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币:握手英镑感染欧元

 BBSBIAN 2014-07-18

22

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王淑娟、有之炘 发自上海

英镑,世界上资格最老的国际货币;人民币,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国际货币。在中英贸易投资迅猛增长的背景下,当人民币和英镑可直接交易,会产生什么效应?

中国央行6月18日宣布人民币对英镑开始直接交易,至此,英镑成为继美元、日元、澳元与新西兰元之后,第五个与人民币直接兑换的货币。

以往,人民币与英镑交易,需先兑换成美元,再兑换成英镑。人民币突破“G7防线”,和英镑实现直兑后,不但对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亦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再下一城。

企业反应热烈

6月19日,人民币和英镑直接交易开始的第一天。据记者了解,中英两国的企业对这一新的交易方式均反应热烈。

雷士照明英国有限公司19日就在汇丰银行的协助下卖出英镑,买入了人民币。该公司是雷士照明在英国的子公司,目前已跻身英国照明企业前十名,而雷士照明是中国照明行业的龙头企业。

此外,总部位于英国的渣打银行,19日市场开盘后即与中国银行成交了银行间市场第一笔人民币对英镑的直接交易,随后又与其他交易对手成交了数笔交易。

如此热烈的反响,得益于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如火如荼的趋势。“近年来我们的客户对人民币交易的需求量增长非常迅速。”汇丰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外汇、商品及企业销售业务环球主管范德永表示,随着人民币在全球受欢迎程度的持续增加,建立一个高效的市场机制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非常重要。此次增加英镑对人民币的直接报价交易及做市商制度的设立,就是完善市场机制的一部分。

此前,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中间价是根据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以及美元对英镑汇率套算形成。这不仅令汇兑成本高企,亦有汇率风险之虞。

实现人民币与英镑直兑后,等于取消了二次换汇,中间价改为根据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形成。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外汇交易中心向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询价,将直接交易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中间价。

直兑无须担心汇率风险

英国是目前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人民币与英镑的直接交易是中英关系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一步,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货币兑换成本,而且进一步推动了中英双边贸易和投资往来。

中央财经大学外汇储备研究中心主任李杰指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以往都是用美元结算,就和美元固定了汇率制度,但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变动较大,再加上目前汇率风险的衍生品市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不太好,因此对我国的外贸交易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本币外贸将会很大程度上利好我们的对外贸易。

据悉,实现直兑前,由于二次换汇有可能因为汇率变动而产生汇率风险,企业不得不使用对冲等手段或利用金融衍生产品,甚至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来避险,而直兑后则不存在避险问题。

据此,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金融市场部总监叶长远建议,“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英国企业应当尽快将人民币纳入业务发展计划,从而最大化地捕捉市场机遇。”

从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方面,李杰认为,未来中国游客在英国兑换现金或将更加容易,现在很多游客都是在机场兑换欧元、美元,未来游客如果来不及在国内兑换外汇的话,就可以携带人民币出国,在国外可以很容易兑换。

推动与欧元的直兑进程

人民币与英镑直兑后,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以巩固。伦敦金融城人民币业务建设计划已步入第三个年头,英国银行与其客户之间对扩大使用人民币的兴趣有增无减。

“伦敦一直保持其在全球离岸人民币市场的领先地位。2013年,伦敦人民币贸易融资和外汇交易量持续稳定增长。”伦敦金融城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伦敦人民币贸易融资总额达430亿元人民币,较2012年同比增长10%;整体人民币外汇交易量每天达253亿美元,同比大增50%,且现货外汇交易增量突出,显示了更大的人民币流动性。

澳新银行经济学家刘利刚指出,鉴于伦敦在全球外汇市场和英国银行业的主导地位,相关金融产品的潜力将是巨大的,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和结算机制将帮助伦敦培育离岸人民币市场。

“英镑在国际金融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和英国在全球金融业的地位相连接,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表示。

更重要的是,英国作为欧盟国家并未加入欧元区,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双边金融与贸易互惠效应,亦容易感染欧元区国家。在英镑助力下,人民币与欧元直接互换应该为期不远。

货币直兑的基础是贸易投资

关于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中英互动频繁,从去年已开始铺垫。本次中英总理年度定期会晤正值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在中英两国不断提升金融合作水平的同时,中英还签署了金融、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文件,反映了双方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的愿望。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赵庆明表示,人民币国际化不应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须与中英贸易投资实现紧密相连,只有在贸易投资中使用的人民币数量不断增大,人民币越来越被其他国家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其实,中英合作体现了双方的共同需求,在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一直在思考如何在不稳定的世界金融结构中,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而中英双方的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稳定国际金融结构,也有助于中国自身发展,比如企业走出去,可降低中国外贸成本等。此外,英国是金融大国,在金融业方面有很强的基础和实力以及很深厚的经验,这是一种相互需求。

崔洪建认为,中英双方合作,不仅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稳健推进,也有利于英国发挥优势项目,更对稳定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是有好处的。

近年来随着英国积极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英投资,中英合作领域日渐广泛和深入。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中英货币直接兑换既是双方需要,也是中英经贸关系发展的必然。

中英之间在贸易和金融方面的合作近几年来愈加密切。若按交易量算,伦敦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2013年伦敦的人民币交易量增加50%。而中英两国间的货物贸易额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700亿美元,两国商定,争取在2015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目标。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建立在产业、金融等领域多元合作基础上的货币直接交易,无疑有利于奠定双边关系的稳固框架,也可以为中国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模式树立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