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直肠癌

 tzhbook 2014-07-30
什么是直肠?
临床上,直肠的定义是硬质直肠镜下距肛缘12cm以内的消化道。
什么是直肠癌?
发生在直肠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在这一部位,只有肿瘤穿透粘膜肌层到达粘膜下层才视为恶性。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下列症状: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腹痛或腹部不适;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全身症状。
什么是肛门指诊?
凡疑似结直肠癌者必须常规作肛门直肠指诊。了解肿瘤大小、质地、占肠壁周径的范围、基底部活动度、距肛缘的距离、肿瘤向肠外浸润状况、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指检时必须仔细触摸,避免漏诊;触摸轻柔,切忌挤压,观察是否指套血染。
如何诊断直肠癌?
诊断直肠癌通常需要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影像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意义和必要性
病理活检明确占位性质是直肠癌治疗的依据。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的病例进行规范性直肠癌治疗。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如可能进行不保留肛门的手术,建议再次活检,其他情况下建议临床医师综合其他临床情况,确定治疗方案。
检测什么肿瘤标志物?
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治疗前、评价疗效、随访时必须检测CEA、CA19-9;建议检测CA242、CA72-4;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AFP;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125。
哪种影像学检查更好?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病变侵犯肠壁的深度,向壁外蔓延的范围和远处转移的部位。目前,影像学可以提供直肠恶性肿瘤的分期;发现复发肿瘤;评价肿瘤对各种治疗的反应;阐明病变的内部结构,明确其性质;明确肿块的来源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直肠癌建议首选MRI检查,MRI检查可以用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评价;怀疑腹膜以及肝被膜下病灶。
推荐直肠腔内超声或内镜超声检查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直肠癌的术后随访
监测CEA、CA19-9,每3-6个月 1次,共 2年,然后每 6个月1 次,总共 5年,5年后每年1次。
腹/盆超声、胸片每3-6个月 1次,共 2年,然后每 6个月1 次,总共 5年,5年后每年1次。
腹/盆CT或MRI每年1次。
术后1年内行肠镜检查,如有异常,1年内复查;如未见息肉,3年内复查;然后5年1次,随诊检查出现的大肠腺瘤均推荐切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