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大博学网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长文档制作”为例

 他山之石N01 2014-08-10

发布时间:2014-04-07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专门为广播电视大学专科学生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向学习者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入门课程,其内容着重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办公室软件技能操作。基于电大教育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学习者在工作、家庭与学习之间的矛盾,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本门课程,除了面授课和操作课学习外,《计算机应用基础》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也会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但网上教学资源一直处于利用率较低的尴尬处境。研究结果表明:导致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包括学习者、资源建设、任课教师以及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一方面学习者由于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等问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方便的场合学习网上资源;另一方面资源本身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很好地切合学习者的需求。此外,任课教师的引导以及对网上资源使用行为的考核不完善等也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提高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学习实用性,成为我们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风靡全国,“微”时代悄然来临,MOOC 、微课、微课程也接踵而来,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它们之所以受到学习者的热爱和追棒,关键在于“微”字。“微”信息不仅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微”还带给我们全新的思维方式: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高潮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将教学知识点录制成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在充分利用工作和生活中“碎片”时间的同时,微课程也能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学习的需求。



    为了真实了解和感受微课程带给学习者的丰富资源和学习体验,笔者选择了与学习者工作和学习相关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以“word长文档制作”为例,构建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教学活动,并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习。课程结束后,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和深入思考,以期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



微课件是微课程的核心内容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考一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黎加厚教授在《微课的含义与发展》中提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录制一段教师上课讲授活动的内容,实质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作为一段学习材料,但没有形成“微课程”的系统。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调研员金陵在《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文章中认为,微课、微课程在字面上仅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显然,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微课件,同时还应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微练习、微反思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程具有教学时间短、应用性强、学习方式灵活的特点。首先,从大小上来说,“微课程”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学习者可以流畅地在线学习,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没有繁琐的理论,只学最需要的知识点,化繁为简,更适用于成人学习,即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件,将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分类,基于一个问题,层层深入,课程实效性更高,操作性更强。



    再次,微课程正好满足了学习者通过微型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在家里、在校园里、在高速公路上、在地铁上都能进行学习,若干个“微时间”组合成“1+1>2”的效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反复学习,利用率高。



五步设计“长文档制作”微课程



    为了保证微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好选题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件设计、资源设计、教学反思等环节。



(一) 选题设计



    word课程学习结束后,众多学习者反映,即便认真学完Word课程,在写毕业论文或者其他长文档排版的时候,还是会遇到诸多问题,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的word知识。例如:不会自动生成目录;不会设置页眉和页脚;不会利用分节符给不同章节设置页码;不用应用样式等等。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提高Word长文档编辑的实用性,笔者以Office Word 2007为软件环境,根据长文档制作的步骤设计微课程,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也可作为课堂外的有益补充。



(二) 微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长文档制作”微课程从“学生”和“教师”两个不同的视角进行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微课件设计



    微课件有三种类型:PPT式微课程,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左右。讲课式微课程,由讲师按照微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情景剧式微课程,此课程借鉴好莱坞大片拍摄模式,企业组成微课研发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撰写脚本,选择导演、演员、场地进行拍摄,经过制片人后期视频剪辑制作,最终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微课件,设计时都要遵循三个原则:一,快速切入知识。微课件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的特征,所以在设计微课件时,必须快速切入知识点,一开始就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二,内容清晰。为了方便教学,课件的内容要尽量清晰。在课件的学习画面里,应设置寓意明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避免层次太多的操作演示,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同时,操作与解说相一致,不宜超前或滞后。三,总结式收尾。由于时间少,课件的小结,宜采用总结式收尾,归纳本节内容要点,不仅可以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而且可以取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资源设计



    练习测试、考试题目、教师反馈是根据微课件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练习测试帮助学习者巩固知识点,从而根据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通过考试对学习者进行考评。而学习者既可以通过章节练习或考试更好地理解课程,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复习过去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五)反思设计



    在微课程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反思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运用微课程进行教学实践



    制作微课件,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包括电脑、耳麦(附带话筒)、视频录像软件Camtasia Studio和ppt软件。“长文档制作”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操作能力,更注重实际操作,所以,采用“讲课式+PPT”的方式进行微课程的录制,并辅以录音和字幕更为合适。具体来说,第一步是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是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第三步是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美化。



    “长文档制作”微课程制作好之后,要注意教师与学习者的交流。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微信、QQ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即时交流,随时随地得到教师的帮助,并且能够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很好地避免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孤独感。自由学习结束后,通过网络,教师组织集中学习,进行学习讨论和作业辅导,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最后一周是用于考试和反思的。为了保证学习者考试的真实性,防止利用网络进行试题的互传,必须做好考题的设计。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考题,但需传给教师审阅,教师审定后,作为试题。考试当天,学生利用QQ接收长文档制作要求(以每一个微课件讲解的知识点作为考点)和试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回传给教师,教师根据考点要求,并利用word的审阅功能对长文档做出评阅,学生最终得到考试成绩时,还能看到教师反馈,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弱点,利用微课件再学习,达到每个考点都学会的目的。



    教学反馈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多级标题的不同编号之间的修改是考试中最易出错的考点,因此,对微课程进行改进和再设计,将多级标题的不同编号之间的修改改为两节微课件,分别讲解不同的多级标题编号,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理解多级标题和编号。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实践,顺利完成了“word长文档制作”的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建立在学生自愿学习前提下的微课程学习中,把握好“正确的选题”、 “合理的教学过程”、“实用的微课件”、“丰富的教学资源”这四个环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微课程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尝试,在最初的阶段必然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与完善的问题。例如,在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如无法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考试时是否有帮手在旁协助考试或者直接找人代替考试等。当然,微课程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让微课程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内在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