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时舞台那些事

 xc活人的娄子 2014-08-02

    旧时的戏剧舞台,流传着“救场如救火”一语。意思是,演员在戏台上如有闪失,必须像救火那样,在第一时间予以抢救。否则就会“脏了台”,第二天戏馆就得停锣歇业。必须择个黄道吉日,抖了地毯,扫了舞台,放了鞭炮后,才能重新开锣演唱。

    即使再优秀的演员,也难免有个一差二错。要避免“脏了台”,往往得依靠他们随机应变的能力。

    弹唱演员马如飞,某次演出《珍珠塔》,把“丫环移步出了房”,唱成了“丫环移步出了窗”,观众哄堂大笑。他知道自己唱错了,但毫不慌张,立即镇定地补上一句“到阳台上去晒衣裳”,台下掌声四起。马如飞一得意,又把“六扇长窗开四扇”,错唱成“六扇长窗开八扇”。他又不慌不忙地接唱:“还有两扇未曾装”,又博得满堂喝彩。

    京剧表演艺术家苟慧生,某次演出《红楼二尤》。演到王熙凤借秋桐之手,害死尤二姐初生的婴儿,唱“二黄原板”的第五句“诉不尽心内的苦珠泪难忍”后,一时失神,把最后那句台词给忘了。他灵机一动,俯身把已死的“婴儿”抱了起来,唱道:“想必是我的儿他——他又要复生!”巧妙地补上了那句唱词。戏后,很多演员和观众都说这句词改得好,不但救了场,而且更为传神地刻画了尤二姐遭受迫害后的恍惚神情。

    梅兰芳有一次演出《贵妃醉酒》,当把高力士的帽子套在自己的凤冠上,唱到“冠上加冠”时,帽子突然滑落掉下。这时如果弯腰捡起,观众不免哄然大笑。于是,梅兰芳巧妙地向扮演高力士的萧长华做了个手势。萧心领神会,手指帽子,口中念道:“娘娘,您把帽子掉到那儿啦!”梅兰芳随之醉步挪向帽子。高力士将帽子拾起递给娘娘。这一细节,被两位演员补救得天衣无缝,而且把杨贵妃的醉态描绘得更为生动逼真。

    那时的老艺人把“登台”看得“重于泰山”,绝不以“差错难免”而原谅自己。1919年,姜妙香与梅兰芳合演《千金一笑》,有句台词怎么也记不起来,事后他自责不已。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记述道:“他在台上忘了一句词儿。唱完戏一声不响地就先走了。等我回到濠南别业,听见他一个人在屋里自言自语。我以为他在背明天戏里的词儿了……再细细一听,不对了,敢情是在自己责备自己呢。他说:‘我今儿怎么啦,竟会忘了词儿,这可是我向来没有的事。’一边说还一边跺脚。”

    京剧前辈孙均卿还有一个斩网巾的故事。网巾,即演戏时戴在头上那个纱编的假发。斩网巾是演员发誓一辈子不再唱戏。有一回,孙均卿在北平演出的《黄鹤楼》中饰周瑜,按例应称刘玄德为皇叔,他却鬼使神差地误称皇叔为“都督”。观众一时大哗。孙均卿满脸羞惭地当众斩了网巾,第二天一早便卷起铺盖,离开北平回老家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