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类方的历史渊源与运用思路(下)

 中医知识学习馆 2014-08-13
广东省中医院 雒晓东主任医师

如果大家对单方、小方、对张仲景的方有兴趣的话,最好看经方类书,黄煌老师的《经方一百首》就很好,推荐大家读一下。开篇方就是甘草汤,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少阴病,咽痛者,甘草汤主之,即主治少阴咽痛。黄煌对甘草汤有这样的归纳,他在经方沙龙给甘草定义为一切粘膜损伤的修复剂,凡是皮肤粘膜、口腔粘膜损伤的都可以,口腔溃疡可以用甘草泻心汤,如白塞氏病,为什么用甘草泻心汤呢?李老讲过一句话,甘草有激素的作用没有激素的副作用。为什么我把这些小方放在这里讲,因为我们做医生,一定要懂得小方,你不要上来就几十味的药方,一个方就十几味药。很多人喜欢把寒热虚实、气血阴阳都顾及到了,所以能够降到的气血阴阳全部都放在里面,让病人吃一个星期。关于大方我们对有些东西还是理解不够,就不宜评论,不过我要求我的学生都是从小方学起、用起。老实地一个个药去体验,这样心里才有底,否则你搞那么多药,心里没底,假设甘草作为一个调和剂、佐使药,甘草汤没有效果而桔梗汤就有效,黄煌总结出来芍药甘草汤是一切肌肉痉挛的缓解剂,平滑肌、横纹肌、骨骼肌的痉挛都可以缓解,但用他的你要把握好计量和比例,4:4的比例,桂枝甘草汤治疗心下悸,柴胡甘草汤、许叔微有谈到,张锡纯有石膏粳米汤,白虎汤减去甘草,在《医方集解》里有石膏散,单味石膏是有效的,一定要用小方去搞它,你连小方都没掌握好,怎么去掌握大方,一定要先用小方,不要太大。又如大黄甘草汤,一切下方之主,泻下为主;干姜甘草汤,解决虚寒、小便数、小便清、头眩等。在温病里面,汗多,脉散大,喘而欲脱者,就用生脉散,益气养阴,张锡纯用来复汤、张仲景用人参,张锡纯“元气将脱、救命之药用山萸”,李老的破格救心汤,就是来复汤合四逆汤为基础。中医研究院有一个抗休克合剂,就是用四逆汤加生脉散的。
救阴救阳,用李老的话,破格救心汤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敛欲散之气,敛阴用山萸肉、救阴用人参,人参不是救阳之药,四逆汤救阳,救阴液用人参。如果大家对吴佩衡先生的书,他有一个大回阳饮,用四逆汤加肉桂而不加人参,人参为救阴之药。麻黄为开太阳之药,不要以为只是风寒表实用它,其实是错了,麻黄重在通阳,只要通阳就用它,通阳最棒的药就是麻黄,阳气通才能够消徵散结,所以阳和汤用麻黄治疗阴疽肿瘤。要知道方内有方,方外也有方,心里面要知道每个药用多大的量、怎样地配比,怎样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议大家看一下陈士铎的《石室秘录》,要知道少年、老人怎么治,又有从治法、逆治法,男女治法、上下治法,不要以为只有八法这么简单,要综合起来考虑,老年人要补肾,春天要升发阳气,冬天要收敛阳气等等,至少都有128法,就是我们的思路要开阔,不要局限。
杏仁、麻黄怎么用,合起来是三拗汤用来治疗喘证,如果是身痛而喘,我们就用麻黄汤,如果热多寒少,我们用麻杏石甘汤,石膏是阳明之药,麻杏石甘汤已是接近阳明、太阳与阳明交界了。葛根也是阳明之药,但是和这个不太一样,石膏重在肺胃之热,葛根重在解肌,项背强几几,说明肌肉在痉挛,所以太阳经合并、阳明病合并,加入葛根解决肌肉痉挛问题、胃肠泻的问题,半夏解决呕的问题。越婢汤,麻黄重在治喘,麻黄甘草汤可以治水、治喘、而且可以救命,我们的三拗汤就是一个强心剂,千金、外台叫他返魂汤。李可老讲“一切外感都有正气之虚!”就是世界上的一切疾病都是正气先虚,本气先亏,什么是本气?就是少阴之阳气,他创了一个方子,叫麻细梅参汤,麻细恢复阳气,祛除外邪,又有乌梅人参防止麻黄过于耗散,治疗一切外感病,老年人多用。
