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是标准的淑女,在外人面前打个喷嚏都要捏着鼻子,尽量忍住。两天前,刘女士照例捏起鼻子,把喷嚏“憋”了回去。可没想到,她的耳朵突然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鼓膜穿孔。
打喷嚏是人体将鼻咽部具有刺激性的东西排出去的应激过程,是一种天然防御机制。然而,有些人觉得动作不雅,捂住口鼻强行忍着喷嚏,或者尽量减小发声。殊不知,这样做并无益处。一方面,通过打喷嚏,人体可以将大量细菌与异物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畅通。忍着喷嚏不打,相当于又把细菌“吞”了回去。另一方面,忍住喷嚏,无法缓解的压力会向内“返回”,导致咽部压力升高,进而冲击咽鼓管,甚至损伤鼓膜,严重时可造成鼓膜穿孔,或者引起鼻出血、鼻骨受损等。此外,细菌等也可能随着气流,由咽鼓管驱向中耳鼓室,引起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
因此,有了喷嚏,一定要痛快打出来。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最好用手帕、纸巾等轻掩口部,防止随喷嚏带出的唾液微粒和病菌四处飞扬。如果鼻子容易受刺激想打喷嚏,来不及准备手帕,建议把喷嚏打在肘窝里,而不是用手捂住嘴巴,以避免手口的接触传播细菌病毒。如果患有伤风感冒,还要注意及时处理打完喷嚏的纸巾。
郑州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 徐光