上,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31条”措施,其中服务业领域14条、制造业领域14条,采矿业领域2条,建筑业领域1条。服务业方面,自贸试验区在商贸领域取消了对外商投资邮购和一般商品网上销售的限制;在物流领域放宽了一些行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国际海运货物装卸、国际海运集装箱站和堆场业务,允许外商独资从事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务等;在会计行业,允许取得中国会计师资格的香港、澳门专业人士担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在医疗领域,取消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最低投资总额和经营年限的限制。

    首次对制造业提出开放措施,是这次“新31条”的一大亮点。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表示,这主要考虑到,国内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对外资开放,有利于营造更高水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领域的14条措施中,有5条注重于产品的研发、设计,如:允许外商以独资的形式从事汽车电子总线网络技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器的制造与研发;允许外商以独资形式从事豪华邮轮、游艇的设计;允许外商以独资的形式投资与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配套的乘客服务设施和设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等,这些开放措施都有利于国内产业能级的持续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