另外,张仲景的方子,麻黄附子连用,麻黄加连翘,麻黄加薏苡仁,麻黄加苍术为湿家之方,麻黄加五味子等等,我们知道张仲景白术是苍术,而张锡纯一般是苍术,我们在《和剂局方》里面的调和理中汤用苍术。卢崇汉先生用四逆汤的时候,也有很多用附子生姜甘草,卢氏家族用姜用的很好,包括生姜、干姜、炮姜、煨姜等等。桂枝、芍药即桂芍合剂,为解表和里之药,不但外和营卫,还可以内调阴阳,但外感的中焦受累的时候用桂枝建中汤制剂,内伤的话用黄芪建中汤。或者用药不一样、思路是一样,或者是量的不同,或者一个比一个峻猛,所以大家要从病人身上和自己身上体验它,所以中医一定要自己服中药,自己有病不用中药,只给病人用中药,那一定不是中医!我们知道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桃核承气汤,一定要知道张仲景是怎样用它的,一定要看《药征》,才能够理解他,看《药征》才能够理解张仲景的用药,看《神农本草》是不行的。葛根是阳明之药,张仲景用之是很单纯的,太阳阳明合病,泻的、呕的,我觉得葛根汤这张方止泻也效果好。桂枝加葛根汤,项背强几几,缓解肌肉痉挛可以用它。桂枝这个解肌之剂,桂枝本身就可以外治内调,有双重的本事,治内可以调阴阳、治外可以调和营卫,建中亦可以。这是麻黄葛根、芍药葛根,还有芩连葛根汤,如果我们用柴胡,还要掌握柴胡剂之用法,张仲景讲柴胡剂“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是不能看到“口苦、咽干、目眩”就用柴胡汤,可以用清相火之剂的黄芩汤。如果真正柴胡剂适应症的话,应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柴胡四症,而且张仲景告诉你具体的用法用量,柴胡用8两为120g为一日的量,分三次服。柴芩夏是少阳之剂,是张仲景的用意,它是内清相火、外解枢机的药物,用柴胡剂以后,达到清相火的程度才行。柴胡桂枝汤,能够开通腠理、通达阳气,现代的大柴胡汤就是少阳阳明之剂,可以用来解决现代胰腺炎、胆囊炎等疾病,甚至有些代谢病,黄煌老师用柴胡剂用得好,可以去学习。四川的江尔逊也是一位擅长使用柴胡剂的医家,大家可以看看他写的东西。小柴胡汤治疗外感迁延不愈的用之效果也是很好的,我自己有一个体会是外感迁延不愈,可以用柴胡剂,正如张仲景讲的“病十日已去,其脉浮细,嗜卧”的可与小柴胡汤。内伤杂病久治不愈不愈的,我建议用乌梅剂试试,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千金方》,《外台密要》里面也有很多乌梅剂,请大家慢慢体会。
石膏是阳明经表之药,白虎加人参汤治热盛津伤,大小柴胡汤解决胆火,四肢冰冷、脉绝用四逆加人参汤,治疗热痹用桂枝石膏、柴胡等等。大黄、芒硝,这些我给大家列出,请大家思考,如果都详细讲也讲不完,大家体谅一下,我讲讲大黄与芒硝,这对药能解决什么问题,大黄桂枝解决什么、大黄加附子又干什么。
干姜是温太阴之药,加附子、加白术、加桂枝又是解决什么的,这要一个个地去想与思考、病人身上去试验它,积累一些经验,为什么老中医就吃香,就是经验丰富,书是不管用的,有句话不是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附子是少阴救命之药,四逆汤在《汤液经》里面已有,四逆实际上是少阴太阴合病、三阴合病或者先后共治,或者配麝香,附子干姜怎么用、附子芍药、附子山萸肉、附子人参怎么用等等?我这里面(PPT)写出来,都是张仲景《伤寒》、《金匮》用过的。
乌梅为厥阴之药,乌梅和附子、干姜、细辛、川椒、桂、人参、当归、黄连、黄柏等等怎么用,乌梅为厥阴之药、山萸肉也是厥阴之药,要体会五味子的作用、要看生脉散的功效;山萸肉为敛阴之药;细辛这个名声不好,但是效果非常的好,值得大家冒风险、签字,细辛不过钱,但李老的用量就很大,刘沛然写了一本《细辛与临床》,2006年李老送我一本,里面细辛最大的量用到120g,而且很多是后下,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对超大剂量最后我写了一句“有李可的胆识则可用,无李可的胆识则万不可用”,有些时候不是用药的关系,可能是其他方面出问题了,你讲不清楚,现在的医疗体制对我们不利,说不清楚的就算在我们头上,人家想赖到你身上,现在的医疗环境又不替医生说话,你只好自己谨慎!
