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病辨治体会

 123xyz123 2014-07-25

脾胃病辨治体会

  脾胃病的辨证以虚实、气血、寒热为辨证要点;治疗方面,重视处理好纳化、升降、润燥脏腑四大关系,重视风药的应用,坚持方药。把握好辨证要点,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做到辨证准确,治法灵通,屡获良效。1996年8月至今,笔者在辨治脾胃病方面有一些初浅体会,现总结如下。
    
  脾与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相络属,同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是中医界人人皆知的至理名言。人在出生之后,主要靠脾胃功能的正常,保证生长发育生命活动需要。“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二者相互配合,消化水谷,吸收精微,以营养全身。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脾湿胃燥,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体健少病,故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而在病理上往往互相影响。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上·脾胃胜衰论》中说“饮食不节则胃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故亦从而病焉。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其胃不能进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说明脾病可及胃,胃病也可及脾。

  1 辨证方面
     
  1.1 辨虚实 一般而言,病而胀、闭结不通为实,病而不胀、无闭结者为虚;食后痛甚者多实,空腹疼痛者多虚;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脉盛气盛者多实,脉虚气怯者多虚;痛剧而坚、固定不移者多实,痛缓痛处不定者多虚;新病体壮者多实,久病体弱者多虚;脉弦滑尤以关部弦滑属实,脉细、濡、沉者多虚。
    
  1.2 辨气血 若以胀痛为主,伴见嗳气者多属气滞;痛如针刺或如刀割者,多为血瘀。初病多在气,久病入络、病久多瘀。一般气滞痛浅而较轻,未及络脉;血瘀痛深而较重,病在络脉。《沈氏尊生书》云:“气运于血,血随气以周流,气凝血亦凝矣,气凝在何处,血亦凝在何处。”
    
  1.3 辨寒热 疼痛暴作,遇寒则甚,得温痛减为寒证;中焦灼痛,痛势急迫,得寒则减,遇温则甚为热证

  2 治疗方面

     
  2.1 处理好纳化关系 对于脾胃系统,胃主纳属阳,脾主化属阴;无纳则无所以化,无阳则无所谓阴,缺一不可。若胃的受纳功能失常,则纳呆、呕吐呃逆,则应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强其功能;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司,出现痰饮泄泻、呕吐、腹胀等病症,则应重视脾的运化功能。
    
  2.2 处理好升降关系 人云有生,一气而矣。人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神明变化,无有穷尽,若分而言之,岂止万千,若概而言之,曰气机升降而已矣,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临证指南医案》:“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胃的通降失常,胃气不降,在上者则为噎膈,在中者则脘腹胀痛,在下者则便秘,不降反升则发生呕吐、嗳气、呃逆、反胃等,脾升失司,脾气不升则脘闷,食后思睡,腹胀腹泻,饮食不香,疲弱无力,精神倦怠等,不升反降则出现中气下陷而发生内脏下垂、脱肛大便滑脱不禁及崩漏等,是故治法虽多,功在其一,曰调整气机,复其升降而已矣。
    
  2.3 处理好润燥关系 《临床指南医案·脾胃门》:“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脾为湿土,胃为燥土,燥润适当,脾胃功能才能正常。

  2.4 处理好脏腑关系 临床上,往往胃病及脾,脾病及胃,以致脾胃同病,单独胃病,脾病少见,而脾胃同病者占大多数,故应处理好“脾胃分治”、“脾胃同治”的关系,绝不可一概而论。
    
  2.5 重视风药的应用 脾胃病运化失职,致津液不得运化传输,故湿从内生,聚而为患,湿为水类,风可干之,故当借助风药以胜湿邪,无论上中下之湿邪,得风药行经则湿易去,五行相胜之理不可忽视也。
    
  2.6 坚持方药 脾胃病的治疗,“立竿见影”、“覆杯即安”者少见,是故明确诊断,拟定方药后,若不是病情有较大变化,一般不宜朝方夕改,左换右变方药,应坚持不变,直到取得相应疗效为止,绝不可急于求成,寅定卯移,茫无法度,导致寒热、温凉杂投,攻补和解并举,最终治疗失败。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671600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中医院

