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俐博客: 《老子五千文》有十大错!

 枫叶红178 2014-07-14
《老子五千文》有十大错!
发布时间:2012-06-15 17:18

    如果老子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哲学家,如果其学说没有对后世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就没有必要用每一个现代公民所必备的独立思考的眼光来审视其人其作。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很适用。细读《老子五千文》(又名《老子》、《道德经》),对其睿智思想的崇敬之情,很快就被其错误的观念和谬论所带来的疑虑淹没。“五千文”不长,但十大错不少,详列如下。

     错误观念之一:不竞争向上。

     《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也就是说,不让人崇尚贤明之人,怕分出优劣引起纷争。不让某些财货显出贵重,以便防止人们有偷盗之心。不让人见到能引起欲望的东西,从而叫人方寸不乱。不仅如此,还要使百姓思想简单,吃饱肚子就行,并削弱其意志。两千多年后,正像老子所希望的那样:中国百姓头脑与肠胃的功能发展很不平衡。

     错误观念之二:不光明磊落。

  《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这里讲述了人道,即做人的道理。圣人处众人之后为的是最终占先,置身其外也为的是存身自保。而“成其私”才是真正目的。目的是成全自身、为了自己拥有,却不明说,岂不是有点儿不光明磊落?

     错误观念之三:不欢乐享受。

     《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这是让人去物欲而求心里安定平静,但老子忘了,五色也好,五音也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五味呢,岂止身体营养之必须,更是心情上佳之必要,纵马由缰、弯弓搭箭正是意气风发男儿所为,生而为人有享受生命快乐与狂欢的权利。

     错误观念之四:不求知进取。

     《第十九章》中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在此,老子的愿望是好的,他希望人们返璞归真,甚至回到原始状态,但其反作用甚大,即无意中传播了知识无用论、精神道德虚无论的谬论,对后世中国的负面影响巨大。古代乃至现代中国人凑合、将就着过活的懒惰,与不思进取的态度与老子有关。

     错误观念之五:不坚持原则。

     《第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主张顺其自然,不希望人们有所执著,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有真理、正义存在,就有原则需要坚守,有义务需要坚持。

     错误观念之六:不身体力行。

     《第四十七章》中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牅,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老子过于强调内心的悟性,他忽略了躬身实践、体验、亲历对于增长知识、学问的重要。也许,这是因为他多年做周朝的“藏书之史官”很少出行、游历的缘故。

     错误观念之七:不表态参与。

     《第五十六章》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中国文人自古就没有古希腊、罗马雅典学园那样群儒聚首、师生共处,探讨学问,争论辩驳的自由民主发表见解的景况,尽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与老子、孔子和庄子等几乎属于地球东西方的同时代人。在这里,老子否定了发表见解的必要,还叫人磨掉锐气与锋芒,而“同其尘”若理解为“混同尘世”的话,也就是不参与人间是非辨析和善恶纷争,那么社会何以进步?终极真理又何以谋求?

     错误观念之八:不尊重百姓。

     《第六十五章》中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在这里,老子豪不隐晦地说,不能让百姓变得聪明或明智,最好让他们愚钝而实在。不尊重生命的知情权和思考与明辨是非的权利,就是对生命最大的蔑视,也是对百姓的不敬不尊。

     错误观念之九:不力争第一。

     《第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在此,一句“不敢为天下先”耽误了后代多少后生,如果当时哥白尼和哥伦布两人读得懂中文,又信奉老子的话,世界历史上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发表和新大陆的发现了。一切科学发明都是“敢为天下先”的人干的。

     错误观念之十:不发明创造。

     《第八十章》中说:“小国寡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老子希望人们将物欲降低到最低点,回到原始蛮荒的状态中去,不搞机械制造,也创造展物质财富。这种观点,无疑是有碍科学进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