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附子的功效

 xdh2118219 2014-08-09






  • 【性味归经】辛、甘,大温,有毒。入胃经。
    【功效】祛痰止痛,祛风止痉,祛温止痒。
    【功效作用】
    1.祛痰止痛:用于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可与南星、半夏水煎服。
    2.祛风止痉:①用于口眼歪斜,常与全蝎、僵蚕同用。②用于风痰壅盛、抽搐呕吐,可与南星、全蝎、僵蚕、半夏、川乌、天麻木香陈皮等同用,白附子饮。③用于破伤风之口噤痉挛,可与南星、防风、天麻、白芷羌活同用,如玉真散。
    3.祛湿止痒:用于阴囊湿疹、瘙痒,可与羌活、白蒺藜、黄芪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6克,开水冲服,亦可单味研末外煅,或蜜调敷。
    【鉴别应用】关白附与禹白附,两者功效相似,但关白附毒性大,又甚燥烈,功偏祛寒湿、止疼痛,适用于中风偏正头痛、风寒湿痹、中风口眼斜等;而禹白附祛风痰、息风止痉功能强,适用于破伤风抽搐及中风痰壅、半身不遂之证。历代本草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
    【配伍应用】
    1.配天南星:祛风化痰、解痉止痛。天南星可燥湿化痰、缓急止痛,二药相合,祛风化痰之力增强,并能解痉止痛,故可用于破伤风,症见牙关紧闭,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等。
    2.配僵蚕:祛风化痰止痉。僵蚕辛能发散,咸可软坚散结,故为祛风化痰、解痉之药,关白附善祛风化痰,二药同用,力专效著,长于治头面之风,故可用于中风、口眼斜之证。
    【应用注意事项】
    1.白附子与川附子系属两物,应注意区别。
    2.白附子有禹白附及关白附之区别,临床常用之白附子由禹白附经过加工炮制而成,系天南科草本植物,还有一种白附子,系毛茛科草本植物,称关白附,两者作用见鉴别应用。

    【用法用量】内服:3~5克,入煎剂,或入丸散。外用:酌量,捣敷。

    【功效特点】本品燥烈有毒,能开能散,功能祛风化痰燥湿,并引药上行而治头面之疾,适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喁斜、痰厥头痛等证。又因能祛风痰,所以兼能止痉,对破伤风亦有功效,且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