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都,酒桌文化源远流长。山东人素来善饮,天下皆知。因此,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
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也有称主陪的);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也有称副陪的)。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的不尊重。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六次,叫“六起”。“起”是“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经常可以在饭店里面听到这样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因为,酒桌被戏称为“丐帮开会”。
等主人带领大家喝完后,该轮到主陪发言了。同样也是客套一番,带领大家喝一杯酒。(有时也会将一杯酒由主陪、副陪分别带领大家喝完,副陪一般所带酒次数少于主陪)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多的在半斤以上少的也有三、四两了,主客已经面红耳赤、脚下升云。这个时候,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一般是主宾与主人(主陪),次宾与主陪(副陪),依此类推。在这期间,是酒桌上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宾主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
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三个小时,而一些挚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所以在山东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场酒要喝个半斤八两。等酒席结束,大部分人肯定是舌头大了、步子歪了。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