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

 老庄走狗 2014-08-09

“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

文/吴伯凡  

   

  仅仅阅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很难让一个低绩效的人变得高效的。对大多数人来说,“要事优先”(Put first thing first)是不言自明的,但他们总是让无关紧要的事占据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最后的时刻迫不得已来做最重要事——Put first thing last。

 

  知易行难。不难明白道理的人常常是“身不由己”的,因为支配人行为的是人脑中已经固化的心理程序而不是用于明白道理的理智。理智接收到的命令总是要经过心理程序扭曲性、破坏性处理,最后几乎没有例外地呈现为与原始命令大异其趣的结果。

 

  “最重要的事情被迫在最后匆匆完成”是相当常见的现象,它来自于一种习惯性抵触和回避当下境况的心理习性。在不得不完成的命令与尽可能回避的心理需求的双重支配下,人找到了一种逃避当下的心理策略——关注一些与当下事务有某种相关性但并不实质相关的事,将大量的时间和心思放到上面,务虚性地“执行”理智下达的命令,用这种务虚性的忙碌来自我安慰。本来十分明确、硬性的目标被模糊化、软化,直到死线无可避免地来临,务虚性忙碌被迫终止,匆忙、急迫地进入早就该进入的场景中。

 

  务虚性忙碌有多种表现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一是“不断准备”——用层出不穷的“可能有用”的辅助性工作来拖延正题的实质性展开;二是“反复考量”——自我挑剔、自我斥责成为巨大的背景噪音,让具体的实施断断续续,一次次推倒重来。

 

  有趣的是,在死线的逼迫下最终进入正题时,人很快意识到,一度被认为是必需的准备和考量基本上于事无补,思维和行动竟然是沿着事先没有预料的方向和路径进展的。他也会意识到,如果早一点终止隔靴搔痒的准备并关闭背景噪音,事情的进展会顺利得多。

 

  而问题在于,准备和考量总是在拖无可拖的阶段才被迫终止。

 

  爱因斯坦说,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游手好闲的准备和考量背后,是对当下目标的心有不安的回避而导致的心理骚动和紊乱。思绪不断流窜于过去和未来之间,不愿和不能进入当下的定静,在妄念丛生中无所适从。当异常紧急的状态来临时,逃避当下的缓兵之计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人在一定程度上被迫“入定”,心理能量因为聚焦到当下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成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急中生智”。很多习惯于拖延的人最后形成了一种对于紧急状态的路径依赖——只有拖延才会有紧急状态,也只有在紧急状态下才能“进入状态”。但这种“急中生智”是很难达到“卓有成效”的。它顶多能让人在最后一刻勉强完成被拖延的任务。

 

  要想卓有成效,首先必须逐渐消除心智模式中两种破坏性力量——“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内在小孩”是人格形成期的心理残留物——胆怯、被保护和赞赏的强烈欲求、为逃避责罚而实施的掩饰和推诿。“内在父母”是人格形成期因模仿和扮演权威角色而养成的对人和事挑剔、评判、斥责、恐吓的心理倾向。这两种角色相生相克,同时潜藏于人的心智中。有一定难度的任务一旦出现,沉睡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就会马上同时醒来,心智就成为二者相互博弈和搏斗的场所——“问题父母”不断挑剔、苛责、恐吓着“问题小孩”,使之更胆怯、更恐惧,“内在小孩”不断使出各种掩饰性和推诿性伎俩。受这种力量牵扯的自我在放纵和谴责中难以自拔,最后呈现为一种务虚性、掩饰性忙碌的状态。

 

  “心魔”不除,永无宁日。如何消除“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这二而一的“心魔”?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