这里我讲的5-3-2单位都是指两,要求经方一定要知道用量,桂枝汤,如桂枝三两、芍药三两、大枣12枚(切),还有芍药甘草汤、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里面的具体用量,我们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也是讲了用药,没有量,但没有具体的用量是学不好经方的。尤其是经方,一定心里要有这样的一个概念,中医是有量效关系的,你不用够量是等于没有效、超量也就中毒。我们心里一定要清楚用量、煎煮法,药物的品质、来源,一定要熟悉你的用药,正如当兵的要知道武器的好坏才能打好仗,所以不知道用量,只知道开方,随便开1两、2两的这不叫医生,李老的方子很多用1两等于15.625g。
接下来讲经方方证,讲到哪里算哪里。这些经方你们得自己去体味,学经方一定要有背的功底,有这个背的功底,才可以信手拈来,知道葛根汤要知道来源于哪个条文,知道这个真武汤是干什么的。
要知道方外有方、方内有方。方外有方,大家都知道的是伤寒论类方、类聚方,即桂枝汤加减等;方内有方,知道小柴胡汤加减法,张仲景说过这个问题,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篓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但症状变化了,方也变了,一个小柴胡汤演变成多少的方剂出来。方外有方、方内有方,举例桂枝汤类,你要知道哪种适合用哪个方,那就简单了。如果说你的目标很宏大,能够把几百个方子了然于胸中,太难了。理中汤为方内之方,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你要学会理中汤,不仅是记住四味药,一定把加减搞清楚。这个类方太多,大家有兴趣自己再看,建议以类方为版本,现代黄煌、钱超尘又把日本的汉医学经书整理出来了,只是把张仲景的东西打乱了,以类方的放在一起,这个思路是非常有价值的,没有一个字、一句话的创新,除了序言之外,没有创新,是非常有价值的书。最有价值的是思路。思想、思路是宝贵的东西,像我们医院,以文化为最高档次的东西。
下面不能给大家详细地讲说,请大家自己回去看的。至少《伤寒论》的方、最好拿《伤寒论类方》作为版本,背熟它,承气汤、桂枝类、理中类、四逆汤类、麻黄汤类等等要记住这些。一定要把桂枝汤煎煮法记住,其他可以参照桂枝煎煮法,“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有汗出可以把剩下的药物都给倒了,李老也是这样用方的,不是说我给你开三剂,你就一定服用完,病除了药即中止,我们一定要理解张仲景的方义。现在我们用张仲景的方子一般煎煮两次,但张仲景一般是煎煮一次的,3次分温服用。
李可的渊源是张仲景,大家都认为李老是火神派,称之为扶阳学派的主席,但李老从不认为自己是扶阳派,而是自称为“古中医学派”。这个古中医学派也不单纯是仲景派。李老认为大病重病寸口难评,急危重症都要取下三部脉象,趺阳太冲太溪,看肝气是否散、肾气是否足、胃气是否旺盛,若胃气除中,就是要没命了;若少阴太溪脉厥、脉无也是死症;在《伤寒论》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故“急危重症,寸口难评”,要靠下三部脉,没有心电图等仪器的时代,靠的是以脉去把握人体的生命的,像少阴之脉若脉细微欲绝,现代可以有心电监护,在没有条件下,脉的下三部发挥着很大作用。
关于仲景经方药量的问题,就简单提一下,1两合15克比较合适,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经方剂量揭秘》这本书,里面有详细的解说。李老的、现在我们的教材、科学研究也好,支持是1两15克左右,这是与《药典》用量违反的,张仲景的用量也是违反《药典》的、违法的,是要坐牢的。所以这个环境一定要改变。
这些是李老的御笔、亲手写的字,李老的学术思想的核心是重阳气的,他写道“一身皮毛经络、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但有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阳虚者十占八九,阴虚者百不见一”,“寒湿为害,十占八九”。李老的学术创新,经方这方面的,比如说六经伏寒、三阴同病、统杂病于六经、培源固本,张仲景附子的用量很大,李老的用量更大,尤其是在破格救心汤的部分,为什么起名破格救心汤?破的就是张仲景的格,李老的以炮附子代生附子至少是100g起步,他有破格的四逆汤,破格的理中汤称大理中汤,大家可以合适用之。
