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后肩部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对策

 明明爱徐 2016-05-16
作者:程薇萍 陈锦环 赵晓莉  
【关键词】  综合征
    肩部综合征是中风(中枢性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肩手综合征、肩(盂肱)关节半脱位、肌痉挛和关节挛缩、误用综合征,通常表现为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运动受限,患侧手部肿胀疼痛,并有血管运动性变化和肌肉萎缩,严重患者可有静息时肩部自发痛。最早发生在中风后2周,多于2~3个月内出现。肩部的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工作等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的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障碍[1]。为了探讨本病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笔者对本科2003年6月~2005年1月共19个月中,我科收治的126例中风患者中合并肩部综合征的38例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7~77岁,平均56.68岁,病程20天~4个月。其中脑梗死21例,脑出血17例。
  1.2  原因分析
  1.2.1  肩手综合征  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多发生在中枢性损伤后1~3个月内出现,多突然发生,早期只出现肩部疼痛,继而出现手和腕关节的疼痛,手部肿胀进行性加重,并且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被动运动易引起肩部的剧烈疼痛。在后期肩、手自发痛和手肿胀消失,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逐渐加重。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皮肤、肌肉萎缩更加明显,手指完全挛缩,形成一种典型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
  1.2.2  肩(盂肱)关节半脱位[2]  肩关节半脱位是指肩关节机械完整性的改变,引起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及的间隙,又称不整齐肩。在偏瘫患者很常见。引起肩关节半脱位的因素有:(1)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低下。(2)肩关节囊及韧带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3)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下旋转。
  1.2.3  肌痉挛和关节囊挛缩  中风偏瘫的患者在痉挛期,由于肌张力异常增高,使得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失衡,出现挛缩肩。另外,由于长时间的肌肉紧张导致疼痛,而过度牵拉挛缩的肌肉会使肩和上肢疼痛加剧。
  1.2.4  误用综合征  即由于康复治疗方法错误、不当的搬运、频繁的痛肢活动引发的一种医源性继发性损伤。
  2  康复护理
  2.1  康复护理评定[3]  一般情况:包括文化程度、生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ADL、皮肤检查、营养评估、排泄状况、社区环境。
  2.2  康复护理对策  详细评估造成肩部综合征的原因、疼痛的频率、影响的因素、肩痛对生活的影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2.2.1  及早进行心理干预  (1)营造良好的诊疗环境,建立残疾人通道,病房尽量减少障碍,防止摔倒或碰伤。定时播放清新舒缓的乐曲,消除患者因疼痛等因素造成的郁闷和焦虑情绪。(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时做好环境、住院须知、疾病知识的宣教。对待患者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关心。(3)做好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对于有焦虑、抑郁症的患者,要从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找出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和患者(家属)一起制定康复护理计划。(4)在ADL训练中,对任何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5)重视社会化康复,做好患者单位和家属(陪护)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2.2.2  及早消除疼痛  关节的早期活动,可以防止因制动引起的关节粘连性病变,但不适当的活动又可引起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和肩痛。在软瘫期,康复护士可对患者做无痛范围内的肩关节被动运动。被动活动中要保护肩关节,每日1~2次即可,不宜过多进行。患者诉肩痛时,要注意患者的转移、检查床上体位摆放是否正确。
  2.2.3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良肢位摆放  采取体位疗法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早期进行预防性措施,尤其是肩关节半脱位,一旦出现多难以恢复。故要使患者认识到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1)坐位时瘫痪的上肢可安置在轮椅上的支撑台,没有支撑物时,可在患者双腿上放一枕头,并将患肢置于枕头上或立位时使用肩部吊带。(2)仰卧位,患侧肩胛骨下、上下臂用薄枕垫高,使患侧肩胛骨处于前伸位,上肢轻微外展,肘关节伸或屈曲90°交替,腕关节微背伸,掌心向下。指关节伸直,拇指外展。(3)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侧缘平靠于胸腔,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肢放在躯干上。此体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并使整个患侧拉长,从而减少痉挛。(4)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
  2.2.4  预防肩关节强直  患者躺在床上或垫子上,叉握双手至头上。康复护士教会患者自己正确地运动肩关节,用健臂带动偏瘫臂上举。
  2.2.5  保护患肢  对偏瘫患者进行站立、步行训练时,康复护士要给予必要的协助,站在患者的侧面或对面。如患者身体不稳,不可牵拉患侧肢体,以避免骨折和脱臼。
  2.2.6  正确搬运患者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肩关节,如穿衣、翻身、体位转换等,避免强拉硬拽。
  2.2.7  对肩手综合征的患者,要避免腕屈曲,改善静脉回流  注意床上和椅上的体位摆放,保证患者的手不要受压和悬垂。发病2周内开始无痛性ROM训练,手部做向心性按摩。肿胀的患手用1根粗约1~2mm的细线做向心性缠绕,缠绕的顺序为大拇指、其他逐个手指、手掌、手背、腕关节。并教会患者及家属。也可采取有止痛、解痉、消肿效果的冷疗,用湿润的冷毛巾包绕整个肩、肩胛和手指的掌面,每次10~15min,2次/d。或将患手浸泡在9.4℃~11℃冷水,1次/d。也可采取冷热水交替浸泡疗法,促进微血管的扩张-收缩反应,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患肢浸泡在温度为42℃的热水中,4min后放入10℃~20℃的冷水浸泡1min,如此反复持续30min,1次/d。
  2.2.8  推拿、穴位按摩  护士在值班时常遇有肩痛的患者,为减轻疼痛,可采取推拿和关节放松治疗,如对患肢前臂及肘部的滚动、对肩胛带肌(三角肌、冈上肌、肱二头肌、胸大肌、大小圆肌)的提拿点揉手法治疗,达到止痛、解痉、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外还可做患肢的上举、外展、内收,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后伸等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穴位按摩,常用的穴位有肩井、肩峰、曲池、合谷、足三里、中渚、阳陵泉、肩内陵、尺泽、鱼际、阴陵泉、云门、手三里、肩贞、支正等。
  3  结果
  3.1  肩痛程度的评定  Ⅰ度:极重度疼痛,夜不能寐,难以忍受,伴有疼痛呻吟。Ⅱ度:重度疼痛,触痛明显加重,活动明显受限。Ⅲ度:中度疼痛,被动活动时疼痛加重,呈保护性肌痉挛。Ⅳ度:轻度疼痛,有厌痛点,被动活动不受限。Ⅴ度:完全无痛感。
  3.2  中风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见表1~3。治疗前后两组肩痛、患肢肿胀缓解情况、满意度评测,以Ridit分析,均较治疗前改善,以R的显著性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的肩痛、患肢水肿缓解情况和满意度明显优于治疗前。
  表1  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肩痛缓解情况  (略)
  表2  中风患者治疗前后患肢肿胀缓解情况  (略)
  表3  中风患者治疗前后满意度评测  (略)
  4  结论
  本组患者经过早期心理干预、及早、及时、正确地训练方法和正确地良肢位摆放在内的综合康复护理,更好地促进了自主运动的形成和分离运动的恢复,对患者血液流变产生有益影响,改善微循环松解粘连,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对肩痛的症状消除有益,前后对比肩痛的缓解情况、患肢的消肿、肩(盂肱)关节半脱位的恢复都得到明显的效果。所有患者怀着饱满的热情回归家庭和社会,说明该护理方法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6-187.
  2  徐炳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方案.现代康复,2000,10(10):1482.
  3  王玉龙.康复评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1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