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年 | 县剧团的“梅兰芳”

 圆角望 2017-11-29


县剧团的“梅兰芳”

 

吴春桐


1968年底我到江浦农村插队,两年后调往县城工作。奇怪得很,当地人不一定知道县委书记是谁,但几乎个个认得县剧团演员阮惠芳,说她是“我们的梅兰芳”。


戏曲演员很不容易,从小练功学唱,千辛万苦。但仅凭吃苦未必能成功,要成功必须要练就一种特质:你往台上一站,立刻令台下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凝于一点,你抬手,他们仰望;你下沉,他们俯看,他们的魂魄被牢牢地抓在舞台上。梅兰芳先生喜欢一副对联: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上联说观众看演员已不是演员本人,就连演员本人看自己也已不是自己;下联意思是演什么人就像什么人。阮惠芳虽然是县剧团的演员,却有这样的特质,站立舞台中央,熠熠生辉。《沙家浜》里她饰阿庆嫂,第四场开始后不久有四句摇板“敌人扫荡三天整,断壁残墙留血痕。逃难的众邻居都回乡井,我也该打双桨迎接亲人。”阮惠芳演来很有层次。头两句唱中,她目光洒处分明有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的境象。唱“我也该打双桨迎接亲人”时,自然流露出难掩的喜悦之情。在与胡传魁刁德一的“智斗”中,她“沉着机灵有胆量”的“戏力”和端庄稳健的台风,压倒了霸匪的架势和地头蛇高傲自恃的嚣张气焰,赢得阵阵掌声。


“十年动乱”后她迎来艺术的春天,剧团恢复了传统扬剧的演出,观众在长期禁锢后看戏的热情也高涨到疯狂的程度。剧团在六合县剧场连演一月之久,每日三场,场场客满,甚至有人半夜携铺卷来等候买票。轰动的盛况不禁让人联想当年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感染力。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故乡也在江浦。早在1960年代初,他任副县长时,就经常看阮惠芳的演出,尤其欣赏她的《穆桂英挂帅》,常有书作相赠。最珍贵的一幅是他最后一次回到家乡与阮惠芳笔谈的手迹:“我很记念你,一心记住,不会忘掉。我回去用心画一张画,裱好,终身纪念。只这一张要画两天,是费神的,连裱要两个月。你挂在房里,看到画,如看人一样。”阮惠芳当年舞台上《穆桂英挂帅》的飒爽英姿是何等地令人难忘啊!再见面时,年届九旬的书坛巨擘,因耳聋只能纸笔交流的耄耋老人,依然兴奋不已,留下了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林老的这帧珍贵手迹也是对她艺术成就的崇高褒奖。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