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甘,寒。入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功效作用】 1.利水渗湿:①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多见肾炎水肿、脚气水肿,常与茯苓、猪苓、桂枝、焦白术同用,如五苓散,或与猪苓、茯苓同用,如猪苓汤。②用于痰饮眩晕、全身浮肿、口腻涎盛,可与白术同用,如泽泻汤,或与茯苓、半夏、苍术、陈皮同用。③用于湿热带下,可与芡实、金樱子、炮姜、苦参同用。 2.泄热用于肾阴不足、相火亢盛的遗精、耳鸣、眩晕等证,取其渗湿除热、升清降浊之功。 【鉴别应用】 1.泽泻长于利水渗湿、泄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淋浊涩痛、遗精、脚膝痿软;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晕眩。
2.泽泻、茯苓、猪苓,三者均能渗利水湿而利尿消肿,常三者同用,然泽泻性寒,能泄热、清相火;茯苓则能益心脾、安心神;而猪苓只能渗湿利尿。 【配伍应用】 1.配茯苓:茯苓淡渗利湿,兼有助脾运化之功;泽泻善逐三焦膀胱之水。茯苓得泽泻,利水除湿之功倍增;泽泻得茯苓,利水而不伤脾气。二药合用,相使相辅,可使中焦得运、水道通调,水湿之气从上顺下,出于膀胱之腑,可用于一切水湿停留之证。
2.配猪苓:泽泻与猪苓配对,起着协同作用,以增强利水渗湿之功。 3.配白术:白术健脾以升清阳,泽泻利水湿以降浊阴,二药相合,攻中寓补,补中寓攻,升清降浊,利水健脾。大凡脾虚湿停所致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等均可选用。 4.配泽兰:泽泻入气分,利水渗湿而泄热;泽兰入血分,活血祛瘀,消散瘀滞,并能消肿利水。二药配合,气血同治,利水行血消肿,可用治水臌、血臌之腹水。 5.配枳壳:泽泻泻膀胱热,枳壳宽大肠之气,二药合用,疏导二腑,使心火下降。又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流畅,则肺经润泽,宿热既除,其渴白止,可用于消渴烦躁、咽干面赤、二便不和、苔腻舌尖红。 6.配黄柏:泽泻入肾与膀胱,导下焦湿热垢浊,并泻肝肾二经相为;黄柏坚肾清热而益阴,故能清热降火,专泻下焦相火,泽泻偏去气分热,黄柏能去血分热。二药配伍,清泻相火,一利湿,一燥湿,主治相火过旺、骨蒸盗汗、遗精阳强。
【功效特点】本品寒能除热,淡能渗湿,功能泄肾经之火,泻膀胱经之湿热,为通利小便、去湿泄热之佳品。 【应用注意事项】肾虚精滑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2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