李老到底属于什么学派,他自定为古中医学派,古中医学的概念是什么?是在汉唐以前、除了如汤液经、仲景医学、千金、外台部分内容以外,主要是指汉唐以前经方学派的东西。我现在在读《千金》《外台》,孔子先生讲“四十不惑”,我们达不到这个境界,我这是“四十而惑”,是很多东西想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疗效不怎么好,还是达不到仲景的疗效,不仅我是这样,即使是李老本身也一样,老人家的思想也是不断地在更新、吸收更多的东西,他原来附子用熟附子、炮附子,现在用生附子、天雄片,原来用大定风珠治疗帕金森病,现在用真武汤。为什么会这样,这说明了李老到现在还在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在发展。任继学先生曾讲“60多岁才真正明白中医”,确实很多人,接近退休的年龄才感到刚刚明白,还要继续往下走。经方药学,不要以为就是《神农本草》,我们要读《药征》、《续药征》、《本经疏证》,如果是古中医学要读彭子益。
中医大证的思路,李老这几年在会议上做了讲演,认为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是三阴统于太阴,重点用附桂理中;免疫病是邪伏三阴,托透法为主,用麻附细为底;中风病,是正虚邪中,小续命汤、续命煮散、三生饮、苏和香丸斟酌其用;晚期肿瘤,但扶其正,用附桂理中、阳和汤为底。李老有一句话:“但扶其正、任邪自去”;肺心病,呼吸系统疾病,阳虚痰饮为病,以小青龙汤加附子,麻附辛加四逆汤;甚至对于尿毒症,麻附辛汤方;心衰,破格救心汤;风心病,乌头汤;冠心病,瓜蒌三方,丹参饮、四逆汤等等,这些都是近几年李老的研究,在东莞的讲演或者其他会议中展现出来的。这些秘籍,大家可以跟踪。李老是最不保守的,把一颗心捧出来奉献给大家。这些都是李老的东西(PPT上的内容),我喜欢收藏李老原汁原味东西,故用照相机都拍下来。将来我想出一本李老的医案集,不是word文档、正体、楷体,而是李老的御笔,亲笔写下的,如果用word文档,就没有可信度,还有李老的医案,我们就按六经来编辑。
还有,卢门四逆法之意义,主要是桂枝法、四逆法,其要在于剥除四逆,反逆为顺也,何者为四逆,逆四气也。四逆除,则返本还圆,生命方可持续也。为除四逆,故有桂枝法之接引也。上次有个同学提问,四逆法能否解决一切问题?白虎证就是白虎证,不能用四逆来搞。只能说四逆是求本,解决扶本的方法,而不是解决一切疾病的方法,决不能用四逆去治白虎证,而是把思路放宽,治什么用什么,卢门比较善于使用四逆法,像“扶阳抑阴”、“用阳化阴”、“迎阳归舍”都属于四逆法;还有卢氏家族的用法,先开中焦,阳气通路解决了,然后从中焦能够上下互相畅通,从而解决这些问题,先把中焦开放、阳气通路打开,这是运用四逆法的前提。
江尔逊、余国俊对柴胡类方用的非常好,龚志贤对乌梅丸类方用的非常好。这是卢崇汉先生对红斑性肢痛症的病例,这是黄煌的病例,他主要是体质辨证,桂枝体、柴胡体,还有方证药征,感觉不错,希望大家读读。
现代中医教育是有问题的,培养的学生大多没有经典的功底;最要紧的是对中医缺乏自信;第三是统一教材、照本宣科、几无个性,都是内科派,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像李老多用仲景六经方药,极少用内科的方子,却能治病;所以一定要保持中医药大学的个性,个性是中医的生命力。
我推荐几本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它是《汤液经》的节略本;《本经疏证》、《药征》、《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类方》、《类聚方》、《经方例释》、《千金方衍义》;尤其是左季云的《伤寒论类方汇参》、《杂病治疗大法》;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李可、孙其新的书。我们可能创办李可中医学校,李可中医方剂学、中医治疗学、中医医案汇编等等。李老的疗效是好的、值得肯定的,尤其是李可是目前在经方的用法用量上最贴近张仲景中医大家,李可的疗效就是张仲景的疗效。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