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素:天机贯旨四十八局定例(11) 竹下翁插话: 红囊风水术震、离、兑、坎“四大局”,涵盖了“六十龙”,自然包涵“四十八局”;“四十八局”则只论四十八龙,“十二龟甲龙”则不属“四十八局”。李公“天机贯旨四十八局定例”,实际上也论及“四十八局”之外的“十二龟甲龙”。故作图四局阳龙阴水大交媾,依然将“六十龙”一一标出,以备后面有关论述可以参照此图。至于“红囊术阳龙阴水交媾图”如何与之前的“贪狼九星长生十二宫通用圆图”自圆其说,则须待今后自得其说,现在是见步行步划图。 元·刘秉忠“三赋”之《造微赋》(附于《平砂玉尺经》“审势篇第一”之后,也有认为是陈抟所作者,另有认为《天机赋》、《逐吉赋》为唐·丘廷翰所作者)有四大局名诀如下: 乙丙交而趋戌 辛壬会而聚辰 斗牛纳丁庚之气 金羊收癸甲之灵 《平砂玉尺经》作者何许人也?历来多有争议,至今难以定论。有认为杨公所作,也有认为是刘秉忠所作。既然未有权威定论,我辈自然仍可发表“谬论”——陈抟所作也大有可能。陈抟为五代毫州人,据说师从曾文迪,后来跑到华山修道去了。一直到宋太祖登极才笑而曰:“天下自此定矣!”,后来宋太宗也许一时高兴,便给赐号“希夷先生”。如果陈抟师承杨公衣钵而撰《平砂玉尺经》,那么宋代赖布衣见后便发挥一番,但只是“只言片语”;到了元代刘秉忠,读后更是感慨万分而成《三赋》,于是重新编订《平沙玉尺经》,并将《造微赋》附“审势篇”下、《天机赋》附“审气篇”下、《逐吉赋》附“审龙篇”下而为传家之宝;刘伯温在未出山辅助朱元璋之前,已将得自其师《平砂玉尺经》及《三赋》一一加以注释再次收藏,直至刘伯温被陷害后该书流落民间。虽是猜想,但《平砂玉尺经》“审穴篇”“惧泄天机之密,收函玉室之幽;造化开通,神文自见”赋文“注释”有这样一段话:“此书名为《神文通机集》,盖陈华山所撰,而左衿先师得之,以自秘其书收拾于处州之石屋。基自取陕州,旋师而获见是书,观之真地理家奇术也。因体左衿先师之意,而不欲泄其机,复藏于私,且戒其后,莫泄天机。”出生于元代(元武宗至大四年,即公元1311年)的刘伯温,只比刘秉忠小25岁,且两次出仕、两次弃官归田,完全有可条件拜刘秉忠为师。刘伯温到金陵时已经51岁(1362年),离明朝宋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只有6年时间;而洪武八年(1375年)因被奸臣胡惟庸设计陷害后忧愤而卒时也只有64岁。故刘伯温注释《玉尺经》应是元代期间的笔墨。 回头看看竹下翁为“定例”所作草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