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护理课堂教学探析

 杏林脉香 2014-07-17

儿科护理课堂教学探析

在兼任儿科护理教学的8年以来,笔者为提高教学能力,不断学习一些相关教学的方法,并应用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几年来,这些方法得到了收获,现总结如下。

1.问题法

此方法在《儿科护理学》中应用最多,是一种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强调教学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此法比较适用于PIO护理的课堂教育。

2.课本式程序教学

法在教学过程中,程序化教学预先分解成若干个步骤,按严格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使学生每学习一步,就可以得到关于自己答案正确与否,及时反馈,避免学生在不正确的思路中徘徊。这个方法能够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紧凑的活动之中,比较适用于疾病课堂教育。

3.横向联系

这种方法强调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相互渗透,紧密结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强的新型人才。倒如:教育学生把《护理基础学》,《内科护理学》的知识串联到《儿科护理学》中来;但是不能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因为的解剖生理正在生长发育之中。避免护生到临床工作中把成人的护理混为一体。

4.模仿国外“习明纳”教学法

习明纳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讨论课。教师事先为学生准备好儿科的参考书文献资料、教材,出一个小课题,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问题的实质展开讨论,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深入的掌握这门课的知识体系。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健康教育。

5.言贵在精

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必须精练,言简意赅,可避免平淡乏味乱重复的语言所造成的概念不清,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烦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头脑条理清晰,重视自身语言训练,注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敢于徐教材中重复的或某些非重点的内容,创造性的发挥教材中的精华;并争取用自己的语言精辟、准确地一述课程中的要点,从而缩短书本中的知识与学生阊的距离。

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水平。所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及课堂授课技巧,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达到更完美的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