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

 johnney908 2014-07-31
【摘要】: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五味”理论向来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难点之一,长期以来进展缓慢,盖因两大关键性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一是标注原则问题。中药五味的标注一直较为混乱,古人究竟是根据哪些标准来对药物的药味进行标注的?是否应该采取统一的标准?而统一的标准又该如何?二是普适性问题。中药“五味”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一部分药物的功效,但却无法解释另一部分药物的功效。这一理论为什么不具有普适性?本研究即是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展开的。通过对“五味”理论溯源,研究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的内容与建构过程,进而澄清中药“五味”理论研究中的混乱问题。 受语言学研究的启发,本文引入结构主义方法,将中药五味“理论”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考察。研究发现:这一系统中包含中药五味与“五味”理论两个部分(子结构)。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从史学角度出发,按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发展的具体规律和特点,将其分为4个阶段,即: 1、远古至西周(公元前771年前) 2、春秋至西汉(公元前770年~公元25年) 3、东汉至五代(公元25年~960年) 4、宋、金、元(公元960~1368) 进而,本文结合医学、发生认识学、哲学、社会学、文献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分别对上述各个阶段的中药“五味”理论结构构建及其子结构进行深入探索。 远古至西周为味的起源期。这一时期文献较少,通过发生学以及后期文献的一些推测,本文认为:这一时期对于味的认识主要有三点:其一,味的本义是滋味,是真实存在的感觉;其二,味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口尝这一活动;其三,人们已经对味进行了划分,并能够辨别几种滋味,如甘味、苦味。 春秋至西汉是“五味”理论的起源与奠基期。这一时期阴阳、五行学说兴起,滋味被功能化,已不同于春秋以前真实存在的滋味,五味的称谓由此产生。由阴阳五行学说所功能化的“五味”概念被引入医学,并与当时的医疗实践经验相结合,产生诸多“五味”理论,如五行配属“五味”理论、“五味”功效理论、气味阴阳薄厚理论、五味之害理论。作为最初的“五味”理论,其构建途径主要有象思维、归纳总结临床实践、援引社会知识、运用五行生克理论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五味”理论专指饮食而言,与药物无关。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四气的实质、五味的生成、五味的获得、五味的种类、味与臭的关系、以及味与毒性的关系等。在味与毒性的关系上,本文提出西汉以前“毒”的涵义之一是指辛、酸、苦之味。 东汉至五代是药物五味产生及“五味”理论的发展期。东汉之前,味与药是两个范围的概念,味专指饮食,用于养生防病,而药则用于治疗疾病。而东汉之后,药与味融合,药物的五味称谓开始出现。自《神农本草经》起,本草著作中开始标注药物的五味,这一时期本草著作将药物五味视为药物的自然属性之一,主要以口尝的方式作为药味的判别手段,兼有少量的五行属性反推。但由于口尝药味受到口尝者主观感受、药物的品种、产地、采摘季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初期本草著作对于药味的标注差别甚大,这从《吴普本草》所引的神农、黄帝、雷公、桐君、岐伯、医和、李氏诸家本草有关药味的论述中即可窥见。南北朝时期医家陶弘景将药味进行统一,并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了药味“识识相因”的处理原则,此后,历代本草对于前代本草中有关药味的记载多保持原貌,而形成了本草著作特有的稳定的传承体系。例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等书中有关药味的记载多遵前代所述而少有更改;偶有修订,亦主要是因为药物的基原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药味,导致本草记载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本草学家虽然将五味称谓引入本草著作,但对于“五味”的理论部分基本上持摒弃态度。反而是医家对“五味”理论关注较多,且颇有发明。