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样的三国:董卓之乱内幕解析(34) ——最后悲歌

 在野匹夫 2014-08-09
最后的慷慨悲歌⑸

 

    刺杀董卓之后,王允总揽了朝政;长期受到压制和迫害的士人们终于有了机会主导政权,实践安邦定国的理想。

 

    腐朽的东汉政权经过董卓的一番胡作非为,已经摇摇欲坠,刀兵四起,黎民涂炭,国家分崩离析。以王允为代表的士人的掌权,使人看到了结束分裂,重归一统的希望。

 

    摆在王允面前的,有两个紧迫的任务:一是妥善处理董卓的旧部,稳定局势,巩固新政权的统治;二是消除关东群雄的割据,恢复国家的统一局面。

 

    董卓虽然死了,但他的军队还都完整无损的存在。董卓在被孙坚打败,退往关中的时候,派他的心腹将领牛辅、董越、段煨等率兵屯驻安邑、陕县、华阴一线,以阻挡关东群雄西进长安。这些将领手中都握有重兵,如果处置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动乱。

 

    而王允手中所掌握的军队,主要是吕布的并州军团和长安的董卓旧部,吕布的并州军团人数较少,战斗力较董卓的凉州兵要略逊一筹,是不足以支撑局面的;长安的董卓旧部虽然归降,但人心不稳,很不可靠,也不能作为平定叛乱的倚仗。

 

    因此,新生士人政权的统治其实很脆弱,摆在他们面前的形势很严峻。

 

    王允对此当然清楚,因此一掌权就开始着手处理董卓的旧部。

 

    对董卓旧部的处理,有三个可以选择的办法:一是赦免,收为己用;二是解散,打发回家;三是毫不留情予以诛杀。

 

    吕布是主张诛杀的,《资治通鉴》卷60记载: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王允不同意,说:他们没有罪,不能这么做。看来王允是主张赦免的。接下来,王允不仅不颁布赦令,据《谢承后汉书》记载,在董卓部将联合派使者到长安乞求赦免的时候,却又严辞拒绝,则王允又是主张诛杀的。既然要诛杀董卓部曲,可对于留在长安的董卓旧部胡轸、徐荣等人却丝毫没有任何动作,仍然让他们带兵,以致于在李傕、郭汜等叛军打来的时候,这些旧部做了内应,投降了叛军。

 

    王允的这种做法让人觉得前后矛盾,愚不可及。正是因为这种愚蠢的措施导致了董卓旧部的叛乱,他们在李傕、郭汜等的率领下,攻陷了长安,杀害了王允,东汉朝廷再一次控制在凉州武人手中,安定天下的机会稍纵即逝。因此王允往往被认为是葬送新生士人政权的罪魁祸首:《三国演义》当中“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一章就是按照这一思路编写的;柏杨先生在《资治通鉴》的评论中更是把王允和董卓相提并论,认为他们两个在顽固和愚蠢方面不相上下,正是因为王允的顽固和愚蠢才丧失了东汉王朝复兴的最后契机,造成了后来的天下大乱。

 

    这些看法都有失偏颇。

 

    我们往往以“事后诸葛亮”的观念来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为我们事先已经知道了事件的结果,因此对其中历史人物的作为往往按照其结果进行臧否,凡是结果失败的统统都归结于历史人物的无能,这是非常有害的,这样的做法是无法真正起到“以史为鉴”作用的。

 

    而且,政治斗争都是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利益斗争,作为传统士人集团代表人物的王允,他的行为其实是传统士人集团政治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罪责不能都归咎到王允头上。

 

    王允过去曾在豫州刺史任上大破黄巾军,说明他有相当的军事水平;对于董卓的残暴统治,能够忍辱负重,博取董卓的信任,说明他有相当的政治手段;在董卓的严密监视和防范下,能够周密部署,不被董卓发觉,并抓住吕布和董卓的矛盾,成功的刺杀董卓,说明他有非凡的政治能力。就这么一个优秀的政治人物,怎么会在刺杀董卓之后突然变得愚蠢了呢?这不是让人觉得奇怪吗?

 

    可能史书的编写者也觉得这些无法让人信服,因此他们给出了一个牵强的理由。《后汉书·王允传》上说: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豺狼,故折节图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说的是王允在刺杀董卓之后,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变得独断专横,不讲策略,这造成了他对待董卓旧部上的处置失当。

 

    这个理由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也采用了,只不过他觉得仍然不够充分,因此他做了两点补充:一是在这段话里的“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后面补充了四个字——“颇自骄傲”,用来说明王允后面那些“愚蠢”的行为都是因为骄傲自满造成的。二是补充了一段情节,就是王允不顾众人劝阻一意孤行处死名士蔡邕的事,这件事见于《谢承后汉书》。蔡邕是当时的名士,在天下享有很高的声望,董卓专权后,为笼络天下人之心,特地征召蔡邕为官,对他极为亲近和信任。董卓死时,蔡邕和众士大夫在王允那里议事,听到董卓被杀的消息,感念于董卓过去对自己的厚恩,不禁发出一声叹息。王允本来就憎恨蔡邕不守名士节操,屈身依附董卓,听到叹息,勃然大怒——为了刺杀董卓,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终于大功告成,而蔡邕竟然还对董卓的一己私情念念不忘!于是立刻将蔡邕下狱,准备处死。士大夫们怜惜蔡邕的才华,纷纷劝谏,王允不从,坚持杀了蔡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把这件事列上去,是为了彰显王允的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作为“独断专横”这个理由的补充。他随后还引用了时任太尉的马日磾的话说:“王公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意思是说,蔡邕虽然被董卓重用,但他本质上是个善良的人,而善良的人是国家的命脉;蔡邕当时正在续写《汉书》,还没有完成——古代历代王朝对编写前朝史书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国家的大典——杀了蔡邕将使这个大典荒废,无人能继,因此王允杀蔡邕就叫做“灭纪废典”。一个政权做出了“灭纪废典”这样残暴而愚蠢的事,怎么能够长久呢?司马光引用这句话,是想说明王允的失败是他自己种下的败因。

 

    虽然司马光苦心孤诣做了这两点补充,但王允从一个智计非凡的人物突然变得固执愚蠢这个观点,仍然让人无非信服——这不过是一种片面的推测罢了。而仅仅就因为杀了一个腐儒蔡邕,就预兆了以后的失败,也太不合情理——董卓屠杀的名士多了,其残暴统治不也维持了很久吗?曹操之杀孔融,孙策之杀盛宪,均是当时名重天下的士人,情理与此相同,不是也没有危及自己的统治吗?

 

    如果抛开史家主观臆断的推测,对这段期间的史实结合前后形势进行客观考证分析,会发现一条清晰的线索,王允在刺杀董卓之前的睿智与随后看似愚蠢的行为,都是因为这条线索在一以贯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