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新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加快发展

 龙文章 2014-07-28

    ●马鞍山市农委张大波

    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把握现代都市农业绿色农产品供应、休闲体验观光和生态涵养调节三大功能定位,确立了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生态水产、特色畜禽、精品果木、精细蔬菜等5大优势特色产业。但在推进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合作不紧密、服务不到位、行政难推动、链条难延展、科技难入户等问题。为此,我市搭建“6+1”为农服务平台,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布局区域化、产业特色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服务社会化、监管长效化,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模式,推动我市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推动发展的“6”

    一、规划好一张产业布局地图,解决“在哪发展”问题。去年,我市制定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形成了5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布局、1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5个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个辐射中东部地区的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交易物流中心的现代都市农业“51051”产业布局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据城乡干道路网体系,结合美好乡村建设,进一步明确重点建设313省道现代林业观光走廊、环大青山现代园艺农旅观光走廊等7条都市农业示范线。与之相配套,各县区编制了农业产业布局规划,形成了农业立体空间布局,从而引导产业集中、要素集聚、技术集成、经营集约。目前,5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已具雏形;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109个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已完成或正抓紧建设;5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现有市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48家,1-5月份实现加工产值121.5亿元,同比增长21.7%,增幅列全省第二。

    二、组建一批产业联盟,解决“如何组织发展”问题。截至去年底,我市土地流转比重达46.3%,较高的规模化程度使经营主体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的内在需求日益强烈。为顺应这一趋势,今年以来,我市先后成立了粮油、水产、畜牧、蔬菜、花木等优势特色产业联盟,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形成了纵向联合、横向联手、多方联动,产业全覆盖、产业内各环节全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的合作共赢发展格局。和县蔬菜质量优良,但由于缺乏品牌,一直卖不上好价钱。联盟的成立,形成了横向联手打造地产品牌的客观条件,现正积极筹划统一蔬菜包装,贴上“和县蔬菜”地产品牌标示,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养猪、养鸡联盟与蔬菜联盟及有机肥生产企业、安徽农科所等多方联动,将畜禽的粪便转化为蔬菜有机肥料,构建农业生态循环发展。各行业联盟还整体联合与国融担保公司进行磋商,截至今年5月份,国融担保公司对和县蔬菜联盟成员单位以联合担保形式放贷1600余万元,破除了金融机构担保必要抵押的固有模式,有效地缓解了蔬菜生产企业的资金周转瓶颈。

    三、搭建一套服务班子,解决“谁来推动”问题。去年年中,市农委打破固有行政体系,整合内部资源,成立了5大优势特色产业办公室,统筹推动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后,产业办公室将服务延伸至联盟,由产业办公室负责人担任联盟总干事,承担枢纽、联络和协调职责,同时注意发掘、引导和培育人品正派、做事公道,有较强组织和社会活动能力的行业领军人士担任联盟副总干事。在联盟骨干单位架构上,注意选择既能代表产业发展水平又兼顾地域分布的行业代表单位,形成多点支撑、区域协调、两岸共进的产业推动格局。农业主管部门着力在资金、项目、科技、评选、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增强联盟内部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使之能成为推动产业政策贯彻和开展各项工作的桥梁纽带。

    四、成立一支科技团队,解决“谁提供技术”问题。针对绝大部分主体都需要的共性技术需求,牵头组建优势特色产业专家顾问团进行服务指导。顾问团成员由市农委会同产业联盟从市内外知名专家中遴选产生。今年,我市从财政中单列300万元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农业科技合作,打造一批有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农产品品牌。为满足主体个性技术需要,开发了“农企通”等农技服务手机APP应用软件,将专家“装进手机”,提供“私人定制”的24小时在线服务。为促进农技有效转化应用,在我市江东、江西各为每个优势特色产业选取一家联盟骨干单位建立产业孵化器,通过现场的农技示范传授、产业发展引领,培育一批愿种地、会种地、种好地的新型职业农民。

    五、制定一套产业政策,解决“如何支撑发展”问题。今年的支农政策,重点加强了对优势主导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业等农业发展关键领域和“一村一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我市还率先在省内实行支农建设类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建立由建设主体、产业发展能力、土地流转、建设内容等共8个方面组成项目综合评价体系,不仅要将大项目、好项目挑选出来,还要让取得项目的理直气壮,未得到项目的心服口服,从而以小资金撬动大投入。

    六、健全一个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谁来服务”问题。解决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此,一方面,利用行政的推动作用,加大政策引导、项目支撑、资金扶持力度,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和纽带作用,加快构建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打通农村资源实现渠道,不断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去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建立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农村产权交易的市场化使土地的资源价值进一步得以彰显。今年4月,当涂县姑孰镇关马村和连千村556亩的耕地和水面通过当涂县产权交易市场流转,高出底价17.3万元/年,溢价35.2%。为突破金融瓶颈制约,我市还率先引进土地信托模式。6月14日,中信信托公司与含山大平公司2.66万亩价值2000万元的信托计划正式发布,不仅有效破解了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金融难题,还获得了中信信托旗下中禾农业科技、德国拜耳等公司的社会化服务。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1”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解决“如何保障农产品安全”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规模经营是基础,产地环境是前提,投入品质量是关键,标准化生产是重点,产品检测是保障,应急处置是底线,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县区、乡镇、村、生产单位)创建活动是载体。在推进规模化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完善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措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产地环境上,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检测预警和管理体系,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全省率先实施蔬菜、生猪产地准出试点。在农业投入品上,扎实开展农资规范经营整体推进示范乡镇和农资经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坚持督查执法和示范创建两手抓,整体提升农资经营规范化建设水平。

    来源:马鞍山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