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

 帆带夕阳 2014-07-31




————————————————
首先,这不是一篇旅游攻略,而是一篇说明,让你更好的了解这座城市,通过不同的角度,或许能让你有一个不同的心情,能够更愉快的游览这座城市。其次,这也是楼主的吐槽,对这座城市的吐槽,对网上关于这座城市吐槽的吐槽。

楼主,非典型西安人,坚定不移的西安一生黑,在居住过的城市里西安目前时间最短,但因为作为一个对所居住城市有着无限好奇、探访和了解欲望的人,可能比很多一辈子都在这座城市的老西安对这座城市的了解更多。楼主在上海、香港、台北、京都都有过长期居住经历,在北京,南京等城市也有过短期的居住经历,现居于欧洲某小城镇,对一个城市的看法,可能会比较客观。

为什么要写这篇东西,完全是因为看到网上的一些游记、言论等等忍不住想吐个槽而已。

————————————————我是分割线————————————————

来西安旅行的人一般分为三种。1.历史文化爱好者,滚滚红尘帝王都和汉文化发祥地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2.吃货,人生目标就是吃遍大江南北吃遍天涯海角吃遍国内国外,他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西安众多的吃食,当然是他们的既定目标;3.徐霞客型,这座城市叫不叫西安对他们来说毫无分别,他们只是要无差别的游览遍世界的角角落落。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游览目的,所感所见所闻自然也有所不同,但是很多时候,过强的目的性,往往就是旅行杯具的开始。

过强的目的性往往导致的就是过高的期望,过高的期望所导致的就是过高的期望落差,期望落差,就是旅行不愉快的源头之一。

西安是长安,是多朝古都,更多的,是废都。一个正在发展的的城市,没有很多政策倾斜的城市,一个普通的2线城市,一个正在进行城改的大农村。近年西安开始被称为国际化大都市了,但是一个外资企业所在率奇低,外国人口远少于5%,别说满足Peter Hall和Milton Friedman对国际化城市的定义,一个满城都是破旧小公共,自行车三轮摩托各种机动车挤在同一车道的城市,空调公交车所占比只有60%的城市,一个24小时便利店都没多少个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远逊于同为2线城市的南京的城市(最近有无良媒体把西安等城市提到了新一线的高度)怎么好意思定位为国际化大都市。省省吧别给西安人民添乱了好么。

所以来这座城市前要做的首先是降低期望。当然有人要说了,我来这是为了探寻文化,感受历史,基础建设什么的跟我无关,我想说,基建是一个城市的根本所在,连基建都做不好,何谈感受文化保护历史?说到这,当今任何的历史,都是通过文物,遗迹,以及复原重建来展现的,任何历史其实都会被淹没在时间洪流里,没有多少古迹,建筑能完整的留存下来,西安城内,多数都是复原建筑,这不只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更是对尊重历史的考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复原重建是对历史最大程度的还原,其操作难度相当大,要靠史料来尽可能的让还原建筑重现当年的风貌是一项巨大又不一定讨好的工作,比起修缮工作来说,操作性和性价比不知低了多少。对于很多想看货真价实的古迹的人,我觉得西安真的不适合你来,你会失望透顶的,让你对着复原建筑怀古伤今真心觉得是在难为你自己,这么不爽,何必呢。

比如不少人吐槽大唐芙蓉园是复原建筑,觉得没有看的意义。我想说,复原建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人能体验当时的盛况,张锦秋院士的工作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尊重史实的很好的还原出了汉唐皇家园林的风貌,不然大家也就只能通过读史料来想象。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啊,不然为什么要旅行,要亲身踏上那片土地去感受,大家都在网上看图不就好了,何必劳神伤财大老远跑去看仿品呢。不过大唐芙蓉园的门票价格确实值得吐槽,高昂的定价真心略坑爹。所以团购也好,学生证也好,各种打折手段都是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好的体验的渠道。其中园内的演出也是嘈点满满,基本没有多花钱去看的必要,所以套票和演出票完全可以省了(真真浓郁的郊县范儿)。对于不想看复原建筑的诸位,我觉得你应该提前做好工作,像这样的景点就可以直接pass,省时省力省钱省心(逼自己去看了然后又悔恨不已觉得浪费了银子累不爱)。并且实话实说,西安本地人对这些地方也不是很感冒,各大免费开放景致又好的公园才是百姓流连的场所(遍地公园也是西安的特点),是不是汉文化的发祥地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除了文化的归属感来说没有太大的关系,无论你生活在天子脚下还是十里洋场,日子不都是一样的过,不会说因为你的城市里有故宫还是外滩有什么本质差别。

话说回来雷峰塔也是复原建筑,票价也不便宜,怎么吐槽的人那么少,这是什么节奏。再多说几句,西安城内还有好多现存的遗址,如果不告诉你你根本不会知道那是遗址,很多就是一段毫不起眼又很碍事的土墙或者一个或几个隆起的土包,如果不做复原+保护很快就会消失,而且会有游客想看一截土墙然后脑补昔日长安城的辉煌? 有兴趣的去看看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吧,一个75平方公里的巨大村落,人类遗产,西安禁区,满是残垣断壁,基本上脚踩上去的土地就是文物,除了汉城湖景区外,看看诸位能在这片巨大的废墟里脑补出什么来。还有人喜欢说霓虹的仿唐古建保存的多完好bulabula,你们把四天王寺浅草寺大阪城名古屋天守,都是当代水泥建筑这些事实直接忽略了?霓虹近现代复原了多少建筑也被你们直接无视了然后义无反顾的开黑西安复原建筑这样好么。