日期:2005年9月21日 - 来自[中医中药]栏目

浅谈李杲之“阴火”论

  “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阴火”学说、“甘温除热法”以及在方药配伍上重补益阳气升阳散火相结合,是李杲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这三部分既是李杲“脾胃学说”的主要精华,也是李杲丰富发展医学的重要贡献,然而李杲本人对“阴火”的阐述确有矛盾和罅漏之处,致使后世学术在探讨和解释“阴火”学说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余不揣愚陋,浅谈此说,阐述如下。
     
  1 “阴火”有生理病理之分
     
  李杲认为元气与阴火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指出“火之与气,势不两立”,阴火愈炽,元气就愈被伤耗,因此,李杲把这种阴火,叫做“元气之贼”。并谓:“元气不足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可见李杲之“阴火”实际上包含有相火之意。阴火即为相火说,后世医家赞同颇多,如朱丹溪认为:“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宁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肝肾之阴,悉具相火,人而同于天也”,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李东垣以为元气之贼。又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然则如何而可以使之无胜负也?”丹溪接着说:“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盖衷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盖处乎火者,主之以静。彼动火之动皆中节,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耳,何贼之有?(《格致余论·相火论》)”可见朱氏也认为相火藏于肝肾,乃生长元气的物质基础,是为生理之“阴火”。相火离开肾肝而妄动,便是伤害元气的邪火,即病理之“阴火”。近代不少医家诸如任应秋说:“李杲所说之阴火,实际上是指相火,相火与元气,是相互对立的,元气充沛则相火戢降,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元气不足,则相火妄动而发生病变(《中医各家学说》1986)”。与朱氏之观点相同。再看李氏对“阴火”的另一论说:“是热也,非表伤寒皮毛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明确指出了这种“阴火”既非恶寒发热之外感,亦非气虚阴虚之发热,而是脾胃升降失职,清气不升,湿气下降,阻塞于下,内郁日久,湿遇化热而产生之“阴火”。亦为对病理“阴火”之论述。
     
  可见李氏对阴火的阐述,虽着重在阴火病理表现这一方面,却也隐含阴火有生理一面。病理之阴火乃离位上冲之相火及“脾湿闭塞其下”所致;生理之阴火乃降藏而温养肾肝,当分辨之。
     
  2 病理之“阴火”有虚实证
     
  2.1 虚者由脾胃虚衰,元气不足,相火妄动所致 关于这一点,李氏的阐述是很明确的。他认为:“饮节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显火上行,独燎其面(《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明了由于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致相火妄动,离位上冲,阴火独旺的证候表现。由于“火与元气不两立”,尤能损耗元气,形成阴火愈盛、元气愈衰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李氏强调补益阳气以甘温除热,即指“阴火”虚证而言。他说:“……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温能除大热……”。甘温何以能除大热?缘甘温能补益元气以降阴火。李氏之甘温除热法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重大作用。

  2.2 实者由“脾湿闭塞其下”所致 湿性重浊,其性趋下,脾胃有伤,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湿留下焦,气机阻滞,二便不爽,湿无出路,闭塞则郁久化火,亦即“阴火”。而火性毕竟炎上,挟湿气逆而上冲,则必出现“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须待袒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而未解(《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此等“阴火”自是实火无疑。李杲在补中益气汤加减中常提到“少加黄柏……泻阴中之伏火”,“更加黄芩……”等,即是明指“阴火”有实火之实例。“阴火”实证治法,自当苦寒泻火,“实者泻之”、“热者清之”始为定论。晚清·宝辉在《医医小草》中讲“阴火”、“阳火”时说:“阳火可釜底抽薪,阴火宜导龙归海”。李杲常用三黄丸之类化裁(如备急丸神保丸等),用甘寒、苦寒等清热泻火之剂治疗“阴火”实证,在其主要著作中屡见不鲜,显然可见其用药之法则,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3 结语
     
  综上所述,余以为“离位之相火”及“脾湿闭塞其下”乃李氏“阴火”学说之两大内涵。可谓之“二元论”。至于其致病原因总由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等导致脾胃内伤乃二者之统一点。而阴火有生理、病理之分,有虚实证候之别,亦已言明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