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人、物、景到情或理

 富水河畔 2014-07-15

从人、物、景到情或理

——诗词鉴赏“三步走”方法新探

 

孝南高中 胡银桥

 

如何高效鉴赏诗词,至今仍然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大难题,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当一首陌生的诗词摆到面前,如果不借助必要的“资料”,能独立赏出其中的画意、情理、艺术表现特色等也是有限得很。究其原因:诗词篇章虽小,但却是个复杂的“芯片”,集成度很高。要破解它,方法当然重要,谈鉴赏方法的文章也已经不少,如“吟咏诗韵”“缘景明情”“知人论世”等等,但总觉得它们谈得太专业、太学术味,有没有更简单有效更易操作的方法呢?

读诗词和读散体文章目的一样,最终要落脚在对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上,而要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就不能不研究它的载体:人、物、景( 含征战、狩猎、农耕、娱乐等人类各种活动的场面),这些载体可统称为象,或曰景、景象、景物、图景等等。诗词中的“人、物、景”已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单纯的人、物、景了,而是诗人传情达意的工具、手段和载体,如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其中的“你”就不再是单纯的“人”了,而有了作为传情的载体的“景”的意味,其实诗歌中的人、物、景都具有这种“景”的特征和功用。人、物、景在“前台”,即诗词的语言文字都直接写明了,而情、理则在“幕后”,需要读者去品析、领悟,联系它们的桥梁就是诗歌圈子里常用的、公认的、较为固定的“意象”(附着了或曰寄寓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而所有的意象都是以表示人、物、景的名词的形式而存在的,如表示送别的“长亭、杨柳”等,表愁苦的“梧桐、芭蕉”等,表思乡怀人“月亮、鸿雁”等。因此,鉴赏诗词,首先要抓名词,次到意象,再到思想感情。

下面就按这种“三步走”方法,我们一起来试读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第一步,抓名词,先看上片,其中的名词有“红藕”“玉簟”“罗裳”“兰舟”“锦书”“雁字”“月”等等;第二步,对接常用意象,联系全词,并关注它们的修饰语动词和形容词等,就不难看出:香残、席凉点明季节的同时揭示了时间的流逝,罗裳、兰舟言明是女子和女子的生活情景,锦书、鸿雁自然联想到别情,月满寓意着团团圆圆,以上共同构成了一个闺中女子独处的生活情境;第三步,推及思想感情,首句从夏到秋,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二、三两句刻画了女主人公的行动和心理,“轻”字透出其倍感失落、心事重重、心绪茫然、情感无所依傍、失神乏力、怅怅若失的神态,“云中谁记锦书来”脱口而出的一问,实为心中长期郁闷、压抑之情的总爆发!其中有淡淡的怨、恨、愤,更多的是无奈!说的是无书“来”,其实也是书无法“去”。“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候鸟按时而返,月亮也团圆了,我们总该团聚吧?可还是没有,依旧只是“无计可消除”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此情”。如上所述,先抓名词,后对应意象,再分析其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三步走完,诗歌形象和思想感情的鉴赏问题基本就能解决。另外,词一般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融通景和情的就是“意象”,所以鉴赏词时应把分处上、下片的“景”和“情”相互参照、结合理解。下面谈谈如何运用“三步法”分别从人、物、景三个角度切入来鉴赏诗词。

一、人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三类:

一是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形象,诗人通过所描写人物的特点和自己对该人物形象的肯否态度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前两联通过“野径”“桑麻”“篱边菊”等极亲切地描写了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所居的幽僻、清雅的环境,后两联写了鸿渐潇洒疏放的生活情况,诗人对陆鸿渐的态度是肯定的,借此传达的是对隐逸田园山林的向往之情,表达的是一种超凡出尘的隐逸情怀。

二是诗人自我形象。如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词人通过“侯”“匹马”“凉州”“关河”“鬓”“泪”“天山”“沧州”等等名词,写自己年少时壮志凌云驰骋疆场、可直到年老时却心愿未了的行为和心迹,直接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

三是所用典故中的人物。诗人借典故中的人物在历史上的成败、忠奸、正邪等定论,曲折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人以三国时吴国国君孙权,晋末为恢复中原大举北伐、终于废掉晋帝建立南朝刘宋政权的宋武帝刘裕和战国时期屡破秦军建奇功的赵国名将廉颇等人为榜样,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们人生功业的仰慕之情,曲折地表达自己虽然年事已高(时年66岁),但仍愿为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不老的壮志豪情。词人又以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伐北魏兵败和张俊草率北伐在符离兵败事,表达自己坚决北伐的同时、更要做好战前充分准备的思想观点,告诫朝廷:战争不可儿戏!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杜甫的《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中的文翁、李广(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王昌龄《出塞》中的飞将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典故人物形象,其作用都同此。