来西安游览最好的季节是春夏秋三季,期中尤以春夏交接,夏秋交接的时期为佳,此时的西安不冷不热,不湿不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古时的文人骚客还是很会选择出游时间的。这三季的西安基本可以说云淡风轻近午天,整个城区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相当的有生机,空气污染指数低,能见度相当高。本来冬季的西安也是很值得游览的,萧瑟又肃穆,庄重而沉默,但是雾霾让冬季的西安开启了寂静岭模式,着实影响观赏心情,为人民服雾的事就留给西安人民自己吧,在雾霾得到有效治理之前冬天还是别来了,更何况这个冬季爬华山也是冻成狗的节奏(虽然雪后华山非常美)。

西安的出租车问题一向是最多被诟病的问题之一,拒载,不打表,拦不到车,宰客等等。出租车的问题不只是游客深有体会,对西安市民来说一样是问题,但相对游客来说一般遇到的是拦不到车。无论什么问题都是有根源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首当其冲一定是gov的监管不力,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其次众所周知西安出租的单价相当便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西安出租司机交的份子钱却是全国最高的,出租车司机很多情况都是入不敷出,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减少损失只能是尽量跑长距离,以单程的收入增多来减少损失。作为游客对路程不熟悉,很多时候打车可能距离只有1、2个街口,或者只有10分钟的车程,作为出租司机当然就不愿意,就会以加气等等理由拒载。再就是因为车少人多,求远远大于供,所以对于出租车司机少拉几个短途客人完全不造成什么损失,多拉快跑在这并不怎么行之有效。

说这些并不是为了为打车难问题找借口(无论出租司机有什么样的理由,这些行为都毫无职业道德),而是为了探讨问题的由来,因为目前为止并没有合适的方案解决这个问题,也没有有效的投诉机制来制约(西安的监管机制真心不知道怎么吐槽),所以作为给游客的建议就是尽量减少使用出租车,尽量提前做好准备,使用公共交通,西安虽然交通部分车辆比较落后,但是胜在线路丰富,基本可以到达任何想去的地方,并且价格低廉,方便快捷。如果一定要使用出租,尽量选在非上下班高峰,以我的经验,早上7点前和晚上10点后还未遇到过打不到车的情况,打车软件也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打车成功的概率。对于来西安的游客,建议购买可退还的公交卡-长安通(请记住分可退还和不可退还,另有纪念版发售,但也请做好有工作人员死活不承认可以退还工本费的心理准备),普通成人长安通为不记名卡,可在地铁站购买及充值后使用,所有公交车打5折,轨道交通打7折,有效减少零钱的携带量和乘坐无人售票车无零钱的尴尬。什么不知道坐哪路公交车?问人啊,不想问什么百度地图google地图的也很方便,soso地图还带街景,懒成这样还出来这科学么。如果必须要打车尽量不要拒绝拼车(已明文规定允许,这种解决方案真是。。),可以提高成功率,在非打车不可的情况下,不打表加点价也接受吧,至少比黑车,三轮摩托安全,无论何时安全第一。据说今年要加强监管及投诉机制,做到有投必回复,虽然对此其实不报什么希望,但是留个念想拭目以待吧。

想到哪说到哪吧。说说西安人好了,西安是个移民城市,作为西北的经济区域中心充斥着大批的外来人口,比如三线建设时期到来的大批东北、华北人,逃难时到来聚集在道北一带的河南人,陕西省其他地区的外来人口,其他省市的外来人口等等,所以很大程度来说,在西安碰到的不一定就是西安人,吐槽西安人没素质的,很可能就是西安人民跟着躺枪。有人大概会说他们碰到的没素质的人说陕西话,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关中方言了,关中方言分为东府话和西府话(日本的关东和关西腔的分化很可能就是这么来的,日语发音很大部分是来原于关中话)。前者包括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下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山西运城—临汾、河南灵宝一带;后者包括宝鸡市、甘肃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宁夏西南部。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说正宗的西安话了,多的是一种杂糅的腔调,但是和西府话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西安人都不一定能够分辨,游客就更不一定了。西安的年轻人能说正宗西安话的就更少了,更多的是一种鹦鹉学舌般的自创西安话,显得不伦不类,不如好好说普通话算了。那什么算西安人,在天朝这片神奇的土地,有哪的户口就算哪的人吧。按照改革开放的时点算,改革开放前在西安扎根的就算老西安人,以后的都得算新西安人。西安本来是个包容性很强,海纳百川,来者不拒的城市,但是由于外来人口增多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不少西安人已经产生类似与帝魔两都人民对于外来人口的情绪。

被人诟病已久的所谓贼城,就是拜中亚裔人口所赐。但是这笔帐却是被算在西安人的头上。一个城市或多或少肯定有小偷,但像西安这种中亚裔人口无比嚣张大肆盗窃的现象还真的是少见,大概也只有同样作为旅游城市的巴黎斯坦能媲美了吧(巴黎的盗抢已经成为常态,而盗抢的源头就某些有色人种,去过法国的人应该比较有体会),不过好在在西安不会有人拿枪指着你,更不会遇到带着自动武器的黑帮火拼。每个西安人可能都被偷过至少一次,包括露珠,西安人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作为普通市民能做什么,一边丢着东西,一边还要顶着骂名。在此只能再次提醒各位出门看好随身携带物品,特别是钱包手机,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场所,西安作为旅游城市很少有不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公车是盗窃高发地点,尤其要注意好随身物品,靠不了gov就靠自己吧。

