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

 liuzy56 2014-08-07

东直门老照片缩略图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缩略图中的老照片在文後依年代一一列出)

 

东直门位于北京内城东垣之北,原为元大都之正东门崇仁门,明初建北平城,废元大都东之北、西之北光熙、肃清二门,此门即成为明北平城东之北门,仍沿用元大都旧称崇仁门。

 

靖难之役後,燕王朱棣在南京(应天府)登上明朝帝位,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建元永乐。登基仅五个月後,便接受礼部尚书李至刚的建议,决定把都城由应天迁往北平,遂改北平为北京,升北京为京师,顺天府。改原京师为南京,应天府。永乐十八年(1420)北京宫殿成,于次年正式移都北京。

 

在永乐帝决定迁都後,北京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营造工程,仿南京宫殿规制营建北京宫城,规模更有甚之。北京城垣加高、加厚,并全部包砌城砖,北京城九门重新命名。东垣之北门取“东方盛德属木,为春”和“直东方也,春也”之意,定名为东直门。

 

东直门城楼,东向,与面朝正西的西直门遥相呼应,是一对姊妹们,两门城楼形制相同。到上世纪逐步被拆除之时,基本上都是清朝中期修葺後的遗物。根据奥斯伍尔德·喜仁龙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的记载,楼宽(墙体)26.7米,深10.7米,墙体厚1.2米;廓面阔(下层檐柱)31.5米,进深15.3米。下层檐柱24柱,上层檐柱16柱。三滴水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戗脊走兽7个。城楼内两侧城墙内壁修有登城马道。

 

东直门箭楼,本雄踞于瓮城的城台之上,位于瓮城东端,在1915年拆除瓮城,修通铁道後,箭楼成为了一个单体建筑。由于该瓮城四角均为直角,这与西直门瓮城规制一样,而区别于其他各门瓮城为弧形环抱箭楼,所以东直门箭楼两侧的瓮城残垣较规整,一直延伸到直角拐角处,登城台阶的斜面处理的较其他城门拆除瓮城後的箭楼和谐得多。屋顶形制为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後出抱厦五间,抱厦顶是单独的单檐歇山顶,楼连台通高30米。对外的三面墙体上下共设四排箭窗,正东面每排12孔,两侧面每排各4孔,後抱厦两侧面各1孔,总计82孔。

 

东直门瓮城闸楼位于南侧瓮城墙体上,灰筒瓦硬山顶,内设千斤闸,闸楼下辟有券洞门,为进出瓮城的孔道。东直门和西直门瓮城不同于其他各门之处都是平面呈矩形,四角都是直角。其他瓮城外角都为圆弧形,平面呈半月形,所以瓮城通常又被叫做月城,两侧呈弧状的瓮城墙就被称为月墙。

 

东直门(崇仁门)镇门之宝城外有铁塔(东直铁塔),瓮城内有一座石雕的药王爷像(东直雕像)。东直铁塔是指在东直门外东行里许的铁塔寺。俗谓“塔高矗半空”,塔中祀像为一胡僧,云系坐化於此。祀像乃肉身,俗以为明建文帝遗像者,实无考据,不过此说颇为流行;东直雕像是瓮城关帝庙中的药王雕像,极为精细,保佑着小百姓身体健康,百病不生。过去的砖窑多设在东直门外,从南方运来的木材也从东直门进城,所以运砖瓦、木材的车辆多走此门。东直门又有“商门(交易之门)”之称,平民在此做些小买卖,皇上从不涉足此门。

 

1915年修环城铁道时拆除了瓮城和闸楼,1930年箭楼被拆除,1958年为了交通方便,在城楼北侧扒开了豁口,1958年拆除箭楼城台,1965年修环城地铁,城楼被最后拆除。至此东直门仅作为一个地名被留存下来。

 

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上的东直门图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860年1月10,东直门北面全貌及迤北城墙护城河 [费里斯·比托]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860年10月,东直门北侧,内城东北角楼东北面,以及护城河两岸 North and east corner of the city wall of Peking [费利斯·比托(英法联军入侵,随军摄影师)]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01年,东直门全貌(东南面) [小川一真]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01年,东直门外石桥,护城河。可见东直门外关厢的大街和斜街 [小川一真]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02年,鼓楼俯瞰四至(东,鼓楼东大街,东直门大街,远处可见东直门城楼,由鼓楼上层修复围栏的两个工匠之间向远处拍摄)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02年,鼓楼俯瞰四至(东,鼓楼东大街,东直门大街,远眺自北向南可看到雍和宫、内城东北角楼、东直门城楼 [乔治·莫理循]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03年,东直门城楼西面(城里) 明信片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1年前後,东直门箭楼,瓮城,闸楼(南面),以及护城河,远处可见京师自来水厂的烟囱,水塔被箭楼挡住。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1年,东直门箭楼东南侧,远处是京师自来水厂的水塔和烟囱。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1年前後,东直门全景(东南面)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2-1915年,东直门城楼北面和北侧的登城马道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3年,东直门城楼西面(城里)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3年,鼓楼俯瞰四至(东,鼓楼东大街,东直门大街) [1910s] 明信片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5年,东直门城楼东南面,环城铁路刚付竣工,崭新的东直门车站,护城河及水关。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6年,东直门城楼东面,环城铁道东直门车站,列车。瓮城刚刚拆除,环城铁路刚开通。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6年,东直门箭楼西南面(瓮城内),刚修通环城铁路,远处的水塔和烟囱是1910年建成的京师自来水公司东直门水厂。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6年,东直门。修环城铁路后的东直门全貌(南面)。这张照片较常见,但多被媒体误解释为“朝阳门”,由箭楼端瓮城残墙的直角和东直门外香河园自来水厂的烟囱,即可辩认出这里是东直门。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17,东直门城楼东南面,瓮城刚刚拆除 Tung Shih Men & Trees [西德尼·甘博]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21,东直门城楼门洞东侧,门额石匾上“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券顶“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显示着岁月沧桑 [喜仁龙]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上图的石匾细部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21年,东直门箭楼西面(瓮城内),抱厦顶已坍塌,主脊已断,已是一派颓败景象 [喜仁龙]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21年,东直门南面,拆除瓮城后 [喜仁龙]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24年,东直门箭楼及护城河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25年,东直门外石桥,护城河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27年,东直门箭楼东侧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32年,东直门城楼西面(城裏)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33,东直门外铁塔,相传也是北京城五镇之一,塔中祀像为一胡僧,云系坐化於此 [(德)赫达·莫里循 Morrison Hedda]。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46年,鼓楼俯瞰四至(东,鼓楼东大街,远处可见东直门城楼和东外自来水厂的水塔,内城东北角楼已圮不可见)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51年,东直门城楼东面,瓮城内铁道口。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54年,东直门城楼东面,瓮城内铁道口。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50s,东直门内大街,由东直门城楼上向西拍摄,远处可见钟鼓楼。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1960年前後,东直门城楼西面(城裏)。
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三)——东直门(组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