如:唐王冰补入《素问》的“七篇大论”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运气学说影响下具有“式”性质的“五味”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大运“三气”之五味配属理论,(药)植物生成观及六气在泉其味、其治理论,司天、在泉、中运之气致病药食宜理论,客气五味所资理论,以及五运六气胜复的五味调治理论。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五味”理论,散见于各种医药书中,这些理论大多源于临床经验,内容涵盖预防养生、诊断、病因、治则、禁忌等诸多方面。 可以说,这一时期中药五味与“五味”理论的发展几乎毫不相干。但南北朝时期的《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是个特例,该书尝试将“五味”理论与中药药味两部分内容进行融合,力图建立一个完整的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但历史的主流特点并不因这一特例而改变。 宋、金、元是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的构建期。中药五味方面,北宋中前期几部主流本草如《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等延续了东汉至五代的中药五味标定方式:以口尝结果进行新药药味的标定,以基原考订与口尝检验相结合对已有药味进行修订。北宋后期及南宋、金、元时期,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本草学家用“五味”理论来探讨药味与药物功效之间的关系,导致《本草衍义》《珍珠囊》《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汤液本草》《本草衍义补遗》等本草著作中都相继出现了理论药味,此外《绍兴本草》《宝庆本草折衷》等书中还出现了以类相推的药味。这些药味与口尝药味同时存在于本草著作中,但仍以口尝药味为主。 这一时期的“五味”理论也得到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并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继承唐以前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中药“五味”理论:受法象思想的影响,气味阴阳薄厚理论融入了药物升降作用趋势,产生了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以及药物薄厚升降浮沉理论;运气五味相关理论中被进一步补充了六气(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中每一气的主时、主位、主政、气候变化特点、疾病特点以及治疗原则;运气“五味”理论还被加以变通,割裂了运气司天与具体治则间的联系,将前者抛弃,而以后者作为变通的运气“五味”理论。在此基础上,辐射性思维被加以应用对中药“五味”理论加以衍伸发挥,形成诸多理论体系。除此之外,本文还论述了其他散在的不成体系的“五味”理论,如甘极返淡、甘温除大热等,并加以理论探源。 在系统方面,随着中药“五味”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阐释药物功效,指导药物应用等方面,中药五味与“五味”理论相融合——这就意味着,中药“五味”理论系统最终建立起来。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中药“五味”理论系统加以总结。 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结构)由中药“五味”理论与中药药味两部分组成。“五味”理论产生的历史较为久远,是伴随五行理论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在现存文献中《黄帝内经》最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五味”理论。但此时的“五味”理论除依靠哲学层次上的推演外,主要是从对饮食之味的应用中总结与归纳而得出,该理论与药物并无关系。唐宋间“五味”理论进一步受到运气学说和法象学说的影响,变得更加多元化。北宋后期,寇宗爽所著的《本草衍义》以及成无己所著的《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开始广泛地将业已形成的“五味”理论引入到对药物功效与应用的探讨中,“五味”理论演变为中药“五味”理论。金元时期理学思潮推动了中药“五味”理论的创新,各大医家竞相打破常规,对“五味”理论进行辐射性推演,从原初“五味”理论中派生出更多的中药“五味”理论,形成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的8个主要体系。中药药味以口尝方式为主要获得手段,其于历代主流本草中的记载具有明显的传承特点。中药药味的记载首见于《神农本草经》。书中所载大多为口尝所得,兼有少量五行属性反推者。然而,由于口尝药味的影响因素颇多,初期本草著作对于中药五味的标定异说并存。直至南北朝陶弘景编撰《本草经集注》,提出“识识相因”的药味处理原则,后世本草咸宗之,而于前代本草之药味记载多能保持原貌,仅就少量基原(品种、用药部位等)发生变化的药物作出相应的修订。至北宋末年本草著作《本草衍义》中出现了理论药味,成为理论药味与口尝药味的分水岭。