回到西安人上来,据说安人的性格深受关中理学的影响,恪守规矩,道德为先。从好的方面讲,西安人能吃苦、忍耐、善良、有正气、重贞操。也有消极一面:自满自足、迂忠、固执、懒惰。再加上八百里秦川的沃土,生活安逸,形成了“田头、地头、热炕头”的自满习俗。我倒是觉得这种以偏概全,以地域说种群的方式早就该省省了,多样人有多样性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才对,不能逮着个北京人就说人贫,看着个天津卫就说人哏吧,再说八百里秦川,三千万懒汉这样的话西安人要跟你好好聊聊了。 怎么说呢,大多数西安人都很低调,低调的工作,低调的生活,夜幕降临去撸串唱歌,不会满嘴跑火车不会天天吹牛逼,对人诚恳不忽悠,就像这个城市的态度一样,呆头呆脑的接纳着一切外来的人群,匆匆忙忙的来来去去,在这座越来越现代越来越繁忙的城市。

网上经常有一些西安无脑黑,这些人一部分来源于对西安毫无了解的游客,一部分来源于谁都黑,游客情有可原,碰到不爽的事影响旅游了黑黑心情好,很大一部分居然是居住在西安的人,其中大部分是要么没西安户口要么是有户口但居住了不到十年的新新西安人。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人,他们抱怨着所在城市多么的不好,机会多么的少,对他们是多么的不公,从来不提及自己的问题。有人问既然这么不好你们干嘛不离开,他们理所当然的会有无数的借口,最多的借口是,习惯了。这么烂的城市你们都能忍辱负重住这么久还能让你习惯,你真是条汉子。我觉得一个人你不喜欢一个城市,至少不要给这座城市添堵,如果你连遵守交通规则不乱闯红绿灯都做不到,那你哪都没资格黑。归根结底,他们不爱这座城市而已。


———————————————我还是分分割线————————————————

吃喝篇

说点愉快的,比如吃。所谓的小吃城么,不提吃肯定是不行的,问题是,你在西安吃对了吗,吃好了吗,吃尽兴了吗?

说到西安的吃,游客童鞋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回民街。一个商业化相当失败也是让露珠极度厌恶的地方。

这是个吃陕西小吃或者西安的好地方吗,很显然完全不是,你在这吃到的只是比较多的回族风味小吃,和普通意义上的陕西小吃没太大关系,和陕菜更是半毛钱关系没有。更何况你会觉得在所谓的旅游区能吃到什么好东西,魔都人民会没事干跑去七宝吃小吃,杭州人民没事就跑清河坊?同理,西安人民也不会没事跑去回坊吃什么,这种地方一般都是用来坑游客的(西安土著没事就给人推荐回坊的是什么心态?西安小吃被这个糟心旅游区代表了你们推荐个什么劲?外地游客不知道你们也不知道?你们真的是西安人?)。请一定不要相信各种旅游攻略上的XX家的XX,OO家的OO会好吃,那些地方可能很久前还不错,现在只是些服务员是大爷游客是孙子味道是渣渣的地方。

开谝

【羊肉泡馍】以山羊肉为原料,极其腥膻,如同老北京爱吃的豆汁儿,爱的人极爱,不爱的完全不爱,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所以吃前想想自己是不是能接受这种味道。泡馍的吃法,没有经验的人,吃前总习惯用筷子来回搅动,这是吃泡馍的大忌。真正“老陕”的吃法是,从一边一点一点“蚕食”,这样能始终吃出鲜味。真正的吃家吃到一半,感觉有些腻的时候,才吃一瓣糖蒜,一点辣酱拌在馍中然后用送的汤清清口,然后继续吃,这样才不影响口味。对于游客,吃前告诉店家多添汤头,可以冲淡腥膻的味道,并且要店家多加油泼辣子,而不是自己取用桌上的辣椒酱,辣椒酱会破坏原有的味道。吃泡馍还流传着一个段子,据说馍掰的越小,大小越均匀,厨子就越乐意把这碗泡馍做的越好吃,所以同样两碗泡馍的味道可能有着很大的区别。我觉得科学的解释应该是能够更好的吸收汤汁的味道,当地段子里说的是真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也不一定。游客如果不是一个人,两人或几人点一份尝尝献就好,觉得好吃再点不迟。几十一碗的价格真的没问题么,并且某些奇葩法规让羊肉泡馍已经走进死胡同了。

说到泡馍,陕西泡馍的种类可不止牛羊肉泡馍,还有葫芦头泡馍、小炒煮馍、三鲜煮馍、红肉煮馍、鳝鱼煮馍,在回坊能吃到的只有牛羊肉泡馍和牛羊肉小炒泡馍,由此就能看出回坊根本不是吃西安小吃的好地方。

【灌汤包】传说源于南宋年间,就有专门的小店经营灌浆馒头,虾肉包子等(灌汤包)。到了清代时期,扬州地方的灌汤包子更为出名,诗人林兰痴〈江三百吟〉中有一首描述“灌烫包”的诗,诗前写有小序云:“春秋东日,肉汤易凝者灌于罗细面之内,以为包子。
游客熟悉的大概是贾三了吧,但是真的好吃吗,很多年前也许是吧,现在的贾三也就是靠游客撑场面了,尽管无数人在网上说了不好吃,但是还是会有无数游客前赴后继的去证明到底有多难吃,然后吃完在游记里表示的确难吃,这是什么精神。西安人是不去贾三的,如果想吃汤包,遍地链锁的小六汤包才是第一选择,贾三在西安一共3家店面,小六汤包有35家并不断扩张,很能说明问题。一个没有手艺人精神的店,连一家都守不好,不要说3家了。什么古城第一笼之类的称呼作为西安人完全没听过,游客给起的?这么屌贾三知道么?

