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皇帝故事

 临海沐风 2014-08-06

   说红楼梦是明珠家事,是因为在大量的纳兰的诗词作品中,与《红楼梦》和贾宝玉暗合之处非常之多。例如在纳兰诗《饮水诗·别意》六首之三就有:独拥余香冷不胜,残更数尽思腾腾。今宵便有随风梦,知在红楼第几层?又《饮水词》中《於中好》一阕是这样: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又有《减字木兰花》一阕咏新月云:莫教星替,守取团圆终必遂。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红楼”二字在纳兰诗词中反复出现。还有在他的《金缕曲·亡妇忌日作》一阕前首三句云: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葬花”二字则始出于此。  

   另外纳兰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关系特别好,当年都是康熙皇帝的侍卫。曹寅生于1658年,比纳兰容若小四岁。曹寅的母亲孙氏为康熙的保姆。少年时期曹寅与纳兰容若都曾为康熙的伴读,后同为康熙侍卫。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词科时,来京的大批明末遗老,对纳兰容若与曹寅两个青年都是倍加欣赏,与这两个人都成为诗词唱和上的忘年交。因为是好友,纳兰就曾为曹寅填了一首词,《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延夕月,承朝露。看手泽,深余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子青盼乌衣,来非暮。  
   那么纳兰为何拥有那么多的愁苦,以致年纪轻轻就郁郁寡欢而一病不起,遂撒手尘寰,让人唏嘘。
   下面摘录一阕小词可以看出作者悲苦的心境: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曾记鬓边抖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妻子早逝,父亲在朝臣中倾轧,官场险恶,自己虽然贵为康熙的侍从,也提心吊胆,因此作者或护驾塞上,或奉命出使,于塞外得家书后感到自己与秋海棠一样已经断肠。和贾宝玉“比如我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只能跟着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大荒山去有极其相似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