虽然,《本草衍义》后有大量医学著作中以理论药味修订主流本草中以口尝为主标定的药味,但其所修订的药物与主流本草所记载的全部药物相比仍只是很少一部分,因此,要物药味在主流本草著作中的传承具有连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中药“五味”理论系统又可分共时性“五味”理论系统与历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共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中的“五味”理论体系主要包含中药五行配属“五味”理论体系、中药五脏苦欲补泻“五味”理论体系、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体系、变通运气“五味”理论体系及其它“五味”功效理论体系,而其中药五味部分由小部分经理论修订的理论药味与大部分经由口尝的真实药味组成。历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中包含《辅行诀》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中药运气“五味”理论系统、药物薄厚升降浮沉“五味”理论系统三类。同时,中药“五味”理论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共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时刻都处在构建过程中,且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的共时性与历时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二者在一定历史时期和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 在结论与讨论部分,本文主要总结并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五味”理论源流及现代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归纳 “五味”理论的起源与五行理论的关系极为密切。《黄帝内经》中最初记载了“五味”理论。但宋以前形成的“五味”理论与药物并未发生联系。宋以后随着理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医药的融合,“五味”理论逐渐过渡成为中药“五味”理论。 现代我们所说的中药“五味”理论系统实际上就是本文所述的共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既包含中药“五味”理论部分也包含中药五味部分。中药“五味”理论部分主要由五行配属“五味”理论体系、五脏苦欲补泻“五味”理论体系、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体系、变通运气“五味”理论体系、其它“五味”功效理论体系以及“五味”的禁忌及养生理论组成;而中药五味部分由占绝大部分的口尝药味与小部分理论药味组成。这两部分通过以具体药物为载体,建立相互联系,构成理论系统。 2、中药五味标定混乱问题。本文认为中药五味的标注永远是阶段性、暂时性的,不可能有恒定统一的中药五味的标定。但阶段性的中药五味标注原则却是必不可少。药味的标定原则:第一,药物药味以理论之味为主进行标定;第二,理论之味有不一致之处应以公认的权威著作所载为准;第三,没有理论修订的药物标以口尝真实药味;第四,若药物的真实药味存在记载不一致的情况,应采用后出的主流本草之记载,并参以品种、道地性考证进行标定;第五,新药物的药味仍以口尝标定为主,不宜口尝者可以采取以类相推的方式进行标定。 3、中药“五味”理论发展模式。本文指出中药“五味”理论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哲学思维的引入与推衍,如五行理论、法象思维、运气理论等;第二,临床实践的归纳与总结;第三,以上两种方式与辐射性思维的结合,这种结合使原有理论变得丰富化,产生了各种理论体系。同时,经上述三种模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又进一步被临床实践所检验与验证。 4、中药“五味”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二个方面来考虑:第一,中药“五味”理论只是中药药性理论之一,中药发挥作用是中药的形、色、性、味、体等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中药“五味”理论应与中药其它药性理论共同协作发挥中药功效,因此,因此不宜仅以中药“五味”理论来阐释药物功效。第二,历史上,“五味”理论先于中药五味而产生,因此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的构建实际上是“五味”理论与中药相互整合的一个过程。正是因为“五味”理论并不是以中药五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也就不能用“五味”理论很好地阐释中药五味与功效间的联系。 5、中药“五味”五味理论的实用价值问题。