至于什么红红酸菜炒米,先不说那个烂到爆的服务质量,就那个炒米,就是普通酸菜炒米饭,只要你会炒米饭愿意多下点功夫,肯定比他们炒得好吃又健康。

定家小酥肉,你家人如果会做小酥肉肯定完爆他们的,那盆油腻腻毫无卖相的小酥肉就不提了,从游客那赚了那么多钱把你们那脏兮兮又难看的盆换换好么,至少能提点档次弥补下无卖相的缺憾吧。

凉皮和肉夹馍稍后分解,止于其他的什么铁板豆腐,蜂蜜凉糕(粽),涮牛肚之类好吃又不贵的小吃就敞开了吃吧。德发长的饺子宴之类的只有无良导游才会带游客去吃,一堆花花绿绿不知道什么玩意,德发长和什么老孙家这种都有一个共同背景,西安饮食公司。对了,有人知道西安的蜂蜜凉粽是现存粽子中资历最老的么? (唐朝韦巨源《食谱》中称其「莹白如玉」。裹布蒸熟放凉后,以丝线或竹刀削成薄片,浇上蜂蜜或桂花酱食用。清甜滋味,非寻常粽子所有。)

三秦套餐:凉皮、肉夹馍和冰峰汽水。

【凉皮】一个广泛错误的代称,代指酿皮,面皮和米皮。三种不同的食物,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做法,不同的调味,完全不同的味道,被一言蔽之。
汉中米面皮:大米好,蒸出来的米皮爽、滑、光、嫩。
秦镇米面皮:辣椒油的制作与众不同,里面放了花椒、茴香,越熬越辣,越熬越香,也越熬越红亮。
岐山擀面皮:筋道、耐嚼,醋好辣子香(调料配比做的不好的就会很酸,难以入口)。
麻酱酿皮:西安回民给里面放了芝麻酱,浓稠的麻将把什么风味都破坏殆尽(酿皮不是出自回民,唐柳兰发明说)。不同做法又分高担,水洗,放面筋或者不放面筋。
其中米皮还分凉米皮和热米皮,一般汉中米皮为热,秦镇米皮为凉,楼主最爱汉中热米皮。无论是米皮还是面皮还是酿皮,都不要让店家放黄瓜丝,过于清爽的黄瓜丝会破坏整体的口感。至于什么志望麻酱凉皮之流,呵呵,谁爱吃谁吃吧。

【冰峰】“冰峰汽水”饮料诞生于1953年。冰峰汽水的生产商为西安市食品厂,冰峰是该厂的其中一个生产车间,厂里人称为“汽水车间”。“冰峰”在西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西安人一年究竟能喝掉多少瓶冰峰?答案是一亿瓶,相当于平均每人就喝掉了11.8瓶冰峰。还有更屌的:瓶装冰封的容量只有200毫升,售价1.5-3元,如此,600毫升售价要4.5-6元。但是600毫升的绿茶,一般售价都是3-3.5元。所以冰峰其实算是中档消费水平的饮品。冰峰的地位相当于帝都的北冰洋,能存在至今只是因为熟悉的配方和味道,其实就是橘子味香精兑水,小时候的味道嘛是吧。说味道像健力宝的情有可原,说像美年达、芬达的我觉得就你这个味蕾什么吃的对你来说没区别了吧。

【肉夹馍】外地人首次听说肉夹馍,都认为是病句,肉怎么能夹馍?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于馍"。肉夹馍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与白吉馍合为一体,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回味无穷。
估计不少人只知道陕西夹馍全国闻名,却不知道还分为很多种流派:腊汁肉夹馍,腊牛肉夹馍,老潼关肉夹馍,月牙饼夹馍,八宝辣酱夹馍,孜然炒肉夹馍,锅盔夹辣子,夹臊子,石子馍夹猪头肉,擀面皮夹馍,陕北猪头肉夹馍,辣子炒咸菜夹馍,烤肉夹馍,粉蒸肉夹馍,荷叶饼夹条子肉,一口香,菜夹馍。
比较著名的有潼关肉夹馍,原名烧饼夹馍。传说潼关肉夹馍起源于初唐,当年李世民骑马打天下,路过潼关,一品潼关肉夹馍食过连赞“妙妙,吾竟不知世上有如此美食”。这种肉夹馍露珠是不认可的,只有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才是夹膜正宗,考究的白吉馍白边毫无火色,内侧有一线若隐若现的火色线,火色线形成一个很周整的圆,圆圈内有火色自然形成的图案,就象一个汉朝的瓦当。白吉馍上不带火色的地方不带一点杂色,洁白如玉。出锅的白吉馍不但表皮焦香酥脆,馍瓤绵软可口,搭配各家独特的腊汁肉,才是人间真谛。烧饼夹膜是个什么玩意,止于哪个好吃,大家对比便知。
肉夹馍在西安大街小巷都有,各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秘方,这种东西向来都只有小店里做的最好,什么樊记X记的,楼主家附近小店的完爆他10条街。至于回坊的变异体腊牛羊肉夹膜,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吐槽了,看那电饭煲盛装的腊牛羊肉。。。好腊汁是电饭煲能出来得么,游客同志们吃完了再来一句肉夹馍什么玩意啊,给无知跪了,你没吃好,又黑了夹膜这么合适么,多做点功课不难吧。
肉夹馍分普通,纯瘦和优质,有的店还有特优,一般大街小巷都是普通和纯瘦,优质和特优的存在毫无意义。BTW,楼主最爱纯瘦。再BTW,吃的时候如果怕干可以让店家多加肉汁。

