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贝母的功效

 xdh2118219 2014-08-09


  •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入心、肺经。
    【川贝母功效】润肺化痰,清热散结。
    【功效作用】
    1.润肺化痰:①用于阴虚肺热,症见久咳不止,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丝,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或见潮热盗汗,可与知母各等份研末冲服,或与麦冬、玉竹、沙参、紫菀、款冬花、地骨皮等润肺止咳药同用。②用于肺燥咳嗽,症见咳嗽痰少黏稠难出,咳痰带血丝,发热恶寒,胸痛,唇焦鼻燥咽干,手足发热,虚烦不寐,潮热盗汗,可与紫菀、款冬花、杏仁、麦冬、地骨皮、白薇等同用。③用于肺痈后期,症见潮热咳嗽,吐脓血痰,可与芦根、黄芪、玉竹、薏苡仁、冬瓜仁等同用。
    2.泄热散结:①用于颈、腋淋巴结核,常与玄参、牡蛎等同用。②用于乳痈初起,常与蒲公英、连翘、花粉、当归、青皮、鹿角片水煎服,如消痈散结汤。
    【鉴别应用】川贝母味苦而兼甘,甘以润肺,偏补,故燥咳及内伤久咳咯血多用之;浙贝母味苦而兼辛,辛以疏散,偏泻,故开泄清热之功强,多用于治疗外感客热、痰稠色黄咳吐不利之咳嗽及瘰疬、疮肿;土贝母偏解毒消肿。
    【配伍应用】
    1.配杏仁:川贝母润肺化痰,清肺止咳;杏仁降气祛痰,宣肺平喘,润肠通便。川贝母突出于润,杏仁侧重于降。二药伍用,一润一降,润降合法,化痰止咳甚效,主治肺虚之咳、痰少咽燥及外感风邪、痰热郁肺、咳嗽不已、咯吐黄痰等证。
    2.配知母:知母上行入肺,中行归胃,下行走肾,功专滋阴降火,消痰止咳,润燥滑肠;川贝母走上焦,人心肺,能涮肺散心胸郁结,且化痰止嗽。二药伍用,并走上焦,清气滋阴,降气润燥,化痰止咳之力倍增,可治阴虚燥咳,水亏火旺,肺脏受累,以致咳嗽痰少、久久不愈、口干舌红,脉细数等,或肺热咳嗽诸证。
    3.配浙贝母:川贝母润肺止咳,清热化痰,主治肺热燥咳、阴虚劳咳;浙贝母开泄力胜,化痰止咳,清火散结,主治感冒风热、痰热郁肺,症见咳嗽,咳痰黄稠,瘰疬,疮痈肿毒,乳痈等。川贝母润肺力强,偏治虚证;浙贝母散结力大,偏治实证。两药合用,可治虚实相兼之肺热咳嗽痰黏、咽燥痰少、瘰疬、乳痈、瘿瘤等证。
    4.配苏子:贝母润燥化痰,清金降热,其治重在化痰兼清痰热,化痰则平喘咳,热清则宁肺金;苏子主降,能利膈消痰,降气定喘,偏润而滑肠,专降上逆之气,化痰饮,止喘嗽。两者皆为肺经专药,寒温并用,相使配伍,降气消痰,润肺滑肠及止咳平喘力增,宜治燥邪伤肺、肺气不利、痰壅气逆之咳喘,尤兼大便不通者,用之施以上下并治之妙。
    【应用注意事项】
    1.川贝母反乌头。
    2.脾胃虚寒、有痰湿者不宜用。
    【用法用量】内服:3~9克,入煎剂,或人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功效特点】本品善润肺化痰,又能清泄胸中郁结之火,适用于肺热燥咳、痰热咳嗽、劳嗽吐血以及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证、川贝母与浙贝母不同,小者为川贝。大者为浙贝,浙贝又称大贝、象贝,虽都能止咳化痰,但其作用又有不同:川贝苦甘微寒,滋润性强,用治肺热燥咳;浙贝苦寒,开泄之力胜,用治外感及痰热郁肺引起的咳嗽。川贝多用于虚证,浙贝多用于表邪之实证。土贝母与川贝、浙贝非为一类,只用于外科痈疮肿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