本文认为:在古代医案医话中,经常可以看到医家们运用中药“五味”理论系统指导药物使用的相关论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该理论系统是被广大医家所接受的。哲学思想、术数体系虽然参与了中药“五味”理论的构建,且其由饮食“五味”理论发展而来,从而使中药五味理论的实用性受到质疑。但这个理论并非形成后就停滞不前,而是不断的接受近千年来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适宜指导临床应用的理论被继承下来,因此,其实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中药“五味”理论并非完美。对于中药“五味”理论的缺陷,我们只能在遵循理论发展的规律和模式去完善与发展,而并非否定所有理论运用新的方法和模式去构建。如果脱离了传统的构建方式,那也就不再是“中药”的“五味”理论系统了。本文认为进行“缘何某一理论可以指导某一药物使用”的规律性研究应为今后中药“五味”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 1、引入结构主义和发生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共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与历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两个新的概念,并对其内容加以区分。 2、运用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明以前(远古至西周,春秋至西汉,东汉至五代,北宋到元4个时期)百余部著作的中药五味及“五味”理论体系进行全面的爬梳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中药“五味”理论的8大体系,提出共时性中药五味标定的原则,评价中药“五味”理论的现实价值等。
【关键词】:中药五味理论 结构主义 发生学 标定原则 评价 理论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85.1
【目录】:
  • 中文摘要9-15
  • Abstract15-20
  • 文献综述20-36
  • 1 现代科学方法研究20-24
  • 2 传统文献、理论研究24-29
  • 3 中药五味相关的新兴科研思路29-30
  • 4 中药“五味”理论评述30
  • 5 讨论: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30-32
  • 参考文献32-36
  • 1 绪论36-43
  • 1.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结构论的重要启示36-37
  • 1.2 从历史学角度入手研究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的必要性37-38
  • 1.3 文章的写作思路38-39
  • 1.4 几个重要名词的诠释与辨析39-41
  • 1.4.1 “五味”与五味39
  • 1.4.2 中药五味39-41
  • 1.4.3 “五味”理论与中药“五味”理论41
  • 1.4.4 系统与体系41
  • 1.5 文章创新点41-43
  • 2 味的起源——远古至西周43-48
  • 2.1 味的本义为滋味44
  • 2.2 味最初通过口尝获得44-46
  • 2.3 初期对于味种类的划分46-48
  • 3 “五味”理论的奠基期——春秋至西汉48-82
  • 3.1 早期“五味”理论的产生及内容49-72
  • 3.1.1 阴阳、五行理论的产生49-51
  • 3.1.2 五行理论在非医学领域中的发展51-54
  • 3.1.3 医学对五行理论的引入及“五味”理论的产生及内容54-70
  • 3.1.3.1 五味称谓之肇始及五味内涵54-55
  • 3.1.3.2 五行配属“五味”理论55-63
  • 3.1.3.3 五味功效相关理论63-67
  • 3.1.3.4 气味阴阳薄厚理论67
  • 3.1.3.5 五味之害67-70
  • 3.1.4 “五味”理论的早期构建70-72
  • 3.1.4.1 初级“五味”理论构建70-71
  • 3.1.4.2 深层次“五味”理论构建71-72
  • 3.2 “五味”与“四气”实质之探讨72-76
  • 3.2.1 “五味”理论中五味的实质72-74
  • 3.2.2 四气的实质74-76
  • 3.3 春秋至西汉五味其它问题探讨76-82
  • 3.3.1 五味的生成76-77
  • 3.3.2 五味的获得77-78
  • 3.3.3 五味的种类78-79
  • 3.3.4 味与臭的关系79-80
  • 3.3.5 味与毒性80-82
  • 4 中药五味的产生及“五味”理论发展期——东汉至五代82-118
  • 4.1 中药五味在本草学中的发展83-95
  • 4.1.1 本草著作对五味称谓的引入83-84
  • 4.1.2 本草学对五味及其理论的漠视84-86
  • 4.1.3 中药五味的标注传承86-93
  • 4.1.3.1 《神农本草经》中药物药味的标定86-88
  • 4.1.3.2 后世本草文献对于药味的传承88-93
  • 4.1.4 本草学对中药五味的发展93-95