说说陕菜吧,陕菜由关中、陕北、陕南三个菜系组成。关中菜是主要代表,其中西安菜以历代宫廷和官邸菜为主,历史悠久。陕北菜擅长牛羊肉制作,陕南菜有川菜之辣而无麻。陕菜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讲究粗料细作;料重味浓,偏咸,很少用糖,喜用大料、花椒、蒜、香菜、醋等。陕西官府菜创自各朝代的官宦府第,在传承过程中流传到市肆和民间。陕西的名菜、名宴、名点,大都与一定历史事件有关,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传说,反映出陕西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著名陕西官府菜有:葫芦鸡、奶汤锅子鱼、枸杞炖银耳、炸香椿鱼、酿金钱发菜、腊牛羊肉等,至于为什么没成为第九大菜系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西安能吃到的陕菜和小吃都是集全省大成,基本陕西省的各种食物在西安都能找到,举点栗子看看大家错过了多少好吃的吧,觉得回坊好吃。。真的,露珠痛心疾首。

【泡泡油糕】泡泡油糕是三原县的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风消”油洁饼。
泡泡油糕据传原为皇宫点心,“安史之乱”时,有一位善制此糕的御厨流落到今西安以北的三原县。为了谋生,便做起制售泡泡油糕的生意,工艺从此传入民间,成为三原县一带世代相传的美味。清朝年间,一些掌握了制作油糕技术的三原县人,到西安制售为生,使泡泡油糕传至西安,并由此名扬遐迩。

【三皮丝】是由唐代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的“羊皮花丝”演变而来的一道长安古菜。此菜皮脆肉嫩,清爽利口,风味独特。在《烧尾宴》食帐中,“羊皮花丝”条下只有“长及寸”三个字,没有记载烹制方法。烧尾宴是唐代长安城内的一次宴会,所谓“烧尾宴”,指士人刚做官或得到升迁,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必须请一顿饭。此来源有三说:一说虎变成人,尾巴难办,必须烧掉其尾;二说新羊初入羊群,因受群羊触犯而不安,要烧掉新羊的尾巴;三说鱼跃龙门,有天火烧掉鱼尾,鱼即化为真龙。

【渭南时辰包子】时辰包子是渭南市有名的地方风味小吃。据说在清光绪年间,出了一个卖包子的名家,叫张懦坤,他的包子味道特别香美,远近驰名,以致供不应求,时辰一过,便买不到,这才由顾客口里传出“时辰包子”的名字来。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是由商周时代的“羊臐”演变而来,秦汉时称为“羊肉臐”,唐宋时又叫“山煮羊”。慈禧太后赐名“美而美”。西安人认为可祛暑。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又称“六月鲜”。 正宗水盆里面就是肉和汤,没有别的东西.

【三原蓼花糖】是陕西省传统名贵食品之一。起源于陕西省三原县,始产生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相传,明末时,南方一带的小贩将卖剩下的年糕次捣碎,和成条棒状,用油炸后再卖。经油一炸,内部蓬发,体积膨大,它样子像鼓槌,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松、甜、酥、脆、香,人们称其为“棉花糖”。 因食者交口称赞:“僚,僚得太!”故又称为“僚花糖”。成为陕西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三原的蓼花糖是三原县传统名贵食品。

【潼关酱菜】源于唐代贡品。色泽鲜润、红中透黄、咸度适中、微甜脆爽。品种有八宝酱菜、萝卜酱菜、连皮酱笋、五香花生、五香面酱、潼关小菜等三十余种。一九一六年获巴拿马世界名特食品博览会银奖。

【石子馍】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据传:“神农时食谷,加米于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 唐代叫做“石鏊饼”,并曾以此饼向皇帝进贡。

【麻食泡】是华阴地区特有的风味小吃,据70岁的著名麻食厨师孟传荣说:民国三十年(1941),陕西省警察局局长马国华回乡竞选国大代表,专门和郗俊等来吃麻食。 麻食做工精细,色味俱全,碗面漂一层油泼辣子和飘香的大油珠子,似云版上的明星,又若锦缎上的宝石。透过油层,碧玉般的豆腐块、黄金般的粉条、银白色的葱节、火黄色的蒜沫若隐若现,切成块的锅盔馍埋在下边,手一端碗,香气扑鼻。。

【烩麻食】据载,烩麻食是由元代的“秃秃麻食”演变传承而来。元代《饮膳正要》有关于"秃秃麻食"的记载,用手撇面,以羊肉为配料制作而成,后经厨师不断改进,其制作工艺和用料有了很大变化,成为今天流行的"烩麻食"。

【蓝田九大碗】 九大碗,顾名思义,九碗菜,为蓝田的饮食招牌。九大碗为:菱形红烧肉、木梳条子肉、糯米八宝甜饭、老豆腐泼汁子、双烩油豆腐、清水煮白萝卜皮、水煮大白菜、黄花菜海带烩丸子、芥末油拌白萝卜丝。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妹子捧着一个巨大的碗的图片其中的碗就是蓝田九大碗的一种。

【澄城油轮】油轮为澄城县的传统食品,以面粉、红糖、碱面、苏打粉为原料,经和面、制油轮坯、油炸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色泽红亮,香甜松软,适口不腻,热食冷食均宜的特点。

【打搅团】大家都喜欢吃搅团,但是搅团做起来却不容易。玉米面加到水里就要不停的搅,一直到熟为止。一般农家都用擀面杖搅,直到可以把擀面杖立在搅团中间不倒才算完成。搅团的好坏就在于搅的程度,里面不能有疙瘩,这样吃起来口感才好。

