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家庭自榨油 健康安全隐患大

 举手摘星辰 2014-07-09

  三九养生堂据河北新闻网7月7日消息,最近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曾经介绍了我国安徽省的古法榨油,带动了家用榨油机的销售,很多市民都觉得自己榨油更加的健康营养。但是最近记者通过采访专家了解到,家庭自榨的食用油或者是小作坊榨油,由于受到原料以及工艺等的欠缺,因此健康安全的隐患还是非常大的。

  金属残留和黄曲霉毒素超标最为严重

  “自己在家榨油,就是用菜籽、花生、大豆等原料,由榨油机压榨得到的油。在食品技术上,这样粗榨的油称为‘原油’,俗称‘毛油’或‘粗油’。”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程增书说。

食用家庭自榨油 健康安全隐患大

  根据程增书介绍,原油当中的杂质是非常多样化的,一般情况下,都含有水分、胶质(磷脂、蛋白质、糖类)、游离脂肪酸、色素、烃类、微量金属化合物,与此同时,还可能含有受到环境污染而带来的砷、汞、残留农药等,这样子的油脂给人类的健康埋下了隐患,是不适合食用的。

  “目前食用油监督抽检中发现问题最多的是酸价、过氧化值、金属残留、黄曲霉毒素超标。”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风险预警研究部部长李挥博士表示,这些问题在家庭自榨油中表现更为明显,“与加工企业成品油比较,家庭自榨油加工过程粗放,杂质较多,长期存放更容易酸败、氧化,导致酸价、过氧化值超标,引发人体胃肠道不适、腹泻,严重的会损害肝脏。”

  “但金属残留和黄曲霉毒素超标是最严重的问题。”李挥介绍,自榨油大多都是自己采购的原料,对于原料一般都缺少检测,容易引入受环境污染的、含有较高含量重金属或者黄曲霉毒素的原料,在制作的过程中又缺乏相关去除工艺,最终污染物残留于产品当中,被人体食用,危害健康。

食用家庭自榨油 健康安全隐患大

  程增书告诉记者,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豆等这些原料在储存以及运输的过程当中更加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Ⅰ类致癌物,毒性极强,急性中毒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主要危害人的肝脏组织,大量摄入会造成死亡,长期接受低剂量易导致肝癌。”程增书说。

  黄曲霉毒素是否能够消除?程增书表示,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紫外线也只能少量破坏。一般认为,普通烹调、油炸等均不能破坏黄曲霉毒素。

自榨油加工工艺会带来健康问题

  除了说原料在储藏的时候容易产生霉素,部分自榨原油天然就含有害物质

  “比如棉籽油中的游离棉酚、菜籽油中的芥子苷等。芥子苷可水解为腈,腈有一定毒性,可对人体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游离棉酚也是一种毒苷,可损害人体的肝、肾、心脏及中枢神经,并影响生殖系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安全硕士阮光锋说。

  “相比工厂榨油,家庭自榨油加工工艺会带来健康问题。食用油必须精炼才能安全放心食用。”阮光锋介绍,油脂精炼的过程一般包括脱胶、脱酸、脱蜡、脱色、脱臭等步骤,这些工艺家庭自榨油时都不具备。而精炼的目的,就在于将原油中对食用、贮藏、工业生产有害无益的杂质除去,如棉酚、磷脂、水分等。带来严重健康问题的黄曲霉毒素,在脱胶等工艺中可以有效去除。

食用家庭自榨油 健康安全隐患大

  阮光锋认为,家庭最好不要榨油。我国标准规定,未经精炼的植物原油不能直接食用,只能作为成品油原料。而提倡家庭自榨油是违背国家标准要求的。

  那么自榨油会致癌吗?家用榨油机还原事实真相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一种古老的榨油法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榨出来的油能够食用,就连生下来的油渣也有利用价值,更加上“纯天然”、“无添加”的特点,一时之间,家用的榨油机就成了市场上热销的产品。但是,有关家用榨油机的传闻也从没有停息过,“自榨油或含黄曲霉素”、“未精炼的毛油或含致癌物”等问题就自然的成为目前社会备受关注的主要对象,那么,家用榨油机能安全食用吗?自榨油真的会致癌吗?

  自榨油含黄曲霉素吗

食用家庭自榨油 健康安全隐患大

  近日看到《人民日报》在微博中写道

  (扩散:不要用家用榨油机 当心榨出致癌油!)“地沟油”等让人担心,有商家趁机推出家用榨油机。然而专家提醒:自行压榨的食用油只是未经精炼的“毛油”,没经过脱酸、脱胶、脱臭等工艺,当中或有黄曲霉素等致癌物。据了解,黄曲霉素B1被世卫组织列为“最强致癌物之一”。不要轻信商家,转发周知!

 这一篇微博一经发布之后,就引起了消费者的疯狂转发,也掀起了家用榨油机市场的一场安全风暴,有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粮油加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透露,家用榨油机这种缺乏现代化工艺的自榨油,没有经过专业的工艺处理,不仅容易氧化,而且含有黄曲霉素的风险更高,而黄曲霉素B1被世卫组织列为“最强致癌物之一”,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食用家庭自榨油 健康安全隐患大

  但是,作为加点行业的新兴产品,一向主打“安全”、“健康”的自榨油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个迷,另外,消费者也缺少专业知识来辨别,为此,福州大学从事化学研究的易老师表示,市民用家用榨油机榨油,这个过程本身并不会产生黄曲霉素,黄曲霉素的含量只和原料相关。

  “如果原材料没有选好,本身已经发生霉变,这样榨出的油,含有黄曲霉素的风险就较高。” 比如花生,如果长了毛就可能含有黄曲霉素,在榨油的过程中黄曲霉素可能会进入油当中。而黄曲霉素则是一种致癌毒素,一旦食用了含有黄曲霉素的油,就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易老师还说,“如果榨完油,使用者没有及时清洗榨油机,任由残渣和油渍在榨油机里腐烂变质,下次再放入原材料继续榨油,这样也有产生黄曲霉素的可能。”

  为了解家用榨油机的情况,我们采访了知名家用榨油机品牌北之羚的技术人员。他们向记者表示“粮油加工企业及消费者提出对自榨油的安全问题的忧患,可能是出自对家用榨油机工作原理的不了解。使用家用榨油机榨油,用户可以自己精选原料。在挑选原材料上,尽量选取当季的新鲜花生、芝麻、大豆等等,主要靠看、闻和尝来辨别。颗粒饱满,富有光泽,闻起来没有异味,发芽的原材料营养物质基本被芽吸收,而且更容易腐烂,这样的原材料千万不要用。”

食用家庭自榨油 健康安全隐患大

  据悉,很多家用榨油机都可以拆卸清洁,特别是重要的零部件,拆卸下来可以放在微波炉或者是消毒柜里面消毒。而根据北之羚技术人员称,为保障消费者安全,北之羚榨油机严格挑选原材料,凡是跟油接触到的零部件,均使用食品级的材料,并取得国家认证证书,安全有保证。

  结语:通过对全文的阅读我们知道,人们普遍都认为自己做的食用油更加的健康,但是事实上自榨油加工工艺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多加注意了,千万不能走入健康的歧路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