  • 4.1.4.1 药味种类的增加93-94
  • 4.1.4.2 口尝药味的影响因素94-95
  • 4.2 医家对“五味”理论的发展95-118
  • 4.2.1 运气学说影响下产生的具有“式”性质的“五味”理论95-111
  • 4.2.1.1 大运“三气”之五味配属96-98
  • 4.2.1.2 (药)植物生成观及六气在泉其味、其治98-99
  • 4.2.1.3 司天、在泉、中运之气致病药食宜99-103
  • 4.2.1.4 客气五味所资103
  • 4.2.1.5 五运六气胜复的五味调治103-111
  • 4.2.2 散在于医书中的“五味”理论111-117
  • 4.2.2.1 治疗原则111-113
  • 4.2.2.2 疾病诊断113-114
  • 4.2.2.3 解释病因114
  • 4.2.2.4 禁忌114-116
  • 4.2.2.5 预防养生116-117
  • 4.2.3 “五味”理论与药物药味的首度“汇通”117-118
  • 5 中药“五味”理论系统构建期——宋、金、元118-156
  • 5.1 中药五味的标定119-132
  • 5.1.1 北宋前中期的口尝五味119-122
  • 5.1.2 北宋后期药物功效反推、以类相推的药味的出现及药味修订122-132
  • 5.1.2.1 理论反推中药五味的出现123-125
  • 5.1.2.2 理论反推药味的传承及以类相推药味的出现125-127
  • 5.1.2.3 理论反推药味的高峰期127-132
  • 5.2 “五味”理论132-154
  • 5.2.1 法象思想影响下的气味阴阳薄厚理论及衍义132-137
  • 5.2.1.1 法象思想132-134
  • 5.2.1.2 气味阴阳薄厚理论与药物升降作用趋势的融合134-136
  • 5.2.1.3 药物薄厚升降浮沉理论136-137
  • 5.2.2 运气学说中的“五味”理论137-144
  • 5.2.3 变通的运气“五味”理论144-146
  • 5.2.4 五脏苦欲补泻“五味”理论之演变146-148
  • 5.2.5 其它“五味”功效理论148-153
  • 5.2.5.1 单味功效148-151
  • 5.2.5.2 性味联合功效151-153
  • 5.2.6 五味禁忌及其它153-154
  • 5.3 宋金元中药“五味”理论系统154-156
  • 6 中药“五味”理论系统156-198
  • 6.1 中药“五味”理论157-162
  • 6.1.1 中药“五味”理论源流157
  • 6.1.2 中药“五味”理论体系157-162
  • 6.1.2.1 五行配属“五味”理论体系157-158
  • 6.1.2.2 五脏苦欲补泻“五味”理论体系158-159
  • 6.1.2.3 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体系159
  • 6.1.2.4 药物薄厚升降浮沉“五味”理论体系159-160
  • 6.1.2.5 运气“五味”理论体系160-161
  • 6.1.2.6 变通的运气“五味”理论体系161
  • 6.1.2.7 其它中药“五味”功效理论161-162
  • 6.1.2.8 “五味”的禁忌及养生理论162
  • 6.2 中药五味162-167
  • 6.2.1 中药五味标定源流162-163
  • 6.2.2 中药五味标定方法163-167
  • 6.2.2.1 真实五味——口尝163-166
  • 6.2.2.2 理论“五味”166-167
  • 6.3 共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167-183
  • 6.3.1 中药五行配属“五味”理论体系168-169
  • 6.3.2 中药五脏苦欲补泻“五味”理论体系169-175
  • 6.3.3 气味阴阳薄厚升降理论体系175-178
  • 6.3.4 变通运气“五味”理论体系178-181
  • 6.3.5 其它“五味”功效理论体系181-183
  • 6.4 历时性中药“五味”理论系统183-198
  • 6.4.1 《辅行诀》中药“五味”理论系统184-193
  • 6.4.1.1 《辅行诀》中药“五味”理论系统的构建方法184-190
  • 6.4.1.2 由《辅行诀》引发的几点思考190-193
  • 6.4.2 中药运气“五味”理论系统193-194
  • 6.4.3 药物薄厚升降浮沉“五味”理论系统194-198
  • 7 结论与讨论198-202
  • 7.1 “五味”理论源流及现代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归纳198
  • 7.2 中药五味标定混乱问题之探讨198-199
  • 7.3 中药“五味”理论发展模式之探讨199
  • 7.4 中药“五味”理论普适性问题之思考199-201
  • 7.5 中药“五味”理论实用价值之评价201-202
  • 参考文献202-207
  • 致谢207-208
  • 个人简历208-212
  • 附录212-225
  • 附录一、《吴普本草》援引诸家名医所述药性表212-216
  • 附录二、《药性论》《日华子本草》与宋以前主流本草药味比较表216-221
  • 附录三、《新修本草》新增药物“药味-毒性-功效”表221-2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