【太后饼】陕西省富平县著名小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平时最喜欢吃油酥面饼。她常到栎阳探望生母灵文侯夫人,而且每次省母,都要带随行御厨做油酥面饼吃。后来,这一宫廷烤饼技术,便由灵文侯夫人家传至民间。因此饼源于薄太后,故取名“太后饼”。

【略阳罐罐茶】是略阳县的传统茶点,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后者最具特色。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再加上清油,调以茴香、核桃、肉丁、鸡蛋花等调味品及佐料。当早点而食用,提神暖胃,爽口宜人。此种茶食本为氐羌人生活习俗,流传至。 今长盛不衰。

【炒凉粉】西府有句俗话,“凤翔锅盔岐山面,裤带扯面满锅转,面皮凉粉不上算。”意思说凉粉这东西毕竟是小吃,上不了席面,也不值得一说。然而在陕西美食里凉粉是不得不提的。

【蓝田神仙粉】蓝田县当地居民采摘秦岭山中绿色无污染的糜子稍树叶,晾干后放入盆中,加入沸腾开水,待稍凉后用力揉搓,去叶柄及杂物后,放入一干净盘中,冷后即成凝胶状,切块后加入蒜、醋、油泼辣椒等。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据说“吃了神仙粉,神仙也不当”。

【甑糕】甑,音赠,新石器时代有陶甑,商周有青铜甑。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一层夹一层地铺七层,蒸五六个小时即成。及至唐代,才发展为枣米合蒸。唐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和现在的甑糕一脉相承。回坊所谓的东南亚甑糕吐槽不能。

【油茶】关中油茶是由西周时的“酏食”演变发展而成。到隋唐五代时,属于风味各异的饭粥品种之一。明清时代将油茶称为“面茶”。据清代《素食说略》记述:“炒油茶,生面二斤炒熟,再入椒茴末及盐和匀,摊开晾冷。临时或以滚水和之,或以冷水煮之,均可。”

【梆梆肉】是用锯末熟熏而成,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西安梆梆肉最早出现在东关和城南柏树林一带,经营者出售时身背椭圆形的木箱,手拭“木鱼”状的木梆梆边敲边喊,沿街售卖,故而得名。

【枸杞炖银耳】相传唐初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李世民夺取政权后,以汉代张良创制炖银耳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制成,寓意大丈夫不仅要操守清白,更要有血气。此菜红白相间,香甜可口,为宴席上一道珍贵名羹,是老幼咸宜的滋补佳品。

【葫芦鸡】是西安传统名菜,又名囫囵鸡。据传,葫芦鸡的创始人是唐玄宗礼部尚书韦陟的家厨。韦出身官宦之家,很讲究菜肴。一次命家厨烹制酥嫩鸡肉,前两个厨师均未成功。第三个厨师吸取前者的经验,把鸡捆起来,先煮,后蒸,再油炸的,做出来的鸡不仅香醇酥嫩,而且是整鸡,传说中的长安第一味。西安饭店虽然小吃做的一般,但是葫芦鸡却是一绝。 这可是用绳命换来的,你们不尝尝简直丧病。

【八宝饭】据说出现于周代。时商纣王翻残暴腐化,周文王决心推翻殷商,起用了伯逵、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碢八个有才能的人,号称“八士”。武王灭殷后,特举行了隆重庆典,王室的厨师用八种珍品蒸制成一种佳肴,上席时以红色山楂汁浇淋,喻“周八士火化殷纣王”。

【乾县豆腐脑】是“乾县四宝”之一,以“酸、辣”为特色,用巴掌大的薄铜浅勺子舀入小花碗中,调精盐、蒜泥、陈醋、酱油、油泼辣子。红白相映,翻不碎、搅不散;味浓辣香,鲜嫩可口,诱人食欲。吃口豆腐脑,咬口乾州锅盔,双味俱佳,享受独特。据说乾县豆腐脑和清代名将年羹尧有些渊源。这货的出现是不是得引起咸甜大战?

【石子馍】据说石子馍在唐代就已经有制作,当时被称为“石鏊饼”。这种馍的做法是:将花椒叶、五香粉、盐或糖放入面粉中加水揉匀,做成馍胚,放在加热烫手的鹅卵石上,上面再覆盖一层石子,经过十分钟左右即熟。石子馍酥脆香甜(咸),还能久放。

【德懋恭水晶饼】水晶饼源于宋代,清代末年,经渭南同义栈张采风技师改进精制,产品以“金面银帮,起皮飞酥,凉舌渗齿,清香爽口”而名声大振。西安最有名的水晶饼莫过于德懋恭,慈禧太后避难到西安,品尝了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并大加赞赏,将其钦点为“贡品”。

【洋芋糍粑】是蓝田山区的一种特色小吃。洋芋又称土豆,洋芋糍粑的制作比较讲究,原料选用粗皮、个圆的洋芋,洗净放入锅内蒸熟,再剥去外皮,然后凉温放入石窝内,用锥型石夯砸。砸的时间越长,食用时口感越好,最后调上香菜、油泼辣椒、此时香味扑鼻。

【豆花泡馍】发源于西府凤翔一带,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当年苏东坡在品尝完后,竟然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只好套用当地俗语:东湖柳,金玉琼浆难舍口,妙景,巧人,佳味,实乃三绝也。豆花泡馍是西府一带很有名气的早点,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摊子,坐的满满的。

【老鸹撒】其实就是疙瘩汤,面疙瘩要比一般疙瘩汤的稍微大一点。因为其中的面疙瘩原型是两头尖中间园的形状,像乌鸦的头,所以得名老鸹撒。入口汤鲜味美,面疙瘩特别筋道,有嚼头