二、物

日月星、风月雪、梅兰菊、桃李杏、松竹柳、鹤蝉龙、熊虎豹,万物皆可入诗,于是诗人运用象征手法,既委婉又尽意地“托物言志”“托物抒情”,诗意地说理谈禅,于是有了丰富的咏物诗。如虞世南的《蝉》: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此诗借“露”和“桐”表面咏蝉,实则咏人,说明只要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借,自会扬名的道理。还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本诗就是借形象喻理,诗中突出“春水”对于“巨舰”的重要性,但要阐明的道理是艺术创作中灵感勃发的重要性。

三看左思的《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诗的前四句以比兴手法,通过“涧底松”与“山上苗”以及“径寸茎”与“百尺条”等对比表现当时人间的不平,表面上写自然中的树和草的位置关系,实则隐喻人间的不平。后两联的“金张”“冯公”,表面是咏史,实则是咏怀,发泄自己对门阀制度的不满。鲍照的《拟行路难》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很多的咏物诗,并无重大的人生哲理什么的,而是像贺知章的《咏柳》一样的“小清新”,读来也别有一种情趣韵味。

三、景

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画”就是“景”,景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赏景是人的天性,写景大概也是诗人的最爱,所以写景诗数量很多,是诗的一个大家族。但总体上看,从情感基调上分,也就乐景和哀景两类,分别对应人类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节令上讲也就春、夏、秋、冬四时不同之景,但春景要细分,尤以早春和暮春之景在寄情上有天壤之别,应特别注意;从观察角度、描写方式等来看,也就远近、动静、虚实、视听觉等的不同而已。

论诗时说到景,大家大概都会自然地想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等等,此即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景旨在抒情。这里仅以写春景的诗词谈谈。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着力写了“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等极具初春特色的景物,突出表现了大自然的春意盎然和生机无限,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对“湖东”“白沙堤”的“最爱”之情。

诗中如果是描写早春之景,展现的便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的多是喜悦、欢快、憧憬、向往、希望、奋斗等积极的情感,上面所引《钱塘湖春行》便是。还有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都是。诗中描写的如果是暮春之景,展现的便是绿肥红瘦、落红满地、香榭花残、流水落花春去也等景象。这类诗多半与女性有关,表达的多是“伤春”之情,即感叹花容月貌的易逝、青春韶华的易老、女子妙龄的难再,等等。如果暮春之景关联的是男性,多半就是谈人生易老、壮志难酬,只不过这类情感更多的是与秋景关联。需要注意的是“以乐景写悲情”之类的反衬手法,如《西厢记》《牡丹亭》中那些令女子听过便心痛神痴,眼中落泪,从此“妆晨绣夜无心,对风临窗有恨”的曲词,便都是美景反而引发了悲伤之情。

在作了以上分述之后,我们用“三步法”再一起解读一首诗,探探其中丰富的思想情感,杜甫的《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首句直面战乱“兵戈”,忧愤之情已在“叹息”中可闻;颔联“弟妹”“厅闱”一无一难寻,家破人散后的哀痛孤寂担忧之情,在关切的的一问中尽显;颈联“黄牛峡”“白马江”一虚一实,两相结合,友人已远去而自己仍孤立江边的身影可见,惜别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之情更浓;尾联出句是出于无奈的自我安慰和相互鼓励,对句言“故乡”,表达的是更浓的担忧之情!全诗始终回荡着忧亲忧友、忧国忧民的浓浓情感和对战乱的愤恨之情。就这样,先抓名词,再扣意象,最后推及诗词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还简单有效。

诗词的人、物、景和情、理之间的关系,有似太极拳的形与意之间的关系,太极拳表面的一招一式看得见,但内里气血的运行和意念的运动却是看不到的,不过,打太极时,外表的“形”和内里的“意”却是一体的、协调一致的,看到动作所向,也就能明白意念所指和气血运行所向。同样,理清了诗词中的人、物、景也就明确了她的情与理。这“三步法”也是披文入情、由表及里的回归,是符合认识论原理的。不成熟的一点思考,意在抛砖引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