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肺癌,我们应该知道的

 谢芪 2014-08-13


在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排序中,恶性肿瘤居于首位,占全部死亡总数的25%,其中最突出的则是肺癌,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可谓是"杀手中的杀手"。


  那么,患了肺癌是否就只能坐以待毙?肺癌能治不能治?疗效能达到什么程度?肺癌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有哪些新的进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早期肺癌可以"临床治愈"


  很多人认为,一旦确诊为肺癌,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在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中,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工作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指出,如果能做到早期发现,大多数肺癌患者其实是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实现"临床治愈"的。


  支修益教授解释说,医学界普遍用5年生存率来表示癌症患者手术后的长期生存状况,如果术后生存超过5年,就叫做"临床治愈"。一般来说,5年内不复发,以后再复发的几率就很低了。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两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约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5%。


  根据肿瘤的大小,以及转移情况,非小细胞肺癌可以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简单来说,如果肿瘤局限在肺内,并且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就是Ⅰ期肺癌;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但仅限于肺内,就是Ⅱ期肺癌。Ⅰ期和Ⅱ期肺癌属于早期肺癌,最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发生了纵隔淋巴结转移,就属于Ⅲ期肺癌,属于中期。如果出现了肺外转移,如骨转移、脑转移,就是Ⅳ期肺癌,也就是晚期肺癌。


  Ⅰ期~Ⅲ期肺癌,每一期又细分为A、B两期,即ⅠA期和ⅠB期,ⅡA期和ⅡB期,ⅢA期和ⅢB期,ⅢA期以前的非小细胞肺癌属于外科手术的适应范畴,医学界称之为"临床可治愈的"肺癌。ⅠA期肺癌可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目前的资料显示其5年生存率(也就是"临床治愈"率)接近100%,ⅠB期以后的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逐渐降低,Ⅱ期为70%~80%,ⅢA期为40%~50%。


  对于ⅠB期以后的非小细胞肺癌,不能只依靠外科手术治疗,一定要加上化疗、或放疗、或靶向治疗,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胸部CT可以发现早期肺癌


  "要想达到'临床治愈',就一定要在'早期'上下功夫,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支修益强调,"只有及早发现早期肺癌,才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得到长期生存。"


  遗憾的是,80%以上的早期肺癌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那些因出现不适症状而就诊并被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大多已经属于中晚期。由于肺癌很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因此,与肺癌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有时反而是患者的首发症状。


  "我们提倡采用胸部CT进行早期肺癌的筛查,而胸透和胸部X光片,如果有肿块挡在心脏、食管、膈肌、肋骨后面,特别是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小结节,医生是很难看到的。"支修益说:"目前已经有大量证据表明,使用胸部CT做肺癌筛查可以尽早发现早期肺癌,并能够降低20%的死亡率。"


  支修益建议,有肺癌家族史,年龄超过50岁,吸烟指数达到400年支(烟龄20年,每天20支),长期从事厨房烹饪工作的人,最好能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胸部CT检查。"50岁以上还没有做过胸部CT的人,在因发烧感冒到医院就医的时候,最好顺便做一个胸部CT。"


  据了解,肺癌筛查用的不是常规剂量的CT,而是低剂量的螺旋CT,其射线的剂量是常规CT的1/6。即使按照常规剂量计算,几年做一次胸部CT对于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


  另外,胸部CT适合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筛查,而小细胞肺癌的早期筛查则需要借助气管镜。小细胞肺癌与吸烟的关系更为密切,而吸烟引起的肺癌很多是长在支气管内,称为"中心型肺癌"。早期的"中心型肺癌"通过胸部CT筛查往往也很难发现,所以,对于高危人群,及时进行无创气管镜检查,可以尽早发现早期的小细胞肺癌。


  肺癌一定要先分期后治疗


  "不同分期的肺癌,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肺癌患者一定要先分期后治疗。"支修益教授强调,"肺癌很容易发生脑转移、骨转移或者腹腔转移,因此,对于新发现的肺癌患者,应该先进行脑核磁、全身骨扫描等相应的检查,以明确分期,然后再根据分期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作为医生,特别是肿瘤科、呼吸科的医生,一定要遵循上述原则,不能随意省略各种检查,直接实施手术。如果不进行病情分期就把某种手段用在患者身上,那患者就有可能被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支修益举例说,比如一位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如果进行肺部肿瘤的外科手术,很可能几个月后还是死于脑转移。而对于肺癌早期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则有可能发生转移,进入晚期。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肺癌手术后才几个月、不到半年就出现骨转移或脑转移的病例,这就是医生没有进行各种临床分期检查,仅凭胸部CT结果就直接开胸手术所致。另外,也有很多是患者本人或家属急于开胸手术,主动放弃临床分期检查所致。


  对于小细胞肺癌,由于其分化程度比较差,恶性程度比较高,容易较早出现转移,预后比较差,因而其治疗与非小细胞肺癌又有所不同。小细胞肺癌对化疗很敏感,所以小细胞肺癌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局限期的小细胞肺癌先用化疗药物控制,然后再做手术,手术之后还需要做辅助化疗或维持治疗。


  肺癌微创手术避免开胸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和腔镜技术的普及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肺癌外科手术技术,其治疗效果与以往传统的开胸手术一致。


  这种微创手术主要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如Ⅰ期和Ⅱ期周围型肺癌患者,而对于不能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高龄早期肺癌患者尤其合适。由于微创胸外科手术是用三个或两个3公分左右的小切口取代了传统开胸手术几十公分的大切口,也不再需要像传统开胸手术那样切断一两根肋骨和胸壁各层肌肉组织,手术创伤程度大大降低,使患者可以获得更快速、更平稳的术后恢复,术后一周即可出院。


  支修益教授介绍说,目前我国大型肺癌中心或三甲医院胸外科,包括宣武医院胸外科和肺癌中心,针对高龄早期肺癌患者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已经成为常规方法,占到早期肺癌手术的90%以上。


  基因检测实现肺癌个体化治疗


  医学研究证实,肺癌的发生是因为体内几十种基因发生突变的累积,加上环境致癌因素的刺激造成的。人体中某些基因与治疗肺癌的靶向或化疗药物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对这些特定基因进行检测,可以预判患者对于各种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而提高抗癌药物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率。


  目前,肺癌化疗的有效率仍然偏低,以往按照临床经验选择化疗药物,许多肺癌患者并没有从中获益。现在通过对肿瘤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病理标本进行肺癌相关基因检测,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再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或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这样就可以实现肺癌的个体化治疗。


  尤其是靶向药物治疗前,基因检测尤为重要。临床研究证实有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EGFR-TKI靶向药物如易瑞沙、特罗凯或凯美纳时,其有效率比没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疗效要提高十几倍。通过肺癌相关基因检测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分子靶向药物,可以使有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得到准确及时的个体化救治,而对于没有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则可避免过度治疗。


  本刊记者张建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