【葫芦头泡馍】由厨师配以切片的大肠、粉丝等,用高汤反复浇泡,最后配以蒜苗、油泼辣子等,再盛高汤制成。葫芦头的得名与药王孙思邈有关,据传他将药葫芦及其中的药材赠与并指导、改进了店家“煎白肠”的制作工艺,使其名扬食界。店家为感激他,将其葫芦悬于门首而得名。 做的好的葫芦头泡馍,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

【麻花的起源】相传明末时,陕县大营一带毒蝎横行,危害甚广。遭毒蝎蛰者约有半数不治而亡。人们为了诅咒蝎害,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成毒蝎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演变成了麻花。天津和湖北的筒子们表示不服。

【孜卷】又叫长安孜卷,风味儿独特的一道点心,比饺子皮更软的“外衣”,包裹着韭菜、鸡蛋、粉皮等食材,一点点地卷起来,切成段后放在锅里蒸个15分钟左右。上桌时,餐厅会配上一份用花椒、醋、葱蒜调好的酱料,咬上一口,丰富的食材里渗透着酸辣开胃的酱汁,十分美味。

【金葱贵妃鸡】相传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杨贵妃有两个嗜好,一是爱吃荔枝,二是爱吃鸡翅膀。鸡翅经御厨精心制作,可使满屋生香,取名“贵妃鸡”。鸡翅又名凤翅,故又称“贵妃凤翅”。时间一长,此菜不胫而走,朝野内外纷纷仿效制作,流传甚广。

【大荔带把肘子】为明朝弘治年间同州(今大荔县)城里厨师李玉山创制。 陕西大荔带把肘子,属蒸菜类,在秦馔筵席上久负盛名,《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引为列为第一名菜。

【大荔月牙烧饼】大荔人吃月牙烧饼,一般是跟清汤羊肉一起吃,也就是要夹了羊肉来吃。早先的烧饼是圆形,要夹肉,还需把烧饼掰成两半。后来大荔人在制作时,干脆将烧饼切成两半,烧饼就由圆形改为半圆形。因其形状如月牙,故名“月牙烧饼”。

【饸饹】饸饹古称“河漏”,据说已有600多年历史。荞面饸饹是地道的陕西面食,主要原料为新鲜荞麦。荞面饸饹可以两吃:一种是热吃,另一种是凉吃。一般是夏季凉吃,是消夏祛暑的好吃食。有时师傅芥末下得狠了一些,一筷子入口,马上就上头。冬季多热吃饸饹,吃起来汤鲜面筋,通体舒畅。

【金线油塔】据说这金线油塔源于唐代,当时称为“油塌”。清末,三原“悦丰和”、“永丰亭”的店东彭占魁和杨丁海师傅,在继承唐代“油塌”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三原金线油塔闻名三秦。上世纪30年代,西安南院门第一市场福记饭馆的马振贤师傅得其真传,制作的“金线油塔”也远近闻名。

【八宝辣子】渭北的大小宴席都离不开八宝辣子,据说这和渭北人喜欢吃蒸馍有关系。热气腾腾的蒸馍夹上八宝辣子,那个美呀~ 据说八宝辣子是祖籍朝邑(今属大荔县)的清朝阁老阎丹初从宫廷中带回后传入民间的,它以肥瘦肉丁与各种适宜蔬菜及地方特产秦椒煸炒而成,故称“八宝肉辣子”。

【浆水鱼鱼】老西安一般叫“蛤蟆骨斗”,意即小蝌蚪的意思。浆水鱼鱼一般有两种:玉米面和一般白面的,可热吃也可放凉吃,味道十分鲜美。

【临潼火晶柿子】临潼火晶柿子是临潼有名的特产,因果实色红似火,果面光泽如水晶而得名。又因熟后质软,外皮火红,深秋成熟时挂满枝头,如火焰般艳丽,所以又叫“火景”。火晶柿子果实扁圆、个小色红,晶莹光亮、皮薄无核,肉丰蜜甜,吃起来甜而不腻,味道极佳,且果皮极易剥离。

【西安黄桂柿子饼】是用临潼产的“火晶柿子”为原料制作。这种柿子果实小、果粉多,无核,肉质致密,多汁,品质极好。相传李自成称王西安后,老百姓用临潼的火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子面饼慰劳义军,很受义军将士欢迎。此后,每年柿子熟时,家家户户都烙些来吃,便成了今天的黄桂柿子饼。

【胡辣汤】在西安,胡辣汤分河南胡辣汤和西安胡辣汤两个派系。西安胡辣汤的特色在肉丸,河南胡辣汤是肉丁;西安胡辣汤除了肉丸,还有土豆、莲花白、菜花等蔬菜,河南胡辣汤则是用海带、粉条、油炸豆腐做配料。另外,西安胡辣汤在口感上还突出一个“麻”字。

东西太多就不举栗子了,度娘带你看陕菜:http://idu.com/link?url=tGu0rmlJB766RdFowPzwDalwTlRQ0KVddwuMCiCDPf-PS2NT7pUs4SUvRYoOiCRjAOz345H___NPCQE8RLgam_

