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术体位所致的损伤及护理对策探索

 杏林脉香 2014-07-30

手术体位所致的损伤及护理对策探索

[关键词]手术体位;损伤;护理对策手术体位是指患者在手术进行时的卧式,由手术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作j部分组成?。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手术需要摆放不同的体位,正确的手术体位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体位不当,极易导致损伤,同时不同的体位在不同的麻醉下还可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引起生理功能的变化。现就手术中常见的体位损伤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常见的体位损伤及原因

1.1 循环功能的改变

麻醉后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循环代偿功能减弱。突然搬动患者往往会诱发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和血压骤降.另若用过紧约束带固定骨盆或俯卧位时髂垫放置过上,可引起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降低而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给。

1.2 呼吸系统的影响及原因

侧卧位时垫于患者腋下34cm处的胸垫过低、过小或俯卧位时未使胸部和腹部离开手术台,均可引起患者胸廓受压或限制其活动,任何限制胸廓活动和膈肌运动的因素都可引起呼吸系统机械性能改变,使胸廓一肺顺应性降低,造成肺通气不足或通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1.3 周围神经损伤

与体位相关的外周神经损伤主要是指因牵拉,压迫或缺血而引起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常见的是指腓总神经的损伤,其次为臂丛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股神经等的损伤。

1.4 颈椎损伤

由于全麻下颈部肌肉张力丧失,搬动患者时,过度拧扭头部可导致颈椎脱位及颈椎损伤。

1.5 头枕部或腰背疼痛

甲状腺手术前患者缺乏适应性体位训练、术中长时间头部过度后仰易导致颈部肌肉牵拉、颈丛神经的解剖特点及麻醉等因素而引起术后头枕部疼痛;椎管内麻醉术后由于腰背部肌肉松弛,腰椎生理前凸暂时消失,引起棘向肌和韧带长时间受牵拉可致腰背疼痛。

1.6 挤压伤

多见于骨质突出部位,如髂、骶、髋、足跟等。因长时间受压而致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在年老体弱、手术时间过长,约束带过紧,手术床垫过硬时更易发生。另外,第3助手常不自觉地将双手及前臂靠在患者肢体上,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

2.护理对策

2.1 提高手术体位枕管理

设立具有5 a以上工作经验的手术护士1名作为手术体位枕的专管护士,负责体位枕清洁、消毒及保养;按手术体位类别将每一类手术体位所需的体位枕组合为l套,分柜编号放置,并制订体位枕的使用管理规范,加强体位枕的管理,确保其性能完好,取用方便。

2.2 提高手术体位枕的质量并增加数量

通过上网查询及向专家咨询,我院手术室购进了由高分子凝胶构成OKL手术体位垫,有臀、肘、跟骨等各受压点保护垫及侧卧位垫、俯卧位头圈等,种类齐全,能为手术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稳定的体位固定,最大限度分散压力,避免压疮的发生和神经损伤。

2.3 术前访视

手术前1 d,巡回护士进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征,向患者讲解手术体位及该体位对手术的必要性,应用由我科护士将手术患者所需的各种体位拍摄成的图片指导非全麻患者掌握有效配合的基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4 规范体位摆放

强化风险意识,牢记各种常见体位的并发症,以“出现了体位并发症就是触犯了法律”的意念来提醒自己,并通过亲身体验,规范体位摆放。① 水平仰卧位时患者头部使用头圈,两上肢肘关节用菱形垫保护,掌心向上用中单包裹置于体侧,并用护手挡板给予支撑;或用上肢上举屈曲法外展于搁手板,上臂外展与身体的夹角为6575。,前臂上举屈曲,与上臂的夹角为150160。,手臂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 ;膝下垫长条薄枕使膝部屈曲203O。,腕膝关节上5 cm加以约束,松紧度以容纳1指为宜,以免血管受压。长时间手术注意骶尾及足跟的保护。② 垂头仰卧位时使用坡形肩背枕增加患者舒适度,用软包装林格瓶塞于颈下支撑,枕部使用头圈。并在消毒铺单及等候术中快速时垫高头部,与肩平齐以减轻患者不适。③ 安置90。侧卧位时使用OKL侧卧位垫,健侧肩臂置于侧位垫头胸之间凹槽内,两上肢置于双层搁手板上,搁手板与上肢间用上肢垫间隔,上臂外展不超过90。;骨盆处应用骨盆固定架妥善固定,用OKL方垫间隔,勿将其直接接触皮肤以免灼烧和挤压伤;下肢的上侧肢体可采用髋膝屈曲9O。,有利于固定侧卧位和放松腹壁。下侧肢体伸直,两腿间以大软枕间隔。肾侧卧位时下肢摆放正相反,上侧肢体伸直,下侧肢体屈曲,同时将患者的腰肋部与手术床的摇桥对齐,这样可使肾区平坦,充分暴露手术野,有利于手术操作.约束带固定。④ 安置半侧卧位时患者仰卧,术侧与床边平齐,垫高3O45。,术侧上肢用棉垫保护悬吊固定于特制头架上,健侧上肢及两下肢同水平仰卧位约束带固定。⑤俯卧位一般先麻醉后再翻身,搬动患者时,头、颈、胸椎应保持在同一水平上旋转,同时防止气管内导管脱出。头下垫OKL俯卧位头圈,利于气道管理,取一25 cm厚的软垫置于患者双肩及胸骨柄部位,另取一25 cm厚的软垫置于骨盆、双侧髂前上棘及耻骨结节处,务必使胸壁稍稍离开手术台面,而呈悬挂状态,以保持呼吸运动不受限制。双臂自然弯曲置于搁手板上,膝关节处垫OKL膝垫,大腿与背部成25。,小腿与大腿成l525。,以避免脚趾受压,约束带固定于大腿部。⑥ 安置截石位臀部用一长软垫适当抬高,使坐骨结节超出手术台56 cm,骶后垫一软枕。支腿架的高度与大腿在仰卧屈髋时高度相等,腿托应托小腿处与小腿平行,腿托上放置2OKL长方形垫。大腿与躯于纵轴应在90100。,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过大加重腿托负担。膝关节弯曲度在90100。,过小易使胭窝受压。双下肢分开程度8090。。分开过大腓骨小头压在腿托上易致腓总神经损伤,过小不利于手术操作。支腿架的两个关节在摆好体位后固定。

3.小 结

总之,合理安置手术体位,灵活选用垫子,固定牢靠,加强责任心,定时观察,并在病情许可时对肢体进行按摩,就能预防或减少因体位安置不当受压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各种损伤,值得同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