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闡真 (5)

 水晶宫114 2014-07-28
周易闡真 <wbr>(5)

圖書合一

河圖形圓,陰陽合一,五行一氣,無為順生自然之道。

洛書形方,陰陽錯綜,五行克制,有為逆運變化之道。

圓以象天,一氣流行,渾然天理,無脩無證,從太極中安身,所以了性。

方以象地,兩儀變化,天人合發,有增有減,在陰陽中造作,所以了命。

無為者,純陽未破,上德之人脩之;有為者,後天已交,中下之人脩之。特以上德之人,五行合一,先天祖氣未傷,性命一家,無待返還之功,只用天然真火以溫養之,不為後天所傷,神全氣足,誠則能明,由中達外,露出法身,永久不壞,歷劫長存。道家謂之身外有身,釋家謂之跳出輪迴,儒家謂之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至於中下之人,或為氣質所拘,或為積習所累,先天破而後天用事,性命分為兩處,若無有為之道,則已失者而難返,已去者而難還。雖有志士,不能成功,故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圖之以留世,使人深玩其義,各了性命也。

坤卦傳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者,謹固牢藏也。直者,至中至正、不偏不倚也。以敬直內,率性之謂道也,即河圖無為自然之道。義者,變化裁制也。方者,不動不搖、循規蹈矩也。以義方外,脩道之謂教也,即洛書有為變化之道。

無為以脩內,有為以脩外。脩內者性也,脩外者命也。上德者,脩性而命即立,自誠而明也;下德者,須先脩命而後脩性,自明而誠也。自誠明謂之性,為上德者而說;自明誠謂之教,為下德者而言。今立內圓外方之圖,以明上德者脩內以制外,先圓而後方;下德者脩外而安內,先方而後圓。雖是如此說,下德者必以內圓為本,但不過著重處是外方也。但方圓二字,大有妙用。圓非空寂無為,其中有防危慮險之功。方非斷絕人事,其中有依世法而脩道法之功。

知得河圖五行一氣,中黃一點,則圓之所以為圓,不落於寂滅著空之學矣。悟得洛書五行錯綜,克中有生,縱橫逆順,到頭總歸中黃,則方之所以為方,不落於勉強執相之學矣。方之圓之,總在中黃一點,方亦從此而方,圓亦從此而圓。識不得中黃,方亦不是,圓亦不是。噫!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