陕西有多少种面?臊子面,油泼面,酸汤面,蒜蘸面,罐罐面,菠菜面,丁丁面,捞面,烩面,炒面,腊八面,拌汤面,扯面,刀削面,龙须面,旗花面,拨刀面,荞面,裤袋面,疙瘩面,浆水面,BB 面,炉齿面,剪刀面,荞面饸饹,包谷糁面,浆水鱼鱼,阳踅面,白鹿原丁丁面,乾县烙面,大荔炉齿面,铜川饸饹,陕北羊肉面,华县洋芋面,韩城羊肉糊卜,户县软面,西府干拌面,乾县浇汤面,耀州疙瘩面,麟游血条面,郴州御面,耀州咸汤面,合阳页面,扶风涎水面,汉中梆梆面,安康杂粮浆水面,定边剁荞面etc.其中十大名面: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关中biang biang 面,户县摆汤面,蓝田饸饹面,礼泉烙面,韩城大刀面,耀县窝窝面,澄城手撕面,大荔炉齿面。


随便举点栗子说明吧

【澄城手撕面】澄城手撕面原名“撅面”,现名“手撕面”,相传为秦朝御膳房面中精品,整个制面过程全手工制作,堪称“面品一绝”。手撕面以其单手撕面、随手撕面、现煮现撕、一锅一根面、一碗一根面的独特出面方式而成名。

【合阳踅面】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当地人极为偏爱的风味小吃。踅面历史悠久,相传韩信在合阳黄河边为解决十万军士吃饭问题而发明此面。踅面可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方便面”,主成分是粗粮,做成面条后可即食,也可放置数日再食,是很好的降糖降脂保健方便食品 。

【丁丁面】丁丁面是白鹿原上的风味小吃。这种面的做法,是先将面和好揉搓成长条,然后揪成小疙瘩入锅,出锅后,可烩、炒、干拌。传说汉文帝的生母薄太后很喜欢食此面食,故流传至今。最好吃的丁丁面在白鹿原上的狄寨镇。

【臊子面】流行于陕北、关中一带的面食。宋人称:“唐人生日多俱汤饼,世所谓‘长命面’者也”。汤饼是当时水煮食品的统称。北宋末年,人们将长命面与臊子结合起来,形成了今天所见的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驰名。岐山大小饭店都供应臊子面,或者干脆就起个“岐山臊子面馆”。臊子面分为宽、窄、细等七个花形,面食讲究“薄、筋、光”,汤讲究“煎、稀、汪”,味道自然是“酸、辣、香”。有楹联曾道:喝几杯西凤酒来此小坐,吃两碗臊子面不虚此行。

【然面】刚捞出的薄面条,趁热用油、葱花一泼,调些酱油醋,搅拌……由于越搅越粘,关中人将“粘”读作“然”,于是称“然面”。引申之,关中人将头脑不清楚、办事没有轻重深浅的人称作“然糊子”,或“然浆子”。

【菠菜面】爱吃面条的陕西人,将菠菜叶与面粉和揉在一起,做成菠菜面。这种做法起源唐代的"槐叶冷淘"当为其滥觞。《唐六典》栽:"太官令夏供槐叶冷淘。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供其膳食。"槐叶涩难食,于是民间妇女将菠菜面粉和揉在一起,做成了菠菜面。

陕语云:“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怒吼秦腔。端一碗扯面喜气洋洋,没搁辣子嘟嘟囔囔。”

陕西那些馍:馍,锅盔馍,肉夹馍,圆圆馍,云云馍,园封馍,炉齿馍,杠子馍,馄饨馍,红枣馍,花卷馍等。

继续举栗子

【石子馍】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据传:“神农时食谷,加米于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 唐代叫做“石鏊饼”,并曾以此饼向皇帝进贡。

陕西那些酒:汉斯啤酒、黄桂稠酒、丹凤葡萄酒、谢村黄酒、西安特曲、太白酒、杜康酒、城固特曲
作为游客尝尝汉斯啤酒和黄桂稠酒是不错的选择。

BTW,西安还有【夏天四件套】,分别是钟楼小奶糕,冰峰,酸梅汤,娃娃头雪糕

再来拉个仇恨,有一说张鹜《朝野佥载·卷二》引证《太平广记》的记载,早在武则天建周政权之后(公元六九O年),武则天宠臣张易之为控鹤监时,与其弟张昌宗竞相豪侈。张易之用大铁笼将鹅、鸭置于其内,笼中生木炭火,用铜盆盛五味汁,鹅、鸭绕火走,渴了喝五味汁,火烘得鹅、鸭不停地来回走动,逐渐羽毛尽落,烤炙而死,其肉肥嫩可口。据此,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都长安已有了原始作法的烤鸭。所以西安的烤鸭也是相当的好吃的。(帝都同学表示不服)

再次感慨游客盆友们错过了多少,本来不想说了,但是还是加点吃东西的地儿吧

秋林小吃街-室内小吃街
地址:碑林区和平门外雁塔路北段58号
雁塔区小寨西路吉祥村十字西北角
莲湖区和平电影院南侧
雁塔区翠华路73号
营业时间:全天

大圆金水小吃街-小吃排档
地址:雁塔区朱雀大街南段58号
营业时间:全天

东新街夜市
地 址:解放路中段
营业时间:晚6时至凌晨0点左右

建西街夜市-小吃排档
地 址:建西街
营业时间:晚6时至凌晨0点左右

柏树林夜市-小吃排档
地 址:端履门内,碑林博物馆旁
营业时间:晚6时至凌晨0点左右

北新街夜市-小吃排档
地 址:革命公园西侧北新街
营业时间:晚6时至凌晨0点左右

慈恩镇小吃街(慈恩食肆)(强推)
地址:大雁塔北广场西北角
营业时间:全天

报恩寺街和四府街,这两条街是连在一起的,乱七八糟的好吃的不少

非小吃聚集地的还有大唐通易坊,大唐不夜城,各种万达以及万达旁边的步行街你们懂得。再贴个吃东西的地儿,其中的一些露珠已经划掉不解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